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四百丈外的重騎師再次啟動,鐵蹄敲打著大地,直奔洞開的營寨沖來。
冀縣城頭上的守軍,瞬間再次歡呼雀躍起來。
開眼界了,大開眼界。
原來重騎師是這樣破開叛軍營寨的!
中軍大營中的一萬多西涼悍卒則是滿臉絕望。
那個痛斥張繡的校尉,正在組織營寨內的兵馬,準備上寨牆防守。
誰知可護民軍不按常理出牌,竟然還有這樣的打法。
陰損,太陰損了。
如果都是這樣,那營寨還有什麼用?恐怕只能躲城中,以城牆才能擋住護民軍騎兵吧?
眼看著護民軍的騎兵重新啟動,沖向洞開的營寨大門,之前痛斥張繡的那個校尉急中生智,大聲呼喊著
“莫慌!吾等結四重盾陣,逼賊騎出營。其他人上寨牆,以弓箭防之!拖過白日,夜晚到來,吾便率爾等突圍。”
此時便看出西涼悍卒的彪悍了。
哪怕面臨如此絕境,仍然想著如何抵抗。
關鍵是,他們竟然願意服從這危急關頭站出來的校尉。
這可是涼州數百年與西羌打出來的經驗。
如果沒有這樣的戰術素養,以整個涼州不足五十萬的漢人,哪里能擋得住數百年來西羌、匈奴不間斷的侵擾?
結盾陣的速度非常快。
數百盾兵居前,兩人持一面大盾(也叫重盾),快速向營寨門口逼去。
數百盾兵身後還跟了一千空手的悍卒和一千長槍兵。
一旦護民軍的騎兵要沖撞大盾,空手的悍卒便會與大盾兵一起,全力頂住沖擊大盾的騎兵,而他們身後的長槍兵便會從大盾頂部、間隙,把手中的長槍刺出去——步卒盾陣的標準戰術。
他們的目標就是止住護民軍突騎的沖鋒勢頭。
騎兵一旦停了下來,就是待宰的羔羊。
突騎?
沒錯。他們就是把護民軍的重騎師,認成了大漢突騎。
抵抗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擾,僅用步卒可不成。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游牧民族,來去如風,尤擅騎射。
若以步卒應之,除非設置好嚴密的包圍圈(李牧抗匈奴,就是這樣的戰術),否則步卒根本跟不上騎兵的節奏,只能被動挨打。
這也是在戰國之時,秦國、趙國和燕國都修建了長城的原因,秦朝時,秦始皇下令把所有的長城連為一體,就是想阻止匈奴南侵的鐵蹄。
要想侵擾中原,你便要下馬翻過長城吧?
你人能過得來,馬能過得來嗎?
就算你有辦法把馬也搬過來,那你侵擾之後的撤退呢?
只是長城能起到烽火台和一定防御作用,卻無法打敗匈奴。
知道衛青、霍去病是如何打敗匈奴的嗎?
他們靠的就是“突騎”。
自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抵御草原民族的侵擾,中原農耕民族就發明了“突騎”。只不過,那時突騎是由戰車組成的。
只是用此突騎應對匈奴鐵騎,還是打不贏。
漢朝時期,騎兵都是單馬鐙。騎士在馬上穩定性不足,也無法借力。
無論是沖陣,還是當面廝殺,由于馬背上的騎士無法向戰馬借力,大部分力氣都用來把自己穩定在馬上了。
這也是呂布在京都城外,只與蔡成交手一合,便狼狽而逃的原因。
不是蔡成的力氣比他大,而是蔡成是雙馬鐙,不僅可以用足自己的全部力氣,還能借戰馬奔馳之力。
倉促之間,呂布沒有看到蔡成、顏良、文丑三人都是雙馬鐙,所以認為蔡成的力氣太大,絕非自己能敵,才嚇跑了。
單馬鐙連廝殺都不行,就更別沖陣了——稍微遇到一點阻力,戰馬上的騎士就會掉下馬來。
哪怕漢朝時組建了騎兵,也不是匈奴騎兵對手——騎射之術比不上匈奴騎兵。
匈奴騎兵可都是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哪怕沒有單馬鐙,他們也能在馬背上坐得穩、射得準。
改變這一局面的便是衛青。
衛青創改良了自古以來的“突騎戰術”,創造性地把步卒的軍陣戰法移植到了騎兵身上,組建了一個個突騎方陣,講究陣形和相互配合,開創了大漢的“突騎戰術”。
不僅如此,衛青、霍去病麾下的騎兵,不僅能夠騎射,還能一手引韁,一手持矛,以騎沖陣。
當然,這樣的戰術戰法雖然克制住了匈奴騎兵的騎射之術,但每次沖陣,騎兵的損耗也是極大,純屬“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騎士手中的長矛還沒刺出多少下,自己可能就被撞擊下馬。
騎兵掉下馬來,如果運氣極好,沒被身後的戰馬踐踏成肉泥,也會戰力全失。
用突騎的戰法與匈奴打,基本上就是“一換一”打法。
說漢武帝窮兵黷武,就是因為與匈奴作戰的損耗太大了,基本上是在與匈奴拼人口和戰馬數量……
可不這樣打,又如何能打敗匈奴呢?
要知道,西漢時期面對的匈奴,可不比其他任何時期的匈奴。
那時匈奴出現了一個猛人,就是匈奴大單于冒頓。
他竟然統一了草原上所有的部落,建立起了一個東起遼東、西至西域的龐大匈奴帝國。
別看劉邦能夠打敗霸王項羽,可他被圍白登山之後,就看明白了。憑大漢的步卒及少量的騎兵,根本不可能戰勝騎射精湛、來去如風的匈奴鐵騎。
和親,上貢,也是西漢前期恥辱卻無奈的韜光養晦之舉。
直到衛青找到與匈奴鐵騎對沖的方法,那就是“大漢突騎”。
為什麼衛青、霍去病在歷史上的聲望如此之高?他們也僅是打敗了匈奴而已,又沒能滅了匈奴。
要知道,在衛青、霍去病之前,便有李牧、蒙恬都對抗過匈奴,在衛青、霍去病之後,又有西漢陳湯、東漢竇憲、初唐李靖……
中國歷史上與草原游牧民族對抗的猛將太多了。
然而不一樣的是,衛青、霍去病面對的匈奴,可是草原上第一個統一的、兵鋒正盛的匈奴帝國。
我們不妨看看草原上一旦統一,會給中原的大漢民族造成什麼傷害吧。
寫到這里,筆者實在忍不住眼中的淚水。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