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強漢

第216章 對話張楊2)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深山老僧 本章︰第216章 對話張楊2)

    如果大將軍手上沒有兵馬,就無法與十常侍分庭抗禮。

    僅憑手下兩個西園校尉的兵馬,根本無法與蹇碩,或者說十常侍抗衡。

    為了讓劉辯繼位,大將軍必然會引兵馬入京。

    鮑信那路兵馬早就被成公子收了,自己這路兵馬,也被成公子給散了。

    那大將軍唯一的出路就是以自己大將軍的身份,從其他州郡調人馬入京。

    雖然張楊知道,先帝曾經下旨,大將軍何進歸蹇碩節制。

    可現在先帝已然駕崩,從官職上,大將軍此時才是大漢軍方第一人。

    既然是第一人,自然對大漢軍隊有調動、指揮的權力。

    可何進會從哪里調兵入京呢?

    如果士族集團站在大將軍一邊,司棣周邊的兗、豫、涼、並,似乎都能調得動。

    可如果士族站在十常侍一邊,或者是兩不相幫,做“騎牆派”,大將軍能調之兵,大概就只有涼州董卓軍和並州丁原軍了。

    呂布以及並州狼騎急匆匆地奔京都而去,必然是奉了丁原的指令。

    丁原屬于士族集團,哪怕他兩不相幫,也絕對不會允許董卓干涉皇位之爭。

    如此一來,極大的可能丁原軍和董卓軍會起沖突。

    兩軍軍力相當,戰力相當,很難爭出一個高下。

    想到此處,張楊驚詫地望著蔡成。

    “大……大帥,您……您讓奉先可以任意調動兵馬,就是……就是……就是為此麼?”

    “哈哈,我不是神仙,哪里有那些神機妙算?我只是得知陛下身體一直不好,而京都無兵,才有意放呂奉先率兵投奔丁大人的。

    “畢竟丁大人對先帝赤膽忠誠。有他護著先帝,先帝無憂,我青、冀、幽、並四州亦無憂矣。”

    蔡成的回答合情合理。

    如果蔡成能夠預料到先帝三十出頭就會駕崩,他也不會不顧青州安危,率領青州護民軍傾巢而出了。

    不過,看到成公子對先帝如此忠誠,倒是把張楊感動了一把。

    “丁原大人忠誠先帝,或者是兩不相幫,要幫也會幫十常侍,畢竟十常侍是先帝最為信任的人。哪怕丁原大人兩不相幫,也絕對不會允許董卓干預皇位之爭。

    “主公之舉,竟然可以讓京都各種力量達到平衡,妙!絕妙!”

    張楊興奮了起來。“大帥,難怪你組建征南軍團。原來你是擔心京都打起來,危及兩位皇子。”

    得,張楊誤會了。

    他以為征南軍團,就是為了找準時機,借京都內的紛爭,以勤王為名,參與到擁立之中。

    可主公意屬哪位皇子呢?

    看到張楊臉上陰晴不定,蔡成笑了。

    “護民軍保大漢,護萬民,卻不宜參與皇位之爭中。否則史上會說我蔡成擁兵自重,擅立幼帝,脅迫朝堂。我不參與,不等于我看著兩位皇子陷于危難之中,成為士族、宦官、外戚手上的玩物。”蔡成神情肅穆,表現出他維護漢室的決心。

    “可……”張楊的話沒有說出來。

    蔡成知道他想說,萬一新帝不支持新農體系,那青州所做的一切,豈不是都泡湯了?

    真要如此,豈不是朝廷逼著青州高舉反旗?

    青州真要舉起反旗,朝廷兵馬還未必能夠打得贏。

    三十萬護民軍暫且不論,青冀兩州,起碼還能組建百萬悍兵。

    要知道,取消新農體系,就等于是砸了農戶的飯碗,農戶能不揭竿而起?

    這成公子的算計,是不是太深了?

    朝廷真要取消新農體系,就是逼青州造反,史書上都不會說蔡成半個不字。

    畢竟取消新農體系,就是置黎民百姓于不顧,只維護士族豪紳們的利益。

    如此,成公子不僅不會在史上留下罵名,還會留下贊揚之聲。

    “新帝不會取消新農體系。因為這是先帝留下的,新帝不好一登基就馬上取消。”蔡成反而給張楊解釋了起來。

    “可只要再過一年,到明年秋收,冀、幽、並三州的新農體系,將和青州一樣,效果就體現出來了。

    “那時,誰還敢不顧遺臭萬年而取消新農體系呢?

    “哪怕新帝年少,也會明白這個道理的。

    “就好像當年秦惠王只殺商鞅,不廢鞅法一樣。

    “而我創建新農體系,還富庶了大漢四州,率領戍邊,消除邊患,功勞不敢說有多大,總歸是有功無過吧?新帝也沒有理由殺我呀。

    “所以,哪怕新帝繼位,也不會拿我青州蔡家如何,除非新帝就是想做亡國之君。”

    張楊听著蔡成的解釋,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新帝年少,哪里懂這麼多?

    屆時他受朝上群臣蠱惑,自己也根本不知道新農體系利國利民,真下旨廢除新農體系、問罪青州蔡家,又將如何?

    不過,要真是如此,那樣的漢室,也不再值得他奉獻忠誠,屆時跟著主公反了便是。

    蔡成話鋒一轉。“稚叔,據聞你與奉先私交甚好,為何不隨奉先而去?”

    蔡成這話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按史料記載,呂布一生唯一的朋友就是張楊。

    或許是兩人都是基層將領,又都是並州人,臭味相投吧?

    如果真是這樣,蔡成可要防著張楊一手了。

    “教大帥得知,我雖與奉先交好,卻與丁原大人素無往來。奉先是去投靠丁原大人,而我則是大將軍的麾下。

    “另外,我在奉先離開前,也專門奉勸過他,讓他先暫留並州,觀望之後再說。

    “可奉先對我說︰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豈可郁郁久居人下?

    “他說,護民軍兵強馬壯、軍力甚偉,非他出頭之所。”

    說完,張楊深深地嘆了口氣,似乎是在為好友惋惜。

    蔡成听了之後,也沉默半晌。

    這個呂布,還真是不甘居于人下。

    這樣,讓他前往京都,倒真是能夠把京都的水攪渾。

    “主公,你確定董卓會出兵京都?”

    蔡成啞然失笑。“我又不是神機妙算,哪里會確定?只是以防萬一罷了。如果董卓敢率兵入京,來了就別想回去。”

    說完,蔡成稍顯尷尬地一笑。“其實我也是有一點私心,就是希望登基為帝的能是劉協,這樣青州的壓力會小一些。”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塑強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塑強漢第216章 對話張楊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塑強漢第216章 對話張楊2)並對三塑強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