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指尖在桌面上輕輕敲了兩下,節奏短促而穩定。她剛從一次短暫的昏沉中清醒過來,藥液還在靜脈里緩慢推進,太陽穴像是被細線勒著,一跳一跳地疼。但她沒動,也沒開口叫人,只是睜著眼,盯著白板上那串數字︰0723。
甦悅站在控制台前,察覺到她的動靜,立刻調出生命體征監測界面。血壓略低,腦波仍有些許震蕩,但比半小時前平穩了許多。她沒說話,只是把一支新的鎮定劑推入輸液通道,動作輕得像在調整一盞不會熄滅的燈。
“周振國和李文昭。”林晚終于開口,聲音比剛才清晰了些,“十年前能源局b7項目組的兩名工程師,一個負責結構維護,一個主管信號調試。深井計劃封存前,他們是最接近系統核心的人。”
老陳抬起頭,手指停在鍵盤上方。“檔案系統查不到他們的信息。不只是退休狀態,是整條記錄被抹過。登記住址、社保編號、醫療檔案,全都斷了。”
“但人不會憑空消失。”林晚靠在椅背上,閉了閉眼,“找痕跡。他們活過,就得留下數據——水電、醫保、交通卡,哪怕一次超市付款記錄。”
小舟立刻調出城市基礎服務數據庫,開始交叉比對。他以b7區廢棄防空洞的施工周期為錨點,反向推演當年技術團隊的駐場時間,再結合能源局內部調度日志中的零星記錄,篩出三個曾長期派駐現場的小組。其中兩人,名字與林晚提供的完全吻合。
“周振國,六十八歲,原結構組組長,有腰椎舊傷記錄;李文昭,七十一歲,信號系統主控,患有輕度帕金森。”小舟一邊說,一邊將兩人的基本信息投上主屏,“但問題來了——他們從五年前起就不再使用任何實名電子服務。醫保沒刷過,水電賬戶注銷,連交通卡都停用了。”
“這不是正常退休。”老陳皺眉,“是刻意斷聯。”
林晚睜開眼,“有人不想讓他們被找到。”
甦悅接話︰“那我們就不能走明路。”她調出醫療系統權限界面,“我有個辦法。周振國的病歷顯示他需要定期做電脈沖理療,這類治療不在社區診所進行,必須去專業康復中心。我查了城南三家具備資質的機構,過去六個月里,有一名未登記身份的老人每周三上午固定出現,體型、步態與周振國高度吻合。”
“時間規律。”林晚點頭,“說明他依賴治療,無法中斷。這是突破口。”
“我已經讓無人機在那家中心外圍布控。”甦悅繼續說,“今天早上他離開時,我們拍到了行走路線。按平均速度推算,他的住處應該在五公里範圍內,且靠近老城區——那邊有不少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單位宿舍,產權復雜,很多住戶沒登記電子地址。”
小舟立刻接入社區能源監控網絡,篩選出老舊住宅區中用電模式異常穩定的幾處。他排除了商業用電和集體宿舍,最終鎖定兩棟獨立住宅樓,每棟只有兩戶人家。通過熱感成像比對夜間活動軌跡,其中一棟樓的東側單元,凌晨五點有規律性燈光亮起,與周振國早起服藥的習慣一致。
“就是這兒。”小舟放大圖像,“沒有攝像頭,沒有聯網門禁,但屋頂裝了老式太陽能熱水器——說明住戶習慣自給自足,排斥外部監控。”
林晚看著畫面,緩緩坐直身體。“我們不需要立刻接觸。先確認他是否還記得當年的系統邏輯。”
老陳這時敲了敲鍵盤,調出另一組數據。“通信協議的事也有進展。”他指著屏幕,“我在城西廢棄數據中心翻到了一份未歸檔的維修日志,編號d447。里面記錄了一次現場調試,時間是深井計劃終止前三個月。最關鍵的是——附帶了一段原始信號波形圖。”
“真實信號?”林晚問。
“是。不是模擬數據,是終端設備在現場發送的調試指令。頻率、振幅、加密方式都完整保留。”老陳放大波形,“我已經和小舟提取的協議格式做了匹配,誤差在0.3以內。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按這個波形設計發射器,系統很可能會把它識別為合法維護終端。”
“不是百分之百?”甦悅問。
“沒有設備能完全復刻十年前的信號特征。”老陳坦白,“尤其是硬件老化帶來的微小偏移。但只要我們控制在系統容錯範圍內,就有機會通過驗證。”
林晚沉默了幾秒,然後說︰“那就夠了。我們不需要完美,只需要足夠接近。”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在“策略”一欄寫下新的內容︰
鎖定目標人物生活軌跡
獲取原始信號樣本
建立接觸路徑非直接)
寫完,她轉身看向三人。“現在的問題是,怎麼確保他們願意開口?他們如果知道我們在查深井計劃,第一反應一定是回避。”
“我們可以偽裝成能源局後續項目組的調查員。”小舟提議,“就說在做歷史資料回收,需要補充當年的技術細節。”
“不行。”林晚搖頭,“這種借口太容易被識破。而且一旦他們察覺我們真正目的,反而會切斷所有聯系。”
甦悅忽然說︰“也許不用我們去問。我們可以讓他們主動想起。”
三人同時看向她。
“記憶不是靠提問喚醒的。”她解釋,“是靠觸發。一個熟悉的設備聲音,一段老式操作界面,甚至是一句當年常用的術語——這些都可能讓他們下意識地回應。”
林晚眼神微動。
“你是說……用信號試探?”老陳反應過來,“播放那段波形,看他們有沒有反應?”
“不只是播放。”甦悅說,“我們可以把信號壓縮成一段低頻脈沖,通過地下電纜或公共廣播系統定向傳輸。如果他們曾經長期操作這類設備,身體會形成條件反射——比如手指無意識地敲擊桌面,或者突然抬頭尋找聲源。”
林晚盯著白板上的“0723”,片刻後點頭。“可行。但必須小心。不能讓信號太強,否則會引起系統誤判,甚至激活深層協議。”
“我可以做衰減處理。”老陳說,“把功率壓到最低,只保留特征頻率。就像……輕輕敲一下門,而不是撞開它。”
林晚最後看了一眼時間。
殘渣連接倒計時︰68小時12分。
“準備信號發射。”她說,“目標區域——城南老住宅區東側單元。時間定在今晚十點,等他進入休息狀態後再進行,避免驚動。”
沒人提出異議。
小舟開始調整波形編碼,老陳搭建微型發射裝置,甦悅則重新校準無人機監控角度,確保能捕捉到任何細微的身體反應。
林晚回到座位,拿起筆,在筆記本上畫出一條時間線。從今晚的信號試探,到明日清晨的軌跡確認,再到後天凌晨的首次接觸嘗試。每一步都標上風險等級和備用方案。
她的手很穩,但指節泛青。
藥效正在消退,頭痛重新爬上後腦。她沒叫人,也沒停下,只是把筆握得更緊了些。
窗外,雲層低垂,遮住了最後一絲天光。
室內,主屏上的波形圖緩緩滾動,像一條沉睡的脈搏。
發射器接通電源,指示燈亮起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