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老銀行的黃銅門把手上凝著晨露,雷宜雨推開大門時,指尖沾了濕漉漉的涼意。大堂里飄著新煮咖啡的香氣,與檔案室特有的霉味混在一起。他站在大廳中央,看著陽光透過彩繪玻璃在地磚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像極了上周國債期貨交割時,交易大廳電子屏上閃爍的報價數字。
“雷總來得真早。“
李維民的聲音從旋轉樓梯上方傳來。他今天穿了件藏青色中山裝,左胸別著枚不起眼的金屬徽章,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光。雷宜雨注意到他手里拿著份《金融內參》,最新一期的邊角處有被茶水浸濕的痕跡。
“李處長更早。“雷宜雨踏上樓梯,木質台階發出細微的呻吟。在距離李維民兩級台階處停下,這個高度恰好能平視對方鏡片後的眼楮,“听說央行要改組國債期貨監管處?“
李維民嘴角微微抽動,這個表情在他臉上轉瞬即逝。他轉身走向走廊盡頭的會議室,皮鞋跟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節奏︰“雷總的消息總是比紅頭文件還快三步。“
會議室里已經坐了七八個人。雷宜雨認出其中有兩位是武大經濟系的教授,還有三位來自不同券商的代表。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那個穿灰色西裝的年輕人,他面前攤開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數字,筆跡工整得像是印刷體。
“這位是證監會新調來的林專員。“李維民做了個簡短的介紹,“負責327事件後的制度修訂。“
林專員抬起頭,露出一張過分年輕的臉。他推了推金絲眼鏡,鏡片後的眼楮像兩潭深不見底的湖水︰“久仰雷總大名。“他的聲音很輕,卻帶著某種奇特的穿透力,“特別是您對場外交易風險控制的見解。“
雷宜雨在會議桌旁坐下,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茶杯是銀行標配的白瓷,杯底印著“1988年漢江防汛紀念“的紅字。他注意到林專員的筆記本旁邊放著個牛皮紙檔案袋,封口處蓋著央行的騎縫章。
“開始吧。“李維民敲了敲桌面,“今天討論國債期貨重啟的可行性方案。“
會議室里的空氣突然變得凝重。武大的張教授清了清嗓子,從公文包里取出厚厚一疊手稿︰“我們團隊做了個測算模型,如果引入熔斷機制...“
雷宜雨的注意力卻被窗外的一幕吸引。透過落地窗,他看見漢口碼頭方向有艘貨輪正在卸貨,起重機吊起的集裝箱在陽光下閃著刺眼的光。更遠處,江城速運的自行車隊正沿著沿江大道緩緩移動,車尾的牌照反射著晨光,遠遠看去像一串跳動的數字。
“雷總怎麼看?“
李維民的聲音把他拉回會議室。所有人都望著他,等待他對某個剛剛提出的方案發表意見。雷宜雨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已經涼了,帶著淡淡的澀味。
“熔斷機制治標不治本。“他放下茶杯,聲音平靜得像在討論今天的天氣,“關鍵是要解決現券交割的流動性問題。“
林專員突然翻開檔案袋,取出一張照片推到桌子中央。照片上是艘停泊在武漢港的貨輪,甲板上堆滿了防汛沙袋,角落里隱約可見幾個穿制服的人正在檢查什麼。
“雷總對718輪很熟悉吧?“林專員的聲音依然很輕,“上周這艘船運了批特殊的防汛物資。“
會議室里的溫度似乎又降了幾度。雷宜雨看著照片,注意到沙袋縫隙間露出的金屬光澤——那是甦晚晴設計的信號屏蔽裝置,本不該出現在任何官方記錄里。
“長江證券承接了部分防汛金融保障業務。“他面不改色,“718輪確實改裝過通訊設備。“
李維民突然咳嗽起來,他掏出手帕捂住嘴,手帕邊緣露出半截鋼筆的金屬帽。當他重新抬起頭時,雷宜雨注意到他的眼神變得銳利︰“林專員的意思是,有些金融創新可能...越界了。“
會議在微妙的氛圍中繼續。當討論到國債期貨保證金比例時,雷宜雨借故離席。走廊盡頭的洗手間里,水龍頭滴答作響。他擰開水龍頭,冷水沖刷著手腕,帶走些許緊繃感。
鏡子里突然出現李維民的身影。
“林是周瘸子的人。“李維民的聲音壓得極低,他假裝洗手,手指在水流中快速劃出三個數字︰3、2、7,“證監會根本沒有這個人。“
雷宜雨關掉水龍頭,水珠順著他的手腕滑落。窗外傳來貨輪的汽笛聲,悠長而沉悶,像是某種警告。
“照片呢?“
“合成的。“李維民甩了甩手上的水,“但技術很好,連防汛指揮部的公章都能仿。“
他們一前一後回到會議室。林專員正在筆記本上畫著什麼,見他們進來,立即合上了本子。但雷宜雨還是瞥見了那個圖形——是自行車鏈條的簡筆畫,每個鏈節都標著數字。
下午的會議結束後,雷宜雨站在銀行門口的台階上等車。漢口老城區的天空開始飄起細雨,打濕了他的西裝肩頭。一輛黑色轎車緩緩停在他面前,車窗降下,露出林專員那張年輕得過分的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搭便車嗎?“林專員問,聲音依然輕得像羽毛,“正好想請教雷總幾個問題。“
雷宜雨拉開車門,聞到車內淡淡的皮革味。儀表盤上的時鐘停在415,秒針一動不動。他系安全帶時,手指踫到座椅縫隙里的東西——半張被撕碎的照片,上面是江城速運的自行車牌照特寫。
“雷總覺得國債期貨還有未來嗎?“車子駛入沿江大道時,林專員突然問道。雨刮器在擋風玻璃上劃出規律的弧線,像某種神秘的符號。
雷宜雨看著窗外掠過的貨輪輪廓︰“市場自有其規律。“
林專員輕笑一聲,轉動方向盤拐上民生路。路邊報攤的遮陽棚下,最新一期的《證券周報》被塑料布蓋著,頭版頭條隱約可見“國債“二字。
“有時候規律需要...引導。“林專員說這話時,右手離開了方向盤,在副駕駛的儲物格里摸索著什麼。
雷宜雨的肌肉微微繃緊。但林專員只是取出了個牛皮紙信封,遞了過來︰“周先生托我帶給您的。“
信封沒有封口。雷宜雨抽出里面的東西——是張泛黃的老照片,拍攝于1958年的漢江防汛指揮部。照片里,年輕的周父站在閘口邊,身邊堆滿了防汛沙袋。但引起雷宜雨注意的是他手里拿的東西︰不是官方配發的測量工具,而是一串自行車鏈條。
“家父常說,金融就像防汛。“林專員——或者說周瘸子的人——輕聲說道,“既要堵,也要疏。“
車子在長江證券大樓前停下。雨下得更大了,敲打在車頂上像無數細小的鼓點。雷宜雨推開車門時,听見林專員最後的話︰
“下周一,國債期貨工作小組正式成立。李處長提名您當顧問。“他頓了頓,“周先生希望您...慎重考慮。“
雷宜雨站在雨中,看著黑色轎車緩緩駛離。他的西裝已經濕透,但手里的照片卻干燥如初。照片背面的鋼筆字跡被雨水暈染開,卻仍能辨認︰
“327不是結束,只是開始。——周“
證券大廈的玻璃門映出他模糊的身影,像極了交易大廳那些閃爍的報價屏。雷宜雨深吸一口氣,邁步走進大樓。電梯上升時,他想起李維民在洗手間的警告,想起照片上偽造的防汛物資,想起林專員筆記本上的鏈條圖案。
這場博弈,才剛剛進入最危險的階段。
喜歡九零倒爺請大家收藏︰()九零倒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