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利都停留了三天之後,李鋒率領著衛隊踏上了前往養光的路程。與此同時,二師的三個旅也嚴格按照李鋒的指示,如同三支離弦之箭一般,互為犄角的徑直朝東邊發起猛烈的攻擊。
經過一番跋涉,李鋒和他的衛隊終于抵達了養光。僅僅一天之後,一場規模浩大的整編行動便在這里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在這次整編中,海軍方面共有 8000 名官兵參與其中,他們被整編為兩個航母編隊。其中,海豹突擊隊被一分為二,分別劃歸到這兩支編隊之中。
常風被任命為第一編隊的司令官,他所統領的這支編隊實力強大,擁有一艘星條的主戰航母、兩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三艘潛艇、一艘補給艦、三艘登陸艦,一艘運輸艦以及一艘攻擊艦。此外,該編隊還配備了四十架戰斗機、五架運輸機、十架直升飛機以及五架偵察機和預警機。
而在陸戰隊員方面,第一編隊擁有 1000 名精英陸戰隊戰士,同時還有 1000 名海豹突擊隊隊員作為其強大的支援力量。
第二編隊的司令官名叫李思源,他不僅是特訓營的學員,還肩負著重要的職責。這支編隊的核心是一艘來自鷹國的主戰航母,其裝備與第一編隊並無二致,但額外多配備了五艘登陸艦。
同樣,特戰隊和陸戰隊的規模也都達到了 1000 人。這些學員們都是滿編狀態,其中許多人是在航母上進行學習,為未來在航母上工作培養專業人才。
李鋒站在航母上,眼神堅定地看著士兵們,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同志們,我們要抹去所有原有的標記,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忙碌地穿梭在航母、飛機和軍艦之間,將原本的標記一一擦去。這個過程雖然繁瑣,但士兵們都知道這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經過幾天的努力,所有的原有標記都被成功抹去。緊接著,李鋒設計的新的標記開始制作,那是南亞王國的海軍標記——海鷹。這個標記代表著南亞王國的海軍力量,象征著勇氣和決心。
在完成部隊交接後,伊林震率領著警衛連風馳電掣般地趕來。他身姿挺拔,步伐穩健,透露出一種軍人的威嚴。
鋒微笑著迎接伊林震,他對伊林震充滿信心。伊林震將擔任海軍司令一職,肩負起領導海軍的重任。同時,他還被授予了中將軍餃,這是對他能力和貢獻的認可。
就在同一時刻,空軍的組建工作也順利落下帷幕。經過層層篩選,一支由 5000 名年輕姑娘小伙組成的空軍飛行員學員和 3000 名地勤人員組成的強大隊伍已然集結完畢。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空軍司令付寧因某些特殊緣由,目前尚未到崗。在此期間,伊林震將臨時代管空軍的各項事務,以確保空軍的日常運行不受影響,並能保持高度的戰斗力。
與此同時,馬加達也將卸下師長一職,轉而擔任陸軍司令。他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領導才能,必定能為陸軍注入新的活力與發展動力。
面對如此重要的人事調整,李鋒毫不猶豫地果斷下令,全軍迅速出動。不僅如此,他還投入了大量資金,積極動員當地居民共同參與,攜手開啟對港口、飛機場以及後勤倉庫等關鍵設施的重新建設工程。這無疑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但李鋒堅信,只要全體軍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攻克重重困難,圓滿完成這項使命。
三天之後,一艘來自香疆的船只緩緩駛入養光港。船上搭載著三百多名退役的老外士兵,他們原本是為了高額的報酬而前來。李鋒開出的條件是每人每年兩萬美金,這個數字對于這些老外士兵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這些老外士兵對航母、軍艦和飛機等裝備非常熟悉,畢竟這些都是他們自己國家的裝備。他們對南亞王國的人性化設計贊不絕口,尤其是那些外文標識,讓他們感到格外親切。
與這些老外士兵一同抵達的,還有一部分逃港的人。這些人中有老師、農民,還有一部分知識分子,他們拖家帶口,逃離了原來的地方,希望能在養光找到新的生活。李鋒對他們進行了妥善的安排,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和能力,分配了不同的工作,讓他們各司其職。同時,李鋒給予了他們最好的待遇,確保他們能夠安心生活和工作。
李鋒隨即下達了一系列命令。在他控制的地區,華人可以自願參軍,為保衛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所有人都被允許經商,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為了穩定社會秩序,李鋒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治安管理、打擊犯罪活動等。以前的幾百名學員都被李鋒派出去當了市長,縣長,警察局長,稅務局長這些職位。
在碼頭的幾十座倉庫里,李鋒從自己的空間中取出了大量的民用物資,這些物資將被用于恢復各地的市場經營。當然,這些物資並不是免費的,人們可以用糧食來交換,或者通過做工來抵扣,也可以開墾荒地獲取獎勵。李鋒明確表示,他不會養閑人,也不會容忍不勞而獲和惹是生非的行為。對于那些違反規定的人,他絕不手軟,直接給予一顆花生米作為懲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一時間,訓練場上熱火朝天,士兵們在教官的指導下,刻苦訓練,一招一式都充滿了力量和節奏感;原來的工廠里,工人們忙碌地操作著機器,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輸出著各種產品,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
而在戰場上,更是捷報頻傳。軍隊勢如破竹,不斷地攻克敵人的據點,勢力範圍也在迅速地擴大。航母編隊在馬達班灣里乘風破浪,進行著高強度的訓練。學員們如饑似渴地吸收著教官傳授的知識,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不放過,有人跟著去請教問題。若不是看在那厚厚的美金的份上,老外教官恐怕早就不耐煩地翻臉了。不過那些會英語的學員倒是很熱心,只要有人來問,他們就會及時翻譯,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官的講解。
與此同時,飛行員們在教官的帶領下,也在老機場里緊張地訓練著。他們輪番駕機升空,在藍天中翱翔,展示著高超的飛行技巧。李鋒親自登上戰斗機試飛了一下,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後世的各種宣傳,把飛行員描繪得神秘莫測,仿佛有很多門檻,但實際上,這些門檻更多是為普通老百姓設置的。
港口的防御也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大炮和高射炮全部架設到位。李鋒還為各個旅級部隊配備了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營,以應對可能來自空中的威脅。
後勤保障處處長肖盼盼不辭辛勞地帶領著眾人,踏遍了大大小小的山脈,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在海邊發現了好幾個隱蔽的米軍倉庫,以及一些小日子遺留下來的防御工事。
他們一路前行,直至抵達比利都,沿途竟發現了大大小小幾十個軍事倉庫。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這些倉庫內部幾乎空空如也,沒有太多有價值的物資,更不見米國士兵的看守身影。倉庫中僅存有一些糧食等基本生活物資,實在是有些寒酸。
李鋒親自巡視了這些倉庫,他目光如炬,很快便注意到其中幾處較為隱蔽的地方,這些地方非常適合開設兵工廠。至于其他地方,則可以用來擺放各種物資。
于是,李鋒果斷地帶領衛隊和後勤保障處的人員,對這些倉庫展開了逐一視察。他們仔細評估每個倉庫的空間和條件,確定哪些地方適合儲存糧食,哪些地方適合擺放生產材料。
經過一番精心規劃,李鋒決定從自己的空間中取出大量糧食,將那些適合儲存糧食的倉庫填滿。這些糧食物資數量驚人,足夠幾萬軍隊使用好幾年之久。幾個軍火倉庫也堆滿了武器彈藥。
不僅如此,李鋒還在三個選定的大型軍工廠中擺放了生產線,並將生產材料堆滿了倉庫。雖然這些生產線相對簡單,但足以生產一些基本的子彈和炮彈。而且,老外教官中有不少人具備相關技能,對于這種程度的生產任務,並非什麼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題。
喜歡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