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話鋒一轉。“不過,青州牧府治理青州,用稷下學宮各家士子的話來說,叫‘民本學說’。”
“民本之學?這是何種學說?”眾人都有點懵。
他們從來沒听過有“民本學說”。
“以民為本,富民強國;農工商並行,天下大同。此乃稷下學宮士子們總結出來的‘民本學說’核心宗旨。”
“這豈不是說,賤民與我士族、士子平起平坐了?經商之人也能為官為吏了?”蔡瑁覺得內心中有一股怒火在升騰。
“以陛下之角度,士族、豪紳、農戶、流民、賤民皆為民。”
劉備在青州時,時常跑去臨淄稷下學宮所在,听百家之言,亦與其他人相辯。
所以,反駁蔡瑁自是輕而易舉。
然而,蔡瑁並沒有放棄,聲音也提高了起來。
“自古以來,士族與皇權共治天下。而賤民、流民、農戶如何能與士族平起平坐?”
“為何是士族與皇權共治天下,而不是民中能者治天下?”劉備反問。
劉備這個“民中能者”,自然是包含了士族豪紳在內的。
他之前就說過,士族也是民。
“哈哈哈哈——”蔡瑁大笑。“農戶、賤民連字都不識,如何能治天下?”
“那讓農戶、賤民識字讀書不就行了?”劉備再次反問。
蔡瑁正想說什麼,突然之間,他發現自己已經辭窮。
士族能參與治天下,就是因為他們讀了聖賢書。
可讓農戶、賤民也識字讀書,誰能說他們中沒有大才?誰能說他們中沒有能者?
可眾人中最為善辯的習禎,在劉備的話中,仿佛抓到了什麼。
他馬上問道︰“玄德,青州可是以為識字、讀書很容易?”
劉備沖著習禎拱了拱手。
“左伯紙、黑板、粉筆、硬筆等的出現,讓識字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在青州,凡是蒙學皆為免費。先生的俸祿由牧府供給。
“按青州推行新農體系之前計,大漢蒙學之人,包括所有學子、士子,不超過十萬人。
“而如今青州,僅參與蒙學之人,就高達五十萬人以上,完全踐行了孔聖的‘有教無類’。”
如果說,之前劉備所說的錢多糧足兵強,還不能讓在座之人震驚的話,如今青州僅蒙學之人就高達五十萬人以上,所有人就不只是震驚了,而是直接震憾其神魂。
當然,劉備還沒說,數十萬護民軍全部過了蒙學之期,沒說護民軍訓練營中的孩童同樣在蒙學。
最可怕的是,在青州各郡縣,還開辦有“夜間掃盲班”。
如果全部加上,青州識字之人起碼有一百五十萬人以上。
也就是說,再過十年,僅青州就可擁有數十萬讀書人。
“可……可……”習禎“可”了半天,也未能再吐出一個字。
他不是沒有疑問,而是確實被這個消息震得外焦里嫩,實在是說不出話來了。
半晌後,慢慢平復了自己的情緒,才繼續問道︰
“可青州哪有那麼多先生?又哪有那麼多能解讀古籍之飽學之士?”
習禎差點把“家學”二字說出來。
可話到嘴邊,還是變成“能解讀古籍之飽學之士”。
家學是士族的根本,不足為外人道也。
劉備平和地答道︰“如果只是識字、蒙學,青州這些年以先學教後學,而且並不缺少先生;而從識字始,到各專業學堂之教本,皆為成公子編撰。
“成公子編撰的教本,不僅涵蓋了所有古賢之典籍,而且還有更多的古典中所未記載之內容。
“以青州飽學之士之評價,這些新的內容,堪稱‘治世絕學’,遠勝于當前大漢世家之‘家學’。”
劉備這一番話,堪稱石破天驚。
在座之人,除武將文聘和簡雍、孫乾外,全都不自覺地站了起來。
“成公子之學勝士族家學”這句話,太驚人了。
不知過了多久,眾人才止住震驚,重新落座。
劉表問道︰“玄德賢佷,為何成公子之學未能流于世間?”
“現在《漢報》都印制出來了,”劉備抖了抖手中的《漢報》,可見當年成公子所言之‘活字印刷術’已在青州實現。
“可以預見,不久,青州之學會快速流傳于天下。”
劉備說的是“青州之學”,而非“成公子之學”。
蒯越抓住了這一點,馬上問道︰“為何稱為‘青州之學’?”
“成公子言,他所編撰之書籍,未必完善。故他交于稷下學宮眾多士子共同完善。故稱‘青州之學’。”
突然之間,蔡瑁瞪著眼楮說道︰“玄德,汝乃青州所遣否?何故直言成公子之好、之才?”
劉備猛地起身,眼楮瞪著蔡瑁。
“皇叔有詢,備只實言爾。德 何故辱吾?”
然後,劉備又看向劉表。“德 乃南郡太守,備一介白身,不敢相斗。故向皇叔告辭!”
言畢,劉備直接帶著簡雍、孫乾、關羽、張飛四人,便絕然出門而去。
“玄德莫惱。畢竟汝之所言,過于驚世駭俗,也確實沒有一點不好,難免讓人生疑。”
蒯良在後面叫著,打著圓場,但言語之間,仍是不相信劉備所言。
“子柔公,青州一州,便勝我大漢一朝。何止富甲天下?其文治武功,諸公日後便知。”
然後,劉備頭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劉表連忙派人給劉備一行人送去便服,以讓他們過漢水後,不會被樊城的護民軍阻其去益州。
哪怕黃祖告訴劉表,說劉備兩位義弟乃當世一流猛將,可劉表還是沒有阻劉備離開荊州。
除讓劉備繼續完成自己的使命外,不管是黃承彥轉述的“八大世功”,還是剛剛這一番言語,都是在說青州有多好,難免讓人生疑。
故而,劉備被氣走,劉表也未責備蔡瑁一句。
看到周邊無人之時,孫乾也問劉備︰“玄德公,汝盡言青州之好,荊州之人疑心實乃正常,為何會一怒而走?”
在孫乾看來,劉備一直是個沒脾氣的人。
劉備只輕輕地回了一句︰“借故而脫身,不負陶使君。”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