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畢竟年輕,沒有一個超過二十歲的。給了他們具體任務,他們可能謀劃得不錯。可要是沒有具體任務呢?
“按大帥的意思,具體的作戰任務,交由他們去謀劃,我們三人來審核;而我們三人的核心任務是,發現具體的作戰任務。”
張楊和趙雲兩人恍然大悟。
而張楊此時驚訝的嘴都忘合上了。
大帥如此安排,豈不是上上下下都能夠有所磨煉?
他們三人掌管區域大勢,發現戰機,而飛虎師、重騎師則具體執行。
張楊此時,才算是對蔡成有了從內心深處的敬佩。
“大帥時刻在磨煉著我們呀。”趙雲也有了深深的感觸。
“行了,就讓他們去執行吧。”管亥也贊同他們的計策。
“至于我們,”管亥看向張楊和趙雲。“我們就跟著神弩重騎,慢慢向長安進發吧,路上正好可以幫他們找找下一步的具體作戰任務。”
張楊、趙雲都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軍令!”管亥突然叫道。
眾人馬上肅立,等待管亥的具體軍令。
“令︰二師負責偷襲潼關,就按厲虎之策執行。過程中,要多考慮各種情況,隨機應變。要求半月內,必須拿下潼關,向大帥報捷。
“奪取潼關後,留下兩個團鎮守,剩余的一個團,馬上前往左馮翊,配合一師的行動,掌控左馮翊。”
“領命!”謝堅和厲虎齊齊向管亥行了個軍禮。
“令︰一師留下半個師控制右扶風,另外半個師迅速向左馮翊滲透,與二師的半個師控制左馮翊。
“令︰神弩重騎與軍團部一起,向京兆尹挺進,並掌控整個京兆尹。”
“領命!”馮可和李莽也同樣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李莽也在?
當然在了,一直都在。
李莽現在幾乎快把自己當成管亥的親衛隊長了。
現在的李莽老實多了。
在管亥等人說事情時,他從來不插嘴,只是靜靜地听著。
因為他已經發現,如果他再不提高自己的謀略,他這個師長的位子,可能都坐不穩了。
在李莽看來,護民軍中的這些小輩,成長的太快了。
所有人都出發了,只剩下管亥、張楊、趙雲、李莽四人,率領著神弩重騎,開始向長安進發。
一路上,沒有人說話,都在考慮下一步行動的事情。
這可不容易。
因為這不僅需要了解當前的天下大勢,還要了解和理解蔡成的整體方略。
一旦與天大大勢有悖,或者偏離了蔡成的方略,他們的行動,就可能幫倒忙。
張楊和趙雲此時方才知道,在護民軍中,做一個軍團首領,可是不容易。
不過,他們已經感覺到,他們已經開始了解護民軍、理解護民軍和融入護民軍了。
這護民軍和大漢軍隊,甚至包括史上的軍隊,都不一樣。
過去,所有的軍隊,都以什麼“蒼天”、“黃天”之類的為口號,總之,想說自己的一切是“天”在授意,他們身負“天命”。
可護民軍除入軍誓詞中的一句“匡扶大漢”外,好像和“天”一點沒有關系。
護民軍,突出的是一個“民”字。
一切都是以“民”為中心。
這讓張楊、趙雲兩人不僅感到新鮮,而且還有一種熱血澎湃的意動。
他們都讀過一些儒家經典,亞聖孟子不就提倡“民為貴”嗎?
他們意識到,他們的大帥不靠天,而是靠民。
明顯,他們對天意不是很在意,卻對民意極為看重。
不過,兩人也產生了一些困惑,甚至在行軍途中,還交流過一些想法。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不靠天意靠民意,是否行得通。
他們無法給出答案。
只是他們從青、冀、幽、並四州的變化中,看到了民意的強大。
這才幾年,青州就富庶無比。
而且,他們已經收到邸報,青冀兩州,今年大豐收。
尤其是冀州,糧食總產量竟然達到了往年的六倍之多。青州也不差,糧食總產量又比去年提升了三成多。
邸報上還說,目前,青、冀、幽、並四州,不僅人人能一日三餐、餐餐管飽,而且還能援助河套地區、涼州和三輔地區。
可他們秋收時,就在三輔地區。富饒的八百里秦川,竟然無法保證每個農戶每日一餐。
三輔之地的農戶如果要想吃個半飽,都需要另想他法。
張楊、趙雲也從側面了解了一下。
其實,三輔之地不是糧食產量低,而是糧食都繳稅、交租了。
因為三輔之地的八成土地,都被當地的世家大族給兼並了。
據說明年開春後,很多人家要去逃荒。
去哪里呢?
漢中郡。
漢中郡有個什麼“五斗米教”。只要加入了五斗米教,受到教會的保護,就餓不死人了。
而且,自從西羌叛亂後,幾次沖入三輔地區燒殺搶掠,這些年,已經有很多人逃往漢中。
由此,張楊和趙雲兩人,也仿佛明白了,為何大帥要推行新農體系,更是明白了,民意的重要性。
如此富饒的三輔之地,如果百姓全跑了,很快就與富饒不沾邊了。
他們再想到,大帥最為看重的幾個地區︰遼東平原、冀州平原、晉中平原、河套平原、關中平原三輔地區)和漢中平原。
他們突然之間就明白了大帥的戰略目標。
奪取這些平原,推行新農體系,增加糧食產量,造福當地百姓。
現在,還有兩個平原沒有掌控︰一是河套平原,二是漢中平原。
兩人小聲議論了一會,就直接去找管亥了。
隨之,管亥他們就騎在馬上,讓親衛稍稍離遠一點為他們警戒,他們就開始了熱烈的討論。
張楊和趙雲兩人,一致認為,此時應該兵分兩路,一路收復河套平原,一路佔據漢中平原。
管亥樂了。
管亥告訴他們,他們的思路,深合大帥的戰略思想。
不過,大帥並不想先取漢中平原。
張修雖在漢中率五斗米道響應黃巾起事,兵敗後,轉身投靠劉焉,並被劉焉封為別部司馬。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