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

第217章 扶桑京都的妄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周牧龍 本章︰第217章 扶桑京都的妄想

    楚軍的休整和歡慶並未持續多久,壞消息接踵而至。

    三日後,斥候飛馬來報︰台州府下轄的臨海縣東側漁村遭襲,十幾艘倭寇快船趁夜靠岸,百余名凶悍倭寇登陸,焚燒房屋數十間,屠殺來不及逃走的漁民百余人,搶走糧食、布匹、少量金銀後,在楚軍趕到前已揚帆遠遁。

    七日後,南邊的福州府長樂縣急報︰一股約兩百人的倭寇海盜,突襲了縣郊一座富庶的桑園鎮,擄掠年輕女子二十余人,縱火焚燒了大半個鎮子,殺死殺傷鄉勇和百姓三百余眾。

    等福州府派出的援軍趕到,倭寇早已帶著搶掠的人口和財物乘船消失在海平線。

    ......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溫州樂清、寧州、甚至更北一些的興海…短短半個月內,幾千里海岸線上,七八處州縣鄉鎮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襲擊。

    倭海盜寇如同鬼魅,來去如風,專挑防御薄弱處下手,手段極其殘忍,所過之處,往往雞犬不留,只余焦土和尸骸。

    倭寇放棄了攻打府城大邑,目標明確,燒殺搶掠,制造恐慌,消耗楚軍!

    軍報傳到楚軍大營,勝利的喜悅被沖刷得一干二淨,取而代之的是憋屈的憤怒和深深的無力感。

    “混賬!這群畜生!”安平伯周勇氣得須發戟張,一拳砸在桌子上,杯盤亂跳,“有種跟老子堂堂正正打一場!盡使這些下三濫的手段!”

    “狡詐!無恥之尤!”武威將軍陳震臉色鐵青,“我軍步騎再精銳,也不能日日守在每一個漁村、每一個鎮口,大海茫茫,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大帥!末將請命,率本部兵馬沿海布防!一鎮一村地守過去!就不信逮不住他們!”一位將領出列請戰。

    “胡鬧!”另一位老成的將領立刻反駁,“海岸線如此漫長,你有多少兵可分?分兵則力弱,倭寇若集中力量攻你一處,如何抵擋?這是疲兵之計,正中倭寇下懷!”

    ......

    鎮國公端坐帥位,面沉如水,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天子劍的劍鞘,目光掃過沉默不語的方南,沉聲問道︰“方南,你有什麼看法?”

    方南出列抱拳“回大帥!此等襲擾,意在使我大軍疲于奔命,空耗糧餉,令沿海百姓驚恐,動搖我大楚海防根基,日日防賊,終有疏漏,賊在海上,巢穴在島上,欲絕倭患,必先絕其海路,搗其巢穴!”

    方南走到沙盤前,指向藍色區域和那些象征島嶼的黑點︰“唯有重建強大水師,方能主動尋敵、殲敵,方能護我海疆安寧,被動守岸,防不勝防,永無寧日!”

    “重建水師?”周勇眉頭緊鎖,“方小子,水師可不是說建就建的!戰船打造,非一日之功!合格的水手、精通海戰的將領更是難尋,先前我大楚東南水師主力,就是在海上被倭寇設計誘殲,幾乎全軍覆沒,教訓慘痛啊!”

    “周將軍所慮極是!”方南坦然開口“然而不建水師,則倭患永無平息之日!至于先前水師覆滅之因,末將仔細研究過戰報。一在戰船老舊,速度、火力遠遜于倭寇之海船;二在將領輕敵冒進,中了倭寇誘敵深入、分割包圍之計;三在水師各營號令不一,協同不力!”

    方南抱拳請命︰“末將不才,願立軍令狀!懇請大帥將重建水師之重任,交付于末將,督造新式戰船,招募訓練精銳水卒,革新戰法!”

    “以沿海船廠為根基,以先鋒營將士為骨干,輔以熟悉海情之漁民、原水師幸存官兵,半年之內,末將必打造出一支新銳水師!若不能肅清海疆,末將甘願獻上項上人頭!”

    字字擲地有聲,帳內瞬間安靜下來,眾將看著這位年輕人,心中震撼。

    鎮國公深知方南之能,這海疆之患,非他不能破,良久,猛地一拍帥案。

    “方南听令!”

    “末將在!”方南單膝跪地。

    “本帥命你為‘靖海水師’統領,全權負責水師重建事宜,授你臨機專斷之權,可調用繳獲之所有海船、物資、金銀,可征召東南沿海所有船匠、水手,可選拔軍中將士入水師,沿海船廠及其所屬匠戶,皆歸你節制,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打造出一支海上雄師!”

    “末將領命!必不負大帥重托!”方南昂首應諾。

    “其余各部!”鎮國公繼續下令,“周勇、陳震!你二人負責沿海各府州防務,整修衛所,訓練鄉勇,加強警戒烽燧!”

    “其余將領,整訓本部兵馬,隨時听候調遣,本帥即刻上奏陛下允準大軍暫緩班師務求根除海患,永靖波濤!”

    “末將遵命!”眾將齊聲領命。

    萬里波濤之外,扶桑國京都。

    時值初春,環繞京都的群山層林盡染淺綠,古樸的寺院飛檐掩映其間,倒顯出幾分禪意。

    城池中低矮的木質町屋連綿不絕,狹窄的街道如同迷宮,空氣中彌漫著柴火、醬湯的發酵氣味。

    行人穿著色調暗淡的和服或,腳步匆匆,面容刻板,透著一股謹慎與麻木。

    被高大石牆和深闊壕溝環繞的京都御所——天皇的居所,黑頂白牆,線條簡潔,追求一種枯寂之美。

    重重疊疊的唐破風、千鳥破風屋頂下,是深邃幽暗的走廊和拉門緊閉的房間。

    御所守衛森嚴,身著沉重具足、手持朱槍的武士矗立在各個門禁要道,掃視著任何靠近的人。

    在御所內一處主殿內,一場小型的御前評議正在進行。

    殿內光線並不明亮,地面鋪著光滑的疊席榻榻米,扶桑天皇承和身著黃櫨染御袍,頭戴立纓冠,端坐于御帳台上的御椅中。

    這位天皇年約四十許,面容蒼白清 ,眉眼細長,嘴唇很薄,眼神有些飄忽,維持著一種象征性的威嚴。

    真正掌握著話語權的,是跪坐在殿下兩側的幾位公卿大臣。

    左首第一位,是關白藤原庫之助,年過五旬,保養得宜,面皮白淨,留著精心修剪的短髭,身穿繁復的紫色直衣和指貫,頭戴烏帽。

    做為藤原氏北家的家主,通過將女兒送入天皇後宮,把持朝政多年,權傾朝野。

    右首第一位,是大納言源賴光,年紀與藤原相仿,面容方正,眼神銳利,留著絡腮胡,穿著深綠色袍服,透著一股武家出身的硬朗氣息。

    下首還有幾位中納言、參議等,平正盛、橘仲任等,皆身著相應品級的朝服,神情恭謹,眼神卻在藤原和源賴光之間游移,察言觀色。

    殿中央擺放的幾個打開的精美錦盒,散發出珠光寶氣——碩大圓潤的東珠、形態奇異的紅珊瑚、溫潤無瑕的玉雕佛像、還有那金燦燦晃人眼的一錠錠馬蹄金!

    這些從大楚泉州掠來的奇珍異寶,在略顯昏暗的殿內熠熠生輝,瞬間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錦盒旁邊幾個稍小的的盒子里,是平野信玄、鬼島津義、陳阿大三人的頭顱。

    伊藤寧次的請罪奏折,就擺在天皇的御案上。

    “陛下,諸公,”藤原庫之助緩緩開口,目光掃過那些珍寶,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伊藤寧次的貢品,足見其忠心。平野信玄等人喪師辱國,致使登陸大楚、建立根基之大好良機毀于一旦,確屬罪無可赦!伊藤能當機立斷,令其切腹謝罪,並將首級與貢品獻上,也算知進退,懂規矩。”

    源賴光冷哼一聲“藤原公此言差矣!十幾萬之眾,一朝覆滅,這豈是平野一人之過?伊藤寧次難道就毫無責任?他送來這些東西,不過是怕朝廷降罪罷了。”

    “大楚陸戰之強,火器之利,實非輕易可圖之國!臣以為,不得再輕易招惹大楚,以免引來滅頂之災!”

    “源大人太過謹慎了!”一位依附藤原家的參議立刻反駁“大楚富庶,這些珍寶不過是從其沿海一隅所得,若能得其全境…我扶桑何愁不興?”

    “至于大楚水師?呵呵,伊藤將軍的奏折里說得很清楚,早已在海上被我方殲滅,如今大楚沿海,如同不設防之寶庫,伊藤將軍所獻‘疲敵擾邊’之策,實乃妙計,耗費極少,卻能令大楚疲于奔命,國力日衰!”

    “待其虛弱,我等聯合高麗、草原、南詔等共擊之時,便是大楚傾覆之日!此時退縮,豈不可惜?”

    “不錯!”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陛下,諸公,想想看,大楚的絲綢、瓷器、茶葉、金銀、還有那如雲的美女…取之不盡啊!伊藤將軍所為,此乃以小博大,一本萬利!且有大洋阻隔,大楚再強,又能奈我何?難道還能飛渡重洋不成?哈哈哈!”

    殿內陷入爭論。

    藤原一派極力鼓吹大楚的富庶和伊藤策略的高明與安全,強調大洋是天塹,大楚無力跨海報復。

    源賴光則堅持認為風險太大,大楚實力太強,不宜再過度刺激。

    其他大臣則被眼前的珍寶晃花了眼,內心傾向于藤原的意見。

    承和天皇的目光在珍寶和那幾顆頭顱之間游移,內心涌起對大楚富庶的無限向往和貪婪,又被那頭顱的慘狀和奏折中描述的楚軍火器威力所震懾。

    最終,對財富的渴望和藤原描繪的安全前景佔了上風,承和天皇清了清嗓子,做出聖裁︰

    “諸卿所言皆有道理,然藤原公與諸卿所言,亦是為我扶桑國運計,伊藤寧次雖有小挫,然忠心可嘉,其疲敵之策亦不失為良謀。”

    “傳朕旨意︰嘉勉伊藤寧次忠心體國,令其謹守蛇島,依策行事,繼續襲擾大楚沿海,所獲財物,當按時進獻御所。”

    “至于聯合高麗、草原、西南諸國、西域諸部之事,由藤原關白全權負責,暗中聯絡,伺機而動!”

    “陛下聖明!”

    藤原一派立刻高聲贊頌,臉上露出得逞的笑容。

    源賴光眉頭緊鎖,無法再反駁,只得低頭領命︰“…遵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第217章 扶桑京都的妄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第217章 扶桑京都的妄想並對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