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盈昭皺巴著臉,既震驚于一向怯懦的人竟敢設計落水賴上皇子,又覺得那樣的十一妹叫人感到陌生。
但又想,十一妹妹都這麼豁得出去,興許祖母會心軟。
卻听得顧若嬌篤定道︰“不會。”
“為何呀?”
“因為七殿下無意。”
其實所有答案都不如一句七皇子不願來的直接。
可惜慕十一看不明白。
她以為自己出身國公府,即便七皇子不喜歡她,礙于這一層關系在,他都得納了她。
又算計著老夫人會為了國公府的名聲,為了家中還未出嫁的姑娘而去求七皇子。
但她沒想過,這一切都建立在人家願意負責的原則上。
七皇子這人無意皇位,是個一心向往閑雲野鶴之人。
但他到底是皇子,是聖上的兒子。
慕家雖簡在帝心,卻也是如履薄冰。
時時事事都要小心謹慎不致帝王猜疑。
所謂伴君如伴虎。
何況當今聖上還是個有手段又擅長制衡之人。
之前顧若嬌就發現了一件事。
聖上後宮妃嬪無數,卻沒有慕家和崔家人。
按理說,當時惠賢皇後身亡,太子年幼。
為了太子能順利長大,崔家應該再送一個姑娘進宮。
可是崔家沒有。
這或許有老侯爺的原因在內。
但比起這些,年幼的太子更重要。
退一步說,崔家沒有適齡的姑娘。
可以慕家當時的威望,也該有姑娘進宮。
但慕家沒有那麼做。
那麼只有一個原因——聖上忌憚外戚做大。
慕家和崔家沒有姑娘在宮里頭,沒了吹枕頭風的人,他們能依仗的就只有太子,也只能跟太子綁在一條船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是聖上給太子留下的依仗,同時也是鉗制。
也說明聖上是忌憚國公府的。
所以在自家姑娘和七皇子里選一個的話,慕家只會選遵循七皇子的心意。
而今日在茶樓,七皇子明擺著不想納了慕十一。
慕家理虧在先,就算是國公府也沒有強按著人納妾的道理。
所以慕十一的謀算注定不會成功。
听了顧若嬌的分析,慕盈昭不由嘆氣︰“也不知道十一妹到底是在想什麼。”
堂堂皇子,豈會啞巴吃黃連啊。
又不解,為了一個男人值得這樣賠上自己的名聲和性命嗎?
顧若嬌卻道︰“你當她是真的喜歡七殿下,倘若七殿下不是皇子,你覺得她還會設計他嗎?”
答案兩人都心知肚明。
慕十一不會。
或許她是真的喜歡七皇子,但更多的是看上他的身份了。
“這樣看,七殿下也挺可憐的,喜歡他的人絕大部分都是沖著他的身份而去的。”
她似乎很是感慨,但不過兩秒就把這件事丟到腦後去了,轉而問起顧若嬌今日和薛孟成談的如何。
隔天,兩人就听說慕十一被禁足了。
至于她落水一事因為瞞得緊,除了當日在場的人外,一點消息都沒走漏出去。
而顧若嬌也從周氏那听說,陳氏已經在為慕十一相看了,打算將她嫁的遠遠的,免得留在京中生事。
對此顧若嬌並不意外。
不過因為慕十一這事,府里的氣氛接連低壓了好些天。
與此同時,東院也正掀起一波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