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

第231章 鶴城初遇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龍都老鄉親 本章︰第231章 鶴城初遇

    清晨的鶴崗火車站籠罩在薄霧中,月台上擠滿了趕早班車的旅客。王謙和杜小荷站在人群中,手里拎著趙叔趙嬸硬塞給他們的大包小裹——兩斤野豬肉、一包干蘑菇,還有幾條趙嬸親手腌的咸魚。

    \"嗚——\"汽笛長鳴,綠皮火車緩緩進站。車廂外漆著\"哈爾濱鐵路局\"幾個白色大字,車窗里已經擠滿了人。

    \"上車吧,\"趙叔拍了拍王謙的肩膀,\"替我向你爹問好。\"

    趙嬸拉著杜小荷的手依依不舍︰\"閨女,早點要孩子啊!\"

    杜小荷羞得滿臉通紅,低頭擺弄衣角。王謙趕緊接過話茬︰\"趙嬸,有空來牙狗屯玩!\"

    火車\" 當\"一聲停穩,兩人隨著人流擠上車。這次運氣不錯,找到了靠窗的座位。王謙把行李塞到頭頂的架子上,杜小荷則好奇地打量著車廂——這是她第一次坐臥鋪車。

    \"躺會兒吧,\"王謙指了指上鋪,\"得坐六個小時呢。\"

    杜小荷搖搖頭︰\"我想看風景。\"她貼著車窗,眼楮亮晶晶的,\"謙哥,齊齊哈爾是啥樣的?\"

    王謙前世去過齊齊哈爾,但1984年的鶴城是什麼樣子,他也說不上來。\"听說有個很大的扎龍自然保護區,有很多丹頂鶴。\"

    火車\" 當 當\"地行駛著,窗外的景色從煤礦的黑色逐漸變成田野的綠色。乘務員推著小車售賣零食和飲料,王謙買了一包瓜子和小瓶汽水。

    \"嘗嘗,\"他遞給杜小荷,\"哈爾濱特產,大白梨汽水。\"

    杜小荷小心地啜了一口,眼楮立刻眯了起來︰\"好甜!比咱屯里的糖水還甜!\"

    鄰座是個戴眼鏡的中年人,听說他們去齊齊哈爾度蜜月,熱情地介紹起來︰\"一定要去龍沙公園,還有卜奎大街的夜市...\"

    正說著,車廂喇叭響起︰\"旅客朋友們,午餐時間到了,餐車現已開放...\"

    王謙拉著杜小荷去餐車吃飯。1984年的火車餐車還算實惠,一盤青椒肉絲八毛錢,米飯一毛五一碗。兩人點了兩個菜,花了不到兩塊錢,吃得心滿意足。

    回到座位,杜小荷有些困了,靠在王謙肩頭打盹。陽光透過車窗灑在她臉上,睫毛在臉頰上投下細小的陰影。王謙輕輕摟著她,生怕驚擾了她的好夢。

    火車穿過廣袤的松嫩平原,窗外的景色一望無際。偶爾經過小站,能看到站台上賣煮玉米和茶葉蛋的小販。王謙想起前世的高鐵時代,不禁感慨萬千——這個慢節奏的年代,也有它獨特的魅力。

    \"齊齊哈爾站到了,齊齊哈爾站到了...\"

    廣播聲驚醒了杜小荷,她揉著眼楮坐起來︰\"到了?\"

    王謙拎著行李,護著她下了車。齊齊哈爾站比鶴崗的大不少,但遠不如哈爾濱站氣派。站前廣場上停滿了三輪車和自行車,空氣中飄著烤地瓜的香甜氣味。

    \"住哪兒?\"杜小荷問。有了哈爾濱的前車之鑒,她對住宿有些擔憂。

    王謙早有準備︰\"我爹有個老戰友在齊市武裝部工作,給安排了招待所。\"

    武裝部招待所在卜奎大街上,是一棟三層的甦式建築,門口有持槍的衛兵站崗。王謙出示介紹信和身份證,衛兵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兒一個穿軍裝的中年人快步走出來。

    \"王建國的兒子?\"軍人上下打量著王謙,\"像,真像!我是你劉叔,跟你爹一個連的!\"

    劉叔熱情地領著他們進了招待所。這里條件比哈爾濱的旅社好多了,走廊鋪著紅地毯,房間里有獨立的衛生間和電話。

    \"這是給干部準備的,\"劉叔壓低聲音,\"一般人住不上。\"

    房間寬敞明亮,兩張單人床,還有書桌和衣櫃。最讓杜小荷驚喜的是——有電視機!雖然是黑白的,但在1984年可是稀罕物。

    \"休息會兒,\"劉叔說,\"晚上我請你們吃飯,嘗嘗齊齊哈爾的烤肉!\"

    劉叔走後,杜小荷像只好奇的小貓,在房間里轉來轉去。她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電視機,又試了試衛生間的淋浴噴頭,每發現一個新奇玩意都要驚呼一聲。

    \"謙哥!\"她指著床頭櫃上的一個小盒子,\"這是啥?\"

    王謙笑了︰\"收音機。\"他擰開旋鈕,里面正在播放《牡丹之歌》。

    杜小荷听得入迷,跟著哼唱起來。陽光透過紗簾照在她身上,給她鍍了層金邊。王謙心頭一熱,將她拉進懷里。

    \"別...大白天的...\"杜小荷紅著臉推開他。

    \"怕啥,\"王謙壞笑,\"又沒人看見。\"

    兩人笑鬧了一陣,決定先洗個澡。招待所的熱水很充足,杜小荷洗了足足半小時才出來,頭發濕漉漉的,散發著香皂的清香。

    \"該你了,\"她擦著頭發說,\"水可熱了。\"

    王謙快速沖了個澡,出來時發現杜小荷已經睡著了——連日的奔波讓她疲憊不堪。他輕手輕腳地給她蓋上被子,坐在窗邊看起了劉叔留下的《齊齊哈爾日報》。

    傍晚時分,劉叔來接他們去吃飯。齊齊哈爾的烤肉聞名東北,劉叔帶他們去了當地最有名的\"金三順\"。餐館里人聲鼎沸,每張桌子上都有個小炭爐,客人自己動手烤肉。

    \"嘗嘗,\"劉叔夾了塊烤得滋滋冒油的牛肉給杜小荷,\"咱齊齊哈爾的牛肉,全國都有名!\"

    杜小荷小口咬著牛肉,眼楮立刻亮了起來︰\"真嫩!比野豬肉嫩多了!\"

    王謙和劉叔喝起了啤酒,聊起了王父年輕時的趣事。劉叔是個爽快的東北漢子,酒過三巡就開始大著舌頭講當年在部隊的故事。

    \"你爹那槍法,\"劉叔豎起大拇指,\"全團第一!有次比武,他三百米外打中火柴盒!\"

    王謙听得入神,杜小荷則一臉驕傲地看著自己的男人——虎父無犬子,她家謙哥將來肯定也是神槍手。

    吃完飯,劉叔帶他們逛了卜奎夜市。夜市上人山人海,賣什麼的都有︰糖葫蘆、、小人書、發卡...杜小荷在一個賣頭飾的攤前挪不動步了。

    \"喜歡哪個?\"王謙問。

    杜小荷指著一個瓖著水鑽的發卡,又看了看價格標簽,立刻搖頭︰\"太貴了...\"

    王謙二話不說買了下來,親手給她別在頭發上。水鑽在燈光下閃閃發亮,襯得杜小荷更加明艷動人。

    \"真好看!\"攤主大媽笑眯眯地說,\"小伙子有眼光!\"

    第二天一早,劉叔派車送他們去扎龍自然保護區。吉普車在土路上顛簸了兩個小時,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你們自己逛,\"司機說,\"下午四點我來接你們。\"

    扎龍保護區內水網密布,蘆葦叢生。木棧道蜿蜒在濕地中,不時有野鴨從水面掠過。八月的扎龍,雖然錯過了觀鶴的最佳季節,但仍能看到零星幾只丹頂鶴。

    \"快看!\"杜小荷突然壓低聲音,指著遠處的蘆葦叢。

    一只體態優雅的丹頂鶴正單腿站立,紅色的頂冠在陽光下格外鮮艷。它似乎察覺到了人類的存在,警惕地昂起頭,發出清亮的鳴叫。

    \"真美...\"杜小荷看得入了迷。

    王謙輕輕摟住她的肩膀︰\"傳說看到丹頂鶴的夫妻,會白頭偕老。\"

    杜小荷靠在他懷里,兩人靜靜地欣賞著這難得的美景。微風拂過蘆葦,發出沙沙的響聲,遠處傳來陣陣鶴鳴,宛如天籟。

    保護區內有個小展覽館,展示了各種濕地動植物標本。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對比翼雙飛的丹頂鶴標本,姿態優美,栩栩如生。

    \"同志,\"王謙問管理員,\"能照相嗎?\"

    管理員是個戴眼鏡的老者︰\"可以,但要收費,一張五毛錢。\"

    王謙毫不猶豫地付了錢。杜小荷站在丹頂鶴標本旁,緊張地整理著衣角。攝影師是個滿臉皺紋的老人,他用老式相機對準焦距,喊了聲\"茄子\"。

    \" 嚓!\"瞬間定格。

    \"三天後取,\"老人說,\"或者留下地址,我寄給你們。\"

    王謙留下了牙狗屯的地址。離開展覽館,兩人沿著木棧道慢慢散步,偶爾停下來觀察水中的游魚或空中的飛鳥。比起哈爾濱的喧囂,他們更喜歡這里的寧靜。

    中午,他們在保護區的小食堂吃了簡單的午餐——米飯、炒青菜和煎魚。魚是剛從濕地撈上來的,鮮嫩無比,連不愛吃魚的杜小荷都贊不絕口。

    \"下午去哪?\"杜小荷問。

    王謙看了看地圖︰\"有個觀鳥塔,能看到整個保護區。\"

    觀鳥塔是座十幾米高的木結構建築,旋轉樓梯直通頂層。杜小荷爬到一半就腿軟了,緊緊抓住王謙的胳膊不敢往下看。

    \"別怕,\"王謙鼓勵她,\"我在呢。\"

    終于爬到頂層,視野豁然開朗。整個濕地盡收眼底,水網如織,蘆葦如海,偶爾有幾只白鷺掠過水面,宛如一幅水墨畫。

    \"太美了...\"杜小荷驚嘆道,\"比興安嶺還美!\"

    王謙從背後環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肩膀上︰\"喜歡嗎?\"

    杜小荷點點頭,眼中閃著淚光︰\"謙哥,謝謝你帶我來...\"

    夕陽西下時,司機準時來接他們。回程的路上,杜小荷靠在王謙肩頭睡著了,手里還緊緊攥著在保護區買的丹頂鶴明信片。

    吉普車駛過齊齊哈爾的街道,路燈次第亮起。遠處傳來工廠下班的汽笛聲,和著街頭廣播里播放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構成了一曲80年代特有的城市交響樂。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第231章 鶴城初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第231章 鶴城初遇並對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