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內心大叫一聲“不好”,雙腿用力緊夾馬腹,胯下戰馬徑直向前躥去,口中還在大喝︰“休傷我三弟,關雲長來也!”
可經過蔡成調教過的張飛,哪里會看不透孫策的招數?
雖然自己的蛇吻無法劃上孫策的脖子,可自己的蛇矛仍然可以砸中孫策的長槍。
孫策這個看起來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能禁受住自己的力量嗎?
說時遲,那時快!
張飛的蛇矛已經砸在孫策的長槍上,丈八蛇矛的蛇吻,“呼”地一下擦著孫策的脊背掃了過去。
與此同時,與孫策同時出城的韓當,弓已張開,口中大叫︰“二打一,好不要臉!”
“嗖”的一聲,箭矢離弦,以肉眼難見的速度,飛向關羽。
誰知道,關羽仿佛早已知道孫策軍中有善射之人一樣,一邊向前沖,眼楮的余光還在掃視著孫策一方的陣營。
看到韓當發箭,關羽暗自哂笑。
眼看箭矢飛來,“嗖”的一聲從馬背上掠過,而兩軍誰都沒有看到馬背上的關羽。
馬背上的了關羽,竟然不見了。
當然,如果不盯著馬看,而是看向馬的一側,就可以發現,關羽單手提刀,另一只手抱著馬脖子,身子完全藏于戰馬的一側。
箭矢飛過去後,關羽大怒,喝道︰“安敢暗箭傷人?!”策馬沖向剛剛施放暗箭的韓當。
韓當本是遼西人氏,少時常年與烏桓打交道,竟然練得一身騎射功夫,被孫堅任命為自己的別部司馬。
韓當騎射功夫高超,主要因他的臂力極強。
但若讓在馬上廝殺,那水平就不敢恭維了。
所以韓當看到關羽放棄孫策,竟然直向自己沖來,哪里還有時間射出第二箭,調轉馬頭就向自家陣中跑。
而此時,孫策的戰馬直接被張飛一矛抽得“唏聿聿”直叫,正馱著孫策向自家陣中逃竄。
怎麼回事?
原來看到孫策馬背上的身軀突然下伏,張飛便已知道“暗渡陳倉”一招已被孫策看破。
只是你能看破第一招,有本事你再來看破我第二招?
張飛在兩件兵器相撞的瞬間,便已決定順勢而為,利用兵器之間的撞力,再來一招“畫龍點楮”。
何為“畫龍點楮”?
就是張飛利用撞力,看似蛇矛飛蕩,實則是暗在順勢蓄力,在回縮一下後,再疾速刺出。
一般情況下,不可能用出這一招。
因為兵器相撞後,都會用力掌控自己的兵器不要飛出去。
然而。張飛的力氣大呀。
兵器相撞的瞬間,張飛連兩個眨眼的時間都不用,便可以重新掌控蛇矛。
也正因為如此,蔡成傳授給張飛的矛法,多數都是陰人的。只有少數幾招,才是與對手實打實硬拼的。
所以,這“畫龍點楮”同樣也是陰人的。
兩兵器相撞後,張飛能夠在兩三個眨眼的時間,就能重新刺出蛇矛,然後對方的身上便會出現一個透明的窟窿。
孫策身上出現透明窟窿了嗎?
沒有。
孫策的力量自是沒有張飛大。兩兵器一撞,孫策便已心知肚明。
可孫策的戰場經驗可比張飛多。
孫策十四歲就舉行了及冠禮,然後便去了涼州,在孫堅身邊,與孫堅一起與韓遂叛軍作戰。
雖然作戰的時間不長,可孫策卻用這不到半年的時間,反復與羌胡精騎廝殺,積累了不少騎戰的經驗。
所以,他一發現張飛的力氣比自己大時,孫策腦中馬上反應出力量大的對手騎戰的招數。
于是,他竟然利用兵器相撞的力量,瞬間翻身下馬,一邊在地上翻滾卸去下馬的慣性,一邊用手中的長槍直刺張飛的馬腹。
這一招太陰損了。
如果被他刺中張飛的馬腹,張飛不僅會落下馬來,還可能被孫策順手一槍取了性命。
張飛從蔡成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唯快不破。
所以,張飛這些看來,演練蔡成傳授給自己的矛法,首先練的就是一個“快”字。
出招要快,變招同樣要快。
于是,就在張飛策馬從翻滾在地的孫策擦身而過之時,手中蛇矛又已經變招。
一招“打草驚蛇”,是專門為了對付地面之敵而設計的。
所以,孫策長槍疾出,刺向張飛馬腹的那一瞬間,張飛的蛇矛再次砸到了孫策的長槍上,竟然直接幫孫策止住了在地面上的翻滾。
就在張飛想調轉馬頭再殺孫策之時,孫策的戰馬已經調頭跑到了孫策身邊。
就在孫策上馬的瞬間,張飛也策馬沖了過來。
只是還沒沖到可以刺殺孫策的距離,就看到孫策往馬背上躥。
張飛大喝一聲“看矛!”,手中蛇矛已經掄起,直接砸在孫策的馬屁股上。
可張飛哪里知道,孫策的戰馬可是西涼馬,按血脈,可是接近于汗血寶馬的血脈了。
被張飛砸了這一矛,戰馬並沒有癱倒在地,而是一聲嘶鳴,極速地竄了出去,眨眼間就脫離了張飛蛇矛的範圍。
而策馬奔逃的孫策,看到關羽正要沖入自家軍營追殺韓當,同樣大叫一聲︰“賊子,孫伯符在此!”
然後就策馬殺向關羽。
而他再也殺不到關羽身邊了。
黃祖看到關羽、張飛都在策馬沖向對方的戰陣,馬上下令全軍壓上。
孫策一方也不甘示弱,數千兵馬也朝著黃祖軍壓了過來。
孫策在馬上稍一觀看,便大驚失色。
那關羽太厲害了。他在自家陣中,大刀一揮,就能飛起一片頭顱,步卒根本困不住他。
而關羽在陣中來回沖殺,遠處的韓當根本就無法瞄準關羽、再施暗箭。
回過頭去,發現張飛正對自己緊追不舍。
孫策知道打不過張飛,急忙大聲吆喝。
“城上掩護,射住陣腳,撤回城中!”
城頭上的黃蓋听到了孫策的呼喊,馬上讓城頭上一直戒備的弓箭手放箭。
“呼啦啦”的箭雨向黃祖軍前覆蓋而下。
而正在向黃祖軍壓來的孫策軍,此時也不再前壓,而是組成盾陣,開始步步後撤。
僅從孫策軍撤回城中的戰術,就可以發現,孫策軍中的西涼悍卒確實是百戰老兵,竟然沒有絲毫慌亂,不僅以盾陣掩護大軍撤退,而且還順帶著把孫策接應了回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