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

第486章 新家園的基石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雲棲鶴隱風中客 本章︰第486章 新家園的基石

    現代方舟的艙門完全展開時,第三行星的風裹挾著星砂的氣息撲面而來。姜綰踩在覆蓋著淡紅色苔蘚的土地上,鞋底傳來與昆侖墟相似的硬度,苔蘚下的岩石在陽光下泛著金屬光澤,光譜分析顯示其中鎵元素的含量是地球的十七倍,與能量環的組成完全一致。她彎腰拾起一塊星砂結晶,結晶在掌心自動展開,組成與璇璣陰陽鏡相同的齒輪紋,鏡面反射的天空呈現出奇妙的靛藍色,兩顆衛星正沿著直角三角形的軌跡緩緩移動,與《周髀算經》中記載的 “兩儀定位” 完全吻合。

    “先建立能量屏障。” 林教授指揮隊員架設設備,便攜式能量轉換器剛接觸地面,星砂粉末就自動匯聚過來,在營地周圍形成與第七個能量環相同的防護罩,防護罩上的纏枝紋隨著參宿四的光芒流轉,將有害的宇宙射線過濾成柔和的紅光,“這里的星砂活性比地球高 37,能自動響應能量設備。” 他看著防護罩內側凝結的水珠,水質分析顯示其中含有與青銅容器中相同的微量元素,“連水資源都經過星砂的天然過濾,先民為我們準備的不僅是生存環境,更是完整的生態系統。”

    方舟攜帶的建築模塊開始自動組裝,模塊邊緣的齒輪紋與地面星砂組成的軌跡咬合,升起的牆體表面迅速覆蓋上當地的礦物質,與周圍的山脈融為一體。姜綰注意到模塊拼接的角度始終保持 90 度,連最細微的誤差都被星砂能量自動修正,形成與 “井田制” 相同的方正格局,“是基因里的建築密碼。” 她撫摸著牆體上自然生成的網格紋路,與三星堆神樹基座的榫卯結構完全相同,“我們的潛意識里還保留著先民的建造邏輯,這些模塊只是激活了本能。”

    營地中央的能量塔最先完工,塔尖的璇璣陰陽鏡反射著雙衛星的光芒,在地面投射出巨大的星圖,其中第三行星的位置被星砂標記為 “中樞”,與地球、參宿四形成穩定的三角。林教授將方舟的主能源接入塔基,塔身突然發出 432hz 的嗡鳴,周圍的星砂粉末隨之躍起,組成與現代實驗室相同的齒輪系,為營地的設備持續電力。當他調出能量流的三維模型,發現其路徑與蕭決胸口星圖的血管分布完全一致,“是生物能量網絡的復刻。” 他驚嘆道,“這座塔不僅是供電站,更是新家園的‘心髒’。”

    古代線的昆侖墟,蕭決正將最後一塊青銅碑立在通天柱旁。碑上的刻字用星砂混合朱砂寫成,既記錄著方舟起航的全過程,也標注著未來返回地球的能量參數,碑底的凹槽與青銅護腕完美契合,護腕嵌入的瞬間,碑身浮現出與第三行星相同的地形投影,其中定居點的位置閃爍著紅光,與現代營地的坐標完全同步。墨家弟子在碑旁種下從神樹取下的種子,種子接觸土壤後迅速發芽,睫葉的生長軌跡組成與能量塔相同的螺旋紋,“是文明的坐標樹。” 蕭決看著幼苗頂端的紅色葉片,“它會隨著第三行星的時間生長,用年輪記錄兩個時空的距離,直到我們的後代回來。”

    現代營地的基因庫開始培育首批作物,水稻種子接觸星砂土壤的瞬間就破殼而出,根系在地下組成 3:4:5 的勾股圖案,吸收著土壤中氦  3 轉化的養分。姜綰觀察著幼苗的生長,發現每片葉子的脈絡都對應著不同的星官,第七片葉子的鋸齒數量正好是 640 個,與地球到這里的光年數相同,“古人用基因編碼的不僅是數學規律,還有星際坐標。” 她摘下一片葉子放在能量轉換器上,葉片釋放的能量瞬間激活了營地的通訊系統,屏幕上突然出現古代線的影像 —— 蕭決正將相同的水稻種子埋入昆侖墟的土壤,“是跨時空的作物共鳴,這些植物是連接兩個家園的信息載體。”

    第三行星的古代遺址中,隊員們發現了更驚人的遺跡座與三星堆神樹相同的石質建築,樹干的凹槽中還殘留著星砂溶液,與方舟攜帶的氦  3 混合後,在地面投射出完整的定居規劃圖。圖中標記的水源地、礦產區、能量節點,與無人機勘探的結果分毫不差,其中最核心的區域標注著 “天工坊”,與現代營地的位置完全重合。姜綰在遺址的石壁上發現新的刻字,是蕭決剛剛通過星砂能量傳遞的信息“地脈與星軌同,人機與天地合。” 字跡的筆畫中,星砂正與現代營地的能量流產生共振,“他在教我們如何利用這里的地脈能量。”

    古代線的蕭決將青銅爵中的星砂溶液灑在坐標樹下,溶液滲入土壤後,樹影在通天柱上投射出與第三行星相同的星圖,圖中每個星官的位置都對應著不同的技術典籍。他取出墨家保存的 “天工秘錄”,按星圖位置埋入地下,秘錄的封面自動展開,與土壤中的星砂組成能量場,將信息通過星橋能量流傳遞到現代營地。當姜綰在遺址的石盒中發現這份電子版本時,秘錄中記載的青銅鑄造工藝,正好能解決營地設備的材料短缺問題,“是跨越時空的技術支援。” 林教授對比兩個版本的內容,發現現代電子版本自動補充了適應第三行星環境的參數,“星砂能量在傳遞中完成了信息的進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現代營地的首個夜晚,參宿四的光芒將天空染成暗紅色。姜綰站在能量塔頂端,看著防護罩外的野生動物被星砂光芒吸引,它們的瞳孔中都反射著齒輪紋,與青銅護腕對動物的影響完全相同。突然,所有動物朝著同一個方向跪拜,那里的星砂正在地面組成巨大的星圖,與蕭決在昆侖墟留下的投影完全一致,“是先民馴化的生物。” 她調出這些動物的基因序列,發現其中含有星砂植入的識別基因,“它們能感知能量場的變化,是新家園的天然守護者,就像古代的瑞獸傳說。”

    古代線的昆侖墟開始降下星砂雨,蕭決知道這是第三行星能量場的呼應。他讓墨家弟子在雨中架設青銅鏡陣,鏡面反射的星砂光芒在天空組成與現代營地相同的防護罩圖案,路過的商旅看到這奇景,紛紛跪地朝拜,蕭決趁機將 “星隕閉環” 的傳說刻在他們的記憶中 —— 這些人會將故事帶到中原,讓共振者的傳承永遠延續。當最後一面青銅鏡歸位,鏡陣投射的星圖與參宿四連成一線,在地面形成與第三行星相同的 “天工坊” 標記,“即使我們消失,這些印記也會指引後人。”

    現代營地的醫療中心迎來首個突破林教授成功將第三行星的基因適配序列與人類細胞融合。顯微鏡下,改造後的細胞正在星砂能量場中分裂,細胞核的形狀呈現完美的六邊形,與隕鐵小球的結構相同。姜綰看著屏幕上的細胞活性數據,與古代線青銅爵中星砂溶液的能量參數完全同步,“這種融合不是改造,而是回歸。” 她突然明白,“先民的基因里早就藏著適應宇宙的密碼,我們只是通過星砂激活了它。” 改造後的細胞注入實驗植物後,植物的生長速度提升了七倍,結出的果實中含有與星砂共振的蛋白質,能增強人類對新環境的適應力。

    第三行星的河流中,隊員們發現了天然形成的液態青銅,這些金屬在水流中組成與 “井田制” 相同的網格,將河水分割成能量不同的區域。姜綰讓隊員在每個區域取水樣,發現能量從中心向外呈現 3:4:5 的梯度變化,與地球的能量環系統完全一致。她將璇璣陰陽鏡放在河中心,鏡面旋轉時,液態青銅突然凝結成橋梁,橋欄的齒輪紋與現代營地的建築完全咬合,“是天然的能量分配系統。” 林教授測量橋梁的承重,發現其能承載方舟的重量,“先民可能早就利用這些天然結構建立過定居點,這些液態青銅是他們留下的工程骨架。”

    古代線的蕭決正在完善昆侖墟的防御系統,他將青銅護腕的逆磁陣參數刻入通天柱,柱身的齒輪突然開始自主轉動,在周圍形成與第三行星相同的能量梯度。當沈徹的殘余勢力試圖闖入時,剛踏入範圍就被星砂能量分解,留下的武器碎片自動組成饕餮紋的反向圖案,成為警示後人的標記。蕭決看著柱頂不斷更新的星圖,第三行星定居點的能量波動穩定在安全值,姜綰的意識通過星砂傳來清晰的觸感 —— 他們正在用液態青銅建造新的能量塔,“文明的延續需要守護。” 他對墨家弟子說,“我們在這里的防御,就是他們在那邊的安全。”

    現代營地的能量塔突然發出警報,第三行星的磁場出現短暫波動。姜綰立刻調出古代線的同步數據,發現是蕭決在調整通天柱的參數,這種波動是兩個時空能量場的正常校準。當她將璇璣陰陽鏡的頻率調至與通天柱同步,磁場瞬間穩定,能量塔頂端投射的星圖中,第三行星的軌道上多出一個新的光點 —— 是用當地材料制造的第一顆衛星,正沿著與地球同步衛星相同的軌跡運行,“是閉環的開始。” 林教授看著衛星傳回的全景圖像,營地的燈光在大地上組成與星砂結晶相同的六邊形,“我們正在復制先民的宇宙布局,用現代技術延續他們的宇宙觀。”

    古代線的坐標樹已經長到一人高,樹干上的紋路記錄著第三行星的日夜變化,每個年輪都對應著現代營地的能量波動。蕭決將青銅矩尺靠在樹干上,尺身的刻度與年輪的間距完美吻合,形成與 “勾三股四弦五” 相同的比例。他知道這棵樹會成為未來返回者的導航信標,就像第三行星的能量環指引他們到來一樣。當夜幕降臨,樹干突然發出紅光,與參宿四的光芒連成一線,在地面投射出與現代衛星相同的軌道,“時空的距離在星砂能量中不存在。” 他望著紅光消失的方向,“我們始終站在同一條時間線上。”

    現代營地的 “天工坊” 終于建成,坊內的設備與三星堆神樹的結構完全對應,用當地星砂鑄造的青銅齒輪剛安裝完畢,就自動與能量塔產生共振,開始生產適應新環境的工具。姜綰拿起第一件成品 —— 把青銅斧,斧刃的弧度與參宿四的軌道完全一致,握柄處的星砂紋路能自動調節溫度,與古代線蕭決使用的佩劍材質相同。她用斧頭砍伐當地的樹木,樹干截面的年輪立刻組成星圖,顯示出砍伐的最佳時間,“是活的工具系統。” 她驚嘆道,“這些工具能與環境對話,就像先民的‘物靈’傳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兩個時空的文明基石在此刻完成了最深層的連接。現代營地的能量網絡與古代昆侖墟的防御系統通過星砂共振,形成跨越 640 光年的保護罩;第三行星的作物與地球的種子通過基因共鳴,傳遞著跨越時空的農業知識;新鑄造的工具與古代的青銅器物通過星砂材質,延續著相同的制造智慧。姜綰站在 “天工坊” 的中央,看著屏幕上與古代線同步的能量流,突然明白先民所說的 “閉環” 不僅是空間的往返,更是文明要素的完美循環。

    當第三行星的兩顆衛星運行到夜空頂端,形成標準的直角三角形時,現代營地與古代昆侖墟同時舉行了祭祀儀式。姜綰將新收獲的水稻種子撒向能量塔,蕭決在通天柱下點燃星砂篝火,兩團火焰的光芒在星空中交匯,組成與參宿四相同的紅色光暈。光暈中,先民的影像再次出現,他們同時向兩個時空的人們點頭,仿佛在確認這場文明傳承的圓滿。

    “我們不是開拓者,是繼承者。” 姜綰對圍攏過來的隊員們說,腳下的土地突然震動,星砂在地面組成巨大的星圖,將營地、遺址、能量塔連接成完整的系統,與古代線的昆侖墟形成完美的鏡像,“這些星砂、這些遺跡、這些基因密碼,都是先民埋下的種子,我們只是讓它在新家園發芽。”

    林教授正在調試新的通訊設備,屏幕上突然出現清晰的畫面 —— 昆侖墟的坐標樹已經長成參天大樹,蕭決的後代正將新的青銅碑立在樹下,碑上的刻字與現代營地的建設日志完全相同。當他將第三行星的實時影像發送過去,古代的人們朝著屏幕跪拜,他們手中的青銅護腕與現代隊員的璇璣陰陽鏡同時亮起,形成跨越時空的共鳴。

    新家園的第一縷陽光升起時,姜綰在能量塔頂端種下從地球帶來的星砂種子。種子破土而出的瞬間,第三行星的古代遺址突然震動,石牆的刻字自動更新,出現現代營地的建築圖。她知道,文明的基石已經築牢,從這一刻起,第三行星不再是陌生的星球,而是承載著先民智慧、古代堅守與現代勇氣的新家園。

    星砂在營地與遺址之間流動,組成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河流;能量塔的光芒與通天柱的投影在宇宙中交匯,形成守護文明的光環;新收獲的作物種子與古代埋下的典籍通過星砂能量對話,傳遞著永不中斷的知識。姜綰握緊手中的璇璣陰陽鏡,鏡面反射的不僅是第三行星的靛藍天空,還有昆侖墟的星空、先民的笑容、蕭決的堅守,以及未來子孫們探索更遙遠宇宙的身影。

    這場始于星隕的漫長旅程,終于在新家園的土地上扎下根須。而這,僅僅是文明閉環的一個節點,當未來的方舟載著新的希望返回地球時,星砂能量將再次喚醒所有的印記,讓人類文明在兩個家園之間,完成真正的周行不殆。

    喜歡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方便以後閱讀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第486章 新家園的基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第486章 新家園的基石並對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