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陽舒展)
慶典大廳的穹頂懸掛著 368 盞施華洛世奇水晶燈,冷冽的藍光透過切割面折射而下,在地板上織成一張流動的光網。舞台中央的 “銀河 2 號” 量子計算機像一尊沉默的金屬巨獸,鈦合金外殼上蝕刻的電路紋路在燈光下若隱若現,宛如光暗學院那幅標注著維度裂縫的星圖。王強站在聚光燈的焦點處,意大利手工西裝的袖口隨著手勢輕揚,露出左手腕那塊 1998 年產的百達翡麗機械表 —— 表盤內側 “留 30 余地” 的刻字被歲月磨得淺淡,卻在每次抬手調試設備時,于光網中投下隱秘的圖騰陰影。
“十五年前的今天,我在燕園實驗室的水泥地上用粉筆演算量子隧穿模型時,從沒想過會有此刻。” 他的聲音通過全息麥克風傳遍全場,混響在挑高 12 米的大廳里形成奇妙的共鳴。身後的大屏幕突然亮起,分屏左側播放著泛黃的實驗室錄像︰2008 年的雪夜,年輕的王強蹲在地上,羽絨服沾滿粉筆灰,身後窗戶玻璃上結著冰花;右側則實時跳動著全球金融數據,紅色與綠色的 k 線在激光投影中交織成網。當 “銀河 2 號” 完成運算的提示音響起,屏幕中央的準確率數字定格在 99.7 時,台下響起海嘯般的掌聲,前排的華爾街資本代表們立刻舉起平板電腦,20 億美金的追加投資意向書在全息投影中流轉成金色的河流。
王強的指尖在控制台上輕叩,節奏與腕表齒輪的轉動聲完美同步。“銀河 2 號” 的液氦冷卻系統發出低沉嗡鳴,將運算核心維持在 1.8k 的超低溫狀態。這台佔地面積相當于三個籃球場的龐然大物,由
個量子比特構成,正以 0.3 秒的速度完成全球十年金融數據的並行運算。而此刻,站在台下第二排陰影里的馮智昊,心髒正隨著機器的嗡鳴劇烈收縮 —— 半小時前,他在地下三層的數據中心備份日志時,服務器屏幕上一閃而過的 “749 局協議 v2.1” 注釋旁,赫然標注著協議起草人︰馮之謙。這個名字像一把冰冷的鑰匙,瞬間插進了記憶的鎖孔。
馮智昊的西裝內袋里,祖父馮之謙留下的牛皮手記正隨著呼吸起伏。粗糙的皮革封面已經磨出包漿,燙金的 “749 局技術檔案” 字樣雖已褪色,卻依然能辨認出當年的鄭重。翻開第一頁,馮之謙蒼勁的字跡躍入眼簾︰“量子平衡準則第一條︰不可預測性是安全的基石。” 紙頁間夾著的 1999 年剪報已經泛黃,749 局技術白皮書的摘要赫然在目︰“任何量子系統必須保留 30 的混沌容錯模塊,此為文明防火牆 —— 馮之謙 起草”。墨跡已洇透紙背,在燈光下顯出深淺不一的暈圈,如同算法漏洞的熱力分布圖。他下意識摸了摸口袋里的加密硬盤,外殼上祖父刻的 “守底線” 三個字硌得掌心生疼,這是 2010 年馮之謙臨終前交給他的遺物,當時老人握著他的手說︰“等銀河號升空那天,你就懂它的用處了。”
“量子霸權不是壟斷,而是責任。” 王強的聲音陡然提高,打斷了馮智昊的思緒。他抬手摩挲表殼,機械齒輪的轉動聲透過麥克風傳遍全場,“真正的技術領先,不是築牆隔絕,而是讓文明在可控範圍內生長。” 這句話出口的瞬間,他忽然想起馮之謙臨終前的模樣 —— 老人躺在 icu 病床上,氧氣管插在鼻腔里,枯瘦的手攥著他的手腕說︰“技術像水,堵得太死會潰堤。” 監護儀的滴答聲與此刻腕表的節奏重疊,形成跨越時空的共鳴,讓他指尖的動作頓了半秒。
《金融時報》的記者立刻追問︰“量子矩陣已佔據全球 70 的量子算力,是否會阻礙行業發展?” 王強的目光掠過台下攢動的人頭,在馮智昊藏身的陰影處稍作停留。他注意到這個年輕技術員內袋里露出的硬盤邊角,那上面刻著的三個字與馮之謙工具箱上的刻痕一模一樣。“關于技術共享,我們有自己的節奏。” 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滑動,大屏幕突然切換為全球量子算力分布圖,量子矩陣科技的紅色區塊像一塊巨大的拼圖,佔據了版圖的大半,“銀河 2 號的開源計劃將分階段推進,但核心算法必須保持可控。”
馮智昊的喉結劇烈滾動,內袋里的牛皮手記仿佛在發燙。他悄悄翻到第 17 頁,馮之謙手繪的量子模型圖上,用紅筆圈出了混沌因子的位置。旁邊批注︰“這 30 的‘冗余’,是留給後人的生路 —— 之謙 2005.03.17”。記憶突然回到 2010 年的夏天,老人坐在藤椅上,指著電視里量子計算機的新聞說︰“當年我和你王強叔叔的父親一起設計安全協議時,就怕有一天技術會變成霸權。” 當時他以為是老人的胡話,此刻服務器日志里的協議注釋卻印證了一切。
慶典進行到高潮時,王強按下了全球運算演示按鈕。大屏幕被分割成 108 個實時窗口︰東京股市的波動曲線正在形成完美的正弦波,華爾街的期貨交易預測準確率達 98.6,非洲小額貸款的風險評估模型將壞賬率壓到 0.3…… 所有數據都在 “銀河 2 號” 的運算下呈現教科書般的預測軌跡。馮智昊的瞳孔驟縮,他清楚地看到每個模型的底層代碼里,都隱藏著被刻意屏蔽的混沌因子 —— 那些隨機波動的數據流旁,標注著一行小字︰“馮之謙混沌模塊 v3.2”。
“這就是量子時代的精度。” 王強的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疲憊,腕表的滴答聲在寂靜的間隙格外清晰。他忽然想起三天前董事會上的爭吵,保守派股東趙偉把協議摔在桌上咆哮︰“必須刪除所有冗余模塊!效率才是霸權的核心!” 當時他看著窗外掠過的鴿群,鬼使神差地保留了那 30 的 “無用代碼”。此刻觸摸著冰涼的控制台,掌心竟滲出細汗 —— 他知道這個決定可能讓自己面臨罷免,卻無法說服自己抹去馮之謙當年嘔心瀝血設計的安全機制。
馮智昊感覺西裝內袋的硬盤在震動,是數據中心的緊急通訊。他借口去洗手間,沿著消防通道快步下樓。電梯間的屏幕正在重播王強的采訪,畫面里的男人正展示那塊機械表︰“這是我博士畢業時,馮之謙先生送的禮物,它教會我最珍貴的不是精準,是留有余地。” 監控攝像頭的紅光在角落閃爍,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可能都在監視之下,趕緊把硬盤塞進腰帶內側。
地下三層的數據中心泛著幽藍的光,12 排服務器像沉默的衛兵列隊而立。馮智昊插入硬盤,調出被加密的 2023 年用戶協議。當他輸入馮之謙留下的 “青銅鑰匙” 密鑰時,系統彈出的 “權限不足” 提示框邊緣,一行極細的亂碼正在閃爍。他放大畫面,那些扭曲的字符逐漸清晰 ——“749 應急通道已激活,馮之謙模塊完整性 70”。冷汗瞬間浸透了襯衫後背,他忽然想起祖父臨終前在他手心畫的符號,此刻與亂碼形成的圖案完美重合,那是馮之謙家族的族徽圖騰。
“原來你真的留了後門。” 馮智昊喃喃自語,指尖撫過屏幕上的協議注釋。日志顯示,2023 年算法迭代時,王強親自修改了權限設置,將混沌模塊的訪問權限加密保存,密碼提示是 “之謙先生的生日”。他嘗試輸入 ,系統嗡鳴一聲,隱藏的代碼洪流瞬間涌現 —— 那 30 的混沌因子正在以每秒 128 次的頻率隨機波動,像一道無形的防火牆守護著整個系統,每個波動節點都標注著馮之謙的名字縮寫。
此時慶典大廳的掌聲再次爆發。王強站在聚光燈下,看著屏幕上 99.7 的準確率數字,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空虛。他抬手看表,時針恰好指向下午三點十七分 —— 正是十五年前馮之謙在手術台上停止心跳的時刻。腕表的滴答聲突然變得震耳欲聾,讓他想起老人最後清醒時說的話︰“真正的平衡,是讓精準與混沌共舞。”
馮智昊將漏洞證據加密傳輸至匿名郵箱時,終端突然彈出一條加密信息。發件人顯示為 “光暗平衡者”,內容只有一串坐標︰燕園量子實驗室,北緯 39°59′,東經 116°18′—— 這是 1998 年馮之謙團隊研發初代量子模型的位置。他抬頭看向監控屏幕,慶典現場的王強正對著鏡頭微笑,左手腕的機械表在燈光下轉動,表蓋內側的刻字與數據中心服務器的啟動密碼完美吻合,那密碼正是 “fengzhiqian749”。
走廊盡頭的安全出口指示燈突然閃爍,紅光在地面投下跳動的光斑。馮智昊握緊口袋里的牛皮手記,封面內側馮之謙的藏書印章在黑暗中似乎微微發燙。他知道一場風暴即將來臨,而自己手里握著打開風暴眼的青銅鑰匙 —— 就像祖父馮之謙當年站在量子對撞機前,握著改變世界的平衡公式。
慶典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照亮了 27 層玻璃幕牆上 “量子霸權” 四個大字。王強望著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突然想起三天前深夜的實驗室,他獨自一人給 “銀河 2 號” 植入了隱藏指令︰當系統檢測到 70 以上的算力被用于非民生領域時,自動激活馮之謙混沌模塊。當時月光透過窗戶灑在鍵盤上,他仿佛看到馮之謙的影子在身後微笑,就像當年在實驗室指導他時那樣。
馮智昊站在數據中心的服務器陣列前,硬盤的指示燈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他將祖父馮之謙的手記鄭重地放進保險櫃,密碼設置為機械表的生產編號。當櫃門閉合的瞬間,整個數據中心的服務器突然同步閃爍,屏幕上同時浮現出 “馮之謙協議激活” 的綠色字樣,像極了光暗學院那道裂縫中涌出的能量圖騰。
王強在慶功宴上被眾人簇擁著,卻始終覺得心神不寧。他借口離席來到露台,晚風掀起西裝下擺。遠處的量子科學園燈火通明,與記憶中 1998 年的實驗室燈光重疊。他摘下腕表放在掌心,表盤內側馮之謙刻的字跡在月光下清晰可見,突然明白祖父那句話的真正含義 —— 所謂霸權,從來不是絕對的控制,而是懂得在精準與混沌之間,為文明留下呼吸的縫隙,這正是馮之謙一生堅守的信念。
馮智昊關掉終端準備離開時,屏幕突然彈出新的日志記錄︰王強在三小時前修改了開源計劃,將馮之謙混沌模塊的共享時間提前了六個月。他盯著屏幕上的修改記錄,突然笑了 —— 原來那 30 的余地,從來都不是技術漏洞,而是馮之謙與王強兩代人共同守護的平衡密碼。
夜風吹過慶典大廳的落地窗,“銀河 2 號” 的嗡鳴與城市的脈搏融為一體。王強的機械表在桌面上滴答作響,馮智昊的加密硬盤在口袋里微微發燙,而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的 749 局老物件,都在這個夜晚感受到了某種共鳴 —— 就像光暗奇點的余暉,永遠在提醒著每個文明︰平衡不是終點,是每個生命都在守護的日常。
當第一縷晨光刺破夜空,“銀河 2 號” 突然向全球量子實驗室發送了一封加密郵件。收件人列表里,既有頂尖高校的教授,也有不知名的技術員,郵件內容只有一個附件 ——30 混沌模塊的開源代碼。發送者署名處,顯示著兩個重疊的名字︰王強,馮之謙。在數據洪流的深處,749 局的青銅鑰匙圖騰一閃而過,隨即融入了奔騰的代碼海洋,而那串 “留 30 余地” 的刻痕,永遠留在了時間的長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