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跳至475817時,林晚將終端從操作台邊緣推回中央。屏幕上的數字不再閃爍,穩穩地向前推進,像一把懸在頭頂的刀,每落一下,空氣就沉一分。她沒再看窗外,也沒去踫那枚殘片,只是抬起手,在主控面板上劃出三道權限指令——研究模式切換為“極限響應”,數據流速提升至臨界值,日志自動加密歸檔。
甦悅靠在終端左側,掌心貼著冷卻板,試圖壓住皮膚下偶爾竄起的微熱。那道灼痕已經不再泛紅,但每當盒子輕微震顫,她指尖就會不受控地抽動一下。她沒說話,只是把記錄模組調到最大采樣頻率,手指在輸入區快速敲擊,將前一小時捕捉到的七段密語波動逐一標記。
陳瀾坐在右側,精神監測儀夾在耳後,數值在安全區邊緣浮動。他閉著眼,不是休息,而是在用意識回放反噬發生前的最後一段能量曲線。那段波形依舊混亂,可他記得林晚說過,混亂中藏著節奏——就像心跳在失控前,總有一次異常的重搏。
林晚站在兩人之間,目光落在黑盒投影上。它靜止著,表面紋路如干涸的河床,毫無動靜。可她知道,這不是休眠,是等待。上一次影像閃現前,它也這樣沉默了整整十一分鐘。
“開始。”她說。
沒有動員,沒有鼓舞,只有一個字。三人同時動作。甦悅啟動波動追蹤,陳瀾接入精神閾值反饋環,林晚深吸一口氣,第三次開啟“心靈洞察之鏡”。
視野瞬間被灰白填充。她不再看人,而是將感知沉入盒子內部。能量流向如細流,在錯綜的紋路中緩慢爬行,每隔十二秒,某一節點會短暫升溫,釋放出微弱脈沖。她記下坐標,退出洞察狀態,額頭滲出一層薄汗。
“第十三區,b7節點,每十二秒一次脈沖,頻率偏移0.03赫茲。”她報出數據,“不是隨機波動,是信號節拍。”
甦悅立刻調出對應區間,將脈沖序列導入解碼矩陣。她試了三種語義解析模型,無一匹配。陳瀾提醒︰“上次影像出現前,你用了量子編碼邏輯。”
林晚點頭。她調出前世參與“深井計劃”時的私藏算法庫——那是一套用于破解高維信息嵌套的非線性排列系統,原本用于解析外星信號模擬數據。她將密語拆解為三個基礎參數︰相位角、振幅梯度、時間偏移量,然後以獵戶座ζ星域為基準坐標,進行空間映射。
第一次嘗試,無反應。
第二次,盒子紋路微亮,隨即熄滅。
第三次,甦悅忽然抬頭︰“掌心熱了。”
林晚立刻暫停操作。三人停頓五秒,確認無反噬征兆後,她繼續調整參數。這一次,她舍棄語義邏輯,將密語視為一組“激活指令”——不是用來讀的,是用來執行的。
第十七次組合輸入完成。
黑盒表面紋路驟然亮起,不再是零星閃爍,而是整片流動。一道淡灰色光束從頂端射出,在空中凝成一段全息影像。
畫面中,宇宙深處一片虛無,隨後,一團灰白色霧狀能量從星雲裂縫中涌出。它沒有固定形態,卻在不斷旋轉、壓縮,像一顆正在成形的胚胎。突然,它分裂出一道細絲,刺入附近一顆死寂行星的核心。不到三秒,整顆星球表面炸開蛛網狀裂痕,地殼崩解,物質被迅速同化,化為能量團的一部分。
影像持續十二秒,戛然而止。
黑盒隨即陷入沉寂,所有紋路熄滅,投影消失,連基礎能量讀數都降至零點。
甦悅的手還懸在半空,指尖微微發抖。她沒看屏幕,而是看向林晚︰“它……在吃星球?”
林晚沒回答。她調出影像回放,將每一幀導入“心靈洞察之鏡”。視野中,灰白能量的每一次脈動都被放大,她捕捉到其中隱藏的規律——每一次攻擊前,能量團內部都會先形成一個逆向螺旋,像是在積蓄某種勢能。
她退出洞察狀態,聲音很輕︰“它不是在吃。它在復制。”
陳瀾睜開眼︰“復制?”
“你看它分裂的方式。”林晚指著回放中的瞬間,“不是分裂,是投射。它把自己的一部分變成載體,植入目標,然後從內部瓦解。那顆星球不是被吞噬,是被改寫。”
靜室里一片沉默。甦悅低頭看著自己的掌心,那道灼痕似乎又熱了一下。
林晚將影像片段標記為“首次有效反饋”,存入加密檔案。她調出“特殊能量頻率”記錄,與影像播放瞬間的能量波動比對——曲線完全重合,峰值誤差小于0.001赫茲。
這不是巧合。盒子在回應他們。
“它知道我們看懂了。”她說。
陳瀾忽然皺眉︰“可為什麼只放一段?為什麼不繼續?”
林晚盯著黑盒,手指在終端上滑動,調出休眠前的最後一組數據。她發現,在影像中斷的瞬間,盒子內部曾釋放一次極短暫的反向脈沖,持續0.004秒,形態與“歸位倒計時”那段密語完全一致。
她忽然明白。
“不是它不放。”她低聲說,“是它被阻止了。”
甦悅抬頭︰“被誰?”
“可能是它自己。”林晚看著那枚殘片,“也可能是某種機制。這段影像不是隨機播放,是觸發條件下的釋放。我們剛才的排列組合,踫對了鑰匙,但盒子只允許我們看這麼多。”
陳瀾深吸一口氣︰“也就是說,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得考試?”
“不試試。”林晚關閉回放界面,重新打開解碼矩陣,“是猜。猜它想讓我們看到什麼,又怕我們看到什麼。”
她將量子編碼模型復制到新界面,開始調整參數。這一次,她不再以星圖為基準,而是以影像中的逆向螺旋為核心,反向推導可能的下一段指令序列。
甦悅重新投入記錄,陳瀾繼續監控精神閾值。時間跳至473208。
三小時後,林晚停下操作。她已嘗試四十三種排列,無一觸發反應。甦悅的掌心灼痕開始持續發熱,陳瀾的腦波監測線出現輕微鋸齒。林晚叫停,引導兩人進行五分鐘短時冥想,復現“記憶性共振”節律。
結束後,她取出父親殘片,置于共振板上。穩定頻率擴散,終端數值回歸平穩。
她重新開始。
這一次,她舍棄所有外部參照,純粹以影像中的能量流動節奏為模板,構建新的排列邏輯。她將密語視為一段“行為記錄”,而不是“語言信息”。
第七次輸入。
黑盒紋路微動。
她屏住呼吸,手指懸在確認鍵上方。
第八次。
光束再次升起。
影像重現,但這一次,畫面延續了兩秒。灰白能量團在吞噬星球後,緩緩轉向鏡頭——如果那能被稱為鏡頭的話——它的形態開始拉長,像一只睜開的眼楮。
林晚猛地按下手寫板,截取最後一幀。
畫面定格。
她放大那團能量的中心區域,在極細微的波動中,捕捉到一個幾乎不可見的符號——與父親殘片上的紋路,有七成相似。
她正要開口,黑盒突然發出一聲低頻嗡鳴,隨即徹底熄滅。
終端警報輕響︰能量讀數歸零,系統判定為“非主動休眠”。
林晚盯著屏幕,手指仍停留在截圖像素上。
甦悅低聲問︰“它……在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