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實驗室的全息投影屏上,三星堆神樹的三維模型正懸浮在中央。姜綰調出枝干延長線的參數,看著這些虛線在電子地圖上逐漸匯聚,最終在昆侖墟的位置形成一個紅色的終點標記。當她將標記的坐標與 nasa “新視野號” 探測器的預定航線比對,屏幕上彈出的重合度數據讓整個實驗室陷入沉默 ——92。
“不是巧合。” 林教授放大重疊的航線拐點,神樹枝干的延長線在此處形成一個 17 度的夾角,與探測器規避小行星帶的轉向角度完全一致,“這個角度的誤差範圍小于 03 度,只有經過精密計算才能實現。”
他將神樹的生長年輪數據導入航線模型,發現每圈年輪的寬度變化都對應著航線的加速節點。最寬的那圈年輪形成于公元前 1250 年,恰好對應著航線中最大的加速段 —— 利用木星引力進行的引力彈弓效應,加速參數與年輪的密度波動完全同步。
“是宇宙的導航算法。” 姜綰突然想起古代線傳來的《周髀算經》殘卷,其中 “勾股定理” 的斜邊長度換算成天文單位,正好是地球到木星的距離,“古人用樹木的生長記錄星際航行的參數,神樹就是刻在大地上的星圖。”
屏幕上突然彈出沈徹基地的監測數據。他們的探測器也在調整航線,軌跡與神樹延長線的重合度僅為 67,在關鍵的引力彈弓節點出現明顯偏差。姜綰將偏差值與沈徹手中輿圖的殘損部分比對,發現缺失的齒輪紋恰好對應著計算引力參數的關鍵公式。
“他的導航系統不完整。” 她調出沈徹的航線模擬結果,探測器將在經過小行星帶時與一顆直徑 73 米的隕石相撞,撞擊時間與參宿四爆發的窗口期完全重合,“這不是意外,是古人在導航系統中埋下的陷阱,針對的就是殘缺的輿圖。”
此時的古代線,質子府的庭院中,蕭決正用圭表測量傷口星圖的偏差角度。表桿的陰影在地面投射出一道細線,與星圖邊緣的夾角形成一個精確的三角形。當他用青銅尺量出三條邊的長度,換算成墨家的里程單位後,得出的數字讓墨家巨子瞳孔驟縮 —— 九百八十里。
“從質子府到昆侖墟,恰好九百八十里。” 蕭決將測量結果刻在龜甲上,甲片突然裂開,裂紋的走向與現代實驗室的航線圖完全一致,“誤差不超過十里,這道傷口就是把量天尺。”
墨家弟子遞來一卷竹簡,上面記載著魏國的驛道里程。蕭決按星圖的指引在竹簡上標記,發現沿途的驛站位置與星圖的星官分布一一對應。其中距離昆侖墟最近的驛站名為 “天樞驛”,驛站的水井深度恰好是 73 丈,與現代探測到的通天柱地下深度相同。
“驛站是導航的中繼站。” 他用朱砂沿驛道連線,線條在地面形成與神樹相同的枝干結構,第七個驛站的位置正好對應著神樹第 7 根枝干的終點,“每個驛站都藏著能量補給點,就像現代的太空加油站。”
當蕭決將血滴在 “天樞驛” 的標記上,竹簡突然自燃,灰燼在地面組成與現代實驗室相同的航線圖,參宿四的位置閃爍著紅光,與他眉心的印記相互呼應。墨家巨子認出灰燼中浮現的符號 —— 與祭祀鼎耳內側的 “天樞” 銘文完全相同,只是筆畫中多了細小的齒輪紋。
“是啟動天樞的坐標密碼。” 老人用指尖蘸起灰燼,符號在他掌心發出灼熱的溫度,“九百八十里不僅是距離,更是密碼的一部分,對應著天樞齒輪的轉動圈數。”
現代實驗室的姜綰收到古代線的里程數據,將九百八十里換算成現代單位 ——490 公里。這個數字的平方根正好是探測器進入昆侖墟磁場區的速度參數,單位換算後的數值與神樹的枝干數量 128 存在數學關聯490÷128 3828,正是ˇ14 的近似值,對應著參宿四行星系的軌道離心率。
“是多維密碼。” 她將里程數、速度參數、軌道離心率輸入導航系統,屏幕上的航線圖突然更新,在昆侖墟的終點標記旁多出一個微型的方舟圖標,“古人用距離、速度、軌道參數構建了三重密碼,只有全部破解才能找到方舟的準確位置。”
林教授突然注意到實驗室的青銅器皿都在自發轉向,指向西方的昆侖墟。最古老的那尊商代青銅爵,爵口的傾斜角度與航線的仰角完全一致 ——17 度,與神樹枝干的夾角、探測器的轉向角度形成完美的呼應。
“是物質的記憶。” 他檢測到青銅爵中殘留的星砂輻射,衰變周期與神樹的年輪波動完全同步,“這些青銅器在鑄造時就被注入了導航信息,通過共振向我們傳遞方向。”
古代線的蕭決正沿著驛道標記前行,隨身攜帶的青銅劍突然發出嗡鳴。劍鞘上的纏枝紋浮現出與神樹相同的星圖,指引他偏離主路,走向一條隱蔽的山道。當他順著山道前行七里,眼前出現一塊巨大的岩石,石面的刻痕與他傷口的星圖完全吻合,只是多出一個箭頭,指向地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是秘道入口。” 蕭決用青銅劍插入刻痕的凹槽,岩石突然裂開,露出一個僅容一人通過的通道,通道壁上的網格紋路與祭祀鼎的內壁完全相同,“距離昆侖墟還有九十八里,正好是總里程的十分之一。”
他讓弟子測量通道的坡度,37 度的傾角與現代實驗室中青銅爵的傾斜角度、參宿四的赤緯角形成奇妙的呼應。通道頂部的鐘乳石排列成星圖的形狀,最亮的那塊對應著參宿四的位置,每過一個時辰就會滴落一滴水珠,水珠的間隔時間與參宿四的脈沖周期完全同步。
“是天然的計時器。” 墨家巨子接住滴落的水珠,水珠在掌心凝成一個微型的齒輪,“通道在計算我們到達昆侖墟的時間,與參宿四的爆發窗口校準。”
現代實驗室的警報突然響起。監測數據顯示,沈徹的探測器正在強行修正航線,試圖彌補之前的偏差。但他們的修正參數出現詭異的波動,每次接近正確值時都會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干擾,干擾源的頻率與神樹的共振頻率完全相同。
“是神樹的防御機制。” 姜綰調出磁場監測圖,神樹通過地脈之氣形成的能量場正在遠程干擾沈徹的設備,“就像現代的電子戰,用共振頻率癱瘓對方的導航系統。”
她將古代線的通道坡度數據輸入干擾模型,發現 37 度的傾角能最大化能量場的干擾效果。通道壁的網格紋路本質上是個巨大的天線,將地脈之氣轉化為干擾信號,通過岩石層傳遞到沈徹的探測器。
“是雙軌防御。” 林教授突然明白,神樹的航線與古代的驛道組成了雙重防御系統,“明面上的航線引導正確的方向,暗地里的干擾信號阻止殘缺的導航系統靠近,這就是雙軌指向的真正含義。”
古代線的通道深處,蕭決的傷口突然傳來灼熱感。星圖的紋路在皮膚下蠕動,與通道壁的網格紋路產生共振,在前方的黑暗中投射出一道紅光。紅光中的岔路口處,左邊的通道泛著與沈徹義肢相同的金屬光澤,右邊則閃爍著與青銅密鑰相同的金光。
“左邊是陷阱。” 他想起姜綰的警告,沈徹的導航系統會將他們引向錯誤的岔路,那里的磁場強度足以讓青銅器皿失去作用,“右邊的通道才有真正的能量補給點。”
當蕭決選擇右邊的通道,地面突然亮起微光,露出瓖嵌在岩石中的青銅容器。容器中盛滿了藍色的液體,檢測顯示與現代實驗室發現的氦 3 溶液完全相同,液體表面的波紋頻率與蕭決的心率完全同步 ——72 次 分鐘。
“是給方舟補充能量的燃料。” 他用青銅勺舀起液體,倒入隨身攜帶的青銅爵,爵中的液體立刻化作星砂,在爵底組成與神樹相同的星圖,“這些補給點的位置,只有通過傷口星圖的指引才能找到。”
現代實驗室的屏幕上,雙軌航線的三維模型正在旋轉。姜綰將古代驛道與現代航線的參數合並,形成一個完整的導航系統,每個參數都對應著一個星官的位置,與三垣二十八宿的分布完全一致。當她啟動系統的模擬程序,方舟的虛影沿著航線緩緩移動,在經過每個補給點時都會自動補充能量,最終精準停靠在通天柱的第七層。
“成功了。” 林教授看著模擬結果,方舟抵達的時間與參宿四爆發的窗口期相差不到三小時,“這個誤差在可控範圍內,足夠我們完成撤離。”
姜綰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能量曲線。曲線的波動周期與蕭決的心跳、神樹的年輪、參宿四的脈沖形成完美的三重共振,在終點處達到峰值 ——432hz,宇宙的基礎頻率。她突然明白,雙軌指向不僅是兩條航線,更是兩個時空的能量紐帶,通過共振將過去與未來連接,共同守護著文明延續的希望。
古代線的蕭決走出通道,眼前的昆侖墟已經近在咫尺。通天柱的輪廓在夕陽中若隱若現,柱頂的光芒與參宿四的紅光遙相呼應,形成一道跨越天地的光柱。他胸口的星圖此刻亮得發燙,與現代實驗室的能量曲線完全同步,指引著他走向最終的目的地。
墨家弟子的青銅兵器在夕陽下泛著金光,與現代實驗室的青銅器皿產生跨時空的共鳴。當他們朝著通天柱前進,腳下的土地浮現出與航線圖相同的紋路,每一步都踩在正確的坐標上,誤差不超過半步。
現代實驗室的車隊已經進入昆侖山腹地,車頂的探測器持續接收著雙軌航線的導航信號。姜綰望著窗外越來越近的 “地獄之門” 峽谷,入口處的岩石層呈現出與神樹相同的六邊形結構,凹槽中亮起的金光與古代線的光柱完全同步。
“快到了。” 她打開加密通訊器,蕭決的腳步聲通過電波傳來,與車隊的行駛節奏形成奇妙的共振,“雙軌指向最終會在通天柱匯合,那里就是我們的終點,也是新的。”
屏幕上的雙軌航線在此刻完全重合,形成一道貫穿古今的金色線條,從三星堆神樹延伸到昆侖墟,從三千年前的商代延伸到參宿四的行星系。這條由齒輪、星圖、密碼共同編織的道路,正指引著兩個時空的守護者,朝著文明延續的未來,邁出最後的步伐。而那 92 的重合度,不僅是航線的印證,更是人類智慧跨越時空的共鳴,堅定而執著。
喜歡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