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十一年,大年初一
方南起了個大早,叫上小廝,拿上長長的鞭炮,到大門外點燃了開門炮。
遠處的大街小巷里到處都是 里啪啦的鞭炮聲,半空中升騰著一陣陣青色的硝煙。
放完鞭炮,方南拍了拍袖子上的一點碎紙屑,反身回府走向膳廳。
國公府一大家子人已經在桌子前用著早餐,饅頭、稀飯、小菜,倒也清淡。
弟弟妹妹們昨天晚上嚷嚷著要守歲,結果都在睡懶覺。
“樂江和樂原不用緊張,進宮就是陪陛下吃頓飯,每年都是如此”鎮國公安慰著自己的兩個兒子。
方南徑直找了一個座位坐下,丫鬟端過來盛好的稀飯。
方南的二叔方樂江不解的問道“爹,往年不是您和娘親還有大哥大嫂進宮嗎?今年怎麼加上我們兩家了”
大楚皇朝有個慣例,每年的初一,在皇宮里舉辦盛大的宴會,邀請在京的官員和女眷進宮歡度新年。
勛貴官員統一前往慶和宮由皇帝賜宴,有誥命的女眷則是前往壽寧宮,由太後和皇後賜宴。
方樂江和方樂原兄弟倆,既不是京官,品秩也不是很高,故而對自己能參加皇宮的年會也是激動和疑惑。
鎮國公指了指方南,笑著說道“應該是南兒治好了太後,才有這樣的恩典”
“原來如此,倒是沾了南兒的光了”方樂江想起了前幾天爺孫倆進宮的事。
方樂原也有些小激動“終于能一睹皇宮的繁華,品嘗御宴的美味了”
方南的二嬸和三嬸也是一臉激動,心情忐忑。
“對了,夫人,還有個事”鎮國公對老太君叮囑“太後應該對你和兒媳們有賞賜,你們有個心理準備”
“為什麼?老頭子”老太君不明所以。
“上次給太後看病,太後吩咐了,讓皇帝賞賜南兒,她的賞賜到初一年會的時候給你們”鎮國公解釋。
“知道了,放心吧”老太君和方王氏還有兩個嬸嬸,滿臉歡喜的看著方南。
吃過早飯,所有人都換上了正式的朝服,老太君和三個兒媳也穿上了誥命服飾。
國公府門口停了四輛馬車,鎮國公和老太君坐上了第一輛,方家三兄弟一家各自坐了一輛。
方南身為男爵,自然也得進宮,就騎著追風跟在車隊旁邊。
大年初一的京師,大街小巷張燈結彩,隨處可見高掛的大紅燈籠和五顏六色的彩旗。
大街上也一反前兩日的冷清,所有的店鋪都開了門,掌櫃和伙計們都穿著新衣,笑著在門口招攬顧客。
前往皇宮的大街上人頭攢動,男女老少個個身著新衣,面帶喜色。
小販們在大街邊上擺開了小攤,小吃零嘴,布偶玩具,應有盡有。
一路上能看到無數的馬車在向皇宮前進,四面八方,浩浩蕩蕩。
國公府的車隊在皇宮正門附近停下,鎮國公和三個兒子下了馬車,馬車繼續向前駛去。
前往皇宮的女眷將在另一個宮門口下車,距離壽寧宮較近,避免了奔波之苦。
鎮國公帶著兒子和孫子,在宮門口驗明了身份,在太監的引導下直接向慶和宮走去。
此時的慶和宮已經來了不少官員勛貴,都在里面寒暄,看見鎮國公進來,紛紛上前見禮。
鎮國公笑著和眾人打著招呼,並向一些勛貴介紹著自己的兒孫。
方南的兩個叔叔第一次參加皇宮的宴會,不免四處打量。
大殿里場地寬闊,鋪著厚厚的地毯,幾十根巨大的朱紅柱子撐起了高聳的穹頂。
最前方是一個高台,上面是皇帝的御座,明黃色的案幾和軟墊,兩旁的仙鶴香爐正在吐著裊裊輕煙。
沿著御座向下,兩邊是無數擺放整齊的一排排案幾,直接延伸到大殿門口。
案幾上已經擺放了各色點心,新鮮瓜果,還有一壺楚陽春。
眼看所有官員勛貴都已到齊,執事太監進來要求眾人入座,準備迎接皇帝到來。
鎮國公自然是在最前面,方樂山到了大殿靠前的席位,方南和兩個叔叔則是安排了最後面。
席位之間還有宮女和太監垂手肅立,隨時為即將開始的宴會進行服務。
這時,一個身著蟒袍的中年太監走到了台前“陛下駕到!”
在場所有人都起身肅立,面向高台。
建武帝頭戴雙龍戲珠金絲軟冠,身著五爪金龍明黃袍,腳踏薄底軟靴,在幾個宮女和太監的簇擁下,登上高台。
待建武帝在御座上落座,所有人躬身行禮“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入座”
“謝陛下!”
建武帝看著大殿里的群臣,也是滿心歡喜“眾卿家,今日乃正月初一,新歲伊始,萬象更新。
朕與爾等共賀新春,實乃快事。
回首往昔,國泰民安,皆賴諸位賢臣良將之功,亦為百姓之福。
今當此良辰,願我朝風調雨順,歲歲豐登,君臣一心,再鑄輝煌,共享此宴。”
說著建武帝舉起酒杯“來,滿飲此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眾人紛紛舉起酒杯“陛下英明!”然後仰頭喝盡。
“諸位愛卿不必拘束,今日朕與諸位一醉方休”建武帝笑著揮手示意。
一旁的管事太監連忙吩咐上熱菜,奏樂獻舞。
一個個宮女和太監開始穿梭在席位之間,將一盤盤美味佳肴端在案幾之上。
兩邊的宮廷樂師也奏起了歡快的樂曲,一隊隊舞姬走到了大殿中間的空地上,開始展現優美的舞姿。
酒過三巡,建武帝向旁邊的太監說了句話,太監躬身應是,走到台前,高聲喊道“方南上前听宣”
樂曲停了下來,舞姬緩緩的向兩邊退出。
方南無奈的放下手里的筷子,站起身向前面走去。
大殿里的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方南的身上,好奇的想知道皇帝要做什麼。
“參見陛下!”方南走到台前躬身行禮。
“免禮平身”建武帝笑著對方南說道“可記得朕前幾日說的,如果太後身體痊愈,朕自會有封賞”
“陛下,這都是臣應該做的,只願太後鳳體安康”方南心想原來如此,但表面上還是謙虛推辭。
“愛卿不要推辭,朕金口玉言,豈能兒戲”建武帝抬手示意一旁的太監。
太監手捧一副聖旨站在台前,高聲誦讀“奉天承運....妙手回春....太後沉痾得以痊愈....封方南為平溪縣子.....欽此!”
台下的官員勛貴不由心中震撼,這就子爵了?貌似這小子還未及弱冠吧。
台下有兩人心中五味雜陳。
一個是吏部侍郎徐懷楚,看著兒子的仇人受到封賞,眼神中滿是憤恨和不甘。
一個是禮部郎中李安才,此時越發是悔恨交加,本來是自家的女婿,卻被自己一家主動退了婚。
方南等聖旨宣讀完畢,趕忙謝恩“謝陛下隆恩”。
“朕還有一個要求”建武帝笑著說道。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