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維衍入住的洞府依山而建,洞府入口被一層淡青色的靈紗籠罩,隔絕了外界的喧囂,只余下山間靈泉滴落的清脆聲響。踏入其中,便覺一股溫潤的靈氣撲面而來,洞府內壁瓖嵌著夜明珠,散發著柔和的光暈,將洞內陳設映照得清晰可見——一張玉石床,一張雕花案幾,牆角燃著一爐安神香,裊裊青煙在空氣中勾勒出玄奧的軌跡。
侍從恭敬地行了一禮,輕聲道“沈道友,此處名為‘听風洞’,靈氣充裕且清靜,長老說您若有任何需求,只需捏碎這枚傳訊玉符便可。”說罷,將一枚瑩白的玉符放在案幾上,便悄然退了出去。
青玄仙宗所在的仙山懸浮于雲海之上,山下是連綿的星辰海,億萬星辰如同瓖嵌在黑絲絨上的碎鑽,流轉著璀璨的光芒。遠處,幾座浮空仙島上傳來隱約的鐘鳴。
“這方宇宙的秩序,確實穩固得驚人。”沈維衍低語。他能感知到,整個青玄仙域都被一張無形的規則大網籠罩著,從星辰的運轉到靈氣的流動,皆有跡可循。
這種秩序,與他原初之地的無序截然不同,卻又在底層邏輯上有著某種隱秘的相似——就像水與冰,形態迥異,本質卻同。
他閉上眼,神念悄然鋪開。不同于在外界的收斂,此刻在這相對安全的洞府周圍,他的神識如潮水般蔓延,掠過仙山的每一寸土地,觸踫到那些正在閉關修行的修士,感知著他們體內靈力的流轉軌跡。
很快,他便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細節。青玄仙宗的修士,其靈力運轉時,總會在體內形成一個能量聚集核心,整個人都在修這個核心。
又想到青墨長老提及的宗門功法傳承,與這方宇宙的靈力韻律相合,原來這“相合”並非泛泛之談。修士體內的能量核心,恰似夜空中的星辰,各自循著固定的軌跡運轉,而無數個這樣的“小星辰”匯聚在一起,便與整個仙域的“大星辰”形成了微妙的共振。
“以個體合宗門,以宗門合仙庭,以仙庭合宇宙……”沈維衍睜開眼,眸中閃過一絲明悟,“這便是他們穩固道基的法門麼?將自身的存在,深深嵌入這方宇宙的規則之網中,借天地之力滋養己身,卻也……再也離不開這張網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沈維衍在青玄仙宗過得倒也輕松愜意,儼然成了一名閑散客。
沈維衍常去仙宗的藏書閣。閣中收藏著無數修行典籍,從基礎的煉氣法門到高深的仙法秘術應有盡有。他沉浸其中,翻閱著各類古籍,了解這方宇宙的修行體系與文化。有時候,遇到一些晦澀難懂的地方,他便會向閣中的老執事請教。老執事雖修為不高,但知識淵博,對各種典籍了如指掌,每次都能深入淺出地為沈維衍解惑,兩人也因此漸漸熟絡起來。
偶爾,青墨長老也會來找沈維衍探討修行之道。兩人在幽靜的庭院中,就著星光,品茶論道。青墨長老會分享自己在修行路上的感悟與經驗,沈維衍則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提出見解,常常讓青墨長老眼前一亮。這些交流不僅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情誼,也讓沈維衍對這方宇宙的修行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直到這天,听風洞外傳來一陣略顯急促的腳步聲。
沈維衍正臨窗看著案幾上舒展的靈葉,那葉片受洞內靈氣滋養,每一道脈絡都泛著瑩潤的光澤。聞聲,他側過頭,見是負責听風洞雜務的小道童,往日里總是慢悠悠捧著靈泉換水,此刻卻跑得臉頰泛紅,手里還緊緊攥著一枚閃爍著微光的傳訊符。
“沈大人,”小道童氣喘吁吁地說道,“我們青玄宗主有請。”
沈維衍聞言,微微一怔,隨後緩緩起身。這段時間他在青玄仙宗已經待了許久,卻一直未曾見到宗主。如今既然收到邀請,去看一看倒也無妨。
穿過雲霧繚繞的白玉長階,沿途弟子見到沈維衍時,皆斂聲屏氣行禮——這些日子他雖閑散,卻因青墨長老時常邀約,早已成了宗內人人知曉的“貴客”。
青玄仙界大殿比先前接待他的偏殿恢弘數倍,殿門由整塊星辰晶石雕琢而成,其上流轉的星紋與夜空中的主星軌隱隱呼應。踏入殿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十二根盤龍玉柱,柱上龍紋仿佛活物般游動,吐納著精純的靈氣,將大殿烘托得既莊嚴肅穆。
殿首寶座上,端坐著一位身著玄色道袍的修士。他看起來不過而立之年,面容俊朗,眉宇間卻透著與年齡不符的滄桑,發髻用一根古樸的木簪束起,周身並無外放的靈力波動,可沈維衍剛一進門,便覺一股比青墨長老厚重百倍的威壓悄然籠罩——那是真正踏足仙王境,且道基已與青玄仙域完全相融的氣息。
“沈道友,久候了。”玄袍修士起身,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殿每一個角落,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在下青玄,忝為這仙宗宗主。”
沈維衍拱手回禮“青玄宗主客氣,在下沈維衍,叨擾多日,尚未向宗主謝過收留之情。”
青玄宗主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入座,自有侍從奉上與偏殿同款的香茗,只是杯中靈霧縈繞的軌跡,比先前更顯玄奧“沈道友不必多禮,青墨常與我提及,說道友對修行之道見解獨到,尤其對‘宇宙與個體’的關聯,有著驚人的洞見。”
他指尖輕叩寶座扶手,目光平和“我一直在閉關靜修時,只是剛出關,忽感宗內有‘異數’波動,問了青冥才知道原來有貴客到……想來,便召見一下。”
沈維衍一笑端起茶杯,溫熱的靈霧在鼻尖縈繞,輕聲道“宗主剛出關便見在下,倒是在下叨擾了清修。”
喜歡虛維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虛維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