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豈不是說,再有十年左右,大漢北方便都有柏油路了?”刑部尚書滿寵問道。
滿寵每年的考成都幾乎是所有在朝官員的最高分,于是在兩年前,順利地晉升為刑部尚書。
“一些山區修路要慢上一些,要想北方各州都有柏油路,可能還需要二十年。”楚實答道。
朱�y老爺子坐不住了,看向蔡成問道︰“公子,大漠上真有那麼多財富?”
蔡成趕快在大腦中搜索漠南、漠北的記憶。
還好,他繪制過漠南、漠北的《礦藏圖》,記憶里還有這一塊。
于是蔡成點頭道︰
“沒錯。僅漠南後世的內蒙古)便有二十幾處金礦,其他礦藏也非常多。
“至于漠北的礦藏更多,但需要我們把柏油路修到漠北。
“如此,漠南、漠北的礦藏不僅盡數為大漢所用,同時漠南、漠北也將是大漢巨大的畜牧場,大漢百姓從此不再缺少肉食了。”
“汝何不早說?難怪那些小崽子們不願意退役入兵部,不僅為大漢開疆拓土,還可以為大漢獲取巨大財富,這可不光是戰功呀。”朱�y假裝生氣。
其實,誰都知道,要論朝廷中誰最寵護民軍的那些娃娃,非朱�y莫屬。
正史中,朱�y的兩個兒子都死于非命。
長子朱皓本為豫章郡太守,卻被笮融設計殺害。
你沒看錯,就是在一品天下給蔡成下毒的那個笮融。
而在蔡成穿越而來後,朱皓當前還在徐州任縣令,並沒有被劉繇任命為豫章郡太守。
同樣,朱�y的另一個兒子朱符現在交州。
據野草傳信,朱符現已被士燮任為交趾太守,好像干得還不錯。
可到底如何,反正朱符給朱�y的信件,朱�y沒給任何人看過。
听到朱�y提到戰功,郭嘉也按捺不住,說道︰“征北軍團要分三路征伐,當前只有王底參謀長和徐庶副參謀長,參謀長嚴重不足。要不,我便去征北軍團任一個參謀長?”
郭嘉當前還沒到三十歲,自是想入軍積累戰功。
“哈哈哈哈——”哄堂大笑。
“奉孝,汝莫不是在做白日夢?”戲忠調侃著郭嘉。
“兩個戰略司合二為一,奉孝,汝覺得汝能脫離戰略司?”管篤也開始拿郭嘉打趣。
郭嘉苦著臉,叫道︰“不是在說瀛州和海軍嗎?如何說到征北軍團了?”
“是汝先提起的。”何山一點沒給郭嘉留面子。
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這笑聲中透著對海軍收取瀛州的認可。
笑聲後,何山看向管篤問道︰“你去了瀛州?”
“去了。只看了一眼出雲銀山,便急于向朝廷報喜,趕了回來。”
“出雲銀山?”謝方抓住了這個名字。“難道說,那里的銀礦石都堆成山了?”
“沒錯。出雲銀礦的儲量極大,也非常容易開采。”
“為何命名為‘出雲’?”
“這要問大帥。大帥給的資料便是這樣寫的。”
大家又看向蔡成。
蔡成腦子飛快地轉動。
他需要搜索瀛州的記憶。
還好,由于他繪制了瀛州《金、銀礦藏圖》,很快記憶便涌現了出來。
不過,蔡成此時並不知道出雲國是後世日本一個古國的名字,只能無奈地說道︰
“我哪里知道?我師尊山中客就是這樣告訴我的。”
“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銀礦。”荀𨘥@ 壇稍擦順 br />
然後,荀𨘥@ 疤猓 使荏啤 br />
“效起,海軍在瀛州,難道就沒有遇到抵抗嗎?”
“有啊。”管篤馬上肯定地答道。
“瀛州共有四個大島,小島無數。這四個大島分別是倭奴島、大和島、四國島和北海島……”
原來,海軍在渡海時,先是征服了對馬島。
對馬島上的居民還是很凶悍的。
之前不斷追殺海軍的斥候船,甚至還知道在海面布置包圍圈,想圍住斥候船。
只是斥候船的速度太快,在他們合圍之前,便能沖出包圍圈。
待海軍戰艦駛來之後,對馬島人並不畏懼海軍的巨型戰艦,反而如蜂群一樣,駕駛著數百艘小漁船,就敢沖向戰艦。
只是,海軍根本沒動用鎮海戰艦,只是平海戰艦發射了一輪艦弩,射翻了數十只漁船後,他們才被嚇得逃回對馬島。
待海軍陸戰隊登陸對馬島後,對方糾集了一千多人,用木制、竹制的兵器,想阻攔海軍陸戰隊上島。
結果他們的木制、竹制兵器,連陸戰隊的甲冑都刺不穿。
海軍陸戰隊只是砍了十幾顆頭顱後,他們就被嚇得投降了。
海軍陸戰隊告訴他們,對馬島從此屬于大漢所有。很快大漢便會派人來管治他們,還會給他們糧食。
但如果他們膽敢反抗,就會把他們全部殺光。
然後海軍陸戰隊在島上留下一個大隊駐守,就繼續前往倭奴島。
此時的倭奴國,只佔據了倭奴島南部不到倭奴島三成的地盤,眼看就要被滅國了。
海軍的到來,不僅救了倭奴國,還讓倭奴國心甘情願地並入大漢。
這兩年,倭奴國都是由原來的國王,以及經過青州大學堂培訓過的倭奴人在管轄著倭奴島。
至于大和島和四國島也非常簡單,海軍陸戰隊輕而易舉地渡海上島後,在倭奴人引路之下,直接去了島上幾個部落式王國的地盤,以為倭奴國報仇的名義,殺了他們的國王,大和島和四國島就歸大漢所有了。
至于北海島,海軍暫時並沒有去佔據。
因為當地人說,那里太冷了。一到冬天便是冰雪世界,人在北海島根本就無法生存。
不過,海軍陸戰隊並沒有佔據大和島太多的地盤,只佔據了出雲銀山周邊地帶。
如果要佔領整個瀛州,還需要朝廷的配合,也就是海軍陸戰隊負責開拓,而朝廷需要派遣官吏負責治理。
當然,這三年來,在箕州刺史公孫度和青州刺史田奇的支持下,對倭奴人的培訓一直沒停。
現在倭奴島上各個地域,甚至包括倭奴國鹿兒島金礦、出雲銀礦的開采,都是倭奴人在管理。
由于管篤去了一趟瀛州,看到了這一情況,才急于趕回京都,向內閣請求向瀛州大量派遣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