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陸辰之帶了一塊金槍魚回去給了周初魚嘗嘗。
周初雨吃到後眼楮都亮了,“老公,是你做的嗎?太美味了。”
“沒有,我師父做的,我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頂級食材金槍魚,幾百塊錢一斤,帶一塊回來給你嘗嘗。”
“這麼貴?你下次別給我帶了,讓你師父看到不好,到時候以為我們貪小便宜就不好了,對你會有不好的印象的。”
“沒事,我師父知道,這魚是小妹賣我們的,所以師父多給了我一塊。今天我回了一趟q市……”陸辰之簡單說了一下陸晚悠今天釣到海魚的事情。
“小妹真厲害,爸媽的身體還好嗎?”
“都挺好的,他們還讓我代他們向你問好。”
第二天一早,陸晚悠幾人又租了昨天的船出海釣魚,收獲挺豐盛的,但沒有釣到金槍魚了。
陸業明看著魚池里的30條魚,八九斤到20斤不等的大魚,還有魚捅里16條珍貴的兩三斤的小魚。特別小的被扔回海里去了, 陸家一家三口看不上。
“晚悠,這麼多魚,賣嗎?”
“不賣,拿點送禮,剩下的請家里的叔叔,伯伯,嬸嬸吃一頓,讓他們嘗一嘗海魚的味道,你們也能聊聊天。年輕人就不管了,反正他們以後能吃的機會多。”
陸業明夫妻倆笑著同意了。
上岸後,陸晚悠包了輛小貨車,然後直接跟船老板買了幾個大桶來裝魚。
“爸媽,我給你們打車,你們先回村,買點配菜,摘點青菜。我去給朋友,老師送完禮,直接讓貨車開到家里。”
“好。”
陸晚悠上車前,給魚群注入了一點靈氣,讓他們死不了。
陸晚悠坐好後,就給送禮的人打電話,第一個就給許平安打。
“小許,在家嗎?我出海釣魚,給你送兩條海魚,現在從港口去你那里,大概半個小時能到。”
“在在在,謝謝師叔,那我等你。”
許平安出來擺攤算命了,根本不在家,掛斷電話後,立馬卷鋪蓋收攤,猴急猴急的往家跑。
許家。
許然看到喘不上氣的許平安,急了︰“爸,你算命出錯了?被人追著打了?事情大不大?沒出人命吧?”
許然的腦海里都開始算家底了,就怕賠不起。
“去,去,去,你爸現在也是大師了,怎麼可能會被人追著打?是我師叔要來,我不得回來換身體面的衣服啊,不然多不禮貌。”
“啊,陸大師要來啊!是有什麼事嗎?我去餐廳訂餐,讓他們加急送過來?還是咱直接去餐廳吃?”
“不用,我師叔去海上釣魚。她就是來給我送海魚的,兒子,你托爸的福,你有口福了。”
許然︰“……”
“就這事啊,那你以後別一驚一乍的,嚇死人的好嗎?”
另一邊,陸晚悠還打了孫敏敏家的電話,還給有bb機的任課老師,校長都發了消息,沒有bb機的老師就讓他們代為轉達。
陸晚悠遠遠就看到許平安父子倆在自家樓下等待。
“師叔下午好。”
“陸大師好。”
“你們好。”陸晚悠指了指後車廂,對許平安開口,“小許,喜歡吃什麼魚,上去挑,管夠,多拿點,海魚的味道不錯。”
許然嘴角一抽,“……”叫我老爸叫小許,那叫他什麼,小小許?
“好了師叔。”
許平安看到這麼大的魚,這麼多的魚,都不知道拿哪條好,“師叔,你這是進貨去了?魚真多。”
“運氣好,反正你喜歡吃哪種你就拿,甭跟我客氣。”
“好了。”
許平安挑了一條12斤重的石斑魚,一條三斤重的海鱸魚,一條三斤多重的帶魚。
“師叔,我喜歡吃這三樣。”
“拿這麼少?多拿兩條,留著慢慢吃。”
“師叔,夠了,我家里就我跟我兒子兩個人,這三條魚得吃好幾天。
“好吧,那我先去給別人送魚去了,下次再聊。”
“師叔再見。”
許平安看著手里的魚,“還是我師叔關心我,大老遠給我送魚,哈哈……”
許然︰“……”老爸這傻樣,真不想看。
“爸,她怎麼叫你小許?听起來有點別扭。”
“她是我師叔,我是晚輩,叫我小許不是應該的嗎?以前出門在外,為了客氣,她叫我許叔,爸听著不得勁,總感覺冒犯了長輩。她叫我名字又顯得太生疏,所以爸就讓她叫小許,又親切又不冒犯,多好,哪里別扭了?這種年輕,輩分大的,在農村經常見。有些人年紀輕輕幾歲就當爺當奶了,我師叔十幾歲當我長輩,怎麼了?”
“那她不得叫我小小許。”
“想什麼玩意兒啊?你跟她有什麼關系?你們各論各的就行。你只要對她禮貌點,尊重點就行了,你去做飯,今晚我要吃鱸魚,明天吃石斑魚,後天吃帶魚哈哈……”
陸晚悠給孫敏敏送了一條大魚,高二,高三教過自己的各科老師,校長也送了一條大魚。
然後剩下的拉回村,小魚留著自家慢慢吃,大魚也留兩條比較小的自家吃。然後拿出了兩條最大的大魚殺了,分了,每家親戚給一塊添個菜。剩下的大魚都都統一煮了,請陸業明這一輩的兄弟媳婦過來吃飯。
當天晚上,好多家的餐桌上都添了一道鮮美海魚,一個個吃的嘎嘎香。
美味的海魚,把老一輩的老人樂壞了,因為哪怕是牙齒不好的人,都能吃的嘎嘎香。外加陸業明夫妻倆惟妙惟肖的講述他們這兩天在海上的事情,這頓晚飯老人們吃了五小時。陸晚悠在樓上,時不時就听到一幫大老爺們娘們哈哈大笑。
中間其他家里的小輩來請老人都不回去,他們就樂意在陸晚悠家里听陸業明夫妻倆吹牛。一個個問的特別詳細,連海上的風咸不咸都能問。仿佛陸業明夫妻倆去過海上,他們也去過海上一樣。
陸晚悠︰“……”只要老一輩的老人還在,兄弟妯娌之間感情又不錯,爸媽在村里過日子比在城市過日子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