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影璃身形化作殘影,在銳芒中穿梭騰挪,指尖偶爾彈出靈力,精準點在銳芒的薄弱處︰“速度不僅是避險,更是接近鋒芒的底氣!”她突然改變方向,不再閃避,反而迎著一道最凌厲的金芒沖去,在觸踫到金芒的剎那側身旋轉,借著銳芒的氣流加速,竟以更快的速度沖出了鋒芒最密集的區域,身法與金之銳性形成了奇妙的互補。
廣場上的靈鏡同步顯示著四人的試煉畫面,修士們看得目不暇接。
“沈維衍居然選了水法則!可他和水韻融合得也太絲滑了吧?”
“血無殤瘋了?用火煉煞?這都沒被燒死?”
“風吟塵和木法則簡直是絕配!連草木都幫他開路!”
高台上,天璇道主看著沈維衍在水之幻境中從容不迫的身影,點頭道︰“懂得借勢而非硬抗,對法則的理解已遠超同輩。”木空界主則盯著風吟塵的畫面笑道︰“以道養木,以木證道,這孩子的心境越發沉穩了。”
此時的試煉空間中,沈維衍已完全融入水之法則。他不再抵抗浪濤,而是隨著水流起伏,神念與每一滴水珠共鳴,漸漸觸摸到水之法則“柔能克剛、容能納物”的核心。當他抬手引動水流化作一道溫和的水幕時,周圍的幻境開始消散,水之法則的光柱亮起柔和的光芒,預示著考驗即將結束。
而血無殤則在火之幻境中爆發出更熾烈的氣勢,血煞與火焰踫撞產生的能量沖擊得光柱嗡嗡作響,他狂吼一聲,一拳砸碎最後一道火焰魔物,周身血煞竟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火光,變得更加霸道。
風吟塵與沙影璃也相繼觸摸到法則核心,木之森林開始結果,金之鋒芒化作守護的屏障,四人的試煉都已接近尾聲。
廣場上的修士們再次屏住呼吸,靈鏡前的氣氛緊張到極點——這一次,誰會是第四個關卡的第一個通關者?沈維衍還是血無殤。
第四關的光幕驟然亮起時,廣場上的修士們幾乎是屏住呼吸數著數的。當第一道青衫身影率先踏出光幕,靈鏡上“沈維衍”三個字帶著星輝特效亮起,標注著“第四關通關,耗時半個時辰,評級︰完美”時,人群中瞬間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我就知道!沈維衍穩了!水之法則跟他的星力簡直絕配!”
“半個時辰!比第三關還快!這悟性太嚇人了!”
沈維衍剛站穩身形,還沒來得及調息,身後的光幕便再次炸開赤色光華,血無殤裹挾著未散的烈焰煞氣沖出,周身血煞與金色火光交織,落地時震得平台石板都嗡嗡作響。靈鏡上緊隨其後亮起他的名字,評級同樣是“卓越”,耗時只比沈維衍多了兩息。
他抬眼看向沈維衍的背影,猩紅眸子里閃過一絲不甘,卻沒多說一個字,只是抬手抹去嘴角因硬撼法則產生的血跡,徑直走向第五關光幕的方向。
緊接著,金芒閃爍,沙影璃的身影如一道迅捷的流光沖出,她身形依舊輕盈,只是發絲被金之銳芒燎得微卷,眼底卻亮得驚人。靈鏡顯示她耗時三刻鐘,評級“優秀”。“金之法則的鋒芒根本攔不住我!”她甩了甩頭發,笑著追向前面兩人的背影,速度絲毫未減。
最後一道綠光悠悠亮起,風吟塵緩步走出,周身道韻與草木清香交融,氣息比之前更加溫潤綿長。他的耗時恰好一個時辰,評級“卓越”,雖稍慢卻穩如磐石。“法則試煉,重在感悟而非速度。”他望著前方三道身影,從容跟上,道韻流轉間步履輕緩卻步步堅實。
四人接連通關的速度再次刷新了眾人的認知,靈鏡前的議論聲浪幾乎要掀翻廣場︰
“沈維衍這是徹底拉開差距了吧?四關有三關都是第一!”
“血無殤也夠恐怖了,硬拼居然能一直緊跟其後,這實力沒得說!”
“沙影璃居然比風吟塵還快?金之法則果然適合她的速度!”
高台上,天璇道主捻著胡須輕笑︰“水之柔韌,能容能納,他對法則的理解已不止于‘契合’,更是‘掌控’。這孩子,未來不可限量。”蒼衡道主看著血無殤的身影,眉頭雖仍皺著,語氣卻緩和了些︰“能在火之法則中淬煉煞氣而不暴走,心性倒比我想的更堅韌。”
沈維衍在平台邊緣,目光直直地望向光幕,那里,第五關的光幕正緩緩亮起,他的指尖下意識地摩挲著袖口。
此刻,沈維衍的腦海中快速回顧著之前的試煉過程。前面四關對他而言,雖說並非輕而易舉,但也還未到費勁的程度。然而,他心里十分清楚,隨著試煉的深入,後面的關卡必定會大幅提升難度。
沈維衍深吸一口氣,他不再遲疑,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毅然走進了那剛剛亮起的第五關光幕之中。
沈維衍踏入第五關光幕的瞬間,周遭的景象便以驚人的速度變幻——前一刻還是平整的白玉平台,下一刻腳下就化作了搖晃的吊橋,兩側是深不見底的雲霧深淵,橋身僅用鎖鏈與木板拼接,每走一步都發出吱呀的呻吟,仿佛隨時會斷裂。
“應變試煉……。”沈維衍足尖輕點木板,感受著吊橋的承重極限,指尖摩挲袖口的動作未停,“前四關考驗心境、陣法、信念與法則感悟,這一關,是要將所有能力融會貫通,應對未知的變數。
話音剛落,前方的吊橋突然斷裂一截,木板帶著鎖鏈墜入深淵,同時兩側雲霧中射出數十道淬了寒芒的箭矢,角度刁鑽,恰好封鎖了所有閃避空間。
沈維衍身形不退反進,足尖在搖晃的鎖鏈上一點,借著反作用力騰空而起,同時指尖凝出三道道韻光束,在空中炸開化作星盾,精準擋下正面箭矢。更精妙的是,他借著形成星盾反彈的力道側身旋身,恰好避開側面射來的冷箭,落地時已穩穩踩在斷橋後的另一截木板上,動作行雲流水,仿佛早已知曉陷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