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六點整,綜合館內所有燈光驟然暗下,喧嘩聲瞬間平息,陷入一片充滿期待的寂靜之中。
只剩下舞台中心一束純淨的追光,如同黑暗中指引方向的燈塔。
林楓和甦晴的身影出現在追光下。
林楓用沉穩且充滿磁性的聲音開口道(華語)。
“尊敬的各位來賓,”
甦晴接著用流利優雅的約語重復。
隨後兩人齊聲,中約雙語交錯,莊重宣布道。
“首屆昆侖獎頒獎盛典,現在開始!”
話音剛落,舞台後方,早已就位的龐大交響樂團,由九州文化旗下最頂尖的演奏家及特邀國際大師組成,在指揮家有力的起拍下,奏響了第一個磅礡而深沉的音符!
開場節目,正是胡力“復刻”自前世的——《故宮的記憶》!
低沉恢弘的旋律如同從歷史長河中奔涌而來,瞬間抓住了每一位听眾的心髒。
與此同時,舞台上的熒幕里,顯示出萬里長城的巍峨雄姿、故宮深宮的層疊殿宇、敦煌飛天的曼妙舞姿、青銅巨鼎的厚重紋路…
華夏文明數千年的瑰寶和積澱,以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方式鋪陳開來。
音樂時而如泣如訴,婉轉低回,仿佛在低語著王朝興替、歲月滄桑。
時而鐘鼓齊鳴,管弦激蕩,如同千軍萬馬奔騰,展現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磅礡力量!
這是一首純粹的音樂,卻比任何語言都更具感染力,它跨越了語言的障礙,直擊靈魂深處關于時間、歷史和文明的情感共鳴。
台下,無數觀眾屏息凝神,那位獲得提名的老教授菲茲杰爵士,不知不覺間已摘下了眼鏡,用手指輕輕擦拭著眼角。
他旁邊的同伴,一位漢斯的生物學家,則張著嘴,完全沉浸在這前所未有的視听震撼中,喃喃道。
“我的上帝啊!這音樂…仿佛讓我觸摸到了一個古老文明的靈魂…”
來自熱州的女作家阿瑪里,雙手交疊放在胸前,眼里閃爍著淚光和深刻的理解,她低聲對自己說。
“這就是‘根’的力量…如此深厚,如此美麗。”
包廂內,胡力依舊站在玻璃幕牆前,背影挺拔。
他能感受到腳下地板傳來的低沉音波的震動,這首他帶來的音樂,在這個世界首次公開奏響,其效果甚至超出了他的預期。
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滿足的弧度。
吳明倫不知道什麼時候悄然來到包廂里,站在胡力身後半步的位置,同樣沉浸在這震撼的演出中。
良久,他輕聲感嘆,語氣里充滿欽佩。
“團長,這首曲子,再配上這影像,簡直是鬼斧神工。”
“我從來沒想過,純音樂和視覺結合,能產生如此強大的精神力量。”
胡力沒有回頭,目光依然注視著台下那些被音樂征服的面孔,淡淡道。
“音樂和影像,本就是超越文字的語言,它們能直達人心最柔軟的地方,喚起共同的情感。”
“這就是文明對話的基礎,後面你要在緬國大力推廣今晚的所有曲目。”
吳明倫深深點頭。
“我明白了,用他們能理解、能感受的方式,講述東方的故事,展現東方的美學高度,在潛移默化中讓緬國民眾接受華文化。”
一曲終了,全場寂靜無聲。
那宏大的余韻似乎仍在空氣中震顫,縈繞在每個人的耳畔心頭。
足足過了十幾秒,如同海嘯般的掌聲才猛然爆發開來,激烈、持久,充滿了發自內心的激動和贊嘆。
許多花家觀眾甚至激動地站了起來,向樂團和幕後創作者致以最高的敬意。
掌聲稍歇,燈光再次暗下,第二首曲子《千年的祈禱》空靈悠遠的前奏響起。
舞台上影像變幻,呈現出敦煌壁畫中飛天奏樂、漫天繁星的夢幻景象,縹緲的女聲吟唱如同來自天外,引導著觀眾進行一場穿越千年的精神祈願與對話。
隨後的《伽羅》,則以明快的節奏和異域風情,展現了古代絲綢之路上商貿往來、文化交流的繁榮景象,音樂色彩斑斕,令人心曠神怡。
整整一個多小時的前半場,頒獎晚會變成了一場極致頂級的、融合了超高技術手段的世界音樂史詩盛宴!
九州文化旗下的藝術家們,完美詮釋了胡力帶來的這些經典,每一首曲子都風格獨特,卻都擁有撼動人心的強大力量。
台下,來自北偶的科學家對同伴低語道。
“我現在完全理解那位胡先生設立昆侖獎的深意了…這不僅僅是頒獎,更是在搭建一座用美與情感鑄成的、溝通不同文明的橋梁。”
“這些音樂,就是最 通用的語言。”
“是的”
同伴深深點頭,目光仍追隨著舞台。
“胡先生肯定是表達,真正偉大的成就,無論是科學、文學還是藝術,都應該是屬于全人類的,是能夠激發所有人深層共鳴的。”
“他在定義一種新的、更包容的‘卓越’標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兩人的對話胡力是不知道的,不然肯定肯定給兩人送個腦補怪的外號。
包廂里,胡力已經坐回到沙發上,手里端著一杯清水,吳明倫坐在他側面的沙發上。
“團長,前半場的效果遠超預期。”
吳明倫的聲音帶著興奮。
“你看台下觀眾的反應,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面孔,都被深深打動了。”
“這種文化上的共鳴和震撼,比任何宣傳都更有力。”
胡力喝了一口水,微微一笑。
“這只是開胃菜,真正的核心,還是在于那些獲獎者和他們所代表的精神。”
“獎項的權威和公信力,最終要靠他們來支撐。”
“是的。”
吳明倫表示同意。
“但你用這樣的藝術形式作為開場,已經為整個獎項定下了調性,崇高、宏大、包容、致力于文明對話,這第一步,走得漂亮至極。”
胡力放下水杯,目光投向樓下正在準備頒獎流程的工作人員。
“且看著吧,好戲,才剛剛開始。”
音樂盛宴的余音仍在文明堂中裊裊回蕩,觀眾們的心情經過一場藝術的洗禮,變得愈發莊重和充滿期待。
燈光再次聚焦于舞台中央,林楓和甦晴重新登場,他們的表情也變得更加肅穆且充滿敬意。
“感謝藝術家們為我們帶來的無與倫比的視听盛宴。”
林楓的聲音通過擴音系統傳遍會場,帶著情感的溫度。
“那一首首樂曲,仿佛帶我們穿越了時空,徜徉在人類文明的壯麗長河之中。”
甦晴語調優雅接道。
“是的,音樂無國界,藝術無國界,而真正偉大的成就也同樣如此。”
“接下來,我們將正式開啟首屆昆侖獎的榮譽殿堂,共同見證那些為人類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靈魂,接受來自昆侖之巔的致敬。”
全場頓時掌聲雷動。
“首先,我們要頒發的是‘昆侖獎•終身科學成就獎’。”
林楓莊重地宣布。
大屏幕上開始播放一段精心制作的短片,畫面中出現了菲茲杰爵士年輕時期在簡陋實驗室忙碌的身影。
短片配以感人而有力的解說詞,有他深入熱帶雨林采集樣本的艱辛,以及他在國際會議上慷慨陳詞、呼吁關注貧困地區疾病的場景。
短片結束,燈光亮起,甦晴高聲宣布。
“經昆侖獎評審委員會一致決定,首屆昆侖獎終身科學成就獎,授予來自鎏金大學的菲茲杰爵士,以表彰他在熱帶病研究及全球公共衛生領域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雷鳴般的掌聲中,白發蒼蒼的菲茲杰在禮儀人員的攙扶下,緩緩走上舞台。
他看起來有些激動,步伐比走紅毯時更慢了一些。
林楓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和他握手。
“菲茲杰爵士,祝賀您!”
菲茲杰接過那座晶瑩剔透、設計成昆侖山造型的水晶獎杯,手都微微顫抖。
他湊近話筒,深吸了幾口氣,試圖平復激動的心情,聲音略帶沙啞道。
“謝謝…非常感謝昆侖獎評審會。”
說到這,他頓了頓,環顧台下那些充滿敬意的目光,繼續說道。
“這個獎杯,很重。它不僅僅是對我個人過去幾十年工作的認可。”
“更是對全球所有在偏遠地區、在缺乏資源的環境下,與疾病和不平等作斗爭的科研人員、醫務工作者的認可。”
接著,他的聲音逐漸變得有力。
“我一生都在和瘧疾、昏睡病這些所謂的‘被忽視的熱帶病’打交道,它們之所以被忽視,是因為它們主要困擾著世界上最貧困的人群。”
“這個獎項,將光芒投射到了這些常常被遺忘的角落,這比獎勵我個人,意義重大得多!”
菲茲杰舉起獎杯,眼里閃爍著淚光道。
“我希望,昆侖獎的設立,能激勵更多年輕的科學家,將你們的智慧投向那些真正關乎億萬人生存與健康的領域。”
“科學的意義在于服務人類,全體人類!再次感謝!”
說著,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台下再次爆發出持久而熱烈的掌聲,許多觀眾,包括那些見多識廣的名流,都為之動容。
胡力在包廂里,也輕輕地鼓著掌,眼里流露出贊賞之色。
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除了文化,他最想干的事就是在今世取代前世的分果子獎項。
獎項逐一頒發,每一個獎項宣布前後,都配有詳實的短片介紹,生動展現了獲獎者的成就及其全球性意義。
當頒發“昆侖獎•人文之光獎”予熱州女作家阿瑪里的時候,她身著盛裝,步伐堅定地走上台。
當阿瑪里從頒獎嘉賓手里接過獎杯後,就緊緊抱在懷里,仿佛汲取著某種力量。
她走到話筒前,目光掃過全場,用她那充滿獨特韻律的英語說道
“謝謝,這個獎,名叫‘人文之光’。”
她重復了一遍這個名字,若有所思。
“在我成長的文化里,故事是由火堆旁的長者講述的,一代傳一代,它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它關乎我們的身份,我們的悲傷,我們的歡樂,我們的抵抗與希望,我的寫作,只是試圖捕捉這些‘光’的碎片。”
阿瑪里稍作停頓,隨後接著道。
“然而,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許多這樣的‘光’正在被同質化的浪潮所淹沒,或者被扭曲。”
“昆侖獎,以一座包容萬物的聖山為名,它提醒我們,人類文明的星空之所以燦爛,正是由無數顆不同的、閃耀的星星所組成。”
“我們需要聆听不同的故事,需要擁抱不同的‘光’!這個獎鼓勵我,也鼓勵所有像我一樣的講述者,繼續守護和傳遞我們各自文化中獨特的人文之光。”
“因為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理解自我、通往未來的地圖!”
阿瑪里的發言鏗鏘有力,充滿激情,引發了又一輪強烈的共鳴。
台下,不少來自發展國家的嘉賓眼里都泛起了淚花,用力地鼓掌。
胡力在包廂里,始終認真地看著每一個獲獎者,听著他們的每一句感言。
他的表情看似平靜,但眼神深處閃爍著異樣。
胡力舉辦“昆侖獎”的初衷並不純粹,是有目的性的,是夾帶私貨的,可這些獲獎者的發言是淳樸的,是感人的,不禁讓他大受感觸。
“雖然我有私心,但我們至少不欺負人,是公平的”
吳明倫期間又進來過一次,低聲匯報了幾句現場和國際媒體的反饋情況,都是極其正面和熱烈的評價。
“團長,效果太好了。”
吳明倫難掩激動。
“每一個獲獎者的發言,都在無形中強化昆侖獎的理念,他們來自不同領域,不同文化,但都在講述同一個主題,為人類共同福祉而努力的價值。”
胡力微微頷首道。
“因為他們本就是被這種理念篩選出來的,獎項的靈魂,在于評選的標準和獲獎的人。”
“我們只是搭建了舞台,真正唱出動人旋律的,是他們。”
頒獎環節在最高潮中結束,最後,所有的獲獎者都被請上台,包括吳明倫。
他們手里捧著昆侖獎杯,站在舞台中央,接受全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和致敬。
背景音樂響起,由胡力嘔心“創作”的又是一首曲目《勝利》,氣勢磅礡,寓意深刻,仿佛在宣告人類面對未來挑戰時的不屈和協作精神。
頒獎盛典在激昂的樂曲和璀璨的燈光中圓滿落幕,但它的影響,正如胡力所預期的那樣,才剛剛開始。
這一夜,“昆侖獎”這三個字,連同那些震撼人心的音樂、獲獎者的感人事跡和深刻言論,通過現場數千名各界精英以及各路記者,迅速傳遍了世界每一個角落,引發了空前熱烈的討論和反響。
胡力所期望的“文化輸出”和“話語權構建”,在這場極致奢華又意義深遠的文明盛宴中,邁出了堅實而華麗無比的一步。
昆侖獎,自今夜起,已然奠定了其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最具包容性的最高榮譽之一的地位。
喜歡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