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嵐玉甚至不敢想,如今的柳詩婷,若單獨在外,能安穩幾日。
也難怪夏玉英費盡心思,甚至都不知自己這個舊友繼女究竟有幾分可信之時,也要搏上一搏,選擇與自己合作。
只是畢竟林嵐玉與柳詩婷的關系沒有那麼親近。
甚至可以說,她對這位姑娘的了解,只浮于表面。
是而林嵐玉雖對她客氣有余,卻有些親近不足。
再加上不管是柳詩婷還是穆晚秋,都更樂意跟對方待在一起,而不是讓劉詩婷跟著自己。
林嵐玉便也不好再說什麼。
左右她也不大樂意身邊多一個外人跟著。
不用她費心力,何樂而不為?
見林嵐玉面露沉思,驚蟄以為林嵐玉實在擔心柳詩婷年輕單純,不知世道深淺,卻又礙于她如今的身份,不好對柳詩婷多做說教。
免得說的輕了重了,萬一再被誤以為她對柳詩婷有意見,甚至誤以為她吃味穆晚秋對柳詩婷的親近,便不好了。
驚蟄想了想,給林嵐玉出主意。
“過些時日,惜春姑娘便也該到了。惜春姑娘這些年孤身一人在外,還曾游歷過不少地方,想必也漲了不少見聞……興許能給柳姑娘一些好的建議。”
惜春如今雖是以尼姑的身份行走于外頭,但或許是因為少了家族的枷鎖,也或許是當初最後的最後,賈敬沒有真的不管她,而是站出來為她盡可能爭取到了足夠的財富和她想要的自由。
也或許……
只是因為當初那一場于她而言無異于劫後余生的鬧劇,長輩們固然令她心寒,可身邊的姐妹們卻都沒有放棄她,而是齊心協力拉了她那一把。
亦或者,只是因為她的人生發生轉折之後,一切好似就都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在鳴蟬寺的那些時日,她被療愈的很好。
後來離開鳴蟬寺,一路行來,雖說也曾遇見過坎坷挫折,甚至一些想要欺辱上門之人,但最終都被化解。
反倒是隨著見識過的風景與人文事物越來越多,她的心胸也越來越開闊,性格也愈發沉靜豁達,就連筆下的風景,也都愈加有獨屬于她的風格意境。
帶她的師傅說,那是她的內心世界的投射,也是她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與理解。
但不管如何,即便是對惜春的遭遇沒有那麼細致知曉的驚蟄,也知道這位趙姑娘是一位十分有想法,也有膽氣的姑娘。
且能安穩游走于各地,即便是有林嵐玉給的屬于北靜王府的庇佑,也有如慧通大師等這樣的長輩護著,惜春這些年能夠安安穩穩的闖過來,也是有自己的智慧和本事的。
遠非身在後宅十幾載,周旋于自家後宅和官家小姐們之間的柳詩婷能比的。
林嵐玉想了想,覺得這個主意倒是不錯。
但想到穆晚秋,她也沒有直接點頭。
“待到惜春妹妹來了後,且看吧。”
不管夏玉英還是柳詩婷,于林嵐玉而言,都只是一個合作對象。
但于穆晚秋而言,她們母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想到這里,林嵐玉又想起柳詩婷的弟弟,那個從頭到尾都表現的十分沉默的少年人。
“文銘少爺那邊今日表現如何?”
“除了吃飯時間,都不曾出門,一直窩在房間里看書。”
想到下人們匯報上來的話,驚蟄又補了一句。
“也幾乎沒有任何跟人交流的意願。”
林嵐玉是從夏玉英和柳詩婷兩人嘴里听過一些關于柳文銘的情況的。
先前的柳文銘雖說性子有些軟和,在家中時又因為年幼,別說護住母親和姐姐了,不被人欺負了還要找姐姐跟母親哭訴都是好的,但絕對沒有這麼沉默安靜。
只是林嵐玉不知這是因為柳家出事,帶給柳文銘的打擊,還是旁的什麼原因。
想到柳詩婷這個親姐都一直沒說什麼,只任由柳文銘自己思考人生,林嵐玉雖然心中疑惑,甚至有些無語,到底沒說什麼。
“明日讓管事出門多采買些近來市面上大熱的各類書籍回來,各種文房之物也給他多添置些。另外叮囑下頭的人,小心伺候,莫要怠慢了。”
身為東道主,且還應允了夏玉英在前,林嵐玉自然不好也如柳詩婷一般,對柳文銘不聞不問。
但卻也不好插手太多。
好在對方只是一味沉默看書,並不曾有任何過激表現。
既然如此,那就多給孩子買些書回來,好好在家待著看書吧,挺好的!
“是。”
驚蟄看了一眼林嵐玉,見她一臉“看書好,看書總比出去惹事好”的表情,有些忍俊不禁。
她們家郡主自己都還年輕著呢,如今卻還要各種操心旁人的人生,也是辛苦了。
見兩人聊完了正事兒,一旁的丁香上前催促林嵐玉趕緊休息。
“沒旁的事的話,您早些休息吧,明日咱們一早還要出城呢。”
如今是在林家自己家中,驚蟄自然無需再時時刻刻守著,有丁香她們在就夠了。
不過驚蟄也沒走遠,就睡在林嵐玉隔壁。
方便林嵐玉這邊有任何事情,都能隨時叫她趕過來。
翌日一早,林嵐玉回林家族地,不僅帶著丁香和驚蟄她們,甚至侍衛們還難得的掏出了屬于她這個康平郡主的依仗。
這些被壓箱底了一路的東西,終于有機會掏出來展示。
且還是大張旗鼓的,隆重展示。甚至就連林嵐玉身上,都難得換上了一身十分隆重的郡主吉福。
一旁的丁香等人更是將自己收拾的十分體面,一副致力于要將自己“郡主身邊的大丫鬟”的身份做到完美的模樣。
瞧得林嵐玉嘴角一抽一抽的,但想到丁香她們此番隨著自己回去,為了的就是給林家某些不安分的族人們一個下馬威,她又將心里那點兒吐槽給壓了回去,只笑著搖搖頭,任由她們去了。
只是林嵐玉沒想到,這還只是開始。
早上侍衛們收拾儀仗的時候,因著是在前院,後院這邊並沒有听到多少動靜,林嵐玉也沒多在意。
可等她們收拾妥當,到了前院,瞧著侍衛們一個容光煥發,精神抖擻的模樣,林嵐玉才發現,自己似乎小瞧了這些人對今日之事的熱情。
不知為何,林嵐玉甚至總覺得自己隱約還能從這群侍衛們身上看到幾分雀躍來。
嘖!
頭一次見人舉儀仗還能比除了自己的武器什麼都不需要拿更興高采烈的。
恕她屬實不能理解。
林家族人眾多,雖說大多都早已與林如海出了五服,但到底都是同一個祖宗,未曾分宗。
昔年林家還是侯府的時候,一部分族人也曾在姑甦城內,依附聚居。
但到底城內生存壓力大,且不管是族田還是家族聚居的房子,都還在族地,後來逐漸無力支撐城中生活的族人,便又陸陸續續搬回了族地。
畢竟若在城中生活,林家雖會給予一些關照,卻不會很多,更不會時時看顧。
但若回了族地,且不提族田是按人頭分配的,就說林家族學,每年就能給家中有孩子需要進學的人家省下不少束修和筆墨銀子。
雖說這些孩子們若日後當真能得中功名,出人頭地,自當反哺家族,但于絕大多數人家而言,族學都是個無法拒絕的誘惑。
更何況林家歲在林如海父親去世後沉寂幾年,但很快又在林如海得中探花,迎娶榮國公之女後重新回歸姑甦望族。
這些年下來,隨著林如海的官運亨通,步步升遷,林氏家族已經發展壯大成為一個十分龐大的群體,乃至林家族學,也成為周邊炙手可熱的學堂。
而林黛玉嫁入北靜王府,成為北靜王妃這一事件,無疑更是將林家的地位在當地推的更進一步。
根本不用林家這些族人們費什麼勁,多的是人削尖了腦袋,想要將自家孩子往林家族學里送。
送不了林家族學的,那就聯姻,不管是將自家姑娘嫁到林家,還是迎娶一個林家的姑娘回來,那都是不僅光耀門楣,在當地還能有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的事兒。
而被人這般眾星捧月的久了,一部分曾經見識過林如海那一支出來的人的冷情冷性的老人且還好些。
多少會勸著些家里人,莫要囂張行事,更莫要做違背族規之事。
若是不然,被林如海知道了,定不會輕饒他們。
可某些從前便仗著自己“長輩”的身份,一次又一次試圖對著林如海指手畫腳。
甚至曾在賈敏的葬禮上,就敢對著林如海群起而攻之,試圖以勢壓人,讓林如海收養自家子孫的老家伙們,就沒有這麼有自知之明了。
在他們看來,雖說林如海不曾在林家族學上過學,但那也是他們林家培養出來的人才。
既然林如海如今官運亨通,那庇佑一些他們林家怎麼了?
他林如海在南邊兒吃香的喝辣的,卻只願意收養了那麼一個小門小戶的小子做嗣子,這事兒當初可是讓他們這些老人家不痛快了許久。
也就是礙于林如海的身份,且這事兒說到底是林如海自家之事,他們雖然不滿,但想著林如海到底收養的是林家的孩子,也算對他們做出了妥協,那他們各退一步,讓一讓小輩的也無妨。
但如今,他們不過是借著林如海和林黛玉的名頭,做些小事,為自己謀些小利益罷了,算得了什麼呢?
說到底,還不是為了林氏一族著想?
再說了,別以為他們人在鄉下,消息閉塞,就不知道,昔年林家那個二女兒,如今可是北靜王府的郡主,是有皇家封號,有封地的郡主!
只要這位願意,難道還護不住他們林家?
也是因為揣著這樣的心思,這些人對林如海千里迢迢送回林氏一族的那一封又一封的告誡信,壓根兒沒多放在心上。
甚至振振有詞,覺得自己有理且大度的很。
若是不然,林如海可不會如現在這般輕松。
但……
便是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再是理直氣壯甚至放下豪言壯語。
當康平郡主即將駕臨姑甦,甚至還會親自到林氏族地祭拜的消息傳來,林氏一族那些揣著長輩姿態的老頭兒們,多少還是有些心虛緊張的。
畢竟他們敢在林如海面前橫,敢不把林黛玉這個北靜王妃當回事兒,卻不敢對林嵐玉這個寫在皇家玉碟上的郡主有半分不敬。
尤其等林嵐玉在懷安府的“壯舉”的消息如一陣風一樣傳到姑甦,這些老頭兒有好幾個,更是當場直接嚇病了。
以至于等林嵐玉真到了拜訪林家族老們這日,這些人里有好幾個都差點兒起不來床。
起不來,也得勉強自己爬起來。
畢竟林嵐玉此番並非屬于私下拜會,而是帶著郡主的儀仗,自姑甦城一路聲勢浩大的朝著林家族地而來。
若林家今日做出半分不敬郡主的行為,不用林嵐玉開口,她帶來的嬤嬤和侍女們,便會狠狠參上林家這些人一本。
屆時,便是林如海,也未必救得了他們。
林嵐玉起初並沒有注意到跪拜迎接的人群中,還有幾個顫巍巍生著病的老頭兒。
她雖然是特意來給林家這些族人一個下馬威的,但並沒有喜歡讓別人跪拜自己的愛好。
等在嬤嬤的唱和下,做完了一整套的流程,林嵐玉便揮揮手,示意林家人都可以起身就坐,不必如此客氣。
她雖早已不在林家名下,但到底被林如海收養過是真,若做的太過分了,傳出去也不好听。
等人都落座了,林嵐玉才注意到,就坐在前排的幾個老頭兒里,有好幾個看上去都病歪歪的。
她訝異的轉頭,看了身旁的丁香一眼。
作為早在林嵐玉小時候就負責照顧她的生活起居,昔年曾是林家的丫鬟,後來跟著林嵐玉一路到了賈家數載,才輾轉到了北靜王府上,林嵐玉身邊跟隨最久的大丫鬟。
丁香應該算得上林嵐玉身邊這些人里,唯一跟林家這些老人打過交道的人。
只是昔年不僅林嵐玉和林黛玉還小,丁香那時候也不過是個剛留頭的小丫鬟,這些老頭兒們壓根沒將她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