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去洞庭湖操練水師,便對襄陽這邊的情況不甚了解。
“唉!”劉表長嘆一聲。
一旁的蒯良知劉表有些話不好說出口,便主動開口。
“上次內閣詔令,其中要求如若無反叛之心,則必須放護民軍進駐。吾等本以為這是朝廷虛言,便回信說要觀察兩年,看如今內閣是否忠于劉氏漢室。
“誰知道,前幾日,內閣信件與護民軍同時到來。信上皆是斥責之言,且護民軍揚言,如若不放護民軍入城,便視襄陽為反叛,即刻攻城。
“昨日便是通牒的最後期限。故今日天一放亮,護民軍不再喊話,直接以霹靂車攻城。”
听了蒯良的解釋,蔡瑁眉頭緊蹙。
“襄陽城高牆厚,護民軍哪怕以霹靂車連放一月投石,城牆仍然堅固。
“何況,護民軍這是背水作戰。只需傳信隨縣霍峻,讓其封鎖漢水西岸,護民軍便逃無可逃……”
說到這兒,蔡瑁看了看在座諸公,有些困惑的問道“難道護民軍已提前攻克了隨縣?”
劉磐恨恨地說道“吾上了護民軍的當。護民軍本是先圍攻隨縣,霍峻求援,吾便派黃忠率一萬援軍前往隨縣。
“誰知黃忠抵達隨縣後,便再無音訊。吾派斥候探查,連襄隨谷地都進不去。
“剛剛接到斥候的回報,護民軍便已兵抵襄陽城下。”
劉磐很會說話。
本來往隨縣派一萬援軍是集體的智慧、劉表的決策,如今他卻說成是他一人為之,給足了劉表及諸公顏面。
蒯越接口說道“德 有所不知,護民軍的霹靂車比我大漢常見霹靂車,高出兩三丈,均為鋼鐵骨架,投石足有磨盤大小。
“今日護民軍只砸了一日投石,東城牆便已出現半尺寬的裂隙,破城便在明日了。”
蔡瑁、張允二人听後震驚莫名。
他們兩人怎麼這麼倒霉?才出虎穴,又入狼窩。
“事已至此,諸公該當如何?”蔡瑁無奈地又問了一句。
習禎苦笑一聲。“吾等正與使君商議是否重歸朝廷。”
蔡瑁一下子就听懂了。
其實蔡氏一族本就是襄陽本地最大的士族,蔡瑁亦是南郡太守,對襄陽太了解了。
襄陽雖然城高牆厚,可如今護民軍的霹靂車太厲害,可以直接把城牆砸得崩塌,城自然就破了。
襄陽易守難攻不假,可只要護民軍堵住東面出路,城內之人便無處可逃。
如今的襄陽城面臨打不過,逃不了的處境,要想不死,便只有歸降這一條路了。
既然歸降是唯一的出路,那還商議什麼呢?
蔡瑁當然想得明白,歸降的唯一障礙,便是劉表的名聲和臉面了。
之前內閣下達詔令,劉虞也代表皇室宗親給劉表寫信,劉表以為有江南退路,便想與朝廷周旋一二。
如今,護民軍兵臨城下,如果劉表此時歸降,便是以“反叛”的名義歸降的,搞不好會遺臭萬年。
很明顯,蒯氏兄弟、習禎、黃祖等人都是贊同歸降的。
想到此處,蔡瑁便開口說道“吾出城去與護民軍商談一番,無論如何也要給使君爭得相應的利益。”
這話誰都能听懂。
什麼利益?就是不能有辱劉表的名聲。
“可你剛剛回到襄陽,尚未歇息一番。”劉表有些尷尬。
他們這些人都是在護民軍勸降之時,便在城中的。
如今能出城與護民軍商談歸降一事者,非蔡瑁莫屬。
至少蔡瑁事先並沒有在襄陽城中。
如今蔡瑁剛剛回來,就說服了城中諸公,並親自前往護民軍大營,算是給足了護民軍和朝廷面子。
只是蔡瑁剛剛驚慌逃回,轉眼又要去與護民軍談和,總覺得有些對不起蔡瑁。
自然沒有人阻止蔡瑁去談和。
本來就都想歸降,何況蔡瑁還是最合適的人選。
和談非常順利。
一、劉表是奉內閣之令,主動重歸朝廷的;
二、解散襄陽私軍,全部回歸農耕;
三、派出蒯良與蔡瑁二人(也是劉表手下地位最高的兩位),渡漢水,至隨縣,負責勸降隨縣守軍;
四、劉表返回京都,是否還有官職,由內閣決定。其他荊州刺史府的官吏,包括蒯良、蒯越、黃祖、習禎等人,等待內閣的任命詔令;
五、蔡瑁、張允由于懂水師、水戰,暫時加入楊樂的陸水軍,蔡瑁負責江陵造船廠的建設,張允負責西陵造船廠的建設。
第二天,雖然城上沒有打出白旗,可襄陽城門大開,護民軍順利進入襄陽。
幾天後,隨縣黃忠、霍峻打開隨縣城門。
護民軍終于把防線推到了大江沿岸。
這里必須還要說一個小插曲。
黃忠的家眷被野草從長沙郡救出,順利地抵達襄陽。
抵達襄陽後,全家便一起前往京都洛陽,去大漢醫堂為黃忠唯一的兒子治病。
正史中,黃忠的兒子黃敘,自幼便體弱多病,大概在公元192年至198年期間因病而逝。
前期,黃忠因為兒子而影響了其軍事生涯的發展。
黃敘逝後,黃忠每戰必奮勇爭先,逐漸露出崢嶸,終成為蜀漢的一員大將。
或許是黃忠因為兒子死後便萬念俱灰,才每戰必爭先的吧。
現在一家人前往大漢醫堂,求醫華佗、張機兩位神醫,不知道能否救活黃敘。
而魏延則與黃忠一家人同行。
他也要去京都,入軍事學院學習。
別人都說是魏延運氣好,被護民軍看中了。
可他們不知道,魏延是青州成公子《人才榜單》上的人,自然有此殊榮。
同行者還有劉表、蒯良、習禎、黃祖、劉磐等人。
他們是反叛的首領,自然要送去京都,交由刑部審理。
還有蒯越呢?
劉表麾下兵馬除劉磐從江南帶來襄陽的之外,其余皆為蒯越和霍峻麾下。
他們兩人留在襄陽,協助護民軍處置遣散襄陽兩萬余兵馬的事宜。
而自從投靠劉表後便臥病在床的霍峻的哥哥霍篤,也隨著一起去了京都,同樣前往大醫堂就醫。
不到一月,江夏、南郡盡歸朝廷。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