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強漢

第139章 應對之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深山老僧 本章︰第139章 應對之策

    得到了斥候的報告,夏侯淵就沒再前進,派快馬回去請示曹操。

    而此時,孫策也派出桓階出使揚州,要與曹操守望相助。

    曹操當然答應了。

    由于摩陀嶺一戰,曹操又損失了數千兵馬,現在各方割據的勢力,就數曹操最弱。

    曹操在揚州的根基還沒穩,兵馬也不多,而揚州水師要比荊州水師弱上很多,既然孫策已搶先佔據荊州,那他還不如與孫策交好,共同抵御大漢北方。

    于是,這幾個月來,孫策與曹操一樣,都在忙于穩定州內四郡。

    魯肅與周瑜反對支援襄陽的理由是一樣的四郡初定,尚未穩固;兵馬不足萬,尚須提防東面曹操捅刀子。現在的荊州宜守不宜攻。

    只不過,魯肅听了桓佑的反對理由後,心生警惕。

    待桓佑離開,魯肅先是拉著周瑜交流了一番,然後摒退了所有人,才嚴肅地對孫策道

    “主公要當心了。”

    “何事當心?”

    “那桓佑雖然才十二三歲,其心智卻是極高。”

    “他說他是仙人弟子,心智高絕,不是應該的嗎?”孫策越听越糊涂。

    “如此心智高絕之人,知政懂兵,家族又為本地大士族,主公難道不擔心民心所向嗎?”周瑜直接把話給說白了。

    孫策愣了一下,然後臉色便陰沉了下來,半晌都不發一言。

    要知道,孫策和周瑜今年也才十七歲,魯肅比他們大了三歲,也才二十歲。

    這麼小的年紀,卻想成為荊州江南四郡之主,真是欺荊州無人了嗎?

    所以,盡管有程普、黃蓋、韓當再加上文聘為將,又有魯肅、周瑜、桓階、桓佑輔佐,現在孫策在荊州江南四郡還是不穩。

    今天在魯肅、周瑜的提醒下,孫策想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其中對孫策最大的威脅,恰恰是桓氏一族。

    桓氏一族在荊州要聲望有聲望,要人脈有人脈。尤其是荊州江南四郡的世家大族,均與桓氏交好。

    如今桓佑自稱自己是仙人弟子,而且造出了曲轅犁、雪花鹽、汀雲毛尖、湘潭紅等,和青州一樣的快速紡線機和快速織布機,已然畫出了圖樣,只等制造出樣機……

    如此樁樁件件,都證明了桓佑確實是仙人弟子。

    現在桓佑十二三歲,可再過幾年呢?

    待桓佑十六歲以後行了成人禮(因蔡成的原因,大漢開始流行十六歲便開始行成人禮,也就是及冠禮),長沙桓氏若想奪權,恐怕太容易了吧?

    要說孫策、魯肅、周瑜三人極為投契呢?三人都是極有智慧之人,哪里會想不到這些。

    “何以應對?”孫策看向周瑜和魯肅。

    周瑜把目光投向魯肅。

    他們三人中,此時真正拿主意之人,便是魯肅。

    “現主公是以‘大都督’之名統轄荊州四郡。此為軍餃,非民治之餃。”

    “子敬大哥是說吾要任荊州刺史嗎?”

    “正是。還要任桓階為刺史府長史,統籌處理四郡政事。而將桓佑帶于身邊,破格任其為參軍,只出謀劃策,卻不可讓其接觸軍隊。

    “只要桓氏接觸不到兵權,便不敢反。”

    孫策和周瑜都連連點頭。

    確實,以桓佑為軍師,只管出謀劃策,卻不讓其接觸兵權,同時給丁氏富貴,同樣不讓桓氏參與軍隊事務,便可制衡桓氏一族。

    突然之間,孫策看向魯肅。“子敬兄長需要什麼官職?”

    魯肅認真地想了之後,輕聲說道“不,荊州刺史不夠。吾以為,主公當上表朝廷,自舉為荊州牧,而公瑾則為荊州大都督,吾則可任大都督手下參軍。

    “如此,桓佑便可在牧府任治中從事,有事時,吾等齊聚牧府商議,桓佑自可出謀劃策,卻再也無法接觸軍隊。”

    “參軍?是否太低了?”孫策有些不解。

    “足矣。待主公真正能掌控荊州江南四郡時,職位有的是。當今,還是把職位讓于本地的世家大族,也便于他們為主公出力。”

    “如此不妥。”周瑜反對。“如此,在牧府處理政事之時,主公便孤立無援,何以應對世家大族那些人?吾認為子敬應該跟在主公身邊,在牧府任主簿。軍隊交由吾一人便可。”

    孫策眉頭緊蹙,看向周瑜。“如此,程普、黃蓋、韓當、文聘等人如何服你?”

    “無妨。吾當前只管招兵、訓練之事,慢慢與幾位將軍相處,自會得到認可。”

    周瑜對于收服這些悍將無比自信,根本不像是一個十七歲的娃娃。

    護民軍攻打襄陽,惹出了這麼一串事情,也讓荊州江南留下了隱患。

    如果此時蔡成還能保持穿越的記憶,肯定會說桓佑和孫策,誰都不可能成功。

    為何?

    蔡成會解釋

    首先,他自青州崛起,背靠的可是身為東萊太守的父親,並以此順利地說服了左氏和管氏兩族。

    那孫策靠的是什麼?

    他既要用桓佑,又要防桓佑。

    桓佑如果初始未能察覺,早晚都會察覺。

    孫策如此對待一個有著後世無數經驗教訓的穿越人,意味著什麼?

    桓氏一族會如蔡立支持蔡成一樣,毫無保留地支持孫策嗎?

    很難!很難!

    其次,通過管氏與管亥的關系,順利地說服了管亥,從而不僅得到了大量人口,還得到了最基本的軍隊,而且沒破壞青州農耕的根本。

    要知道,黃巾軍可都是沒有田地的流民。

    那孫策要得到充足的軍隊,他能從哪里招募?

    如果從民眾中招募,在地廣人稀的荊州江南四郡,必將影響荊州的農耕。

    荊州江南四郡總人口也才不到三百萬,能養十萬軍隊就頂天了。

    然後,他便讓大哥蔡正前往京都,既獻曲轅犁,又買官,同時行賄十常侍。

    獻曲轅犁是希望得到朝廷,至少是得到皇帝劉宏的支持。

    蔡成如願以償。

    買官,是鑽了皇帝劉宏允許買官的空子,而賄賂十常侍,是為了化虛為實,從而實際掌控青州。

    蔡成達成目標,還意外地讓蔡立得到了“青州牧”的高位。

    最重要的是,蔡成充分應用了黃巾之亂剛剛平息,天下仍然惶惶,青州刺史空缺的時機。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塑強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塑強漢第139章 應對之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塑強漢第139章 應對之策並對三塑強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