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強漢

第287章 全新觀點1)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深山老僧 本章︰第287章 全新觀點1)

    第二天辰時,賈詡、法正、孟達三人,準時來到了作戰室。

    可他們進入作戰室後,就心頭一驚。

    作戰沙盤撤掉了。

    蔡成急忙趕來,解釋道︰“洛陽城下,軍情較急,必須要馬上出發前往洛陽。如果文和、孝直、子敬願意的話,我邀請三位與我一起同去洛陽城下,看我護民軍攻克洛陽、誅殺董賊。”

    賈詡、法正自然是欣喜異常,孟達也想去前線看看。

    成公子此舉,豈不是說明有意籠絡自己三人?

    而且,這一路上,倒是有大把時間听成公子講解“王朝必衰”之本因,不亦樂乎?

    賈詡、法正不擅騎馬,蔡成只好和他們同乘一輛馬車。

    孟達對他們所議內容不感興趣,主動要求騎馬,說是多與護民軍親近,為日後在護民軍中效力奠定基礎。

    蔡成一路上,給賈詡、法正二人,講述了“王朝必衰”的另外幾個本因。

    繼“知識壟斷”這第一個本因後,第二個本因,則是“血脈傳承”。

    雖然在大漢流行“君權神授”的說法,可誰都知道,那只是蒙騙普通百姓,維護皇室統治,美化君權的一個說辭。

    真正授予皇權,往往是要經過血淋淋的爭斗。

    例如呂後薨後,周勃、陳平為首的一群人,就要與呂氏家族進行慘烈的爭斗。

    爭斗勝利了,把皇權授予誰,就是周勃、陳平為首的那群人說了算。

    他們本想找個老實听話的皇子,然後把皇權授予他。結果選擇了做代王的漢高祖四子劉恆。

    最終的結果,誰都知道,原來劉恆一點都不老實,更不听話。

    所以,授予皇權的周勃、陳平就開始倒霉了。

    同樣,當今的年幼皇帝劉協,是董卓授予的皇權。

    反正劉協才九歲,又沒有任何靠山,董卓想怎麼擺弄他,就怎麼擺弄他。

    如此說來,負責授予皇權的周勃、陳平、董卓,他們是神嗎?

    明明是人為,卻非要說“君權天授”,根本就說不通。

    開國皇帝通常都是英明神武的。

    如果他不是英明神武,在群雄爭霸之時,他就不可能從刀山火海中殺出一條血路。

    當然,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是個例外。

    他的皇位是他上兩代長輩給爭取來的,他直接就摘了桃子。

    也正因為司馬炎既不英明,也不神武,所以無論是天下之人,還是司馬本族之人,都不服司馬炎這一嫡系。

    所以才會有“八王之亂”,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讓人啼笑皆非。荒誕不經的皇帝……,最後被“五胡”直接趕到江南去了。

    當然,現在還沒有晉,蔡成當然不能舉晉的例子。

    但秦朝的胡亥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而自漢高祖劉邦始,至如今的漢獻帝劉協,大漢前後二十四個皇帝,其實荒唐無比的皇帝還少嗎?

    開國皇帝是明主、聖君,就等于他的子孫是明主、聖君嗎?

    歷史早已經證明,按血脈傳承,可能有聖君,但總是鳳毛麟角。

    血脈傳承,總會有不肖子孫當皇帝。

    說白了,這樣的人,只要當上皇帝,就會開始敗家。先帝劉宏,就是一個擺在眼前的例子。

    一般進入到王朝中期,就很難出現聖君了。

    這與第三個本因有關。

    第三個本因,深宮枷鎖。

    開國皇帝能奪取天下,自然對社會、對民情,有著相當深度的了解,同時也對追隨自己的人,有著幾乎絕對的統治力。

    可之後呢?

    皇子小的時候,會被鎖在深宮,幾乎不與外界接觸。

    皇子長大了,要麼爭奪皇位,要麼封個什麼王,然後去封地。

    去封地的還好,至少有了了解社會、了解民情國情的機會。

    可沒去封地的,一生都在皇宮中。

    哪怕是出巡,也就是走馬觀花,哪里有機會了解國情、民情呢?

    所以,除非像漢武帝劉徹那樣,確實是天生的英明神武,否則,深宮中培養出來的皇帝,就是個廢物。

    可不是有太傅、太師來教導皇子們嗎?

    別逗了。

    前面已經說了,朝臣中,絕大部分都是士族集團的代表,太傅、太師可以給皇子們講聖賢之道,可真實的民情、國情,那是絕對不會告訴皇子們的。

    如果真把皇子們教明白了,等他登基後,朝堂之上的話語權歸誰?

    這樣的皇帝上位,他能做出多少利國利民的決策?

    所以才會有晉惠帝司馬衷“何不食肉糜”這樣的笑話。

    只是我們笑過之後,稍加思索,就會覺得又可悲,又恐怖。

    因為司馬衷真不知道饑荒是什麼樣的。

    在他看來,他提出這個問題,是從心里想為百姓做點什麼。

    蔡成把這樣的現象叫做“深宮枷鎖”。

    為什麼王朝到了中期,再難出明主、聖君?

    因為前期士族集團不敢太張揚,在朝堂之上的話語權,也往往被皇權所壓制。

    而到了王朝中期,不是皇子中沒有聰明人,而是他們中的某個,戴著“學宮枷鎖”而繼位成為了皇帝,因不了解國情、民情,對朝堂之上各種花樣了解甚少,哪怕再聰明,也是在自然而然中,慢慢變成朝臣手中玩物。

    戴著“學宮枷鎖”而繼位的皇帝,本身就沒有成為明主、聖君的條件。

    他畢竟在皇位上坐著,等他體會到“孤家寡人”真實含義時,你讓他如何應對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

    他再聰明又能如何?根本就不是朝堂之上各個利益集團的對手,只能逐漸淪為傀儡。

    無依無靠的皇帝怎麼辦?他只能自己去找依靠。

    他能依靠誰?

    當然是找自己的生母以及生母的族人外戚集團),以及把他從小服侍到大、對他百依百順的的宦官宦官集團),有時還可能會找自己的皇室宗親。

    于是,這又牽扯出了第四個本因︰五權相抗。

    哪五權?

    皇帝、宗室、代表士族的朝臣、宦官和外戚。

    這是五個完全不同的利益集團。

    而且,宗室可能會與朝臣聯姻,朝臣的女兒可能會入後宮而變成外戚,宦官可能成為朝臣、皇室宗親可能會盯上皇位……

    好了個亂字了得!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塑強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塑強漢第287章 全新觀點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塑強漢第287章 全新觀點1)並對三塑強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