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強漢

第70章 農莊之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深山老僧 本章︰第70章 農莊之策

    不過,鄧盛也說到了點子上。

    為什麼“自古皇權不下鄉”?還不就是因為朝廷供養不起,才把具體耕種事宜,潛移默化地由那些士族鄉紳來管治。

    雖然朝廷沒有下達過“委托令”,但無數年來,也確實是按此法辦的。

    如此,朝廷頒布的政令,往往到田間地頭時,就已面目全非。或者說,那些士族鄉紳把朝廷的“惠農政策”,都悄然地變成了“惠紳政策”。

    官吏人多了養不起,沒有最基層的管束,又只能導致“皇權不下鄉”。這也是無數年來,一直沒辦法打開了死結。

    以東萊的做法,五百戶為一莊,十莊為一鄉,那要多出多少鄉長和莊主?總量上幾乎和當前的官吏總數相當了。

    這意味著朝廷要多付出七八成的賦稅。

    “對了,東萊如此,奏表上怎麼沒說那些鄉長、莊主的俸祿是如何支付的?”張溫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叫蔡正進來問一下便知。”劉宏說道。

    蔡正就在殿外候著,自然是一傳便到。

    听到大家的問題之後,蔡正面不改色地說道︰“啟稟陛下和各位大人,東萊郡府無需供養鄉長和莊主,全部都是各農莊自行負責。”

    “這不是變相給農戶加稅嗎?”郭全馬上提出質疑。

    為何有黃巾造反?就是因為他們要繳納賦稅,就會餓死。

    現在朝廷無力減免賦稅,否則無法應付四起的狼煙,但也不能加稅吧?

    “啟稟大司農,並沒有給農戶加稅。農莊實施的辦法是‘稅三佃七’,但農莊需要供養鄉長和莊主。但只供養鄉長、莊主一人,不包括其家眷。其家眷也是要自己耕種的,同樣可以獲得七成收獲,而農莊只需要少量補貼給鄉長、莊主一些糧食即可。”

    “這不還是等同于給農戶加稅嗎?”袁隗斥道。

    可他剛剛說完,又馬上發現了不對之處。于是他不等蔡正回答,繼續問道︰“你剛剛說‘稅三’,這田稅本就高于朝廷規定的了,再加上供養鄉長和莊主的,這已經是朝廷規定的田稅數十倍了,農戶能答應?”

    “東萊取消了所有的賦,把折算進了田稅中。總體算下來,要比當前朝廷規定的賦稅低上一些。”蔡正平和地解釋道。

    “把賦取消了?那徭役怎麼辦?”馬上,太尉鄧盛就不干了。

    東漢末年的徭役很多,但最多還是為軍隊運送糧草軍械,其他才是興修水利、修建道路、修建皇陵等。

    蔡正心說,這些朝廷大員真是厲害,所有問題都直指要害。

    “凡是徭役,都由郡府支付工錢。役工拿到錢後,也可以購買糧食養活一家老小。”

    “哦?那一天徭役支付工錢幾何?”

    “一天八錢。”

    “可郡府哪里來這麼多的錢呢?”郭全做大司農,算賬快,馬上就知道,郡府支付徭役的錢可不是一點半點。

    都追問到這個程度了,蔡正本來不想說的,也只能說出來了。

    “郡府向朝廷上繳賦稅後,用所余補貼。此外,還有各大士族鄉紳的捐贈以及商稅、課稅、關稅等補充。”

    所謂的商稅,漢時也稱商課,是由關稅、市稅和課稅組成。

    關稅,指的是入城、過關所收的稅,通常在貨物價值的2左右;所謂的市稅,主要指攤位或店鋪的地租;所謂課稅,指山澤園池的征課,主要是針對漁民、鹽民、山民、果農等非務農人群的稅種。

    但商稅不包括鹽、鐵、酒等銷售環節的稅收。因為鹽鐵屬朝廷專賣。

    所以,鹽民制出的鹽,都是賣給官方的。鹽民拿到錢,扣除一定的課稅,再去購買糧食。

    “那你們克扣了官吏的俸祿?”太常問道。

    “不需要克扣俸祿。”郭全馬上接口道。“東萊,漁鹽之鄉,僅征課,就足以支付徭役的工錢了。”

    “也就是說,‘農莊之策’只能在沿海和湖泊之域才能實施?”

    這話說得沒錯。

    如果不在海邊,或者是大湖四周,怎麼可能有大量的海鹽和漁業?沒有鹽業和漁業,課稅數量則可以忽略不計。

    “正是如此。”蔡正坦然的回答道。“所以,家父奏表上才說一定要試行,而且目前只能在青州試行。”

    “原來說要在青州試行,是這個意思。”劉宏小聲嘀咕著。

    “按目前郡府的估算,今年秋收後,東萊可以向朝廷多上繳一成的稅。”蔡正听到了靈帝的嘀咕,馬上補充了一句。

    “什麼?多一成?”劉宏的眼楮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不止是劉宏,就連郭全的眼楮都亮了起來。

    由于黃巾之亂,去年基本沒什麼稅收,今年稅賦能收上來多少,根本說不清楚,但絕對不會多。

    為平定黃巾之亂,朝廷府庫已經空了。

    如果這時能有哪郡能上繳比規定還多的賦稅,那豈不是給了更多州郡做出了榜樣?

    劉宏內心中已經決定把青州交給蔡立了。

    就讓你折騰一年,看看青州的賦稅能上繳多少。

    如果不能多出一成,就是蔡立父子欺君,一年後再收拾你也來得及。

    想到此處,劉宏根本不再與其他大臣商量,直接開口道︰“下旨,任蔡立為青州刺史。不過……”

    說到這兒,劉宏狡黠且不要臉地看向蔡正。“不過,你父要想成為真正的刺史,還得去西邸交錢。不過,看在他發明了曲轅犁的份上,就減半好了。”

    “陛下,交錢減半尚可,但發明曲轅犁不得不賞啊。”張讓在一邊說道。

    “對,要賞。諸位愛卿,你們看如何賞呢?”劉宏把這個難題甩給了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臉苦笑。

    官職你已經封了,是為了嘗試“農莊之策”,自然不算在獎賞之內。

    你還要讓蔡立交一千萬錢,自然也不能再賞錢了,否則算怎麼回事呀?

    獎勵絲綢緞帛,似乎也不行。因為絲綢緞帛都是可以當錢用的。

    大家都明白了劉宏的意思,只不過劉宏希望別人提出來罷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塑強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塑強漢第70章 農莊之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塑強漢第70章 農莊之策並對三塑強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