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

第207章 考察與定局1)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志行千里遠 本章︰第207章 考察與定局1)

    雲峽的清晨薄霧未散,市委組織部考察組的黑色商務車已駛離區委大院,直奔二十公里外的濱水影視基地。車輪碾過新鋪的瀝青路面,兩側工地塔吊林立,規模宏大的二期場地已現雛形。

    區委書記孫凱親自站在基地大門外等候,晨風拂起他深色夾克的衣角。“勁松處長,歡迎指導!我們開門見山,直接看核心區。”他開門見山,手勢有力地將考察組引向一期已投入使用的核心攝影棚群落。

    “這片民國街景,三個月前還是一片爛灘涂加廢舊廠房。”孫凱指著一片青磚黛瓦、招牌林立的街巷,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秦風同志帶著開發區招商和建設部門,啃的就是這塊最硬的骨頭!難點在哪?既要滿足超規格建築荷載滿足頂級制作需求,又要最大程度保留地方歷史風貌元素。”他腳步停在十字街口一幢飛檐翹角的茶樓前,突然轉頭看向考察組組長周勁松,“勁松處長,你看這門前鋪的條石,”他用皮鞋尖點了點腳下那些帶著磨損痕跡的長條青石,“這可不是做舊仿的。是秦風堅持讓工程隊從三公里外山腳下老礦坑遺址一塊塊找來的廢棄礦渣石!省錢,且真正有百年歷史的重量感!”話語里透著對秦風做事“摳細節、重內涵”的欣賞。

    他邊解說邊走,話題自然引入黨建︰“產業生根,必須黨建賦能。秦風多次跟我說,這麼好的平台資源,不能只做‘拍攝車間’,要當產城融合的大課堂!”他推開一扇掛著“影視文創孵化中心”牌匾的門,里面燈火通明,幾個工位區域的電腦前坐著專注的年輕人。他聲音微微提高︰“這就是我們的‘紅色片場’項目!首批入駐的六家小微文創團隊,三家創始人是黨員,現在臨時黨支部就在這。秦風提議,基地提供場地、設備支持,支部牽頭項目對接,人才公寓優先配給創客黨員,黨費專項返還機制給團隊‘首筆天使資金’…這就是‘黨建+’實實在在地轉化為生產力!”

    考察組成員默默記錄,目光掃視著牆壁上張貼的項目協作流程圖、黨員先鋒崗公示牌。周勁松在一個“影視+非遺傳承項目展示區”駐足,拿起一件精致的竹編道具︰“這就是你們提到的和本地傳統手工藝結合?”孫凱含笑點頭︰“對!具體是秦風對接小石村的手藝人,把他們納入基地供應商目錄。成本是高點,但影視道具的文化附加值翻倍!”

    周勁松若有所思,忽然開口︰“小石村?听說秦風和那位村支書石滿林挺熟悉?”

    孫凱眼中精光一閃,沒有絲毫遲疑,掏出手機直接撥號,順手點開了免提鍵。清脆的鈴聲在安靜的展示廳里格外響亮。

    電話接通,一個洪亮又帶著泥土質樸感的聲音震得手機嗡嗡︰“孫書記!您指示!”

    “老石,市委組織部周處長想听听你對秦風同志的評價!”孫凱的聲音爽朗干脆。

    對面石滿林的嗓門一下子激動起來,震得話筒發嗡︰“周處長?!哎呀呀,問秦區長……這該咋說!俺們村幾輩子沒通大路啊!以前下雨兩腳泥,點燈靠煤油。秦區長來了,硬是頂著雨量超標不能施工的規矩,找專家論證另闢線路方案。現在大寬路到村口,電線桿子立得跟兵一樣齊整!俺家那桃林,以前挑到鎮上爛一半,現在劇組大巴直接開到地頭收果子做果籃當道具!就沖這!”他的聲音帶著點哽咽︰“秦區長他就是俺們小石村的貼心人啊!有啥難處,他不打官腔,帶著圖紙跟俺蹲在田埂上畫!孫書記、周處長,這樣的官兒,俺們認!”

    免提之下,每一個字都清晰無比地撞在考察組成員耳膜上。最真實的百姓聲音,帶著泥土氣和汗水味,比任何匯報材料都更有力量。

    周勁松對著話筒鄭重道︰“石書記,你的意見,組織收到了。”孫凱按下掛斷鍵,環視考察組平靜卻銳利的目光︰“基層的聲音,往往最重。”

    午飯後考察組返回區委。傍晚,區長孫耀華被請到周勁松暫用的辦公室單獨談話。

    氣氛比前一次略微凝重。孫耀華坐姿端正,臉上依然是沉穩平和的笑容︰“周處長,實地看下來,基地進展確實有目共睹,這離不開秦風同志的努力和孫書記的大力支持。”他話鋒卻悄然偏轉,“不過呢,作為行政負責人,我得為全區發展的質量和安全兜底。二期工程推進熱火朝天,指揮部每天日報都是爭分奪秒、馬力全開……效率是快,可有時,必要的程序步驟也得扎實到位才能無後顧之憂。比如……那個關鍵的環評批復。”

    他端起水杯,輕輕吹拂著熱氣,像是斟酌詞句︰“省生態環境廳的正式環評批復還沒正式下達。當然,前期我們的環評報告編制非常規範,也走了公示,專家評審也通過了……”他微微蹙了下眉,流露出恰到好處的隱憂,“但在走廳里的最終審批流程這個節骨眼上,秦風同志為了搶工期,有些現場作業……比如土方大規模清運、個別地塊填築量……跟原方案申報比,是不是調整幅度偏大了點?這環節敏感啊,萬一被有心人拿放大鏡看,挑出點程序性問題,就算結果好,對項目、對同志也是無謂的困擾不是?我個人認為,作為直接領導,這個風險點,必須提請考察組關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說的每一句都合情合理,滴水不漏,既肯定了效率,又點出了潛在程序風險。周勁松不動聲色地在本子上詳細記錄。

    當晚,周勁松房間的燈光亮至深夜。隔壁房間成了臨時指揮所。兩名考察組成員立刻撥通了區環保局局長電話。急促的通話後,區環保局局長穿著便裝、帶著一沓厚厚的卷宗袋,不到一個小時就趕了過來,額頭滲著細汗。

    卷宗在桌上鋪開︰基地二期工程的環評報告全本)、專家評審會的簽字意見原件、環境監理的日記錄、市環保局的初審意見轉報函……最後一份,是省環保廳受理該項目的蓋章復函掃描件以及該案當前流轉部門的電子簽批截圖。每一份材料都清晰標注著日期。

    “周處,這是程序上已經完成的。”區環保局長小心翼翼地指著受理函上的日期和省廳流轉截圖,“按照常規,省廳走完所有內部流程出正式批文需要三十個工作日,目前正在流轉中。但項目是在獲批了市環保局初審和專家簽字後進入‘邊審核邊依法完善’環節的。現在現場的作業面,尤其是孫區長提到的清運地塊,全部嚴格按照經核準的第二階段可啟動)施工方案執行,填築量和點位控制都在圖審許可範圍內,我們局也派了專組盯著!所有重大調整都履行了專家論證和局務會程序,材料都存檔齊備。省廳項目處前天電話核對進度時,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另一個考察組成員翻看著厚厚的技術圖紙和作業面記錄,逐項核對點位和填築量數據。直至凌晨,一份蓋有區環保局公章的詳細說明及所有證明材料復印件形成,放在周勁松案頭。周勁松逐頁翻看後,在考察筆記相關條目後劃上藍線結論︰“程序完整,現場作業無違規。可界定為對效率與風險把控存在不同理解。” 孫耀華在考察組心中投下的那片關于“程序風險”的陰影,在嚴謹的事實核查面前,被驅散了。

    雲峽區委小會議室內,氣氛莊重中夾雜著一絲緊張。十三位區委常委正襟危坐,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主持會議。無記名測評表分發到每一位常委手中。

    表格設計專業而尖銳︰分為“德、能、勤、績、廉”五大維度,每個維度下設具體子項如“政治素質”、“開拓創新”、“駕馭復雜局面”等)。秦風的名字單獨列出。每項分四個等次︰優秀、良好、一般、差。右下角,還特意增加了一項需文字陳述的內容——“您認為該同志存在的主要不足或需要注意改進的地方”。

    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沙沙作響,偶爾有清嗓聲或茶杯蓋的輕踫。孫凱寫得很快,幾乎沒有停頓。孫耀華則很仔細,每個選項都像精確衡量過才落筆,最後一項“不足”,他寫了足有六十字。填好的表格被投入場中特制的帶鎖密封票箱。

    散會後,考察組成員在安靜的側間快速統計。數字很快匯總到周勁松手上︰收回有效測評表13張。秦風的各項評價中,“優秀”率綜合高達89,顯示出強大的掌控力和認可度。但翻到“處理復雜人際關系、促進班子團結協作”這一項,“良好”10票,“一般”3票。周勁松在筆記上重點劃出這微妙的3票,標注︰“協調藝術需著重提升”。

    喜歡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請大家收藏︰()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方便以後閱讀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第207章 考察與定局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第207章 考察與定局1)並對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