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

第383章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樞轉轂定乾坤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韻宓 本章︰第383章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樞轉轂定乾坤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樞轉轂定乾坤

    一、銅人飲露動機關

    神心閣演武場的青石板在卯時的露水中泛著冷光,石板上布滿細密的紋路,縱橫交錯,細看竟是人體經絡的走向圖。四十九根木樁按北斗七星陣排列,樁頂的青銅圓盤都刻著不同的運動姿勢 —— 有的作馬步沖拳,拳眼處嵌著顆細小的銅珠;有的呈弓步推掌,掌心凹陷處刻著 \"氣\" 字。關節處的銅軸在晨光中轉動,發出 \" 嗒\" 輕響,每轉動一下,圓盤邊緣的刻度就跳動一次,精準無比。靈樞踩著第三根木樁的榫卯紋路站穩,足尖抵住圓盤邊緣的刻度,突然屈膝下沉,木樁內部傳來齒輪咬合的脆響,七道青銅擋板從地面升起,擋板上雕刻著《導引圖》的圖案,在他周圍組成丈許見方的牢籠。

    \"《莊子?刻意》有雲︰" 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 素問的聲音從擋板外傳來,她正用墨家矩尺丈量著某個銅人的膝關節角度,尺身的刻度與銅人髕骨上的凹槽嚴絲合縫,連一絲偏差都沒有。\"但墨家《備高臨》卻說 " 力不若人,智不若聖,而後科學用兵 ",可見動靜之道,本是同源。\" 她突然轉動矩尺末端的旋鈕,銅人突然做出個側空翻,動作流暢自然,落地時腳掌的紋路在石板上拓出朵桃花,花瓣的數量正好是七片,與昨夜東偏殿的符號隱隱呼應。

    演武場東南角的沙漏突然翻倒,銀白色的沙粒漏出時化作細小的銀針,在空中組成 \"五禽戲\" 的圖譜,每只 \"禽\" 的動作都栩栩如生。靈樞盯著牢籠擋板上的暗紋 —— 那些看似雜亂的線條,其實是人體經絡與運動軌跡的疊加圖,足少陰腎經的走向恰好與跳遠的助跑路線重合。他突然旋身踢向左側擋板,腳尖踢中的位置正是 \"太溪穴\" 對應的銅鈕,擋板應聲而開,露出外面站著的七個黑衣人,他們的身影在晨光下拉得很長,投射在地上像是七根黑色的木樁。

    那些人都穿著皂色勁裝,腰間系著嵌有銅矩的革帶,革帶上的銅扣在晨光中閃著光。為首者掀開斗笠,露出張布滿老繭的臉,左手握著柄鐵尺,尺端刻著 \"墨門武醫\" 四字,字跡蒼勁有力。\"閣下便是神心閣那位能續斷筋的醫者?\" 他說話時下頜的咬肌微微顫動,靈樞注意到他右側太陽穴有塊淡青色的胎記,形狀與墨家 \"轉轂\" 機關的核心部件完全相同,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素問突然將矩尺橫在胸前,尺身與地面形成三十度夾角︰\"《黃帝內經》言 " 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 ",墨家的 " 筋骨測量術 " 雖能校準動作,卻不知 " 形與神俱 " 的至理。\" 她話音未落,七個黑衣人突然同時出拳,拳風激起的氣流讓樁頂銅人的關節劇烈震顫,演武場的露水被震成水霧,在晨光中凝成半透明的人形,那人形面容古樸,留著長長的胡須,正是傳說中創 \"導引術\" 的彭祖,他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二、鐵尺量筋辨盈虧

    演武場西側的箭靶突然自轉,靶心的紅心漸漸凸起,化作個青銅小人,小人的皮膚是用特殊的青銅合金制成,泛著柔和的光澤。四肢關節都嵌著墨家的刻度盤,盤面上的指針隨著小人的動作靈活轉動。靈樞抽出終童針,針尖在陽光下泛著銀光,他手腕輕抖,銀針破空而出,帶著呼嘯的風聲,恰好刺入銅人 \"足三里\" 的銅鈕,小人突然做出個高抬腿動作,大腿與軀干的夾角顯示在背後的刻度盤上 —— 正好是《墨經》記載的 \"最佳發力角\",分毫不差。

    \"長跑者的股四頭肌需如弓弦,既不能過緊如崩,亦不可過松如綿。\" 靈樞俯身查看銅人膝關節的磨損痕跡,指腹劃過那些細密的凹痕,能清晰地感受到歲月的印記。\"你看這磨損程度,與《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 " 筋勞則弛 " 的描述完全吻合。\" 他突然按住銅人髕骨,內部的齒輪轉動聲里,小人的小腿竟向後彎折成詭異的角度,露出脛骨內側刻著的道家符咒,符咒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弱的金光。

    素問正在調配藥油,瓦罐里的當歸、紅花在她掌心的旋轉下漸漸相融,散發出辛辣的藥香,香氣中還夾雜著一絲淡淡的草木清香。\"墨家 " 舒筋散 " 需用酒淬,道家 " 活血丹 " 必以蜜制,\" 她用銀匙舀起藥油,滴在青銅小人的腳踝處,油珠順著關節縫滲入,在縫隙中留下淡淡的痕跡。\"但兩者合用,便能解 " 運動無勞 "。\" 藥油滴落的瞬間,小人突然劇烈震顫,關節處噴出白霧,霧中浮現出《導引圖》的殘頁,上面的動作一半是墨家的 \"投石超距\",剛勁有力;一半是道家的 \"熊頸鳥伸\",柔和舒展。

    七個黑衣人突然列成雁形陣,為首者將鐵尺橫在胸前,尺身的刻度突然亮起紅光,紅光照在靈樞身上,像是在掃描他的身體。\"閣下可知為何墨家弟子從無拉傷?\" 他突然側身出拳,拳頭帶起的風聲里,靈樞听見他腕骨發出的 \"  \" 輕響,那聲音與機關轉動如出一轍。\"因為我們的 " 煉筋術 " 能算出筋腱的最大承受力,正如《考工記》所言 " 審曲面勢,以飭五材 "。\"

    靈樞突然注意到為首者的左手小指微微彎曲,指甲縫里嵌著銅屑 —— 那是長期操作墨家機關的標記。\"但《素問?宣明五氣篇》說 " 久行傷筋 ",\" 他突然出掌拍向對方肩頭,掌風激起的氣流讓對方衣襟獵獵作響,衣角拂過地面,帶起細小的塵土。\"過度精準的計算,反而失了 " 氣至則力生 " 的靈動。\" 黑衣人踉蹌後退的瞬間,靈樞瞥見他腰間革帶的銅扣 —— 竟是個縮小版的 \"木牛流馬\" 機關,機關上的輪子還在微微轉動。

    演武場的銅鐘突然自鳴,\"當\" 的一聲震得人耳膜發麻,鐘聲在演武場回蕩,久久不散。四十九根木樁同時噴出煙霧,煙霧在半空組成幅巨大的人體經絡圖,圖中的線條清晰可見。那些煙霧凝成的線條忽明忽暗,紅色的線代表氣血充盈,如同奔騰的河流;青色的線則顯示虧損,像是干涸的河床。其中最黯淡的竟是 \"涌泉穴\" 到 \"太沖穴\" 的連線 —— 正是長跑者最易勞損的足厥陰肝經,那根線細若游絲,仿佛隨時都會斷裂。

    三、古陣藏機驗虛實

    暮色將演武場染成靛青色時,天空中出現了淡淡的月牙,月牙的形狀像是一把彎刀。七個黑衣人突然圍成圈,鐵尺交叉成網狀,尺身的刻度在暮色中亮起綠光,綠光在地上投下交錯的光影,如同一張巨大的網。靈樞認出這是墨家 \"八門金鎖陣\",每個交點都對應人體的重要穴位,而陣眼的位置,恰好是演武場中央那尊刻著 \"彭祖導引圖\" 的石碑,石碑在暮色中沉默矗立,仿佛一位睿智的老者。

    \"此陣能測出運動時的氣血流動,\" 為首的黑衣人將鐵尺插入地面,尺端沒入泥土的剎那,地面突然裂開細紋,滲出淡紅色的液體,液體在地上蜿蜒流淌,像是一條條細小的血蛇。\"《墨道武經》說 " 力過則傷筋,氣弱則廢筋 ",請閣下破陣驗證。\" 他後退半步,七把鐵尺同時轉動,尺身的刻度開始變化,顯示出不同的數值,像是在計算著什麼神秘的公式。

    靈樞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草木的氣息。左腳先踏入 \"生門\",足尖剛觸地面,就感覺到股向上的托力,仿佛有雙手在托舉他的腳掌,讓他身輕如燕。他依循《黃庭經》的吐納法調整呼吸,吸氣時如聞花香,呼氣時似吐雲霧,雙手成掌緩緩推出,掌心的勞宮穴正對 \"休門\" 的鐵尺,尺身的綠光突然變亮,顯示出 \"氣行三寸\" 的字樣,字體清晰可見。當他完成整套 \"五禽戲\",動作行雲流水,剛柔並濟,七把鐵尺的數值突然同時歸零,地面的裂紋里浮出張羊皮卷,羊皮卷的邊緣有些殘破,上面畫著墨家的 \"筋力計算圖\",線條精準;旁邊卻用朱砂寫著道家的 \"氣脈流轉歌\",字跡飄逸。

    素問正在觀察一位老者打太極,老者的動作緩慢而沉穩,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深厚的功力。她手中的銀簪隨著老者的動作在空中輕點,畫出無數細小的軌跡,軌跡在空中短暫停留,然後漸漸消散。\"你看他運手時的腕關節,\" 她突然指向老者的右手,語氣中帶著一絲驚嘆,\"角度比《太極拳論》記載的多了五度,這正是《靈樞?經脈》說的 " 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 的體現,歲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跡。\" 她將銀簪插入地面,簪尖周圍的泥土突然鼓起,化作個微型的人體模型,骨骼是青銅色,堅硬而穩固;筋絡則泛著紅光,如同流動的火焰。

    演武場的火把突然同時搖曳,火光忽明忽暗,將周圍的一切都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光影中,石碑上的彭祖像竟活了過來,他的眼楮仿佛有了神采,左手持墨家矩尺,右手握道家拂塵,做出個 \"熊經\" 的動作,動作舒展自然,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真正的運動之道,\" 石像的嘴唇開合間,石屑簌簌落下,落在地上發出細微的聲響,\"是墨之矩尺量形,道之呼吸馭氣,缺一不可。\" 它的手臂突然伸長,矩尺的刻度在火把下投射出 \"七\" 字的影子,影子落在地上,與東偏殿符號中心的字跡完全相同,連筆畫的粗細都分毫不差。

    四、銅輪轉轂藏玄機

    深夜的演武場突然起霧,霧氣濃稠如牛奶,能見度不足三尺。霧氣中浮現出輛青銅戰車,戰車的車身刻著精美的花紋,有龍有鳳,栩栩如生。車輪的輻條都是由人體骨骼形狀的銅條組成,轂部刻著 \"墨家機關術\" 的字樣,字體古樸蒼勁。靈樞湊近查看,發現每根輻條的關節處都有不同的運動軌跡刻痕 —— 有的是直線沖刺,如離弦之箭;有的是曲線閃避,似靈蛇游走,與《考工記》\"論人之事,望而視其輪,欲其綉�洛埔" 的描述完全吻合。

    \"這是墨家 " 筋骨戰車 ",\" 素問用銀簪挑起車軸上的銅鍵,銅鍵的形狀像是一把小小的鑰匙。戰車突然發出 \"轟隆\" 聲響,仿佛沉睡的巨獸甦醒過來。\"據說能模擬各種運動時的筋骨狀態,《墨道合流記》記載,當年莊子觀此車後,才寫出 " 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 " 的句子。\" 她轉動銅鍵,車輪開始緩慢轉動,輻條上的刻痕亮起紅光,在霧中組成幅完整的經絡圖,與人體運動時的氣血走向分毫不差,紅色的線條隨著車輪的轉動而流動,如同人體內奔騰的氣血。

    為首的黑衣人突然掀開戰車的車廂,里面的景象讓靈樞瞳孔驟縮 —— 七具青銅骨架正在做著不同的運動,有的在奔跑,步伐矯健;有的在跳躍,身姿輕盈;關節處的銅軸都連接著彩色的絲線,絲線的另一端系在個巨大的銅輪上,銅輪在緩慢轉動,帶動著骨架運動。\"這是 " 七傷陣 ",\" 黑衣人撫摸著其中一具骨架的股骨,手指在骨頭上輕輕滑動,\"每具骨架都代表一種運動損傷,對應《素問?宣明五氣》的 "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

    靈樞注意到最左側的骨架正在做武術的騰空動作,它的腰椎處有明顯的斷裂痕跡,斷裂面刻著 \"震卦\" 的符號,符號在火光下閃爍著詭異的光芒。\"這是 " 過于傷筋 " 的典型,\" 他伸手按住骨架的肩井穴,內部的齒輪轉動聲里,骨架突然停止動作,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墨家雖能造出機關模擬運動,卻不知 " 過猶不及 " 的道理,正如《道德經》所言 "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 "。\"

    銅輪突然加速轉動,絲線繃緊時發出 \"嗡嗡\" 的鳴響,聲音在寂靜的夜空中傳播很遠,與遠處忘憂谷的鐘鳴產生共振,讓人的心跳都隨之加快。七具骨架同時做出詭異的動作,它們的姿勢扭曲而怪異,像是被無形的力量操控著。它們的影子在霧中拉長,組成個巨大的 \"七\" 字,影子的邊緣還縈繞著淡淡的血色霧氣,霧氣中散發著若有若無的血腥味。素問突然發現,銅輪的轂部刻著行小字︰\"初七轉轂,氣歸其根\",字跡的筆畫里嵌著細小的銅珠,珠體的滾動軌跡與人體的運動步頻完全一致,仿佛是人體的脈搏在跳動。

    演武場的霧突然變濃,濃得化不開,像是一堵厚厚的牆。戰車和骨架都漸漸隱去,只留下那巨大的銅輪懸在空中,銅輪在霧氣中緩緩轉動,發出 \"嗚嗚\" 的聲響,如同鬼魅的低吟。輪輻的影子在地面組成個羅盤,羅盤上刻著天干地支,指針正指向 \"初七\" 的刻度,指針的尖端是個小小的銅鳥,鳥的眼楮閃爍著紅光。旁邊刻著《墨道運動經》的殘句︰\"七者,天地之常數,運動之綱紀也\",字跡模糊不清,仿佛隨時都會消失。靈樞握緊手中的終童針,針尖突然變得滾燙,像是被火烤過一樣,他抬頭望向天空,雲層的縫隙里,北斗七星的排列竟與演武場的木樁陣完全相同,第七顆星 \"搖光\" 正在閃爍著紅光,光芒在夜空中格外醒目。

    五、星軌踏破生死關寅時的梆子聲剛過,聲音在寂靜的夜里顯得格外清晰,梆子聲落,演武場的銅輪突然發出刺耳的摩擦聲,像是金屬在相互刮擦,讓人頭皮發麻。輪輻上的刻度開始逆向轉動,將周圍的霧氣都吸了進去,霧氣被吸入銅輪的瞬間,化作一道道白色的氣流。靈樞和素問同時後退,警惕地盯著銅輪,只見銅輪的中心裂開個黑洞,黑洞深不見底,像是通往未知的深淵。里面涌出無數細小的光點,每個光點都是個運動的人影 —— 有奔跑的運動員,步伐矯健;有打太極的老者,動作舒緩;甚至還有在母腹中蜷縮的胎兒,安靜而祥和,他們的動作都遵循著某種奇特的韻律,仿佛被無形的力量牽引著。

    \"這是 " 運動輪回 ",\" 為首的黑衣人突然摘下斗笠,露出與靈樞相似的眉眼,只是眼角多了道刀疤,刀疤在火光下顯得有些猙獰。\"墨家每代傳人都要經歷此關,驗證是否真正理解 " 動與靜 " 的真諦。\" 他將鐵尺拋向黑洞,尺身在空中化作條銅龍,龍鱗的紋路都是由運動軌跡組成,龍首高昂,龍須飄動,龍首鑽入黑洞的剎那,里面傳出《墨經》的誦讀聲︰\"動,或徙也;止,以久也。\" 聲音古樸而莊重,仿佛來自遙遠的過去。

    靈樞突然認出那人腰間的玉佩 —— 與自己的五指佩能拼成完整的 \"墨道同源\",只是對方的玉佩上多了個 \"七\" 字的刻痕,刻痕很深,像是用利器刻意雕琢而成。\"你是......\" 他的話被銅輪的巨響打斷,巨響震得地動山搖,黑洞里突然射出七道光束,光束如同利劍般劃破夜空,照在七根木樁上,樁頂的青銅圓盤開始播放影像︰第一盤是墨家弟子訓練的場景,他們揮汗如雨,動作整齊劃一;第二盤是道家修士打坐的畫面,他們閉目凝神,神態安詳;直到第七盤,畫面突然變成東偏殿的符號,符號中心的 \"七\" 字正在滴落血珠,血珠滴落在地上,開出一朵朵血色的花。

    素問的銀簪突然飛向黑洞,簪尖在光束中化作把小劍,劍身上刻著 \"止戈為武\" 四字,字體剛勁有力。\"《素問?上古天真論》說 " 恬氜萄睍間@嫫又   衲謔兀 “泊永",\" 她的聲音在空曠的演武場回蕩,帶著一絲空靈。\"運動的終極目的,不是超越他人,而是與自身和諧。\" 小劍刺入黑洞的瞬間,所有影像突然消失,像是被什麼東西吞噬了。銅輪的轉速驟然加快,輪緣的銅片層層剝落,露出內部的青銅內核,內核上刻滿了密密麻麻的上古醫書文字,在光束的照耀下發出耀眼的金光。

    金光之中,銅輪突然炸裂開來,無數碎片在空中飛舞,卻在觸及靈樞和素問身體的瞬間化作點點光粒,融入他們的體內。靈樞只覺一股暖流從丹田升起,瞬間流遍全身四肢百骸,腦海中突然涌現出無數上古醫理,那些晦澀難懂的字句此刻變得清晰明了,仿佛刻在骨子里一般。他低頭看向自己的雙手,掌心竟浮現出淡金色的 \"醫\" 字紋路,閃爍著柔和的光芒。

    素問也感受到了體內的變化,一股清涼的氣息在經脈中游走,所過之處,之前因鑽研醫理而產生的疲憊感一掃而空。她的雙眼泛起淡淡的青光,仿佛能看透世間萬物的病痛根源,腰間的蓮心佩突然裂開,從中飛出一只青色的小鳥,繞著她的頭頂盤旋三周,發出清脆的鳴叫,鳴聲中蘊含著治愈的力量,讓演武場周圍的草木都變得更加翠綠。

    \"這是...... 上古醫靈的力量?\" 素問喃喃自語,眼中充滿了震驚和茫然。她能感覺到,自己身體里沉睡的某種力量被喚醒了,那是一種古老而強大的力量,與天地同息,與萬物相連。

    靈樞抬頭望向天空,原本被烏雲遮蔽的夜空此刻豁然開朗,北斗七星的光芒格外明亮,七顆星辰連成一線,化作一柄巨大的青銅醫針,直指他們所在的位置。他體內的力量與星辰遙相呼應,掌心的 \"醫\" 字紋路愈發清晰,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和素問並非普通的醫者,而是上古醫靈的轉世,肩負著將古代中醫傳承下去、拯救眾生的使命。

    為首的黑衣人看著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突然單膝跪地,對著靈樞和素問恭敬地說道︰\"屬下參見醫靈大人,等候兩位甦醒,已經等了整整三百年。\" 他腰間的玉佩突然飛到靈樞手中,與靈樞的五志佩完美融合,\"墨道同源\" 四字發出萬丈光芒,照亮了整個演武場。

    就在這時,演武場地面突然震動起來,七根木樁緩緩沉入地下,露出下面的一條秘密通道,通道口散發著淡淡的藥香,仿佛通往一個神秘的醫道寶庫。通道兩側的石壁上,刻滿了各種失傳的中醫針灸圖譜和藥方,在光芒的照耀下栩栩如生。

    \"醫靈大人,里面藏著墨家與道家合撰的《萬病回春寶典》,\" 黑衣人指著通道說道,\"只是里面機關重重,需要兩位合力才能開啟。開啟之日,便是古代中醫重見天日之時。\"

    靈樞和素問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堅定的信念。他們知道,這只是開始,接下來的路還很長,傳播古代中醫、拯救眾生的使命將指引著他們不斷前行。而那通道深處,究竟還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等待著他們去探索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方便以後閱讀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第383章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樞轉轂定乾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第383章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樞轉轂定乾坤並對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