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從符文容器上收回,金屬外殼的余溫還殘留在指腹。她沒有看陸離,而是轉向主控台側面的共振平台,將容器平穩地嵌入凹槽。藍光順著接口蔓延,像被喚醒的脈絡,緩緩爬滿平台表面。她的掌心貼上平台邊緣,那塊從變電站帶出的結晶隨之發燙,與核心的波動形成微妙呼應,節奏逐漸趨同。
陸離站在她身後半步,目光掃過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他沒有問她是否撐得住,因為她從不會在無法支撐時還站在這里。
“開始吧。”她說。
第一次開啟“心靈洞察之鏡”只用了0.8秒。視野中,元素核心的能量脈沖被剝離成清晰的波形圖,層層疊疊,規律得近乎刻意。她捕捉到其中一段高頻震蕩,與某種遠程信號存在共振痕跡——不是自然衰減,而是被主動調制過的同步頻率。閉眼的瞬間,一行殘影在意識深處閃現︰“節點坐標︰e3,同步延遲︰0.7秒”。她沒說話,只將這串信息錄入戰術終端,加密標記為“優先溯源”。
“它在對外發送信號。”她抬眼看向陸離,“不是被動釋放,是周期性回傳。每十二秒一次,誤差不超過0.03秒。”
陸離眉頭微動。他調出城市能源監控圖譜,將這段頻率輸入比對系統。三分鐘後,警報未響,但東區電網出現一段異常波動——微弱,但持續存在,來源指向一座早已注銷的化工廠。
“物理屏蔽做得很好。”他說,“沒有登記用電,也沒有通訊頻段泄露。如果不是這種特定頻率反向追蹤,根本發現不了。”
林晚點頭,指尖在終端上滑動,調出山洞陣法的錄影資料。她將核心暴露瞬間的六道鎖鏈運行節奏與當前波動曲線並列對比。兩條波形幾乎完全重合,唯一的差異在于振幅衰減速度。
“這不是殘留。”她聲音不高,卻讓在場的技術員都停下了操作,“這是同一套系統在不同節點的運行狀態。核心是原點,其他是終端。它們構成一個閉環網絡。”
有人提出質疑︰“會不會只是巧合?類似的能量模式在舊時代實驗中也有記錄。”
林晚沒有爭辯。她打開能量拓撲建模界面,以核心為圓心,逆向推演信號傳播路徑。五處能量節點依次浮現,呈非對稱分布,構成一個殘缺的五角星結構。她標注出e3的位置,其余四點隨即自動鎖定。
“五個節點,五角星構型。”她指向模型中央的空白區域,“缺一角,說明第五節點尚未激活。但他們已經在運行系統,這意味著——他們不需要完整網絡也能實現部分操控。”
陸離盯著模型,忽然問︰“如果這是操控系統,核心的作用是什麼?”
“重啟鍵。”她說,“或者說是認證密鑰。沒有它,系統只能維持低階運轉。有了它,就能完成權限驗證,激活更高層級的指令。”
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有人低聲說︰“那我們手里的核心,豈不是成了活靶子?”
林晚沒有回避這個問題。“是誘餌,也可以是武器。”她說,“如果我們能反向注入干擾信號,就能順著能量鏈路定位主控中樞。”
“前提是能靠近節點。”陸離接道,“e3在廢棄工廠地下,結構復雜,情報顯示內部有移動守衛。貿然突襲,風險太大。”
“不是摧毀。”林晚糾正,“是植入。我設計了一種微型反向追蹤裝置,體積只有指甲蓋大小,可以吸附在能量導管上。只要節點繼續運行,它就會把真實數據流實時傳回。”
“你怎麼確定能成功?”另一名成員問,“你的感知是否受烙印影響?我們不能排除敵人故意釋放虛假信號的可能性。”
林晚解開腕上的符帶,將內側朝上。Ω9的烙印在燈光下泛著冷藍,紋路邊緣比之前多了細微分叉,像是緩慢生長的根須。她將手掌覆上終端感應區,同步率曲線立刻顯現——波動頻率與容器中的核心完全一致,誤差值低于0.001。
“它不是干擾源。”她說,“是接收器。每一次核心脈沖,烙印都會同步響應。這不是被控制,是共振反饋。我能感知到的,是真實存在的能量流向。”
沒有人再質疑數據的真實性。
陸離調出工廠三維結構圖,標記出可能的能量中樞位置。他指著地下三層的一處封閉區域︰“這里沒有電力接入記錄,但牆體有明顯加固痕跡,且地基承重異常。最可能是節點所在。”
林晚第二次開啟“心靈洞察之鏡”,這一次,她將意識沉入核心波動,逆向追溯能量源方向。視野中,e3節點化作一道幽藍光柱,從城市深處升起。她“看”到了工廠地下的符文陣列投影——結構比山洞中的簡化許多,但運行邏輯一致,顯然是復制版本。
“確認。”她閉眼片刻,睜開時眼神清明,“陣法存在,且處于激活狀態。他們正在測試批量部署的可能性。”
會議桌旁,甦悅一直沉默听著。直到此刻,她才開口︰“你手上的烙印……是不是也在變?”
林晚低頭。那道Ω9符號的末端,藍光頻率確實出現了輕微偏移,不再是均勻跳動,而是間歇性加速,仿佛在響應某種外部召喚。她沒回答,只是重新纏上符帶,將烙印遮住。
“計劃需要調整。”陸離看向眾人,“原定防御策略不變,但必須增加主動節點監控。林晚提出的突襲方案,列為b級行動預案。”
“只是預案?”她問。
“高層需要評估風險。”他說,“五人小隊深入敵後,一旦暴露,後果不可控。”
“等他們完成第五節點,就不是可控不可控的問題了。”林晚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調出五角星模型,“現在他們還在測試階段,網絡不完整,信號有延遲。這是唯一的窗口期。錯過這次,下次再想切入,就得面對完整的五節點聯動系統。”
她停頓一秒,聲音沉下來︰“我不認為我們還有時間等‘評估’。”
會議室里氣氛緊繃。有人想反駁,卻被陸離抬手制止。
“如果你堅持行動,”他說,“只能以個人身份執行。聯盟不會提供支援,也不會承認行動合法性。”
“我知道。”她點頭,“但我需要你幫我封鎖今晚八點到九點之間的城市監控盲區,東區第七環線。”
陸離盯著她看了幾秒,終于輸入指令,調出權限審批界面。他沒有立刻確認,而是問︰“萬一烙印被激活,你失去意識,怎麼辦?”
“裝置由甦悅遠程啟動。”她說,“我只負責投放。一旦完成,立刻撤離。不會冒險。”
甦悅點頭,走上前接過她遞來的微型追蹤器。金屬外殼冰涼,表面刻著極細的符文槽。
“你真的覺得,這只是個追蹤器?”甦悅低聲問。
林晚沒回答。她轉身走向實驗室深處,取出另一件裝備——一件輕型能量屏蔽服,外層織入了與結晶同源的紋路。她將衣服展開,指尖撫過肩部的一處接縫。那里藏著一枚備用結晶,與掌心這塊互為鏡像。
“八點前,我會到達工廠外圍。”她說,“七點四十五分,切斷第七環線監控。”
陸離按下確認鍵,屏幕上跳出“b級行動︰靜默介入”字樣。
林晚穿上屏蔽服,拉上領口拉鏈。金屬縴維貼合肌膚的瞬間,掌心的結晶微微震顫,仿佛感應到了什麼。她站在門口,回頭看了眼主控台上的五角星模型。
那缺失的一角,依舊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