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

第241章 雪嶺圍獵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龍都老鄉親 本章︰第241章 雪嶺圍獵

    十月十五的清晨,牙狗屯被一場新雪覆蓋,屋頂、柴垛、籬笆都披上了厚厚的銀裝。王謙輕手輕腳地爬起來,生怕驚醒還在熟睡的杜小荷。自從確認有孕後,杜小荷的晨吐越發嚴重,常常折騰到後半夜才能安睡。

    灶房里,王母已經在熬小米粥了。鍋里的粥咕嘟咕嘟冒著泡,散發著淡淡的米香。

    \"娘,我來。\"王謙接過木勺,往粥里撒了一把紅棗,\"小荷昨兒說想吃甜的。\"

    王母笑眯眯地看著兒子︰\"知道疼媳婦了。\"她從櫥櫃深處掏出個小陶罐,\"給,去年腌的野蜂蜜,最是滋補。\"

    粥熬好了,王謙盛了一碗,又特意撇了層米油——屯里老人說這個最養人。他輕手輕腳地回到屋里,發現杜小荷已經醒了,正靠在炕頭縫制一件小衣服。

    \"又早起做活,\"王謙把粥碗放在炕桌上,\"周大夫說了要少費眼神。\"

    杜小荷放下針線,揉了揉發酸的腰︰\"閑著也是閑著。再說,孩子出生總得有衣服穿。\"

    清晨的陽光透過新糊的窗戶紙,輕柔地灑在她那略顯蒼白的面龐上。懷孕已有兩個月的她,不僅沒有像其他孕婦一樣長胖,反而因為嚴重的孕吐而消瘦了一圈,使得原本就大眼楮的她看起來更加明亮動人。

    王謙站在床邊,心疼地凝視著她,緩緩伸出手,輕柔地撫摸過她那消瘦的臉頰,然後小心翼翼地將一碗熱氣騰騰的粥遞到她的手中。

    “趁熱喝吧,里面加了蜂蜜,對你和寶寶都好。”王謙輕聲說道。

    杜小荷微微點頭,用小勺舀起一勺粥,輕輕吹了吹,然後送入口中。然而,才吃了幾口,她突然皺起了眉頭,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謙哥,我想吃酸菜……”杜小荷的聲音有些微弱,但卻帶著一絲渴望。

    王謙愣了一下,看了看窗外剛剛亮起的天色,猶豫了一下說道︰“現在嗎?天還沒亮呢,等天亮了我去地窖給你拿。”

    “不,”杜小荷搖了搖頭,“我就想吃李嬸家那種用山梨泡的酸菜……”

    王謙二話不說,立刻披上棉襖,轉身走出了房間。李嬸家住在屯子的最東頭,離他家還有一段距離。外面的積雪足有半尺深,王謙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地里艱難前行。

    東北臘月的寒風如刀子般刺骨,無情地刮過他的臉龐,帶來一陣生疼。但王謙毫不在意,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快給杜小荷拿回她想吃的酸菜。

    經過一番艱難的跋涉,王謙終于來到了李嬸家。他輕輕叩響了李嬸家的門,等待著李嬸的回應。

    門開了,李嬸看到王謙站在門口,一臉驚訝。

    “王謙啊,這麼早來找我有啥事?”李嬸問道。

    “李嬸,我家小荷懷孕了,突然想吃您家那種用山梨泡的酸菜,您看能不能給我一點?”王謙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李嬸一听,連忙笑著說︰“哎呀,這有啥不好意思的,我這就給你拿。”說著,李嬸轉身走進屋里,不一會兒就端出了一壇子酸菜。

    王謙接過酸菜壇子,連聲道謝,然後匆匆往家趕。當他回到家時,眉毛和睫毛都已經結了一層厚厚的白霜,但他的手中緊緊握著那壇酸菜,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杜小荷正趴在炕沿干嘔,見他回來,眼楮一亮。酸菜剛打開壇子,她就迫不及待地夾了一筷子送進嘴里,滿足地眯起眼︰\"真好吃...\"

    王母在一旁看得直樂︰\"酸兒辣女,準是個大胖小子!\"

    正說著,院門被推開,于子明和劉玉蘭來了。于子明肩上扛著半扇 子肉,劉玉蘭則提著個籃子,里面裝著曬干的蘑菇和山核桃。

    \"謙哥!\"于子明把肉掛在房檐下,\"昨兒個和爹去西山下的套子,逮著只傻 子,給你們送半只來。\"

    劉玉蘭把籃子遞給王母︰\"大娘,這是去年曬的榛蘑,炖湯最鮮。山核桃補腦子,給小荷當零嘴。\"

    杜小荷感動得眼圈發紅︰\"這...這也太貴重了...\"

    \"客氣啥,\"劉玉蘭坐到炕沿,摸了摸杜小荷的肚子,\"等這小家伙出來,還得管我叫干娘呢!\"

    眾人笑作一團。王謙去灶房切了塊 子肉,準備中午炖蘿卜。正忙活著,王父和杜勇軍也來了,手里還拎著幾條凍得硬邦邦的魚。

    \"月亮湖新撈的,\"杜勇軍把魚遞給女兒,\"讓你娘給炖湯喝。\"

    小小的院落頓時熱鬧起來。王父和杜勇軍坐在堂屋抽旱煙,商量著過冬的肉食儲備;王母和杜小荷在里屋討論小孩衣服的樣式;于子明則幫著王謙在院子里劈柴,老黑狗在雪地里撒歡,留下一串梅花狀的腳印。

    吃過午飯,男人們決定進山一趟。杜小荷有孕的消息傳開後,屯里的獵戶們自發組織了一次圍獵,準備給孕婦多備些過冬的肉食。

    \"多打點山雞,\"杜小荷給王謙系緊狗皮帽子的帶子,\"炖湯最香。\"

    王謙親了親她的額頭︰\"再給你逮只活兔子養著玩。\"

    屯口的老槐樹下,十多個獵人已經集結完畢。除了常規的獵槍和砍刀,還有人帶了漁網和套索——這是要大小通吃的架勢。七爺作為屯里最老的獵人,正在講解今天的路線。

    \"分三隊,\"老人家用煙袋桿在雪地上畫著示意圖,\"一隊去野豬溝,一隊去雞冠山,一隊去月亮湖下網。\"

    王謙、于子明和王父分在野豬溝小隊,同行的還有張獵戶和李獵戶。五人檢查好裝備,踩著齊膝深的積雪向深山進發。

    野豬溝因野豬成群而得名,是屯里獵戶冬季最重要的肉食來源地。積雪覆蓋了所有的溝壑和陷阱,每走一步都要先用木棍探路。老黑狗跑在最前面,時不時停下來等後面的人。

    \"看那兒,\"王父突然指著不遠處的一片雪地,\"野豬腳印。\"

    雪地上的蹄印清晰可見,呈一條直線延伸向遠處的橡樹林。王謙蹲下身觀察︰\"新鮮的,不超過兩小時。看大小,應該是兩三頭半大的。\"

    五人循著腳印慢慢追蹤,很快來到一片橡樹林。林中傳來\" 嚓 嚓\"的聲響,是野豬在啃食落地的橡果。王謙打了個手勢,眾人分散開來,形成包圍之勢。

    \"砰!\"

    王父率先開火,一頭百來斤的野豬應聲倒地。其他野豬受驚四竄,正好撞上張獵戶和李獵戶的槍口。短短幾分鐘,就有三頭野豬被放倒。

    \"好槍法!\"于子明豎起大拇指。

    正當眾人準備收拾獵物時,老黑狗突然狂吠起來,背毛豎起,沖著林子深處低吼。王謙立刻警覺︰\"有情況!\"

    一頭體型碩大的公野豬從灌木叢中沖了出來!它足有三百多斤,兩根獠牙像兩把彎刀,在雪地里泛著寒光。這頭公豬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可能是被槍聲引來的。

    \"上樹!\"王父大喊。

    五人迅速就近爬樹。野豬憤怒地撞擊著樹干,震得樹枝上的積雪簌簌落下。王謙所在的樺樹較細,被撞得劇烈搖晃,隨時可能折斷。

    千鈞一發之際,老黑狗從側面撲上去,一口咬住野豬的後腿。野豬吃痛,轉身對付老黑狗。王謙趁機瞄準野豬的眼楮,扣動了扳機。

    \"砰!\"

    子彈精準命中,野豬慘嚎一聲,踉蹌幾步,但並未倒下。受傷的野獸更加狂暴,開始無差別地攻擊周圍的一切。張獵戶和李獵戶同時開火,終于將這頭巨獸放倒。

    \"好險...\"于子明從樹上滑下來,腿還在發抖。

    王謙檢查了一下老黑狗,幸好只是擦破點皮。五人對獵物做了簡單處理,用繩索捆好,準備拖回屯里。三頭小豬加一頭大公豬,足夠全屯吃上好幾天了。

    回程的路上,王父講起了他年輕時獵熊的經歷,听得幾個年輕人一愣一愣的。夕陽西下,獵人們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很長,仿佛是一群英勇的戰士,在這片潔白的雪地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王父的聲音在寒風中回蕩,他生動地描述著那次驚心動魄的獵熊之旅。年輕人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敬畏,他們仿佛能夠看到王父當年在森林中與熊搏斗的場景。

    隨著王父的講述,獵人們的影子在雪地上逐漸拉長,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余暉中顯得格外高大。野豬在雪地上犁出的深深溝痕,也仿佛成為了他們勇敢和堅韌的象征。

    年輕人們靜靜地听著,心中涌起一股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們明白,這些獵人們不僅僅是在追逐獵物,更是在挑戰自我,與自然的力量抗衡。

    夕陽漸漸落下,夜幕降臨。獵人們的身影消失在遠方,只留下那深深的溝痕和他們的故事,永遠地刻在了這片雪地上。

    遠處傳來屯里老人哼唱的獵戶調︰

    \"十月里來雪滿山,

    獵戶出圍不怕寒。

    打來野味堆滿院,

    歡歡喜喜過個年...\"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第241章 雪嶺圍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第241章 雪嶺圍獵並對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