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

第413章 御醫院中傳薪火,戾氣窺心藏暗謀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韻宓 本章︰第413章 御醫院中傳薪火,戾氣窺心藏暗謀

    御醫院中傳薪火,戾氣窺心藏暗謀

    一、辰時傳習院啟院

    辰時的長安太醫院,晨霧如碎玉般灑在 “御醫傳習院” 的青瓦上,瓦縫間還沾著昨夜的露水,泛著冷光,與檐角懸掛的青銅鈴相互映照。傳習院的朱門由終南山松木打造,木紋里透著淡淡的松針藥香,門扉上刻著的墨家矩尺紋與道家太極圖相互纏繞,紋路間嵌著極細的青銅引氣絲 —— 這是靈樞按《墨道機關譜》特意添加的,能感應戾氣靠近,一有黑氣,絲端就會泛出幽綠。門楣懸掛的八枚青銅鈴,鈴身分別刻著 “醫、道、融、貫、兼、愛、濟、世” 八字,綴著的引氣絲隨風輕晃,發出 “叮叮” 脆響,與院內傳來的 “大醫精誠” 吟誦聲相互呼應,聲浪穿過傳習院的朱門,引得太醫院的宮人都駐足傾听。

    院內的青銅書架頂天立地,架身刻著墨瑤祖師親筆書寫的 “草木有靈,醫道無疆”,架上擺滿了靈樞團隊編纂的《醫道融貫典》副本 —— 副本封面用墨家 “九蒸九曬” 的麻紙制成,貼著泛金的護典符,符面刻著 “非攻” 二字,能隔絕戾氣。書架旁的石台上,放著尊三寸高的聖火盞,燈芯用終南山聖火余燼制成,泛著淡金,與典籍的護典符產生共鳴,符面微光透過書頁,在地面投出個微型的 “融氣陣” 虛影。

    靈樞和素問站在院中央的木台上,身著融合三家元素的青色醫袍 —— 靈樞的醫袍,領口繡著墨家 “兼愛” 二字,用聖火余燼染就的金線繡成,遇熱則亮,此刻在晨光下泛著淡金;袍角綴著西域火絨草紋樣,草葉邊緣用青銅絲勾勒,走動時會輕輕顫動。素問的醫袍則更顯雅致,鬢角銀鏈垂著的青銅小鼎,鼎身刻著西域火神祠的聖火紋,鼎耳纏著極細的道家陰陽絲,一靠近弟子們腰間的墨家令牌,鼎身就輕輕顫動,鼎內傳出極細的 “嗡” 響,像是在與令牌共鳴。

    台下站著八位新晉御醫,皆是經過層層篩選的佼佼者太醫院世家子弟李默,身著月白醫袍,腰間掛著家傳的 “脈診玉牌”,初時對墨家機關術頗有疑慮,眼神里帶著幾分審視;傳習所出身的沈青,穿著粗布短衫,袖口還留著之前被戾氣灼傷的疤痕,手里捧著的機關筆記本,封皮上有他親手刻的 “改過” 二字;甦曉則穿著淡綠衣裙,鬢角別著支藥草簪,筆記本上畫滿了改良器械的草圖;還有西域選派的醫者阿依莎,戴著尖頂帽,腰間掛著西域火神祠的青銅藥壺,壺身刻著精美的火神紋,與她手中的《火神醫典》封面紋路相同。八位弟子都捧著墨家機關筆記本,眼神滿是敬畏與期待,望著木台上的靈樞和素問,等待著傳習的開始。

    “今日傳習院啟院,傳的不僅是醫術,更是‘濟世初心’,” 靈樞的聲音透過木台旁的墨家擴音螺 —— 螺殼用青銅打造,刻著矩尺紋,能將聲音放大且不失真,傳遍整個傳習院,“墨家醫道講究‘非攻兼愛’,視百姓性命為圭臬,哪怕是街邊乞丐,也與皇室貴冑同等重要;道家醫理注重‘陰陽調和’,求長效固本,講究‘治未病’,不讓小病拖成大病;西域醫術善‘祛邪快準’,用放血、火療解燃眉之急,三者各有側重,卻能融貫互通。”

    他頓了頓,從藥箱里取出台機關脈診儀 —— 儀盤是青銅制的,邊緣嵌著十二枚青銅針,針尾紅繩纏成 “非攻結”,盤心刻著太極圖,與道家陰陽理論相呼應。“這是墨家傳下來的‘辨脈儀’,能測脈氣流速,辨體質寒熱,比傳統脈診更精準,” 靈樞將脈診儀放在木台上,儀盤泛著青金,與台下弟子的墨家令牌產生共鳴,針尾紅繩輕輕顫動,“李默,你出身御醫世家,精通傳統脈診,今日便由你先試,用它給沈青診脈,說說他的脈氣特征。”

    李默雖對機關術有疑慮,卻也不敢怠慢,鄭重走上前,按靈樞之前教導的 “三指定穴、儀盤校準” 之法操作 —— 他先將沈青的手腕放在儀盤旁的脈枕上,脈枕是墨家機關枕,內藏導氣絲,能將脈氣傳導至儀盤;再用指尖輕按沈青的 “寸口穴”,同時轉動儀盤上的青銅旋鈕,校準靈敏度。片刻後,儀盤指針顫動三下,泛出淡金,針尾紅繩的 “非攻結” 也穩定下來。

    “沈師兄脈氣平穩,一息三至,是常脈,” 李默的聲音帶著幾分驚訝 —— 他沒想到機關儀竟能如此精準,“只是指針尾端微顫,頻率約為五息一次,應是之前被戾氣所傷,雖已痊愈,卻仍有極細的引氣絲殘留,需慢慢調理。”

    靈樞點頭,贊許地拍了拍李默的肩膀“不錯!不僅要辨脈型,更要知成因,這才是‘明醫’。沈青曾被墨淵的戾氣控制,雖經聖火淨化,卻仍有引氣絲藏在經脈深處,需用‘黃 火絨湯’每日一劑,調理三月,方能徹底清除,這便是道家所說的‘治未病’—— 防微杜漸,不讓舊疾復發,更不讓戾氣有機會再次侵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沈青聞言,感激地看向靈樞“多謝先生關懷,弟子定會按時服藥,絕不讓之前的錯誤重演。”

    就在這時,甦曉突然舉手,手里捧著枚改良後的小火神針 —— 針身比普通火神針細一半,針尾加了個青銅制的 “導氣結”,結上纏著西域火絨草縴維與墨家機關絲,泛著淡青。“先生,弟子按《醫道融貫典》中‘器械改良’的思路,將西域火神針與墨家機關絲結合,在針尾加了‘導氣結’,” 甦曉將針遞到靈樞面前,眼神滿是期待,“這結能精準吸附經脈中的戾氣,還能通過絲端顫動,提示醫者針氣的流向,您看是否可行?”

    靈樞接過火神針,指尖輕輕觸踫導氣結,針身突然泛出淡青,與他袖中的青銅符一踫,符面瞬間亮了三分,符面映出的微光中,竟浮現出極細的引氣絲虛影 —— 顯然,這改良針能精準感應戾氣。“善!” 靈樞笑著點頭,將針舉給眾人看,“墨家講究‘巧傳則求其故’,創新不是憑空臆想,是在傳承基礎上補弊救偏。這改良針,解決了傳統火神針‘吸附戾氣不精準’的問題,可列入新療法,供所有御醫使用,甦曉,你立了大功!”

    甦曉激動得臉頰泛紅,低頭道“弟子只是做了該做的,若沒有先生的教導和《醫道融貫典》的啟發,弟子也想不出這改良之法。”

    就在這時,院外傳來一陣 “嗡” 的輕響,聲音細微卻極具穿透力,門楣的青銅鈴突然泛出幽綠,原本清脆的鈴音變得尖銳刺耳,像是在發出危險預警。靈樞袖中的護典符 —— 這是墨瑤祖師遺留的信物,瞬間發燙,他急忙將符貼在機關脈診儀上,儀盤竟浮現出極淡的黑氣,像一層薄紗覆蓋在指針上,黑氣一接觸符光,就發出 “滋滋” 的細微聲響。

    “有戾氣!是墨淵的人在院外作祟,想干擾傳習!” 靈樞眼神一凜,握緊腰間的三齒刀,刀背矩尺紋泛著金光,與院內的聖火盞產生共鳴,“他們想用戾氣亂我們的心神,讓弟子們在實操中出錯,毀了傳習院的名聲!”

    話音剛落,玄機子快步從太醫院方向趕來,手里握著枚道家太極符 —— 符面用朱砂繪制,中間嵌著極細的青銅片,泛著淡金。他走到傳習院門前,將符貼在門上,符面一亮,與青銅鈴的幽綠踫撞,形成一道無形的屏障,發出 “滋滋” 聲。“是墨淵的‘擾心咒’!” 玄機子經驗豐富,一眼就認出了咒術,“此咒能通過聲音傳播,亂人心神,讓初學醫者操作失誤,甚至會讓被戾氣傷過的人復發舊疾!還好傳習院提前布了‘墨道鎮邪陣’,地面刻著的矩尺紋能吸附戾氣,暫時能擋住咒術,只是我們需盡快找出施法者,不然咒力會越來越強!”

    阿依莎拔出腰間的西域彎刀,刀身刻著精美的火神紋,在晨光下泛著金光,她快步走到院門前,刀刃對著院外的方向,眼神警惕“弟子願守住院門!墨淵想斬斷醫道傳承,我們偏要讓薪火相傳,讓他的陰謀落空!我西域醫者,絕不會讓他毀了三家融貫的醫道!”

    靈樞望著眾人堅定的眼神,心里滿是欣慰 —— 從傳習所到融合閣,再到如今的傳習院,墨家醫道的傳承,終于在更多人心中扎根。他舉起手中的《醫道融貫典》,聲音沉穩而有力“開工!讓我們以醫術為刃,以醫德為盾,守住這份傳承,護長安百姓安康,讓墨淵的戾氣,無處可藏!”

    二、午間實操遇詭擾

    日頭升到正中,陽光透過傳習院東院的天窗,灑在青磚鋪就的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東院的中央,擺著尊三尺高的青銅鼎,鼎身刻著 “融氣陣” 的紋路,紋路間嵌著極細的青銅絲,與鼎內煮著的 “黃 火絨湯” 相互呼應 —— 湯面泛著淡金,冒著裊裊熱氣,空氣中彌漫著藥香與聖火的氣息,讓人心曠神怡。今日的實操課,是難度極高的 “融氣針法”,需結合墨家機關定位、道家子午流注與西域火絨草燻烤,對醫者的精準度與綜合素養要求極高。

    “融氣針法的關鍵,在于‘三法合一’,” 靈樞站在鼎旁,手里拿著枚改良火神針,對著八位弟子講解,“先用墨家機關脈診儀定位穴位,確保針不偏毫厘;再按道家子午流注,選氣血最盛的時辰施針,今日寅時已過,可選用‘卯時大腸經旺’的時機,針對‘尺澤穴’‘列缺穴’等肺經相關穴位,借氣血之力增強針效;最後用西域火絨草燻烤針身,讓針氣帶著草氣,更快吸附戾氣。三者缺一不可,稍有差池,就可能傷了患者經脈。”

    他指著身邊的阿依莎“李默,你先上手實操,給阿依莎施針。按寅時肺經旺的原理(雖過寅時,阿依莎肺經仍有殘留戾氣,需針對性治療),選‘尺澤穴’,用甦曉改良的火神針,注意針尾導氣結要對準脈氣流向,火絨草燻烤時,火候需‘溫而不燥’—— 以針身泛淡青為宜,否則會傷了阿依莎的肺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李默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緊張,從藥箱里取出改良火神針,先放在聖火旁燻烤 —— 火絨草是阿依莎特意帶來的西域純草,泛著淡青,一靠近聖火就發出 “嗡” 的輕響。待針身泛淡青,李默按機關脈診儀提示的位置,將針輕輕刺入阿依莎的 “尺澤穴”,動作小心翼翼,生怕出錯。

    可針剛刺入半寸,阿依莎突然皺眉,輕輕 “嘶” 了一聲“李師兄,針氣有些滯澀,像是被什麼東西擋住了,流不到經脈深處,反而有些刺痛。”

    靈樞心里一沉,快步上前,低頭查看針尾的導氣結 —— 只見導氣結竟泛著極淡的幽綠,與之前遇到的墨淵戾氣顏色相同。他立刻從藥箱里取出試毒葉,輕輕貼在導氣結上,葉片瞬間變黑,還冒著極細的青煙“是戾氣!這針被人動了手腳,針尾導氣結上纏了極細的引氣絲,一接觸人體脈氣,就會釋放戾氣,阻礙針氣流通,還會讓患者感到刺痛!”

    他掏出青銅符,輕輕貼在針尾,符面一亮,幽綠的顏色漸漸褪去,導氣結恢復淡青,阿依莎也松了口氣“不疼了,針氣也順了,能感覺到氣在往肺經走。”

    “肯定是墨淵的傀儡混進太醫院,污染了我們的教具!” 靈樞的眼神變得凝重,“傳習院的教具都存放在太醫院庫房,由專人看管,能接觸到教具的,只有太醫院的老御醫和負責庫房的宮人,傀儡定在其中!”

    眾人立刻檢查其余教具 —— 三枚火神針、兩本機關筆記本、甚至連脈診儀的導氣絲上,都發現了極細的引氣絲,泛著幽綠,一靠近聖火就發出 “滋滋” 聲。沈青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握緊拳頭,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又是傀儡!之前我被他們的戾氣控制,差點害了先生和傳習所的弟子,今日絕不讓他們毀了傳習院的實操課,毀了其他師弟師妹的學習機會!”

    他突然從藥箱里掏出三枚青銅針,是墨家傳下來的 “醒神三針”,針尾紅繩纏著火絨草縴維,泛著淡金。“弟子願當‘活靶’,” 沈青說著,用針尖在自己的 “百會穴” 輕刺 —— 這是墨家 “以身試針” 的傳統,為了確保教具安全,讓其他弟子能放心學習,“弟子曾被戾氣傷過,對戾氣更敏感,用我的脈氣檢測教具,能更快發現問題,確保師弟師妹們安全操作!”

    靈樞看著沈青堅定的眼神,心里滿是感動 —— 這個曾誤入歧途的弟子,如今已真正明白 “醫者擔當” 的含義。“好!你有這份勇氣,便是合格的墨家傳人,” 靈樞點頭,轉身對其他弟子分配任務,“甦曉,你負責記錄沈青的脈氣變化,一旦發現異常,立刻提醒;阿依莎,你用火神鏡反射聖火,淨化剩下的教具,確保沒有戾氣殘留;李默,你重新施針,這次要仔細感受針氣的流向,有任何滯澀,都要及時調整,不要慌。”

    實操重新開始,沈青屏息凝神,感受著針氣在經脈中的流動,李默則小心翼翼地調整針的角度與深度。“針氣順了!” 沈青突然喊道,聲音帶著幾分興奮,“只是在‘列缺穴’處有輕微滯澀,應該是針的角度偏了半寸,往外側調一點試試!”

    李默立刻按沈青的提示調整,將針往外偏了半寸,針尾導氣結瞬間泛出淡金,阿依莎也舉起火神鏡,將聖火的光芒反射到針身上,鏡光與鼎內的湯氣相互共鳴,泛出青金,籠罩著整個施針區域。“太好了!針氣完全通了,能感覺到戾氣在被針氣吸附,” 沈青的臉上露出笑容,“李師兄,你這次的角度很準,比之前穩多了!”

    李默也松了口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 這是他第一次成功施針 “融氣針法”,之前的疑慮與緊張,此刻都化為了成就感。“多謝沈師兄提醒,若不是你,我還不知道要調整多少次,” 李默真誠地說,“以後還要向你多學習,多請教。”

    就在這時,院外突然傳來一陣激烈的打斗聲,伴隨著青銅兵器踫撞的 “ 當” 聲,李三帶著幾個禁軍匆匆跑來,盔甲上還沾著灰塵,顯然是剛從太醫院庫房趕來。“靈樞先生,不好了!” 李三的聲音帶著急切,還喘著粗氣,“太醫院庫房發現三個穿灰布衫的傀儡,他們想偷《醫道融貫典》的副本,被庫房守衛發現後,不僅反抗,還在庫房放了戾氣,好多醫典都被污染了!”

    靈樞和弟子們立刻放下手中的教具,跟著李三趕往庫房。庫房內一片混亂,三個傀儡手持青銅刀,刀身泛著黑氣,正與禁軍纏斗,地面上散落著幾本被戾氣污染的醫典,書頁泛著幽綠,還冒著青煙,庫房的梁柱上,也貼著泛黑的引氣絲,與傀儡身上的戾氣相同。

    “用融氣針法制敵!” 靈樞大喊,這是檢驗弟子們實操成果的關鍵時刻,“融氣針法不僅能治病,還能制敵 —— 對準傀儡的‘曲池穴’‘氣海穴’施針,這兩處是戾氣聚結的關鍵穴位,刺之可散其戾氣,讓他們失去反抗能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甦曉反應最快,掏出改良火神針,對準最靠近的傀儡 “曲池穴” 一刺,針尾紅繩泛著淡金,傀儡的動作瞬間變得遲緩,手臂垂了下來,青銅刀 “ 當” 掉在地上。“有效!” 甦曉激動地喊道,“這針真的能散戾氣!”

    沈青則用機關脈診儀快速定位另一個傀儡的 “氣海穴”—— 儀盤指針瘋狂顫動,泛著幽綠,顯然是戾氣最濃的位置。“李默,快,對準他的‘氣海穴’下針,用之前的角度,穩一點!” 沈青指揮著,李默立刻上前,按沈青的提示施針,傀儡果然渾身一顫,眼神變得空洞,不再反抗。

    剩下的一個傀儡見同伴被制,變得更加瘋狂,從袖中甩出條黑色鎖鏈,鏈上的倒鉤泛著黑氣,朝著甦曉纏來。靈樞眼疾手快,揮起三齒刀,刀背矩尺紋泛著金光,精準擋住鎖鏈,“當” 的一聲脆響,鎖鏈被震開,倒鉤上的黑氣也被金光驅散。“夠了!” 靈樞的聲音帶著威嚴,“墨淵的陰謀不會得逞,你們這些傀儡,若再執迷不悟,就別怪我們不客氣!” 他趁機上前一步,刀背狠狠砸在傀儡的肩膀上,傀儡慘叫一聲,倒在地上,被禁軍上前綁住。

    從三個傀儡的懷里,眾人搜出了一個青銅盒,盒身刻著墨淵的印記,泛著幽綠。打開盒子,里面藏著一本用黑氣書寫的醫書,書頁上寫著 “傳習院弟子,初七皆為鼎引”,字跡扭曲,還泛著極細的引氣絲,一靠近聖火就發出 “滋滋” 聲。“墨淵想讓我們誤以為這是本醫書,用它來教學,實則書里藏著‘控心咒’,” 靈樞握緊青銅盒,眼神凝重,“只要弟子們翻看這本書,就會被咒術控制,變成他的傀儡,初七時成為鼎引!還好我們及時發現,不然傳習院就成了他培養傀儡的地方,後果不堪設想!”

    回到傳習院,眾人用聖火淨化庫房的醫典與梁柱,確保沒有戾氣殘留。靈樞望著圍在身邊的弟子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後怕,卻也更堅定了守護傳承的決心。“今日之事,是警示,” 靈樞的聲音沉穩,“傳承之路從非坦途,墨淵會用盡一切手段阻撓,我們需時刻警惕,更要堅守本心 —— 只有心正,才能不被戾氣所惑,不被咒術控制。記住,醫者的手,是用來救人的,不是用來害人的;醫者的心,是用來濟世的,不是用來謀私的。”

    弟子們齊聲應和,眼神堅定,沈青更是握緊了手中的改良火神針“先生放心,弟子們定守住本心,不讓墨淵的陰謀得逞,不讓您和祖師的心血白費!”

    三、未時秘境尋傳承

    未時的陽光開始西斜,金色的光變得柔和,透過傳習院的天窗,灑在弟子們的身上,給每個人都鍍上了一層金邊。經歷了上午的戾氣侵擾,傳習院的氣氛卻愈發莊重 —— 靈樞決定帶弟子們去太醫院地下的 “墨家秘境”,尋找墨瑤祖師留下的傳承信物,讓他們親身感受墨家醫道的淵源與厚重,明白 “傳承” 二字的真正含義。

    “太醫院地下,藏著一處墨家秘境,是墨瑤祖師當年在長安行醫時所設,” 靈樞站在傳習院的青銅書架前,手指輕輕撫摸著架上的《黃帝內經》,“里面藏著祖師的‘濟世針’與‘醫道心鑒’,是墨家醫道的核心傳承。今日帶你們去,不僅是讓你們見識祖師的遺物,更是讓你們明白 —— 墨家醫道的傳承,不僅是器械與療法,更是‘兼愛’之心,是‘濟世’之志。”

    他按 “左三右二、上一下四” 的順序,輕輕推動書架上的《黃帝內經》—— 這是秘境的機關開關,書頁是用墨家機關紙制成,能感應特定的推力。隨著 “轟隆” 一聲悶響,青銅書架緩緩移開,露出個三尺寬的暗門,門內泛著淡青微光,地面刻著密密麻麻的矩尺紋,組成個巨大的 “引氣陣”,陣眼處泛著淡金,與靈樞的青銅符相互呼應。

    “進去後,要跟著我的青銅符走,” 靈樞率先走進暗門,青銅符泛著淡金,照亮前路,“地面的引氣陣能吸附戾氣,也能引導我們找到秘境核心,但若是走錯了路徑,就會觸發機關,射出青銅針,針上纏著的引氣絲雖不致命,卻會讓人暫時失去力氣,你們一定要小心。”

    弟子們跟在靈樞身後,小心翼翼地踩著引氣陣的紋路前行。暗道兩側的牆壁上,刻著墨瑤祖師的行醫壁畫有的畫著她用機關術制作 “祛邪車”,為西域百姓治病的場景;有的畫著她與道家隱士、西域醫者共同研究醫典的畫面;還有的畫著她在長安街頭為乞丐施針,不收分文的場景。壁畫色彩雖已斑駁,卻仍能看出當年的溫暖與莊重,讓弟子們都屏住呼吸,靜靜感受著墨瑤祖師的 “兼愛” 之心。

    秘境深處,是個圓形的密室,中央放著個三尺高的青銅台,台面上鋪著墨家傳下來的 “防火布”,上面擺著兩件信物一枚三寸長的青銅針,針身刻著 “濟世” 二字,泛著青金,針尾紅繩纏著火絨草縴維,與靈樞的三齒刀產生強烈共鳴;還有一本泛黃的 “醫道心鑒”,書頁是用墨家麻紙制成,封皮上有墨瑤祖師的親筆簽名,書頁間夾著幾片干燥的火絨草,泛著淡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枚‘濟世針’,是墨瑤祖師當年走遍中原、西域,用終南山青銅與西域聖火淬煉而成,” 靈樞拿起青銅針,針身泛著的青金光芒照亮了整個密室,“針身能自動感應戾氣,一靠近有黑氣的地方,就會泛出幽綠;針尾的紅繩,能吸附經脈中的戾氣,比普通針的效果強三倍。祖師曾用這枚針,在西域大疫時救了上千人,被百姓稱為‘神針’。”

    他又拿起 “醫道心鑒”,輕輕翻開,書頁上是墨瑤祖師的行醫手記,字跡蒼勁有力,記錄著她的行醫經歷與醫道感悟“西域遇疫,死者十之八九,吾以機關術制‘祛邪車’,車內置聖火,外覆火絨草,日救百人,三月乃止;中原大旱,百姓渴死無數,吾用道家陰陽術尋水源,于終南山下得泉眼,解萬民渴;長安街頭,見乞丐腿疾潰爛,施針三日,乃愈,其贈吾野果一枚,雖酸,卻比皇室賞賜更甜。醫道無界,唯濟世爾,不分貴賤,不分地域,唯守本心,方能長久。”

    弟子們圍在青銅台旁,認真傾听著靈樞的講解,眼神里滿是敬佩。沈青輕輕撫摸著 “醫道心鑒” 的書頁,手指微微顫抖 —— 他沒想到,墨家醫道的傳承竟如此厚重,墨瑤祖師的 “兼愛” 之心,比他想象中更偉大。

    “誰能接過祖師的濟世針,便需承其志,守其心,” 靈樞望著八位弟子,眼神滿是鄭重,“沈青,你曾墮入戾氣,卻能自拔,今日願以身試針,以己為盾,可見你已明白‘改過’之重;甦曉,你創新改良器械,心懷患者,注重細節,有祖師‘巧傳則求其故’的精神;李默,你出身世家,卻能放下偏見,勤學不輟,今日實操進步顯著,可見你已摒棄‘貴醫賤民’的舊念;阿依莎,你遠來長安,傳西域醫道,促三家融貫,有祖師‘醫道無界’的胸懷 —— 你們四人,都有資格接針,誰願接過這枚‘濟世針’,承墨家醫道之責?”

    沈青毫不猶豫地上前一步,眼神堅定,聲音帶著幾分激動“弟子願接!弟子曾因一時糊涂,被戾氣控制,差點毀了傳承,今日能有機會接過祖師的濟世針,是弟子的榮幸!弟子定以祖師為榜樣,濟世救人,不負墨家之名,不負先生之教!”

    靈樞點頭,將 “濟世針” 遞給沈青。沈青接過針的瞬間,針身突然泛出刺眼的青金,與他腰間的墨家令牌融為一體,令牌上的矩尺紋也亮起,與密室地面的引氣陣產生共鳴,陣眼處浮現出墨瑤祖師的虛影 —— 她身著粗布醫袍,手持青銅藥杵,面容慈祥,眼神滿是欣慰,對著沈青微微頷首“善哉,孺子可教。醫道之路,非一帆風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守心濟世,方能長久。此針傳你,望你不負所托,將墨家醫道發揚光大。”

    虛影漸漸消散,青銅台上又浮現出幾枚微型機關脈診儀 —— 儀盤比傳習院的小一半,是墨瑤祖師當年制作的雛形,儀盤上的紋路更簡單,卻已能看出機關脈診的核心原理。“這是祖師留給你們的‘入門禮’,” 靈樞笑著說,將微型脈診儀分給八位弟子,“你們要研究其原理,對比我們現在使用的脈診儀,找出改良空間,在傳承基礎上創新,讓墨家機關醫道更完善,更貼合當下的需求。”

    弟子們捧著微型脈診儀,激動不已。甦曉更是當場掏出紙筆,畫出改良草圖“弟子想在儀盤上加‘體質辨識紋’,用不同顏色的紋路代表不同體質 —— 金色為常體,紅色為熱體,藍色為寒體,讓初學者也能快速辨別患者體質,減少用藥失誤!”

    靈樞看著弟子們熱烈討論的場景,心里清楚 —— 墨家醫道的薪火,終于在宮廷御醫中燃起,從墨瑤祖師到老嫗,再到如今的八位弟子,這份 “兼愛濟世” 的傳承,終于得以延續。

    四、申時論道傳醫魂

    申時的傳習院,夕陽透過天窗,灑在木台上,給《醫道融貫典》鍍上一層溫暖的金邊。靈樞和素問帶著八位弟子圍坐在木台旁,展開一場特殊的 “醫道論道”—— 不談復雜的療法,不聊精密的器械,只談 “醫道之魂”,談醫者的初心與使命,談醫德的重要性。

    木台上的聖火盞,燈芯泛著淡金,與弟子們手中的墨家令牌相互呼應,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藥香與墨香,讓整個傳習院都顯得格外寧靜莊重。靈樞翻開《醫道融貫典》的 “醫道初心” 篇,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黃帝內經》有雲‘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這句話告訴我們,醫者的第一要務,是尊重生命,而非追求名利,更不是區分患者的貴賤。李默,你出身御醫世家,自幼接受的教育是‘為皇室服務,治貴人之病’,曾以‘能為貴妃診脈’為榮,今日經歷了實操課,又見識了墨瑤祖師的傳承,可有新的感悟?”

    李默聞言,起身走到木台中央,對著靈樞和素問深深鞠躬,臉上滿是羞愧“弟子之前目光短淺,格局太小,以為御醫的職責就是服務皇室,治好貴人的病,就能獲得賞賜與榮譽。今日見沈師兄願以身試針,護師弟師妹安全;甦師妹創新器械,只為讓療法更安全;又讀了墨瑤祖師的醫道心鑒,才明白‘醫者無貴賤,皆為蒼生’的真正含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堅定“昨日弟子在太醫院後院,遇到位雜役大叔,他因常年搬運藥材,腿疾復發,疼痛難忍,卻因身份低微,不敢請御醫診治。弟子便用今日學的融氣針法,給他施針,還煮了‘黃 火絨湯’讓他帶回。今日一早,大叔特意來傳習院感謝弟子,還送了袋自家種的粟米,說這是他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那一刻,弟子感受到的滿足與心安,比之前治好任何一位貴人都強烈 —— 原來,醫者的價值,不在于患者的身份,而在于能否真正幫到他們,能否讓他們擺脫痛苦。”

    靈樞欣慰地點頭“你能有此感悟,便是真正入門了。醫者的榮譽,不是來自皇室的賞賜,而是來自患者的認可;醫者的價值,不是用金銀衡量,而是用救過的生命、緩解的痛苦來證明。”

    素問笑著補充,目光轉向阿依莎“這便是‘醫者仁心’,無關地域,無關流派。阿依莎,你來自西域火神祠,從小學習西域醫道,在你們的醫理中,是否也有類似‘尊重生命、不分貴賤’的理念?”

    阿依莎起身,從懷中取出西域《火神醫典》,翻開其中一頁,用不太流利的中原話念道“先祖哈立德曾說‘火可祛邪,亦能暖心;針可治病,亦能傳情。火不分貴族牧民,針不辨富人乞丐,唯以救人為本’。去年西域發生小範圍疫情,先祖帶著我們這些弟子,走遍西域的草原與部落,不管是貴族的帳篷,還是牧民的茅草屋,我們都一視同仁,用聖火煮藥,用火神針祛邪,沒有收過一分錢。先祖說,這是西域醫道的‘聖火之心’,與墨家的‘兼愛’,本是同源,都是為了守護生命。”

    她合上醫典,眼神滿是堅定“來到長安後,弟子發現中原醫道、道家醫理與西域醫道,雖方法不同,卻有著相同的初心,這也是弟子願意留下來,學習融貫醫道的原因 —— 只有將三家的‘仁心’結合,才能救更多人。”

    沈青突然舉手,眼神帶著幾分困惑與愧疚“先生,弟子有個問題想請教。若遇到‘不可治之癥’,醫者該如何自處?弟子之前在傳習所時,曾治過一位老人,他的戾氣已入骨髓,擴散到五髒六腑,弟子用盡了新療法,也沒能留住他的性命。老人臨終前,還拉著弟子的手說‘謝謝你,孩子’,可弟子至今仍很愧疚,覺得自己沒用,沒能救他。”

    靈樞沉默片刻,伸手拍了拍沈青的肩膀,語氣溫和“《醫道融貫典》的‘醫道感悟’篇有雲‘醫者非神,能治者治之,不能治者,當安其心,減其痛’。你要明白,醫者不是萬能的,我們能對抗疾病,卻對抗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我們能驅散戾氣,卻驅散不了生命終結的必然。那位老人臨終前,你為他煮了‘安神湯’,陪他說話,听他講年輕時的故事,讓他在最後的時光里,沒有痛苦,沒有孤獨,安詳離世 —— 這便是‘治心’,是醫術之外的‘仁術’。有時,‘安慰’比‘治愈’更重要,‘陪伴’比‘用藥’更能讓患者感受到溫暖。你沒有失敗,你用自己的方式,給了老人最後的尊嚴與溫暖,這已經是合格的醫者了。”

    沈青听著靈樞的話,眼眶漸漸濕潤,心里的愧疚也慢慢消散 —— 他終于明白,醫者的價值,不僅在于 “治好病”,更在于 “守護心”。

    論道正酣,傳習院角落的青銅鏡突然泛出青金光芒,光芒越來越盛,照亮了整個傳習院。鏡中,緩緩浮現出墨瑤祖師的虛影 —— 她手持 “醫道心鑒”,身著粗布醫袍,眼神凝重,與之前的慈祥不同,帶著幾分警示。“爾等論道,切中要害,” 墨瑤祖師的聲音透過銅鏡傳來,清晰地落在每個人耳中,“醫道之魂,在‘仁’不在‘術’—— 有仁心,無精術,可學;有精術,無仁心,不可留;在‘傳’不在‘守’—— 傳承不是墨守成規,而是在守心的基礎上創新,讓醫道適應時代,幫助更多人。”

    她頓了頓,鏡中的景象突然變了,浮現出終南山的畫面 —— 終南山的聖火變得微弱,泛著淡綠,青銅棺劇烈顫動,棺蓋縫隙中滲出濃濃的黑氣,墨淵的笑聲隱約傳來,帶著詭異的得意。“初七鼎開,危難將至,” 墨瑤祖師的聲音變得急促,“墨淵欲用長安百姓為鼎引,打開青銅棺,釋放上古戾氣,屆時天下將陷入浩劫。你們需以醫道凝心,以傳承為盾,守住長安的醫道防線 —— 不僅要布融氣陣,更要守護百姓,不讓他們因缺醫而受難,不讓墨淵的陰謀得逞。”

    虛影消散,銅鏡恢復正常,可傳習院的氣氛卻變得沉重。靈樞握緊手中的 “濟世針”,眼神堅定“祖師的警示,我們不能忘。初七決戰,不僅要靠我們,更要靠你們 —— 宮廷御醫。屆時,長安城內的患者會增多,皇室需要你們守護,百姓也需要你們救治。你們要記住,你們手中的針,是救人的工具,不是殺人的武器;你們心中的醫道,是濟世的初心,不是謀私的手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弟子們齊聲應和,聲音堅定有力。李默從懷中掏出家傳的 “護心符”—— 符面刻著太極圖,是道家傳下來的寶物,能護人心神,抵御戾氣。“弟子願將家傳的護心符贈予傳習院,” 李默將符放在木台上,“此符能護人心神,不讓戾氣亂了師弟師妹們的心智,也算弟子為傳承盡一份力。”

    甦曉則從藥箱里取出幾枚改良後的火神針,分發給每位弟子“這針不僅能祛邪,還能辨戾氣 —— 一靠近有黑氣的地方,針尾就會泛綠,危急時刻,既能自保,也能保護患者。初七決戰,弟子們定與先生並肩作戰!”

    五、酉時危機留懸念

    酉時的傳習院,夕陽將天空染成橘紅,余暉透過天窗,灑在弟子們的筆記上,給字跡鍍上一層溫暖的金邊。弟子們仍在認真整理今日的傳習筆記,有的在補充實操細節,有的在記錄論道感悟,有的在繪制改良器械的草圖,傳習院內只剩下筆墨劃過紙張的 “沙沙” 聲,寧靜而祥和。

    靈樞和素問則坐在木台旁,仔細檢查從墨家秘境帶回的 “醫道心鑒”—— 他們想從祖師的手記中,找到更多對抗墨淵的方法,尤其是關于青銅棺與融氣陣的細節。素問輕輕翻動書頁,手指拂過泛黃的紙頁,突然,她停了下來,眼神變得警惕“靈樞,你看這頁!”

    靈樞湊上前,只見 “醫道心鑒” 的某一頁,原本空白的頁腳,竟泛出幽綠,漸漸浮現出極小的淡金字跡,像是用隱字術寫就,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傳習院有暗線,為墨淵之徒,藏于御醫中,初七將亂融氣陣,換陣眼圖譜,引戾氣聚長安。”

    靈樞心里一沉,急忙掏出青銅符,貼在頁腳上,符面瞬間亮得刺眼,金光照得字跡更加清晰 —— 這是墨瑤祖師留下的警示,用特殊的墨水書寫,只有在遇到墨淵戾氣時,才會顯現。“暗線在御醫中!” 靈樞的聲音帶著幾分凝重,“老嫗婆婆之前就提醒過,墨淵會在我們身邊安插傀儡,沒想到他竟藏得這麼深,混進了傳習院的御醫中,還想在初七時篡改融氣陣的圖譜,讓我們布錯陣眼,引戾氣聚集長安,害死百姓!”

    素問立刻起身,召集所有弟子“大家都到木台前來,我們有重要的事要查。” 八位弟子放下手中的筆記,疑惑地圍過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墨瑤祖師的醫道心鑒顯示,傳習院有墨淵的暗線,藏在你們中間,” 素問的聲音平靜卻帶著威嚴,“我們需要用聖火盞檢測每個人的脈氣 —— 聖火能感應墨淵的戾氣,若有暗線,聖火盞的光芒會發生變化,希望大家配合。”

    弟子們雖然驚訝,卻也都很配合。素問從藥箱里取出聖火盞,燈芯泛著淡金,依次靠近每位弟子。當聖火盞靠近李默時,原本穩定的火焰突然微微顫動,泛出極淡的幽綠,而李默的袖口,也在轉身時不小心露出半塊泛著幽綠的青銅片,片上刻著的 “鼎” 字印記,與墨淵傀儡身上的印記完全相同。

    “李默,你 你是暗線?” 甦曉不敢置信地看著李默,聲音帶著幾分顫抖,“你昨日還為雜役大叔治病,還把家傳的護心符捐給傳習院,怎麼會是墨淵的人?你是不是被冤枉了?”

    其他弟子也紛紛看向李默,眼神里滿是疑惑與不解。李默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身體微微顫抖,他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又說不出來,最終 “噗通” 一聲跪倒在地,淚水從眼眶中涌出“弟子不是故意的!弟子真的不是故意的!”

    “到底怎麼回事?你說清楚!” 靈樞扶起李默,眼神復雜 —— 他不願意相信,這個上午還在實操課上進步顯著、心懷愧疚的弟子,會是墨淵的暗線。

    李默擦干眼淚,聲音帶著哭腔,斷斷續續地說“半個月前,弟子的家人突然失蹤,弟子四處尋找,卻毫無音訊。直到三天前,墨淵的人找到弟子,說家人在他們手里,若弟子不按他們的要求做,就殺了弟子的父母和妹妹。他們逼弟子在融氣陣的圖譜上動手腳,把陣眼的位置改三寸,還讓弟子在傳習院當暗線,監視先生和其他弟子的動向 弟子想救家人,又不想害大家,這幾天一直活在痛苦中,甚至想過自己了斷,可一想到家人還在墨淵手里,就狠不下心”

    他從袖中掏出一張泛黃的圖譜,上面畫著融氣陣的陣眼位置,與靈樞團隊繪制的正版圖譜相比,陣眼確實偏了三寸 —— 按這個位置布陣,融氣陣不僅無法驅散戾氣,還會將長安的戾氣聚集在皇宮附近,害死皇室成員與周圍的百姓。“這是墨淵要弟子換的圖譜,他們讓弟子在初七布陣前,偷偷換掉正版圖譜,” 李默將圖譜遞給靈樞,眼神滿是愧疚,“弟子知道錯了,可弟子真的沒辦法,弟子不能失去家人”

    靈樞看著手中的篡改圖譜,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痛哭的李默,心里滿是復雜 —— 他能理解李默的無奈,卻也不能原諒他的隱瞞。“你能主動坦白,說明尚有良知,沒有徹底被戾氣控制,” 靈樞扶起李默,語氣緩和了幾分,“墨家醫道,最重‘改過’,也最重‘情義’—— 你想救家人,沒錯;但你不該隱瞞,更不該差點害了長安百姓。現在,給你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你若能幫我們找出墨淵的其他暗線,救回你的家人,之前的過錯,我可以既往不咎,傳習院也會繼續留你學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李默聞言,眼楮瞬間亮了起來,急忙點頭,淚水還掛在臉上“弟子願意!弟子一定配合!墨淵讓弟子用一枚青銅哨聯系其他暗線,約定明日辰時在太醫院後花園見面,交接篡改後的圖譜,還說會告訴弟子家人的下落。弟子可以按時赴約,幫先生抓住其他暗線,救回家人!” 他從袖中掏出一枚青銅哨,哨身刻著墨淵的印記,泛著幽綠,“就是這個哨子,一吹就能聯系到他們。”

    就在這時,傳習院外突然傳來一陣沉悶的青銅鼎轟鳴,聲音從終南山的方向傳來,極具穿透力,震得傳習院的青銅鈴都劇烈顫動,木台上的聖火盞也突然變暗,泛出幽綠,燈芯跳動得越來越微弱。靈樞袖中的青銅符突然發燙,符面透出的光映出個清晰的人影 —— 是老嫗,她被綁在終南山的青銅柱上,身上的粗布衫沾著血跡,原本花白的頭發凌亂地貼在臉上,顯得格外憔悴。她身邊的聖火變得極其微弱,像是隨時會熄滅,她手里緊緊攥著枚青銅鑰匙,鑰匙上刻著 “非攻” 二字,與靈樞的墨家令牌紋路相同,她對著靈樞大喊,聲音沙啞卻急切“靈樞 終南聖火 快滅了 墨淵 用御醫 引陣眼 他在長安 藏了更多 戾氣芯 初七 長安 危 快 救”

    話沒說完,一道濃濃的黑氣突然從地面冒出,吞噬了老嫗的人影,青銅符恢復正常,可傳習院的青銅鈴卻劇烈顫動,發出刺耳的聲響,院外的天空也開始快速泛黑,戾氣如濃霧般從四面八方涌來,籠罩著整個傳習院,讓聖火盞的光芒變得更加微弱。

    “墨淵要提前動手了!他想在初七前,毀掉傳習院,控制所有御醫!” 靈樞握緊手中的 “濟世針”,眼神變得堅定,立刻開始分配任務,“李默,你按計劃赴約,明日辰時去太醫院後花園,我們會埋伏在周圍,等其他暗線出現,一舉抓獲;沈青、甦曉,你們帶領其他御醫,加固傳習院的防御,用之前學的融氣陣布在傳習院四周,配合聖火盞,抵擋戾氣侵襲,確保傳習院和《醫道融貫典》副本的安全;阿依莎,你立刻聯系西域火神祠,讓他們派醫者和聖火來長安支援,越多越好,初七決戰需要他們的幫助!”

    眾人立刻行動,李默握緊青銅哨,眼神堅定“弟子定不負先生所托,不僅要抓住暗線,還要救回家人,彌補之前的過錯!” 沈青和甦曉則帶領其他御醫,搬來青銅鼎和聖火盞,開始在傳習院四周布融氣陣,聖火盞的光芒雖弱,卻仍頑強地與戾氣對抗,陣眼的淡金與戾氣的幽綠相互踫撞,發出 “滋滋” 聲。

    可他們沒發現,李默袖中的青銅片,在靠近聖火盞時,竟在偷偷吸收聖火的力量 —— 片上的 “鼎” 字印記越來越亮,泛著的幽綠也越來越濃,而李默的眼神,在沒人注意的時候,閃過一絲詭異的光芒,與之前的愧疚截然不同;更沒人發現,傳習院的房梁上,還藏著一枚泛著幽綠的戾氣芯,芯上纏著極細的引氣絲,正慢慢吸收傳習院的聖火之力,準備在初七時爆發。

    終南山的方向,紅光如血,照亮了半邊天空,青銅棺的震顫聲透過地面傳來,越來越清晰,仿佛就在耳邊。墨淵的笑聲也隱約傳來,帶著詭異的得意,像金屬摩擦般刺耳“靈樞,你以為收服李默,就能破我的計?太天真了!初七辰時,我會讓你的御醫們,親手將長安變成鼎引之地,讓你的傳承,徹底斷絕!”

    夕陽徹底落下,黑暗籠罩了長安,傳習院的聖火與戾氣在黑暗中交織,像一場無聲的較量。靈樞望著院外的黑暗,手里握緊墨瑤祖師的 “濟世針”,心里清楚 —— 初七的決戰,不僅是與墨淵的對抗,更是對墨家醫道傳承的終極考驗。御醫們能否守住本心,李默是否真的悔改,融氣陣能否抵擋戾氣,老嫗婆婆能否等到救援 一切,都要等到初七辰時,才能見分曉。而那隱藏在御醫中的其他暗線,那房梁上的戾氣芯,又會在何時露出真面目?傳習院的薪火,能否在這場浩劫中延續下去?

    喜歡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方便以後閱讀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第413章 御醫院中傳薪火,戾氣窺心藏暗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第413章 御醫院中傳薪火,戾氣窺心藏暗謀並對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