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

第385章 墨簡藏珍傳古術,道幡引韻煥新聲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韻宓 本章︰第385章 墨簡藏珍傳古術,道幡引韻煥新聲

    墨簡藏珍傳古術,道幡引韻煥新生

    一、文幡招展引靈氛

    神心閣前的廣場上,七面玄色幡旗正隨著晨光舒展,旗面繡著的 \"醫\" 字突然浮起,化作半透明的青銅鼎,鼎中飄出的藥香在風中凝成《黃帝內經》的竹簡虛影。靈樞踩著墨家機關鋪設的青石板,每塊石板都刻著不同的穴位名,足尖踏過 \"涌泉\" 時,地面突然彈出個三尺高的銅人,銅人周身的經絡線正隨著廣場上的人聲亮起紅光。

    \"你看這銅人經絡的顯色規律,\" 靈樞指尖劃過銅人手臂的 \"手太陰肺經\",紅光隨著他的觸踫愈發明亮,\"墨家的 " 顯脈術 " 需以人神共振出發,道家則講究 " 氣至則脈顯 ",今日將二者結合,倒讓尋常百姓也能親眼見得經絡真形。\" 他俯身查看銅人足底的刻紋,那些細密的凹槽里,還殘留著昨夜調配的藥粉,散發出淡淡的艾草香。

    素問將最後一卷竹簡放在展台,竹片接觸陽光的剎那,浮現出墨家弟子刻寫的 \"經絡銅人圖\",圖中穴位都用朱砂標注,與《靈樞經》的記載分毫不差。她突然停手,展台的陰影里爬出只青色的蜈蚣,在竹簡上爬行的軌跡恰好是 \"人脈\" 的走向,蜈蚣尾部的毒刺竟化作支狼毫筆,在展布上寫出 \"守正創新\" 四字。

    \"昨日試寫的《經絡歌訣》,用了墨家的 " 三三七 " 句式,\" 素問提起筆,蘸著展台上自動凝結的朱砂液,在 \"守正創新\" 旁補寫 \"知行合一\",\"孩子們念起來朗朗上口,就像這蜈蚣爬出來的軌跡,雖取巧卻不離正道。\" 她忽然指向廣場東側,\"你听那戲台的唱詞,把 " 神農嘗百草 " 改成了 " 百草識神農 ",倒也別出心裁。\"

    靈樞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扮演神農的弟子剛摘下片楓葉,葉片突然化作赤色的靈芝,菌蓋的紋路里滲出細小的血珠。台下的孩童們驚呼著伸手去接,血珠落在掌心卻變成顆顆紅豆,豆身刻著 \"本草\" 二字。\"墨家《貴義》篇說 " 言足以遷行者,常之 ",\" 靈樞朗聲笑道,\"能讓孩童們把藥名刻在心里,倒比死記硬背醫典管用得多。\"

    西側的燈謎區更顯詭異,每個燈籠的謎面都是句上古醫訣 ——\"東方青色,入通于肝\" 對應的謎底不是 \"木\",而是片會發光的艾葉,揉碎時飄散的煙霧里,浮現出墨家矩尺的影子。素問摘下盞寫著 \"治未病\" 的燈籠,燈罩突然化作只玉蟬,翅翼上刻著道家的養生符咒。\"這謎面若只按字面解,怕是難倒不少飽學之士,\" 她將玉蟬放在掌心,蟬眼突然轉動,\"可對尋常百姓來說," 治未病 " 不就是 " 好好吃飯、勤曬太陽 " 的道理麼?\"

    \"這面 " 墨道醫幡 ",是先祖用桐木心與道家符咒合制而成。\" 靈樞撫摸著廣場中央的幡桿,木質紋理里嵌著細小的銅屑,\"無風自動時,能顯上古醫家影像,你看......\" 話音未落,幡旗突然劇烈震顫,旗面的褶皺里涌出七個黑衣人,為首者捧著個青銅匣,匣口的銅鏈上掛著七枚銅錢,每枚錢的方孔都對應著人體的七竅。

    素問握緊腰間的蓮心佩,低聲對靈樞道︰\"他們銅錢的方孔位置,與《難經》記載的 " 七重門 " 分毫不差,怕是來者不善。\" 靈樞卻注意到為首者匣底的紋路,與青銅食盤的邊緣完全吻合,他輕輕搖頭︰\"且看他們動作,若真是來搗亂,何必帶著墨家的 " 守經匣 "?\"

    二、簡牘生光顯真意

    中醫文化節的展廳里,玻璃櫃中的《本草綱目》突然自動翻頁,書頁間飛出的蝴蝶停在展台上,翅膀的紋路竟是墨家的 \"藥草圖譜\"。靈樞注意到最古舊的那卷竹簡邊緣有鋸齒狀的缺口,與記憶中青銅石盤的裂痕完全吻合,他用指尖輕觸缺口,竹簡突然發出 \" 嗒\" 輕響,從中彈出片龜甲,甲面的裂紋組成 \"傳承\" 二字,筆畫間還粘著半粒谷種。

    \"這龜甲裂紋與《周易參同契》里的 " 藥象圖 " 暗合,\" 靈樞將龜甲對著陽光,裂紋里的谷種突然發芽,吐出的嫩芽組成 \"新\" 字,\"可見先祖早已知曉,傳承不是守舊,得像這谷種般,要在舊土上發新苗。\" 他轉身看向正在整理展台的弟子們,\"昨日教你們的 " 簡牘機關術 ",都用熟了?\"

    一個穿綠衫的弟子舉起手中的竹簡,輕輕一掰,竹片竟從中分為兩半,內側刻著的 \"黃 \" 藥性突然發光︰\"先生,這般既能藏真義,又能讓百姓看懂的法子,比單擺著古籍管用多了!\" 靈樞頷首笑道︰\"墨家 " 藏器于身 " 的道理,用到醫道傳承上,便是如此。\"

    \"昨日編的《小兒醫話》,用了三十七個民間故事作引子。\" 素問正給孩童們演示針灸銅人的用法,銀針刺入 \"合谷\" 的瞬間,銅人突然說出《千金方》的原文,聲音稚嫩如幼童。\"你看這孩子,\" 她指著個正模仿銅人說話的小童,\"昨日還說怕扎針,今日竟能指著 " 足三里 " 說出 " 治腹痛 ",可見故事比說教管用。\"

    一個老者拄著拐杖走近,看著銅人嘖嘖稱奇︰\"姑娘,這銅人兒怎會說話?莫不是有神靈附體?\" 素問笑著搖頭,取下銅人頭頂的機關盒︰\"老伯您看,這里面的銅簧刻著醫訣,觸動穴位便會發聲,是墨家的 " 響匣 " 與道家的 " 聲符 " 結合的小玩意兒。\" 她轉動銅簧,銅人突然念起《道德經》︰\"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墨家《耕柱》篇說 " 吾以為古之善者則述之,今之善者則作之 ",便是這個道理。\" 她轉身時,發現孩子們手中的糖葫蘆都變成了赤色的丹參,糖衣上的紋路是道家的 \"養生咒\"。靈樞走過來,拿起串丹參糖葫蘆笑道︰\"這 " 藥食同源 " 的法子,虧你想得出來,既討了孩童歡喜,又認了藥材模樣。\"

    西側的知識競賽台用十二根楠木柱撐起,柱身纏著彩色綢帶,紅綢書墨家醫訣,綠綢寫道家養生歌,風過時綢帶相擊,發出的聲響竟與《黃帝內經》的誦讀節奏相合。競賽台中央的青銅鼎里燃著柏子香,香煙在半空凝成 \"醫道\" 二字,參賽的百姓圍坐成圈,手中的號牌都是用杜仲木制成,牌面刻著各自的病癥,既是參賽憑證,也是問診的引子。

    主持的弟子剛用銅錘敲響競賽鈴,鈴聲清越,三響過後,展開手中的竹牌︰\"請听第一題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雲 " 春三月,此謂發陳 ",敢問諸位,這 " 發陳 " 二字,在農耕與養生中有何共通之處?\" 話音未落,一個穿粗布短打的農夫便站起身,他手中的號牌刻著 \"腰痛\" 二字,黝黑的手掌緊攥著號牌︰\"俺懂!春天耕地要翻出陳土,就像人春天要活動筋骨,把冬天積的濁氣散出來!\"

    素問聞言莞爾,銀簪在發間輕轉︰\"這位大伯說得極是。道家說 " 人與天地相參 ",墨家講 " 賴其力者生 ",春耕與春練,本就是一個道理。\" 她抬手示意弟子遞上獎品,那是包用桑皮紙裹著的蒼術,紙角印著幅微型的春耕圖,\"蒼術燥濕健脾,正如翻土能防澇,您試試用它煮水泡腳,對腰痛有益。\"

    靈樞補充道︰\"《墨子?節用》說 " 凡其為此物也,無不加用而為者 ",養生亦是如此,需知為何而作。\" 他指向農夫的腰際,\"您勞作時總彎腰提重物,這是 " 用之過 ",春日練 " 熊經 " 之法,既能舒展腰背,又合 " 發陳 " 之意。\" 說著便起身示範,雙臂如熊臂般緩緩擺動,袖口滑落露出的腕骨處,淡金色的 \"醫\" 字若隱若現。

    競賽鈴再響時,主持弟子舉起的竹牌上畫著幅怪圖︰左邊是個持矩尺的墨家弟子,右邊是個打坐的道士,中間用虛線連著株草藥。\"此圖藏著一味藥材的名字,哪位能猜得出?\" 一個梳雙丫髻的小姑娘舉著刻有 \"夜啼\" 的號牌脆聲道︰\"是 " 合歡 "!俺娘說這藥能讓人開心,就像他們倆和好啦!\"

    靈樞撫掌笑道︰\"小姑娘聰慧!墨家重 " 兼愛 ",道家講 " 大和 ",合歡之名,正是取此二意。\" 他從藥箱里取出朵合歡花,遞到小姑娘手中,花瓣觸踫孩童掌心的剎那,突然綻放成微型的傘狀,傘骨上刻著 \"安五髒,和心志\" 的小字,\"把這花曬干泡茶給你弟弟喝,再哼著《詩經》里的 " 言笑晏晏 " 哄他,保證夜里不哭。\"

    輪到那白發老者出題時,他突然將青銅劍插入台前的石縫,劍鞘上的 \"墨門醫衛\" 四字突然亮起紅光︰\"老夫有一問,《難經》言 "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 ",墨家 " 北城門 " 之法有 " 先備其里,後備其表 ",二者有何關聯?\" 這問題刁鑽,連幾個飽讀醫書的秀才都面露難色。

    靈樞緩步走到劍前,指尖輕撫劍鞘的紋路︰\"守城需知敵軍動向,治病要曉傳變規律。\" 他突然拔出半截劍身,寒光中映出的不是人影,而是幅髒腑攻防圖,\"肝屬木,脾屬土,木能克土,正如敵軍常從東門東方屬木)來攻,需先加固中城中央屬土),這便是 " 治未病 " 的攻守之道。\"

    老者眼中精光一閃,又問︰\"那如何守城?如何治脾?\" 素問接口道︰\"墨家 " 備梯 " 用鐵鉤,對應治脾用 " 甘味 ",因 " 甘能補土 ";道家 " 導引 " 強脾胃,如同加固城防。\" 她取下發髻上的蓮心佩,玉佩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照在石縫里竟長出株小小的白術,\"白術健脾,正如這守城的基石,需日日養護。\"

    老者突然大笑,笑聲震得鼎中香煙四散又重聚︰\"好個 " 攻守之道 "!三百年前,先祖與道家醫仙論醫至此,也說過 " 醫如守城,攻邪當如備寇,護正需若固壘 "!\" 他突然解下腰間的錦囊,倒出七枚骨片,每片都刻著不同的醫案,\"這 " 七星問 ",今日總算遇著能接得住的人了。\"

    靈樞接過骨片,發現每片骨片的邊緣都有個小缺口,七片合在一起,恰好組成個完整的人形,穴位處都嵌著細小的玉粒︰\"這是墨家的 " 骨診七法 "!\" 他將骨片在陽光下轉動,玉粒折射的光點在地上組成 \"傳承\" 二字,\"老先生藏得好深,這才是真正的競賽獎品吧?\"

    老者捋著新長出的胡須,眼中滿是欣慰︰\"醫道競賽,比的從不是記性,而是悟性。\" 他指著台下的百姓,\"你看他們,有的記了藥方,有的學了法子,這才是最好的答案。\" 此時競賽台的青銅鼎突然發出龍吟,鼎中升起的香煙化作條青色巨龍,龍鱗上的紋路竟是由所有參賽者的號牌組成,盤旋三周後俯沖而下,融入靈樞和素問手中的骨片與玉佩之中。

    展廳的燭火突然同時變綠,所有古籍的書頁都反向翻動,露出背面用朱砂畫的符。靈樞認出那是墨家 \"守藏符\",能護典籍不遭蟲蛀,卻在今夜突然滲出黑色的汁液,在展台上匯成 \"盜\" 字。七個黑衣人不知何時已站在展台後,為首者的青銅匣敞開著,里面的絲線正自動編織,結成張微型的醫道圖譜,圖譜的中心位置,空著個 \"七\" 字形狀的缺口。

    \"看來有人不想讓這些醫理傳出去。\" 素問將孩童護在身後,銀簪突然出鞘,\"靈樞,這 " 盜" 字的筆法,與上次食蠱的墨汁同出一源。\" 靈樞卻盯著那 \"七\" 字缺口︰\"他們要補的,怕是我們還沒找到的第七處傳承。\"

    三、燈謎藏機驗心術

    暮色中的燈謎區亮起琉璃燈,每個燈籠罩著的都不是普通的謎語,而是用青銅薄片剪成的人體器官 —— 心燈的燈芯是紅色的朱砂,腎燈的底座刻著 \"先天之本\" 四字。靈樞摘下盞肺燈,燈罩突然化作只白鴿,嘴里餃著的紙條上寫著 \"墨者守藥,如守城池\",墨跡未干,像是剛寫就的。

    \"這謎面倒是直白,\" 靈樞將紙條遞給素問,白鴿落在他肩頭,化作枚玉扣,\"墨家守藥如守城,道家給藥如布雨,今日把這兩層意思都藏進燈謎,也算別開生面。\" 他指向盞刻著 \"脾\" 字的燈籠,\"那盞的謎底,你猜出了麼?\"

    素問仰頭看著燈籠,燈罩上的紋路是片稻田︰\"《素問?太陰陽明論》說 " 脾者土也,治中央 ",謎底該是 " 五谷 ",只是不知他們藏了什麼機關。\" 她伸手去摘,燈籠突然化作串谷穗,每粒谷子都刻著味健脾藥 ——\"山藥蓮子 芡實\"......

    \"這道題是考 " 五行相生 "。\" 素問指著盞蓮燈,燈穗的流甦里纏著半片竹簡,\"肝屬木,木能生火,故肝藏魂;心屬火,火能生土,故心藏神......\" 她的話被一陣狂笑打斷,七個黑衣人突然同時扯下斗笠,露出與廣場銅人相同的面容,只是每個人的眉心都多了個不同的卦象,為首者的 \"艮\" 卦正在滲血。

    \"姑娘說得好,\" 為首者用指尖蘸著眉心的血,在燈籠上寫出 \"土生金\",\"只是不知姑娘可知,這五行相生,到了極致便是相克?\" 靈樞上前一步,掌心的 \"醫\" 字亮起︰\"墨家的 " 相生相克論 ",講究 " 過則為災 ",正如你這血卦,已是過了。\"

    孩童們圍著的走馬燈突然停轉,燈壁上的《黃帝內經》插畫活了過來 —— 岐伯手中的青銅針化作條小蛇,鑽入黃帝的袖口;雷公捧著的藥簍里,跳出只背刻 \"墨\" 字的蟾蜍。最詭異的是那幅《本草圖》,當歸化作紅衣女子,黃連變成青衣小童,兩人繞著燈柱追逐,腳印在地上組成 \"七煞\" 而字,筆畫里還蠕動著細小的藥蟲。

    \"別怕。\" 素問將個嚇哭的小童摟在懷里,指著那些藥蟲,\"這些是 " 藥靈 ",只在心懷善念的人面前現形。\" 她摘下支黃蓮,遞給那小童,\"嘗嘗,雖苦卻能清心火。\" 小童怯生生地舔了舔,突然笑起來︰\"姐姐,它在我手里跳舞呢!\"

    \"墨家的 " 燈蠱 ",能測觀者是否心誠。\" 為首的黑衣人將青銅匣拋向空中,匣身裂開的瞬間,飛出無數螢火蟲,在空中組成《墨道醫經》的殘頁,\"心術不正者見之則為毒物,心懷仁善者見之則為良藥。\" 他突然指向個偷撕書頁的書生,螢火蟲瞬間聚成只蠍子,蟄得書生手腕烏黑,而落在靈樞掌心的,卻化作顆發光的蓮子。

    靈樞將蓮子埋入花盆︰\"《抱樸子》說 " 上藥令人身安命壽 ",這蓮子既是藥,也是心。\" 他看向那書生,\"偷書為求知本無錯,錯在忘了醫道首重 " 誠" 字,你且看這蓮子,要先埋進土,才會發芽。\" 書生捂著烏黑的手腕,滿臉羞愧︰\"先生教誨,學生記下了。\"四、書聲入夢傳薪火

    深夜的藏書閣里,弟子們編寫的《醫話新編》突然浮起,書頁間的插畫正在自動補全 —— 原本空白的 \"墨家醫案\" 頁,浮現出七個戴面具的醫者,正在用矩尺測量藥材;\"道家養生\" 篇里,彭祖的畫像突然轉身,露出與素問一模一樣的眉眼,手中的拂塵絲絛上,系著枚五志佩的碎片,碎片上的 \"七\" 字正泛著微光。

    靈樞撫摸著案上的活字印刷版,每個字模都刻著正反兩面 —— 正面是楷書的藥名,反面是墨家的機關圖。\"《墨子?非命》說 " 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 ",\" 他轉動 \"灸\" 字的字模,里面彈出卷羊皮,羊皮上的墨跡尚未干透,\"傳承醫道,既要守古法,也要變方式,就像這活字,能組千篇文。\"

    一個年長的弟子捧著書稿進來,眉頭緊鎖︰\"先生,這 " 三焦 " 的解釋,用墨家 " 水道論 " 還是道家 " 氣海說 "?學生總覺說不透。\" 靈樞指著活字板上的 \"焦\" 字︰\"你看這字,上有火下有四點,本就是 " 水火氣 " 三者合為一體,何不都寫上,讓讀者自己體會?\"

    弟子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學生只想著分個對錯,忘了醫道本就是 " 和而不同 "。\" 靈樞笑道︰\"墨家 " 兼相愛 ",道家 " 和其光 ",用到著書立說上,便是這般道理。\" 話音剛落,案上的活字突然自行跳動,組成 \"魔道同歸\" 四字,字縫里滲出的墨汁在紙上凝成只墨蝶,展翅時翅膀上的紋路是《黃帝內經》的篇名。

    素問正在批改弟子們的書稿,朱砂筆落下時,墨跡突然化作條赤色的線,在紙上游走成經絡圖。\"你看這篇《扁鵲見蔡桓公》的改寫,\" 她指著其中一段描寫,筆尖懸在紙上方寸處,\"將 " 腠理 " 解釋成 " 皮膚的鎧甲 ",既合墨家 " 備御 " 之理,又通俗易懂。\" 窗外突然飄來片桃花瓣,落在紙上化作個 \"七\" 字,字的筆畫里嵌著細小的銅粒,與青銅書樓的銅屑同出一源。

    \"這銅粒與青銅書樓的銅屑相同,\" 素問將桃花瓣夾進書里,花瓣接觸書頁的瞬間,竟在紙背拓出幅微型地圖,\"怕是書樓在催我們了。\" 靈樞走過來,看著那 \"七\" 字若有所思︰\"七個地點,七卷書,七處傳承,明日便是初七,該是收網的時候了。\" 他忽然想起白日里競賽台鼎中飛出的青龍,龍鱗上的號牌似乎也暗藏著 \"七\" 的玄機。

    藏書閣的梁上突然垂下七根絲線,線端系著的不是燈籠,而是七個微型青銅人,每個銅人都捧著不同的醫書 ——《難經》《傷寒論》直到第七個,捧著的竟是片空白竹簡,竹簡邊緣有個細小的缺口,與靈樞懷中骨片的形狀嚴絲合縫。靈樞伸手去取,銅人突然炸裂,碎片在地上拼出 \"初七書祭\" 四字,旁邊畫著個打開的書匣,匣中露出半張人臉,額頭的胎記與為首的黑衣人完全相同,胎記的紋路里還藏著串北斗七星的圖案。

    \"他竟是墨家第七代守藏使的後人,\" 素問看著那胎記,指尖輕輕拂過地上的碎片,碎片突然發燙,\"難怪他對 " 七" 字如此執著。\" 靈樞將碎片收好,掌心的溫度讓碎片漸漸融合︰\"三百年的等待,怕是為了這空白竹簡。\" 他突然想起白日里發芽的蓮子,\"空白才好,能寫下新東西。\"

    此時,藏書閣外傳來陣陣書聲,那是弟子們在夜讀新編的醫書,書聲傳入閣內,與銅人碎片踫撞出奇異的共鳴。書架上的古籍紛紛翻開,書頁間飛出無數文字,在空中組成 \"醫道傳燈\" 四個大字,字的筆畫里滲出金色的汁液,滴落在空白竹簡上,竹簡突然發出微光,浮現出 \"醫道聖殿第七鑰\" 的字樣。

    靈樞將竹簡遞給素問,兩人的指尖同時觸踫竹簡,竹簡突然化作一道光束,照亮了藏書閣深處的一面牆壁,牆壁上的磚塊開始移動,露出一個暗格,暗格里放著個青銅書函,函上刻著 \"初七啟\" 三個字,函口的鎖是由七根銅絲纏繞而成,每根銅絲都對應著一種醫理 ——\"望、聞、問、切、藥、針、灸\"。

    \"看來要打開這書函,需集齊七種醫理的精髓,\" 素問仔細觀察著銅絲鎖,\"而這七種精髓,怕是就藏在我們白日里收集的骨片、玉佩與蓮子之中。\" 靈樞點頭,將骨片貼近書函,第一根銅絲突然解開,函身微微震動,傳出里面書頁翻動的聲音,像是有什麼東西正在甦醒。

    藏書閣的鐘聲突然敲響,已是亥時三刻,距離初七只剩下不到兩個時辰。書聲漸漸平息,弟子們都已睡去,唯有藏書閣內的微光還在閃爍,照亮著那半開的暗格與未解的銅絲鎖,仿佛在等待著初七的到來,等待著醫道聖殿的開啟,等待著那空白竹簡上寫下新的傳奇。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方便以後閱讀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第385章 墨簡藏珍傳古術,道幡引韻煥新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第385章 墨簡藏珍傳古術,道幡引韻煥新聲並對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