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自己人也不能亂了價格,要不以後市場就沒法管理了”老三一本正經。
吳知秋冷笑“好”掏出錢結賬走人。
春妮趕緊屁顛顛的跟上。
老三覺得脖頸子冒涼風,不過看到坑老娘的錢還是很開心,鐵公雞身上拔下來毛了。
吳知秋帶著春妮和鳳春,又去買了點擦臉的,頭花等小玩意,給老爺子老太太,吳老爺子都買了不少衣服用的,娘幾個大包小裹的回家了。
回家後吳知秋唰唰唰的寫了一大張紙,貼在了老三的房門上。
春妮偷偷看了一眼,婆婆是真狠,除了喘氣不要錢,剩下的給老三安排的明明白白,這個家得罪誰,都不能得罪婆婆。
下午吳知秋先把給老爺子老太太買的東西送去,又去給吳老爺子買的東西送去,吳老爺子坐在院里的陰涼處,腳邊趴著一條黃色的小狗。
看見吳知秋進來,小狗起來還汪汪兩聲
“小黃,別叫,這是家里人”吳老頭摸摸小黃的腦袋,小黃歪著腦袋看著吳知秋“你咋來了,又買這麼多東西,我這啥也不缺,亂花錢”吳老爺子一臉的不高興。
“爸,從哪弄的狗啊?”吳知秋也摸摸小狗,小狗躲開她,往吳老頭身後藏。
“關老頭弄來的,看家的”
吳知秋……當個伴也挺好的。
把東西放到屋里,買的熟食放到陰涼處“爸,這熟食,晚上你和關叔就吃了啊,別放壞了”
“下次來,別買這些沒用的,我吃自己不會買啊”吳老爺子節儉慣了,看姑娘大手大腳的花錢心疼。
吳知秋笑了,她要不隔三差五的買點葷腥來,這老頭就自己種啥吃啥,不帶出去花一分錢的。
“爸,要不你跟我回去住得了,省的我來回跑,還擔心你吃不好”
“我可不去啊,這一院子雞鴨鵝狗,豬驢的,哪樣都離不開我,對了雞蛋我又賣了五塊錢”這院子現在啥都有,關老頭沒事就弄回來兩樣,管買不管養。
吳老爺子養的樂呵,兩個老的在這待的可愜意了,他可不去城里了。
吳知秋“您養的,賣錢您就留著零花,不用告訴我”
“我就跟你說一聲,沒打算給你”大吳老爺子開了個玩笑。
“我在這,你大哥總過來,大熱天的你不用總往這跑”
“我知道了,東西您別留著,趕緊吃了,吃壞肚子還得治”吳知秋答應著,該來還得來。
吳老爺子……他想分三天吃的。
晚上,老三美滋滋的回家,就看到房門上鎖了,房門上貼著一張白紙
1.住宿30元\天
2.早飯10元\頓,晚飯15元\頓
3.洗衣服3元\件
4.水1元\杯
5.牙膏1元\次
6.手紙1元\節
……
上到吃飯睡覺,下到拉屎擦屁股,就沒有不收費的,連跟吳知秋說話都要收費,1元\句。
老三不可思議的看著堂屋里似笑非笑的吳知秋,這是人能想出來的損招。
“媽,你這是針對我!我不同意。”
吳知秋也不說話就那麼看著他。
“媽,你不能這樣,我不就是收了你衣服錢嗎,我以後要做連鎖的,誰來都一個價,我還看在你是我媽的份上給你打折了呢”老三給自己收錢找著理由。
吳知秋不搭理他“春妮啊,今晚吃啥啊?”
春妮腦袋從廚房伸出來,臉上的幸災樂禍的笑還沒收起來呢“媽,晚上咱們羊蠍子鍋,我在調個麻醬就能吃了!”
鳳春低著頭,憋著笑,往屋里拿碗筷,大寶二寶端著青菜寬粉從老三面前路過。
老三……
“媽,你不能這麼對我!”
“爸,你不管管我媽,看你小兒子被欺負的啊!”
李滿倉給自己倒了點昨天剩的茅台“愛吃不吃,嫌貴就搬出去”
老三“我是撿來的吧?”
“撿東西還得挑挑呢,誰撿你這麼個賠錢貨”李滿倉沒好氣的說,還敢獅子大開口,還治不了你了。
老三一屁股坐到桌子前“我不管,我就吃!”
李滿倉默默拿起一旁的燒火棍子。
老三不情不願的掏出兜里的錢,推到吳知秋面前“媽,我跟您鬧著玩呢,嘿嘿”
吳知秋把錢揣兜里“我可沒跟你玩,以後吃住都得花錢,不給錢就自己出去過”
“媽,我掙得錢不都給你了嗎,我還哪有錢”老三把褲兜翻出來,哭窮。
吳知秋翻了個白眼,伸手,想讓她說話,給錢。
老三……沒錢了。
“你交給家里的錢,不都拿去給你投資廠子去了嗎,還哪有錢在我們這?”李滿倉瞪圓了眼楮,還想訛他們,就應該現在就給他攆出去。
老三……忘了“不是爸,等廠子掙錢了,我都交給家里”
李滿倉“幾年之內都看不到回頭錢,你給老子畫餅呢,老子還得白養你好幾年?你管你媽要錢的時候咋那麼痛快呢,不交錢就給我滾出去,去你自己房子住去!”
“不是爸,您眼光得放長遠,我以後可是集團公司的董事長,車接車送,沒事就上電視……哎 ,爸你怎麼打人呢?”
“我沒打過董事長,我練練手!”
三寶在一邊拍手“打的好,打的妙,打的三叔呱呱叫!”
老三偷雞不成蝕把米,挨頓好打,吃飯還得花錢。
誰不得說一句︰活該!
吃過飯,老爺子過來,跟李滿倉研究回老家的事。
老爺子的老家在北方,父母去世之後,他跟著大哥兩個相依為命。
三零年左右,當時軍閥混戰,國內混亂,鬼子發起了侵略,對當地人壓迫剝削,強迫他們勞動,老爺子當時才十歲,大哥十二歲,鬼子不拿國人當人,輕則打罵,重則小命不保,兩個人要是被抓去都活不了。
哥倆一合計,樹挪死,人挪活,村里還有幾個家里沒什麼牽絆,要跑的,幾個人走山路偷偷的跑出老家。
他們研究的是要去南邊,鬼子還沒有侵略到南方,至于具體去什麼地方,他們也沒有計劃,走一步算一步,哪個地方好活,就在哪待著。
他們走走停停的,一路上要飯,往南邊走,半路遇見一個地主,也是要往南邊跑的,要雇點人護送他們去南邊,幾個人天天風餐露宿的,跟著地主走,最起碼吃喝不愁,他們是外地的,地主就雇佣了他們幾個還有本地的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