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強漢

第215章 道器相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深山老僧 本章︰第215章 道器相合

    對呀,他們在京都,冬天到了,哪怕身上裹了再多層的錦緞,腳上穿獸皮鞋,最受不了的還是腳。

    于是,到了冬天,連朝會都少了很多,都窩在家里不敢出門。

    可遼東、玄菟、樂浪那些苦寒之地,他們在冬天是如何保護腳不被凍傷、凍壞的呢?

    他們期待地望著劉協,希望劉協盡快給出答案。

    劉協有些小得意地說道

    “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

    “這人參、貂皮諸公肯定知道。可烏拉草諸公可能就不知道了。

    “我在重甲師時,那時重甲師還沒有穿上棉鞋,冬天到了,穿的都是鹿皮靴。鹿皮靴中墊的都是烏拉草。

    “烏拉草墊在鹿皮靴中,比棉鞋還要暖和。

    “東北百姓在冬天,都把烏拉草縫制在麻布衣中,然後外面再套上一件獸皮衣,保暖效果也堪比棉衣棉褲。

    “在吉州,人們的被子,都是麻布里面裝的烏拉草。”

    今日劉協說話連一個“朕”都沒用,用的都是“我”。

    崔烈脫口而出。“陛下如何知之甚詳?”

    話剛出口,崔烈馬上就懊悔不已。

    陛下已然去過幽州,自然是從重甲師得知的。

    重甲師屬于東北軍區,而當前東北軍團已經入駐吉州,就駐扎在黑土地上。

    連重甲師都穿上了內含烏拉草的鹿皮靴,重甲師怎麼會不知道吉州、箕州百姓冬天穿的是什麼?

    劉協看了崔烈一眼,神色中略有鄙夷之色。

    我說了我去了幽州,還說了重甲師已經穿上了有烏拉草的鹿皮靴,你還問我如何得知的?

    你是不是傻?

    這麼傻的人,怎麼會成為朝堂重臣的?

    蔡成也听出來了,這些前朝重臣,在宏觀上都有一套,可在微觀上,尤其是對邊遠地區的詳細情況,就知之甚少了。

    不了解大漢每一州的具體情況,如何能制定出符合大漢實際情況的政策?

    按理說,遼東、玄菟、樂浪在前漢武帝時期就已設置,可這些前朝重臣竟然不知道這三郡百姓是如何過冬的,可見,他們心中只有朝堂上的權力之爭,並沒把百姓的死活當回事。

    不見微,哪里能夠知著?

    如此大而化之的朝堂之風,必須要從根本上杜絕。

    車廂中陷入沉寂。

    崔烈只是情急之下的脫口而出,卻讓楊彪、馬日兩也覺得跟著丟臉,自然不會再開口。

    蔡成神色嚴肅,望著三人說道

    “我知諸公都期盼著起復,好繼續為大漢做出貢獻。我也理解,大漢中興,這才剛剛開始,任何人都希望參與其中,盡量在史冊上留下一筆。

    “之前我聞諸公言談之間,更為關注整體的宏觀層面和根本性問題。

    “只是我有一問如果不知各州百姓生活的細枝末節,又如何能制定出能促進大漢興盛的朝堂之策?”

    三人這下真的傻眼了。

    他們本以為崔烈問出了個傻問題,覺得讓他們這些前朝重臣臉上無光,誰知道,成公子卻從他們這一路的話中,听到了根本性問題。

    不了解實際情況,在朝堂上制訂出來的方略,不僅可能不合時宜,甚至可能背道而馳。

    這個道理他們都知道。

    知道是知道,可這些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在朝堂之上既爭權奪利,又明哲保身,早把“體察民情”四個字不知丟到哪里去了。

    他們也听出蔡成話中的意思,這可不是在敲打他們,而是明確地告知,如果他們仍然保持“形而上”,而完全忽略了“形而下”,他們哪怕起復了,在朝中也站不住腳。

    “是呀。《周易》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乃器之引,器乃道之托。無器之道,泛泛而空;無道之器,渺渺而茫。

    “吾等重道而輕器,愧為朝堂重臣。今日受教了!”

    楊彪對著蔡成恭敬一禮。

    崔烈、馬日也跟著楊彪,一起向蔡成致禮。

    可楊彪說的都是什麼意思呀?

    “形而上”、“形而下”,出自《周易•系辭上》。

    形而上,意指無形之物,《易經》說成是道;形而下,意指器用之有形之物,《易經》以一個“器”總而代之。

    在中國哲學史上,“形而上”逐漸被引申為表述抽象和具體、本質和現象、本源和派生物的範疇。

    在漢代時,“道”字除“道路”的意思之外,還有很多含義(看官如果有興趣可以自行在網上查看)。

    而今日楊彪所說的“道”,意指宏觀的道理、方法、規律、本質等“形而上”的內容,如治國之道、管理之道、茶道、棋道等。

    楊彪的意思是,道可引導器之發展,而器是道的落腳點。

    如果有道無器,就如兩晉時流行的“清談”一般,只大而化之的泛泛而談,卻空洞無實。

    如果只有器,卻不去總結其中的規律、方法,很快便會如在縹緲的大霧中,茫然不知方向。

    楊彪一方面向蔡成展示了自己的學識,另一方面則告訴蔡成,他們不會再“空而論道”,而是要講究道與器的結合。

    說白了,他就是告訴蔡成,蔡成的話他們听進去了。

    他們要開始理論聯系實際了,而他們也知道“理論需要聯系實際”這個道理。

    蔡成和劉協都是自小讀聖賢書之人,自然听懂了他們的意思。

    只是劉協低下頭,悄悄地撇了一下嘴,有些不屑。

    你們早干嘛去了?

    董卓禍亂京都時,吾每天嚇得都睡不好,怎麼沒見你們中哪個人出面?

    現在才知道理論聯系實際,是不是晚了點?

    蔡成知道,話題到了這里,已經聊不下去了。

    至于他們是否會理論聯系實際,出巡的時間還有很多,慢慢觀察便是。

    不過,蔡成想了個主意。

    這一路上,如果再發現什麼問題,就讓荀𨘥@駝廡├俺 沙脊餐 燙鄭 純此牆餼鍪導飾侍獾哪芰Αbr />
    蔡成向楊彪等人告辭,就準備下車去找皇甫嵩。

    找皇甫嵩干嘛?

    他要詳細了解他沉睡這幾年間護民軍的戰事。

    目前,他只是了解了征西軍團和西南軍團平定雍叛亂,以及征南軍團收復江夏、南郡之戰。

    其他軍團的動向,他幾乎一無所知。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塑強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塑強漢第215章 道器相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塑強漢第215章 道器相合並對三塑強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