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兩人終于決定準備成親。
這件事不管是對兩家來說,還是對郡主府來說,都是一件極大的喜事,且緊跟著有許多事情需要緊鑼密鼓的忙碌起來。
但事實上,除了成親這個決定,其它事情都不需要林嵐玉去操心。
丁香她們都是一群很能干的姑娘,如今也早已歷練出來。
雖說名義上幾人仍然只是林嵐玉身邊的貼身大丫鬟,實則不管是月銀還是手上的權利,幾人已經能夠在郡主府獨當一面,連外院管事也要听幾人的差遣。
且兩人成親,勢必是要回北疆去的,郡主府這邊所要做的事情並不算很多。
有關林嵐玉成親所需的事項,不管是水溶還是林如海,都早就將一切都準備好了。
哪怕林嵐玉當初只是在與林如海較勁兒似的,不肯收下林如海私下補貼給她的嫁妝,硬要和林黛玉一樣,作為林如海的女兒出嫁。
哪怕身為郡主,林嵐玉大婚的流程有著嚴格的規矩,還會有禮部派來的官員全程負責在一旁監督,能夠留給林如海自由操作的空間十分狹小。
就連水溶這個哥哥,許多事情至少在明面上,都得在規則之內進行,不好過于挑戰皇家規矩。
但林如海與水溶兩人商量後,還是盡可能的滿足了林嵐玉的心願。
林嵐玉出嫁之前,雖在北靜王府備嫁,但遠在荊州的林如海亦會如同當初為林黛玉送嫁那樣,準備一份嫁妝,由林瑞安親自押送,在林嵐玉出嫁之前,送往北疆。
且林瑞安仍會代表林如海,作為林嵐玉的娘家人之一,為林嵐玉送嫁。
不過這次有水溶這個親哥在,許多事情就不需要林瑞安出面了,水溶自然會親自背自己的妹妹出門。
當然這些眼下林嵐玉還不知曉。
雖說她是在認真思量許久之後,才做下的這個決定,但兩人從前只是簡單的定了個親,用以應付皇後那邊的算計。
因著大家都覺得林嵐玉日後未必真的會嫁給衛文清,甚至連衛文清的父母都覺得,自家兒子這是痴人說夢,便也一直沒有人很認真的將六禮一步步往下走。
如今兩人終于決定要成親了,這六禮的流程走完,卻還需要一段時間。
且哪怕衛文清有信心自己向皇帝上書請旨,能夠得到皇帝特許,與林嵐玉回北疆成親,舉行完儀式之後,再回吉安。
但這中間也需要很麻煩的過程,且皇帝中間未必不會另有想法。
雖不會阻止兩人的婚事,但會不會做些別的什麼,可就全看皇帝自己的心情了。
好在如今有九皇子這個“人質”在林嵐玉這里,且九皇子與林嵐玉的關系也肉眼可見的十分不錯。
哪怕看在這個自己寄予厚望的兒子的面子上,皇帝也不至于真的耽誤了兩人的大事兒。
不過在這中間,兩人依舊還需要留在吉安,各忙各的。
衛文清需要確保他離開數個月,手下營中不會有人作妖搞事,興風作浪。
林嵐玉依舊需要為她剛剛起步的果園農莊大業和好不容易步入正軌,今年零星收了三五個學生的女學忙碌。
甚至已經定下了屆時會陪同前往北疆的惜春和九皇子兩人,一個依舊忙著低頭寫寫畫畫,甚至比之從前好像更忙碌了一些,另一個依舊得老老實實在先生教導下讀書學習,半點兒別想偷懶。
甚至那位昔日也曾頗負盛名,而今不過年歲大了,又得皇帝暗中重托,才來單獨教導九皇子一人的大儒先生,還給九皇子加了更多課業。
用這位先生的話說,既然知道再過一陣子要出遠門去玩,屆時想必是沒有心情讀書學習的。
那自然得在出門之前,將那段時間可能會缺課的部分補上。
而且,他們先前從京都一路來到吉安,九皇子就一直沒怎麼讀書。
不過當時看在他身體本就余毒未消,這又一路舟車勞頓的份兒上,才一直沒有提起。
這好不容易才慢慢步上正軌的學習,再耽擱了可不成,這次必須提前加練。
連原本的托詞都被給堵上了的九皇子,只得懨懨的應了。
只是每日除了早上兩個時辰的讀書教學,還有下午一個時辰的騎射鍛煉完,其它時間,只要他有好好讀書習字,先生並不拘著他具體在何處。
讓水承宜總算能夠多喘幾口氣,時不時的來林嵐玉這邊待一會兒。
用他的話說,這叫尋找一點兒同伴的感覺。
林嵐玉不理解,林嵐玉大為震驚。
畢竟她這里雖然是書房,但她和丁香幾人每日里不是忙著算賬就是忙著處理事務,就算是不忙的時候,她也有的是辦法消遣時間。
而惜春平日里抄佛經的時候都是在自己院子里,淨手燒香,虔誠專注的。
來林嵐玉這里的時候,不是在畫畫,就是在翻看一些個游記、雜記之類的閑書,總之沒一個在認真學習的。
這小子來她們這兒,找的哪門子的同伴?
同樣都是一天,大家都在各忙各的,只有他一個人苦逼的被先生布置的課業壓得無法翻身的伴嗎?
但水承宜自己樂在其中,惜春也不反感身邊多這麼一個作伴的小子。
林嵐玉想了想,她這郡主府上的事情雖多,秘密也不少,但真正的大秘密始終在她身上,平日里丁香幾人即便是在完全只有自己人的環境下,那也是三緘其口,甚至還會幫林嵐玉遮掩善後的。
如今大家都知道郡主府上住著皇帝的人手,雖然不知道暗中有沒有人監視自己,她們也都小心謹慎的很,林嵐玉甚至都已經許久沒有真身進入過空間了。
就連培育紅薯,都是到了莊子上之後,才裝作是從屋子里親手取出來的紅薯苗,再盯著莊頭帶人種下去的。
更別提已經完成了嫁接培育,如今正在成長期,今年只會少量掛果,明年才能知道成果如何的那些果園了。
就算皇帝自己親自來調查,也別想抓到林嵐玉的小辮子。
至于平日里這些賬本,以及林嵐玉她們處理的瑣事,只要水承宜不嫌吵到了自己做功課,反正林嵐玉是不擔心被對方听到了的。
于是三人便養成了每日半下午的時候,都湊到林嵐玉的書房來,各忙各的,一起等著水溶忙完回來,或者等到傍晚時分,一道用了晚飯,再各自自行散去的習慣。
至于武神醫?
這位一向不大愛跟他們這些年輕人打交道。
平日里即便在府上住著的時候,也只自顧自忙自己的,只有偶爾人手不夠的時候,才會讓林嵐玉給他安排打雜的藥童。
至于吃飯什麼的,除了除夕或者元宵節這樣的重大節日,這位也是一貫不跟林嵐玉她們湊熱鬧的。
這也就是有林如海的關系在,再加上大家認識多年,武神醫的性子林嵐玉也有所了解。
對方執意這樣,林嵐玉也樂得大家各自自在,互不打擾。
不過知道林嵐玉終于還是決定嫁給衛文清後,武神醫倒是在某一日主動找了過來,不僅詳細的給林嵐玉和衛文清都望聞問切了一番,還找林嵐玉又要走了一批藥材。
隔了數日之後,丟給兩人一人一瓶小藥丸兒,說是補身體的,讓兩人自己吃著玩兒。
林嵐玉︰……
誰家好人把藥丸子吃著玩兒的?當山楂丸呢?
但武神醫的好意,林嵐玉還是理解到了的,當即只得哭笑不得的應下,並順便問對方,大約下半年,最遲冬日來臨之前,他們會回北疆完婚,武神醫可要一道前往。
北疆雖然苦寒,冬日里更是環境十分殘酷,甚至稱得上並不多適宜人類生存。
但北疆也有北疆的好處,且北疆亦有許多它處沒有的珍貴藥材存在。
不僅僅有人人耳熟能詳,且一直被貴族們視作家傳貴重藥材的人參、鹿茸等,其它藥材也有許多。
因此林嵐玉才有把握,武神醫大概率會心動。
武學農年輕的時候,雖不能說走遍了大江南北,但也確實去過不少地方,尤其為了采集到一些珍貴的,藥性完好的藥材,更是沒少往深山野林里鑽。
也就是後來年紀大了,他師傅又已離世,他才回到家鄉,漸漸安定下來。
再之後重逢了林如海,又因著林如海中毒,林嵐玉提供的極好的藥材,才陰差陽錯的跟著林如海到了荊州。
如今他離開了荊州,短時間內林如海那邊也不需要他,他自然重新恢復了瀟灑自由的日子。
北疆他年輕的時候也曾去過一次,但待的時間不久,且因著那邊的人都十分警惕,異族更是一向排外,收獲並不十分讓他滿意。
這次若是能借著水溶這張虎皮,讓他有機會到許多珍貴藥材的原產地去走一遭,那對武學農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是而在林嵐玉提出邀請後,武學農沒多少猶豫的酒答應了下來。
甚至在林嵐玉說有可能拖到深秋再回去的時候,還十分不滿。
畢竟秋日正是適宜進山的好時節,若是到了冬日,別說是他這老頭子,就是許多北疆土生土長的跑山人,都未必願意進山。
“那小子有公務在身,提前走不了,咱們自己提前出發不行嗎?左右那小子擅騎馬,一人趕路快,跟著咱們還得拖拖拉拉的耽誤時間。”
武學農跟在林如海身邊那麼長時間,即便兩人很少談到時局,武學農也多多少少會間接了解到許多從前他毫不關心的事情。
又兼衛文清從前在武學農那里待過一陣子,大家都是熟人,武學農對衛文清的態度,也自然地很。
听到武學農這話,林嵐玉起先並不大樂意,畢竟他們兩人才是主角,哪有大家都提前跑了,反倒將衛文清這麼個主角給落下了,讓他自己等日子臨近了,再快馬加鞭趕回去的道理?
但一旁的惜春跟水承宜听到武學農的這個建議,一個個眼眸晶亮,顯然認同的很。
甚至就連丁香她們,在考量了一番她們每次出行的動靜以及趕路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後,都覺得武學農的這個提議甚好。
林嵐玉無奈,只得等晚上衛文清回來的時候,將這個事兒跟衛文清提了提。
林嵐玉說起來的時候,是覺得十分抱歉的。
卻不曾想,衛文清自己倒是先笑了。
“便是你不提,我原本也要與你商量這事兒。”
因著一些暫時算得上他,皇帝和水溶三方互有默契,但暫時不便放在明面上的原因,衛文清有自信皇帝不會當真卡著不讓他回北疆成親。
但朝廷規矩放在那里,他如今若離開,心腹手下也確實撐不了太長時間。
時間緊張,自然在路上耽誤的時間約少越好。
但騎馬趕路辛苦,別說林嵐玉的身體受不受得了,便是受得了,衛文清也不希望林嵐玉吃這個苦。
更別說她們的隊伍里還有老有小,水承宜的身份特殊,身邊跟隨的人手更是不少。
這樣的一支隊伍,想要行程快起來,也快不到哪里去。
還是分成兩邊,各自一前一後出發,才是最合適的。
見衛文清是真的不在意,甚至覺得這個主意甚好,林嵐玉這才應下了這件事兒。
既然都是要分開走,且衛文清這邊要等到婚期臨近才會出發,那他們就沒有必要再拖拖拉拉的。
正好夏天熱得很,大家都有點兒嫌棄吉安的夏天,遠不如北疆涼爽好過。
于是一群人商量一番後,這才六月底,就已經準備動身回北疆了。
林嵐玉︰……
行吧,你們眾志成城,你們行動力迅速,那我說什麼呢?
她只能……
只能路上多給她可憐的被留在家中守宅子的未婚夫,多寫幾封信,安撫一下了。
不過這次林嵐玉的隊伍里,就沒有帶上林家幾個姑娘了,她們如今的學業已經像模像樣,雖說距離結業還早,但林嵐玉已經能夠從她們身上看到了未來獨立自主的影子。
且薛寶釵對其中兩個姑娘滿意的很,已經定下了第一批待在身邊的學徒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