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朝廷緩過氣來,再來收復江東、江南全部故土。然後將大洪山、桐柏山、大別山、荊山、武陵山里面的山民遷徙出來,立足南郡與江夏。
如此,南郡、江夏發展得雖然會慢一點,但也慢不到哪兒去。
由于襄陽向隨縣派出了一萬援軍,征南軍團的攻取目標,自然馬上轉變為襄陽。
弓弩師、器械師出襄隨谷地後,便與楊樂率領的五千陸水軍匯合,然後渡漢水,直撲襄陽。
听到征南軍團的如此作戰計劃,蔡成知道,襄陽必破。
襄陽城再堅固,護城河再寬,也禁受不住霹靂車幾天的轟擊。
但如果要想迫降隨縣的守軍,還是要看劉表是否能歸降朝廷。
大軍抵達襄陽城下後,鮑信也由樊城渡過漢水,與楊樂軍、弓弩師和器械師會合,還給城中劉表送去一封信。
信是劉虞寫給劉表的。
沒有什麼客氣的語言,直接斥責劉表身為皇室宗親,卻不顧大漢國祚興衰,竟然想割據一方,數典忘祖,大逆不道。
最後,還告誡劉表,讓他懸崖勒馬,盡早重歸皇室。
如若不然,不僅會被族譜除名,還會連累族人,更是遺臭萬年。
劉表看信之後,久久沉默不語。
他想起了之前內閣給他的信件,那可是許其高官。可他那時卻以為朝廷軟弱,而自己則能以大江之天塹而割據荊州。
誰知道,放桓階、桓佑父子返回江南後,先是文聘被孫策伏擊被擒,再是蔡瑁、張允被孫策偷襲,荊州水師及江南四郡之地盡失。
隨後,孫策來信,請其遷治所于臨湘。
他當然知道,他如果真去了臨湘,表面上孫策、桓階、桓佑會奉他為主,實則是孫策想以他“皇室宗親”的旗號來對抗朝廷。
那時,他不僅是個傀儡,而且在沒了利用價值後,自己連同自己的兩個兒子劉琦、劉琮,都會性命不保。
他當然不會去臨湘,可他又沒臉重新歸順朝廷。
正首鼠兩端之時,收到青州成公子中毒身亡的消息。
此時,他又覺得機會來了。
成公子中毒身亡,內閣剛剛組建,北方數州尚未安定,朝廷哪里有精力顧得上南郡、江夏兩郡?
關鍵是手下的蒯良、蒯越、習禎等人,皆希望他再觀望一段時間。
畢竟,暫時無論是江南孫策,還是朝廷,暫時都沒有精力顧得上荊襄之地,何況還有隨縣、襄陽之險,以及南郡、江夏之千里沃土。
可劉表及其麾下的文臣武將再也想不到,他們剛剛听說雍 起兵,已然佔據函谷關,拒朝廷兵馬于函谷關以東時,南陽的護民軍征南軍團,便已經南下準備攻克隨縣。
劉表派黃忠率領一萬軍前往隨縣支援,才過了不到二十天,征南軍團便突然從當陽縣渡過漢水,直接封堵了襄陽以南的通道。
在護民軍抵達襄陽城下的同時,漢水北岸的護民軍便封鎖了漢水渡口。
襄陽以西是武當山,東、北為漢水,南通道又為護民軍所封鎖,瞬間成為一座孤城。
劉表及麾下的文臣武將這才反應過來,如果劉表不往隨縣派援軍,那護民軍攻隨縣便是真;
如果劉表如現實一般向隨縣派了援軍,護民軍的攻取目標便會變成襄陽。
本來劉表手下還有大將文聘,且有蔡瑁、張允水師為後援,可現在,文聘、蔡瑁、張允皆歸孫策,如果不是劉磐率麾下兵馬繞路渡江至襄陽,此時劉表麾下除霍峻一人外,真是要兵無兵,要將無將。
怎麼辦?
此時蒯氏兄弟倆瞬間改變了口風,力勸劉表重新歸順朝廷。
而習禎、劉磐等人,還是堅持守城。
襄陽城中存糧足可以吃上三年,為何不守?
一直都是很有主張的劉表,一下子便沒了主意。
降有降的理由。
畢竟劉表是皇室宗親。哪怕他是前漢漢恭王一脈,和後漢的光武帝劉秀八竿子打不著,可劉秀復漢後,承認漢恭王一脈是皇室宗親,才有了山陽劉氏一脈近二百年的發展。
以皇室宗親的身份割據一方、對抗漢室,好像怎麼也說不過去。
守有守的理由。
拋卻劉表的面子不提,襄陽城高牆厚、有八十丈寬的護城河、有兵有將有糧,且雍 兩州就會牽扯朝廷的極大精力,城下的護民軍能堅持多久?
就算城下的護民軍能夠堅持,可護民軍就不擔心江南孫策渡江北上,對護民軍前後夾擊嗎?
劉表猛然間想起了一個好主意。
他便帶著蒯氏兄弟、劉磐等人上了城頭,直接喊話護民軍,要與護民軍的首領對話。
鮑信策馬來到護城河畔,身後是兩百助他喊話的親衛。
張合坐鎮樊城,將這次指揮攻城的任務交給了鮑信,也讓鮑信能得到一些軍功。
鮑信還是很有禮貌的。
勒住馬韁後,便翻身下馬,然後躬身對著八十幾丈外城上的劉表深深一禮。
“征南軍團副軍團長鮑信鮑允誠,見過景升使君。”
“吾為大漢荊州刺史,汝為大漢護民軍,何故來攻伐荊襄之地?”劉表厲聲質問。
“哈哈哈哈——”鮑信仰天大笑。
“使君,為何明知故問?”
“如何明知故問?”
“之前內閣向各州郡下發過詔令如果願意服從內閣,重新歸順朝廷,則保留原官職,卻要放護民軍入駐。
“如果不願意服從內閣,便以叛賊論處。
“敢問使君,是放我護民軍入城而繼續做荊州刺史之位,還是拒絕護民軍入城而做叛賊?”
劉表本來的打算便是以他是朝廷封的荊州刺史,從而要求護民軍撤兵。
誰知道,鮑信對內閣詔令一清二楚。
“我家主公早已給內閣回信,因不知當前青州成公子以及他組建的內閣,是否忠于漢室,故須觀察兩年。”蒯良還想強詞奪理。
“住口!”鮑信怒吼一聲。“內閣詔令哪里容得討價還價?吾現給使君兩天時間。如若使君兩天後不放護民軍入城,爾等皆為叛賊。待城破之時,必生擒爾等押往京都,爾等亦會受萬世唾罵,遺臭萬年!”
說完,鮑信扭頭便走。
都已經兵臨城下了,哪里還容他們討價還價?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