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硫磺皂第一天上架,李四麟一共準備了兩萬塊,根據估計這應該是半個月的數量。
其實他們最早定價是三毛五分錢,可上面商量了之後覺得利潤太高了。
畢竟現在是計劃經濟,而且經濟剛剛復甦,考慮現在普通的香皂一塊是兩毛八,所以最後決定定為三毛錢。
這個其實也無所謂,本來就沒指望能賺多少錢,國營企業考慮利潤是在八十年代後期。
而且說實話,一塊扣去成本一毛,包裝以及工人工資一毛五,出廠價兩毛五,一塊還能賺五分錢呢。
這個利潤不低了。
李四麟和化工部門的人在聊天的時候,不止一次听那些專家們說,科技水平真的太重要了。
早在幾年前京城就試圖制造硫磺皂,在最緊缺的時候這玩意可是需要到醫院里開處方的。
可是試制了幾次都不太成功,哪怕是魔都產的也有各種問題,京城就更別說了。
甚至出現大面積退貨,到最後只能僅限于工業使用。
但這個技術對于科院而言並非難事,原因就一個他們有錢。
而且科院還有很多海外歸來人士,這時候的海歸是真挺牛逼的,而且也是真心實意的做事。
科院有錢,他們有自己的關系,通過各種不合法的手段從海外拿回來不少的最新技術和設備。
盧院不在乎錢,那種最新的期刊,他是能買多少買多少。
這幾年科院從保健品和化妝品賺得那些錢里可是有10的留存,到現在基本都花了。
就是全買技術和設備了,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
要知道生物研究和化工的研究不僅能掛上鉤,而且可以算是一個高度交叉的科學領域。
這年頭的技術人員也比較務實,不是提出一個項目騙取一大筆資金,之後出幾個ppt,寫幾篇文章的那一種。
現在的技術人員是國家需要什麼,他們就研究什麼,也許沒有那麼長遠的前瞻性。
但起碼他們知道現在什麼是最缺的。
前瞻性的研究還是放一放吧,起碼國家在安全得到保障,還不缺錢,老百姓在衣食無憂後才考慮。
“李處,第一天的統計數字出來了,兩千七百塊。”
听到數字蒞臨狠狠的攥了一下拳頭,看來上面還是考慮的比他周全。
別看僅僅是便宜了五分錢,可當時的雞蛋才五毛錢一斤啊。
現在制約的只有硫磺了,估計上面也在積極想辦法。據他所知,在陳麗春的協助下,華國和高盧已經進入秘密協商。
因為沒有徹底建交,想通過明面上進口是很困難的,但可以借助高盧的關系,從其他國家進口一些物資。
這里面硫磺就列為首要物資,而當時北非也是硫磺的主要產地之一。
那可是高盧雞的傳統地盤。
不過估計想要徹底談妥,最起碼得到年底了,好在現在上面給的原料還能勉強夠用。
但要等烽台那邊的廠子建成之後,數量肯定是不夠的,只能等著進口了。
李四麟也沒想到,甦館現在居然如此猖獗。
調查本來想調動李四麟,但沒敢,也是知道他現在的工作重心在工廠上。
缺錢搞錢,這一下子光表面上的就業人數就增加了好幾千,如果算上連帶產業的人員,起碼在十幾萬人呢。
別的不說就一個甘草提取物就能增加千八百人的就業,誰敢不重視。
這時候你敢把李四麟調出來抓間諜起碼京城勞動就得跟你拼命,居委會大媽也得堵你家門口罵娘。
但調不動李四麟,那就調雷東二人,誰讓他們也在調查掛著名呢。
侯局也特意和李四麟說了一聲,主要是監視甦館的人員,李四麟這個時候也不能拒絕。
他也告訴雷東二人一定要小心,雖然從情報上得知這種生化人已經基本上死光了,但也不得不防。
哪怕是雷東二人綁在一起,也許還有些機會,否則一對一對上必死的。
他特意找段源給他們一人打造了一身護甲,這個時候就不能心疼錢了。
上好的牛皮,最堅韌的鋼板,外加硬木,他既要護住身體還要盡可能的減輕重量。
好在是這幾年軋鋼廠的技術也在增進,再加上李四麟不差錢,段源那邊還真搞出兩套。
其實侯局還想調沈哥和瘋子過去,但瘋子孩子最近有些不舒服,沈哥李四麟是肯定不放手的。
現在的沈哥對于李四麟而言並不簡單是一個神槍手,他在維護科院安全方面也很有心得。
有他在李四麟可以放心的去處理一些其他的事務,這他肯定不會讓沈哥出去的。
再說了曉月一天一天的大了,李四麟也不想沈哥繼續冒險,現在這樣也挺好,沈哥自己也很滿意。
他每周六晚上回景山,帶曉月出去玩玩,周一早上再回來,日子很簡單,也很充實。
要不然上次去馬交李四麟就帶著他去了。
李四麟發現有些口子是真不能開啊,這老趙剛抽調走十幾個人,大勇就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海澱的治安情況比朝陽好一些,可壓力絲毫不弱,那幾個大學都在海澱,這里是京城的科教中心,上面自然很重視。
這廝更不要臉,一張嘴就要三十個人,李四麟就差把他踢出去了。
“那我姐。。。”
一句話把李四麟給噎到那了,誰讓自己不爭氣控制不住呢。
“十五個,最多了,愛要就要,不要就滾!”
這邊帶走十五人,烽台那邊又要走了十人,這一轉眼三百人的隊伍走了三十多個。
這下誰在要人李四麟都不給了,新人總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烽台那邊新廠估計還最少從這里帶走四五十人。
這樣有三成都是新人,這還勉強可以,二老帶一新,要再多就不行了。
狠打終于結束了,李四麟徹底放松了很多,東城其實後兩個月就很安穩了。
這可不光是李四麟的功勞,還有聯防組。
不光東城這樣,西城也是如此,兩個主要的內城建立了聯防制度,這也是後世“朝陽群眾” 的雛形。
你別小瞧這些老太太,他們也沒啥事干每天都在胡同里坐著,誰家來親戚了,誰家媳婦偷人了,這些事很少能瞞過她們。
這些小老太太也夠積極,因為街道說了,誰要是立了功肯定是不給錢,但零活散活肯定是照顧這些積極分子。
別看這散活沒多少,可一個月怎麼也能多個四五塊啊,這可夠一個人吃飯的了。
何況不光是臨時工作啊,還有以後的招工,肯定也是照顧積極分子,這些小老太太,老爺子們听到這個消息哪個不拼命啊。
喜歡四合院李家逆子,屢立奇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李家逆子,屢立奇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