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護民軍雖歷經五年,可各方面的人才仍然極缺。所以,我想把青州軍事學堂改為‘大漢軍事學院’,我親任院長,並想請老將軍出任常務副院長以及兵部侍郎。”
“常務副院長是什麼意思?”朱�y听不懂。
“就是除我之外的第一人。我不在時,所有一切均歸你管。與兵部侍郎同級,可能要比你之前的九卿之位略低。不知老將軍可願就任?”
陛下已經親封蔡成為兵部尚書,這兵部侍郎就是兵部第二人。
“老夫一生征戰,最喜行伍生涯。那個什麼勞什子河南尹,是先帝削我軍權所給的補償,我本也做不來文職之事。不過,你得和我說說,‘軍事學院’又是做什麼的?”
“培養大漢軍事人才的最高學府,�D比太學。”
“是培養將軍的?”
“不僅僅是將軍。軍事學院分為很多科目,射術戰陣、行軍宿營、作戰指揮、後勤供給、軍事工程、斥候軍情、軍事戰略、軍事發展、軍械研制……等等”
“哈哈哈哈——”朱�y又是一陣爽朗大笑。“大帥,老夫領命!兩個職位,老夫都應了了!”
兵部侍郎雖然比起朱�y原來的河南尹低了半級,可卻讓朱�y這位一生征戰的老將軍能夠重回軍方。
這才是他夢寐以求的,何況他還要參與培養軍事人才。
朱�y的老臉都快笑出花了。
隨後朱�y又問了一句︰“軍事學院真有這麼多的學科?”
“比剛剛說的還要多。還有地形學、情報學、海戰、江河戰、湖泊戰等各種細分學科。”
趁著朱�y未及發問,蔡成趕快說道︰“公偉朱�y字)老將軍,我還給你找了個助手。”
蔡成一指管篤。“就讓管篤管效起來做常事學院的教務長,日常事務都歸他了,老將軍只需要給予指點便好。”
“一個小毛孩子?”朱�y有些不解。
蔡成尚未給他介紹各個將領,所以朱�y對管篤是一無所知。
朱�y也完全忽略了蔡成也是一個毛孩子。
“老將軍,你可別看不起這個毛孩子。”皇甫嵩大聲說道。
“圍殲甦僕延五萬精騎,護民軍不損一人之策,便是這個‘毛孩子’所獻;
“特戰隊直搗烏桓王庭,斬殺丘力居,盧龍塞埋伏,全殲張純、蹋頓和烏延,亦是他之策。
“他可是護民軍的副總參謀長,護民軍的第三號人物。大帥不可缺的左膀右臂。”
皇甫嵩還帶著一絲炫耀之色,好像別人都不知道一樣。
朱�y已經驚得說不話來了。
這人能打仗,還能做常事學院的教務長,豈不是文武雙全?
可他明顯還不足二十歲呀。
管篤知道蔡成讓他籌建軍事學院,很不情願。
不過,蔡成要陪陛下出巡,籌建軍事學院,還非他不可。
何況,他知軍事學院對未來的重要性,自然會全力以赴。
管篤恭敬對著朱�y行了個軍禮。“尚需老將軍多多指教!”
“自古英雄出少年!好!好!好!”朱�y樂不可支。
管篤扶著朱�y坐下,蔡成卻走到沙盤前,大聲說道︰
“讓你們討論今年的戰事,你們卻東扯西扯的。不過,好像你們入京後,已經商議兩天了。馬上我要點名各位主將,各自說說下面的戰事選擇,以及發展態勢。”
蔡成故作凶狠地把各個主將盯了一眼,然後才補充道︰“給你們兩刻鐘時間,可以自己軍團的人商議。”
然後,蔡成重新悠悠坐下,還對朱�y眨了眨眼,做了個鬼臉。
朱�y被蔡成逗得臉上的褶皺都樂得張開了。
他這才想起,這個大帥也是一個毛孩子。
朱�y知道,這是蔡成在考校各軍主將。
只是考校的辦法似乎有點奇怪。
畢竟之前說過,整體戰略由兵部負責。在整體戰略沒有頒布之前,讓各軍將領怎麼說?猜嗎?
突然間,朱�y明白了蔡成的良苦用心。
他這是要培養各軍將領的戰略思維?!!!
為何要培養戰略思維?
很明顯,這些將領日後可不是簡單的獨領一軍,而是獨自負責一個方面的戰略展開。
或者說,每支軍隊必然有其自己不同的戰略方向和戰略目標。
再往深想,這幾乎是要各個方向都要自己制訂戰略。
為何如此?
只有一個答案︰兵部已經無力為其制訂戰略,只能進行戰略指導和戰略審核了。
能讓兵部無力制訂戰略,說明只有一個可能,路途太遠,聯絡極其不便。
比如說西域長史府的治理方略,朝廷只能事後評議和總結,卻無法提前為西域制訂治理方略。
畢竟,朝廷中人誰也沒去過西域,自然不知在西域該如何治民。
這也是靈帝登基後,群臣建議放棄西域、任其自生自滅的根本原因。
他們不知道怎麼管,也管不了。
可讓各軍將領自行制訂自己方向的戰略,就不怕失去掌控嗎?
比如說,兵部朝廷往西域派一軍駐守,兵部不僅每年要為其提供糧餉,還很難知道這支軍隊的實際情況。
這支軍隊哪怕是自立,朝廷可能也要等若干年後才能知道,甚至是還無法派兵征討。
除路途遙遠外,大漢與西域還隔著無垠的沙漠。如若勞師遠征,勝敗暫且不論,僅錢糧就不知道要耗費多少。
最重要的是大漢從未向海外用兵,最多也就是派水師沿海掃蕩一番。
大漢如此龐大的土地都耕種不過來,去海上鬧什麼?
二者結合起來,朱�y發現,蔡成不僅要在陸上擴張,還要出遠海。
這是要做什麼?又怎麼管呢?
眾將可沒管朱�y坐在那兒不斷糾結,各自軍團的人馬上都湊到一起,緊急商議了起來。
張遼還專門跑出去,把王底叫了進來。
今天這全新的軍議形式,倒是讓朱�y、皇甫嵩等新入將領開了眼界。
只有法正,一個人繞著整個大漢及草原的沙盤,轉來轉去,邊看還邊思索著。
孟達則是步步緊隨法正,也不說話,就那麼跟著。
而公孫瓚、華雄、徐榮三人,站在沙盤的一角,不知加入哪個軍團討論,只能靜靜地看著。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