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陽舒展)
1965 年的北京,蕭瑟的秋風裹著煤灰在街道上打著旋兒。國防科工委保密會議室里,煙霧繚繞,煙灰缸堆滿煙頭。乾老 —— 乾䅼翝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內參》文件,“四川少女宣稱能用耳朵識字” 的報道被紅筆重重圈起,墨跡仿佛都帶著焦灼。窗外老式收音機里,正播報著甦聯 “通靈部隊” 的傳聞,這讓他不禁想起三個月前獲悉的消息︰美國中情局秘密啟動了 “星門計劃”。兩大超級大國在人體超自然能力領域的暗潮涌動,如同一記重錘,敲在他的心坎上。
事實上,早在 1949 年新中國成立之際,因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上發言後的錄音里,監測到的神秘異常信號,507 所便已悄然成立。最初,它以航天醫學研究為掩護,實則肩負著探索未知領域的重任。歷經十余年發展,雖在航天醫學領域積累頗豐,但面對國際上愈演愈烈的超自然能力研究競爭,轉型迫在眉睫。
“報告!蘭州軍區加急電報!” 通訊員急促的聲音打破了會議室的沉悶。一份標注 “絕密” 的文件被迅速展開,照片上,西北戈壁的雷達站在某個深夜陷入詭異的靜默,所有設備集體失靈。值班士兵的證詞透著惶恐︰他們堅稱看到 “發光人形穿透鋼板”。而這樣離奇的異常報告,正以每周三到五份的頻率,源源不斷地涌入國防科工委,像一張張神秘的謎面,等待著被破解。
彼時的國際形勢劍拔弩張,1962 年古巴導彈危機的陰雲尚未完全消散,美甦在軍備競賽中不斷尋找新的突破口,目光逐漸投向 “非常規武器” 領域。美國斯坦福研究院的科學家高調宣稱,已成功訓練出能 “遠程透視敵方基地” 的特工;甦聯克格勃則傳出風聲,組建了由靈媒、預言家構成的特殊部隊。這些情報被乾䅼翝反復研讀,他深知,在尖端科技被封鎖的困境下,重啟 507 所對人體潛能的深度研究,或許是另闢蹊徑的關鍵。
“507 所在航天醫學領域的積累,能為超自然現象研究提供技術支撐。” 在一次重要的辦公會議上,乾䅼翝目光如炬,聲音低沉卻堅定,“如今是時候揭開它的真正使命,為國防開闢新方向。” 他的提議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層浪,最終得到高層的重視。這不僅是應對國際競爭的戰略抉擇,更是科研人員對未知科學領域的勇敢叩問。
1965 年深秋,507 所開始全面轉型。林昭遠,這位從航天醫學領域轉戰而來的研究員,站在堆滿生物電檢測儀的倉庫里,眉頭緊鎖。“這些設備能監測宇航員心跳,可怎麼測‘耳朵識字’?” 他的疑問,道出了團隊的困境。特異功能研究橫跨物理學、心理學、刑偵學等多個領域,專業人才的匱乏,成為擺在面前的第一座大山。
為了組建核心團隊,籌備組兵分多路。副所長老張帶著絕密介紹信,來到中科院物理所。在堆滿量子力學書籍的辦公室里,他找到了周啟銘。這位專注高能物理研究的博士,鏡片後的眼神透著對未知的渴望。“您研究微觀粒子,而人體潛能或許是另一個微觀宇宙。” 老張的勸說,讓周啟銘眼前一亮。他意識到,這或許是突破傳統科研邊界的絕佳機遇,沒有絲毫猶豫,便加入了這個神秘的團隊。
另一邊,刑偵專家陳默在公安部檔案室里,如同尋找珍貴線索般,篩選著合適的人選。擅長破解魔術騙局的李硯秋進入了他的視線。“那些假‘異能者’的把戲,和犯罪分子的手法沒什麼不同。” 陳默的話,讓李硯秋深以為然。憑借著對細節的敏銳洞察力,她決定投身這場特殊的科研 “打假” 之戰。
而招募 “玄學顧問” 的過程更是充滿曲折。工作人員歷經輾轉,終于在終南山深處找到了隱居的道士玄真子。當軍用吉普載著滿車古籍停在道觀前時,玄真子撫著長須,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他周身縈繞著神秘氣息,道袍在山風中輕輕飄動。最終,眾人的誠意與對科研的熱忱,打動了這位隱世高人,他決定下山,為研究注入獨特的神秘視角。
乾䅼翝站在廠區中央,望著斑駁的廠房和叢生的雜草,心中已有成算。他知道,這將是一段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征程,但作為領軍者,他必須帶領團隊披荊斬棘,在這片荒蕪之地,開闢出一條探索人體奧秘的新道路。而他們即將邁出的每一步,都可能改寫科研的歷史,在時代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749局︰神秘檔案請大家收藏︰()749局︰神秘檔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