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哥們兒要是能把學習鬼跳的這個精神頭,恆心,毅力用來學習。
清華北大不說,雙一流肯定是有希望的!
就人家這種精神,有幾個人有?
做那事兒夠爽了吧,人人都愛做,可真要讓你一直做,你也受不了的。
真正能做到持之以恆的人,太少太少了!
大部分人能幾十年如一日的做一件事兒,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喜歡這件事兒,也不是因為他們有毅力,純粹是因為不做不行。
就像吃喝拉撒,就像工作。
不做要死人的,那就只能做了。
柳少和楊逍逍這種衣食無憂,還能刻苦鑽研的人,真的不多的。
就沖他這份恆心和毅力,張磊就相信他可以成功。
對了,還有楊逍逍,眼看都八月底了。
等到九月十月就開始有馬拉松比賽了,也不知道楊逍逍做好準備了沒有。
楊逍逍想裝逼,張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畢竟霍元甲年輕的時候都天天惦記著當津門第一呢。
直到經歷過生離死別,妻離子散,他才真的大徹大悟,絕了裝逼的心思。
張磊是經歷過生死的人,所以他現在對于裝逼這種事兒,看得已經比較淡了。
他現在喜歡看別人裝逼。
尤其是在他的指點下,別人才有機會裝逼,這種感覺,比自己裝了逼還要爽。
將錄音發給柳少,他就一遍遍的听著,手里拿了張撲克牌不停的擺弄來擺弄去。
吳言知道要日復一日的練習後,就直接放棄了。
“張少,最近有沒有什麼發財計劃啊?”
他還是對這個比較感興趣。
“發財計劃那可太多了,未來幾年國內經濟將會迎來飛速發展,只要你有錢,有資源,有眼光,想賺錢那可太容易了。
就看你想怎麼發財了。
是啥也不管,躺著發財,是啊自己也參與其中。
想要一夜暴富,還是穩步前進。
想做實體還是互聯網。”
張磊前世雖然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最基本東西他還是知道的。
只要有錢,有人脈資源,想要賺錢真的太容易了。
吳言不缺錢,也不缺人脈,只要張磊稍微指點他一下,躺著賺錢不是夢。
別的不說,就最無腦的,囤房!
現在開始,大量購入房產,等到19年再全部賣掉。
13年全國平均房價五千多,19年漲到了將近一萬。
現在買房,六年後投資翻倍。
而且還是穩穩的翻倍。
這還是平均價格。
如果有選擇的進行投資,翻個好幾倍完全不成問題。
這段時間當炒房客,就沒有不賺錢的。
吳言應該不會選這個,太無腦了。
張磊本以為吳言會選擇躺著賺錢,沒想到吳言這次竟然來了個風格大轉變。
“張少,我想做實業!”
張磊很詫異。
“這可不是你吳少的風格啊!”
“我想給我家老爺子長臉,到了我家老爺子這個級別,想往上升已經沒那麼容易了。
我想著自己要是能做出一點兒成績的話,說不定能對他有所幫助呢。”
這方面張磊就不懂了。
既然想做實業,那就搞新能源唄,就在湘省搞。
吳言他爹可是一把手,能給予很多政策上的扶持。
做好了也是他爹的政績嘛。
“就搞新能源吧,名字都給你想好了,就叫理想。
你成立一家新能源公司,然後拉點兒投資,在你爹的管轄區域建廠,高價挖一批這方面的人才,悶頭研發就是了。
只要產品夠好,這玩意兒就不怕不賺錢的。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石油總有用完的時候,電可用不完。
風力發電,水利發電,甚至核電廠。
反正未來幾十年上百年,電是肯定夠用的。
再一個石油容易被人卡脖子,電可不會。
總之一句話,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
張磊穿越之前,新能源汽車已經遍地走了。
張磊當時考慮的也是買一輛新能源汽車,有國補,再加上他爸有一輛十幾年的破車可以以舊換新。
一系列操作搞下來,一輛車幾萬塊錢就搞定了。
新能源汽車固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續航不行啊,保險高啊,不保值啊。
但是作為日常代步車,新能源的優勢可太明顯了。
優勢就在于省錢,油車一萬公里可能要六七千,新能源就算全部用快充,也才兩三千,直接便宜了一半。
如果家用充電的話,成本甚至不到一千塊。
充電難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市里充電樁已經非常多了。
如果搞實業的話,還有比這個更合適的嗎?
當然了,如果能搞出光刻機啥的,那肯定更牛逼。
但是技術難度太大了。
新能源汽車可沒有那麼高的技術難度。
張磊穿越之前,是人是鬼都在搞新能源汽車。
除了傳統的汽車品牌,那些從來沒有听過的品牌也如同雨後春筍般冒頭。
方向張磊已經給吳言指明了,能不能做起來,能做成什麼樣,就看他自己的了。
吳言反復咀嚼張磊的話,直到飛機快降落才冒出一句。
“我得回去給我爸商量一下。”
確實該商量一下,如果真的要搞,那就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兒了。
這是他們父子倆的事兒,做好了兩人都獲利,做不好的話。
好吧,其實做不好也沒啥影響。
既然決定要做,那自然是要做好的。
飛機降落,張磊三人下了飛機。
這里是西南省的首都,柳少他爹已經派人在機場等著了。
看到柳少安全的從飛機上下來,柳少他爹派來的人總算是松了口氣。
他們這里挨著緬國,對于那個國家可比其他人了解得更多。
之前一年半為啥公盤沒有舉辦?
因為他們忙著打仗呢。
其實也還好,翡翠在緬國經濟體系中佔比很重,不管是哪個勢力,只要有野心,都不會輕易對參加公盤的玉石商人不利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參加公盤的基本上都是國內的玉石商人。
背靠大樹好乘涼,緬國任何一個勢力都不敢惹華夏生氣。
那些園區的老板,大部分其實也都是華人。
有時候出門在外,自己人對自己人才是最狠的。
尤其是東南亞這種地方,很多在國內混不下去的過來。
這些人本身就不是什麼好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