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看你那傻樣....”
胡力沒得艾麗絲把話說完,一把拉住她的手。
“走,跟我去緬國。”
“團長,你去緬國,這邊你不管啦?”
凌風趕緊喊了一聲,生怕晚了胡力就消失了。
“不管了,反正是碾壓局,我都快看吐了,後面的戰事你倆看著來,走了..."
話音剛落,胡力和艾麗絲就消失在原地,只留下艾麗絲沒說說完的話。
“我還沒吃飯..."
十分鐘後,緬國核物理研究所里,胡力搓著手來回踱步,臉頰上還有一粒飯粒。
”馬總工還沒出來嗎?“
這是胡力來到這里後第七次問這句話了。
”小力,你還是坐下等吧,你這樣晃得我眼暈。“
艾麗絲沒等工作人員回答,先一步抱怨起來。
”哦喲,都這時候了,我哪里坐的住啊。”
胡力停下腳步,不過還是沒坐下。
“唉,話說回來,林教授不聲不響的又給我放了衛星,你說我要怎麼獎勵他?“
就在胡力急得轉圈的時候,實驗室厚重的防爆門終于緩緩打開。
馬總工滿臉疲憊地走出來,但眼中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手里拿著一份厚厚的報告,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團長!成了!經過五十七次電腦模擬,每次都能完美爆炸,林教授的團隊再次成功了!”
“轟!”
胡力腦子一炸,三步並作兩步沖上去抓住馬總工的肩膀。
“真的?!當量是多少?!”
馬總工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兩個字。
“三百萬噸。”
胡力瞳孔驟縮,整個人頓時僵在原地,連呼吸都停滯了一秒。
三百萬噸tnt當量!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不久後他將擁有一顆足以瞬間抹平一座超級城市的終極武器!
艾麗絲也震驚地捂住嘴。
“天吶……林教授這是怎麼做到的?距離‘蘑菇’問世這才過去這麼點時間,普拉斯版就要問世了。”
馬總工擦了擦額頭的汗,解釋道。
“林教授改進了‘泰勒烏拉姆構型’,利用氘化鋰6作為聚變燃料,成功實現了穩定的熱核反應。而且……”
頓了頓,馬總工沉聲道。
“我們用的是‘三相彈’設計,外層鈾238包裹,爆炸威力比純聚變彈還要恐怖!”
胡力听完,猛地一拍大腿。
“哈哈哈!林教授啊林教授,你可真是我的...蘑菇仙人!”
胡力興奮地來回踱步。突然停下腳步,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
“馬總工,林教授人呢?我要見他!”
馬總工苦笑一聲。
“林教授還在實驗室里做最後的數據核對,他說……雖然模擬成功了,但真正的試爆才是關鍵。”
胡力點點頭,深吸一口氣。
“走,帶我去見他!”
眾人穿上防護服,推開實驗室的大門。
胡力剛進門就看到的一個頭發凌亂、雙眼布滿血絲的中年男人,這就是林默林教授了。
胡力手下首席核物理學家,不僅制造出了‘蘑菇’,現在還是世界上第一個在1940年代就突破氫彈理論的天才。
此刻,林教授正趴在桌上,瘋狂地計算著什麼,嘴里還不停地念叨著。
“中子反射層厚度再優化0.5毫米……聚變點火溫度必須達到1億度……”
胡力走上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林教授,辛苦了。”
林默猛地抬頭,看到是胡力,疲憊的臉上終于露出一絲笑容。
“團長,你來了。”
胡力咧嘴一笑。
“听說你又給我放了個大衛星?”
林默推了推眼鏡,眼中閃爍著科學家的狂熱。
“氫彈的理論構架已經完成,電腦模擬爆炸57次,全部成功!但是…”
林墨頓了頓,神情變得嚴肅。
“只有最後真正的試爆才是關鍵。”
胡力點了點頭,很是贊同道。
“我明白,理論歸理論,實踐才是真理。說說看,‘蘑菇’問世才沒過多久,你們是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氫彈技術推進到快要問世的地步,怎麼做到的?”
林默站起身,抓了抓雞窩頭,然後走到一塊巨大的黑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公式和圖表。
林墨拿起粉筆,開始講解。
“氫彈的核心原理是‘核聚變’,而核聚變需要極高的溫度和壓力才能觸發。”
林墨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
初級原子彈)——作為“點火器”,通過裂變反應產生高溫高壓。
次級聚變材料)——氘化鋰6在高溫高壓下發生聚變,釋放巨大能量。
鈾238外殼——聚變產生的中子會轟擊外殼,引發第三次裂變,進一步提升爆炸威力三相彈)。
胡力听得入神,雖然他不是科學家,但基本概念還是能理解的。
“所以,關鍵在于‘點火’?”
林默點點頭。
“沒錯!最大的難題是如何讓初級爆炸的能量精準傳遞到次級,而不是直接把整個裝置炸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林墨指向黑板上的一個復雜結構。
“我們采用了‘泰勒烏拉姆構型’,利用x射線輻射壓縮次級,讓聚變材料在極短時間內達到臨界狀態。”
艾麗絲這時好奇地道。
“那你們是怎麼驗證這個設計的?”
林默笑了笑,再次抓了抓雞窩頭。
“我們先用超級計算機模擬了57次,每一次都調整參數,直到確保能量傳遞效率最大化。”
胡力摸著下巴,若有所思道。
“所以現在,只差一次真正的試爆了?”
林默深吸一口氣。
“是的團長,理論再完美,實戰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好。”
胡力一拳砸在右手心。
“盡快組裝出成品,有什麼需要趕緊說,我全力配合。”
林教授的眼楮里頓時閃爍著狂熱的光芒,轉身走向實驗室深處的工作台,胡力和艾麗絲還有馬總工緊隨其後。
工作台上擺放著一個精密的金屬框架,周圍環繞著各種測量儀器和計算設備。
"這就是我們的"太陽"雛形。"
林教授的聲音因為激動而略顯嘶啞。
"團長,你看這里..."
林教授指向框架中央的一個圓柱體裝置。
"這是初級裝置,也就是我們的"火柴"。采用內爆式設計,鈾235核心周圍包裹著高能炸藥。"
胡力湊近觀察,發現這個圓柱體表面布滿了精密的線路和傳感器,不禁暗自佩服,工藝實在太精湛了。
"這些引信必須精確到微秒級。"
林教授解釋道。
"32個爆轟點必須同時起爆,才能產生完美的球形沖擊波。"
艾麗絲一時好奇,伸出手想摸一下看看,林教授被嚇了一跳,趕緊一把攔住。
"小心!這里面的高能炸藥對靜電極其敏感。"
林教授轉頭看向自己的助手。
"把防護手套拿來。"
"次級裝置在這里。"
林教授引導幾人看向旁邊一個更大的球形結構。
"這是用氘化鋰6制成的聚變核心,外面包裹著鈾238反射層。"
輕輕敲了敲外殼。
"這個球體的加工精度要求極高,別看就這麼點大,花了我們整整三個月才達到標準。"
胡力注意到球形結構表面泛著特殊的金屬光澤。
"這又是什麼材料?"
"鈹鍍層。"
林教授解釋道。
"用來反射中子的。每一毫米的厚度都經過精確計算,多一分少一分都會影響效率。"
實驗室另一側,一群工程師正在組裝一個巨大的真空艙。
"這是輻射通道,"
林教授道。
"x射線從這里傳遞能量,壓縮次級裝置。我們用了特殊的泡沫材料作為填充物,密度必須控制在0.01g3。"
馬總工這時在一邊補充道。
"為了這個填充物,材料組那邊熬了二十個通宵。最後才發現用聚苯乙烯微球,能達到最佳效果。"
"最困難的是起爆時序控制。"
林教授帶著幾人來到電子控制區。
"初級爆炸後,x射線要在百萬分之一秒內完成能量傳遞。我們設計了64層時序電路,每層都有冗余備份。"
胡力看到控制台上密密麻麻的指示燈和開關,不禁咂舌。
"這比我們最復雜的火炮控制系統還要精密起碼十倍。"
"不僅如此。"
林教授指向一個獨立的鉛封箱。
"這里是中子發生器,必須在精確時刻釋放中子流。早了會引發提前點火,晚了會影響效率。"
艾麗絲這時看見角落里堆著幾個奇怪的金屬部件。
"這些是......"
"哦,那些是失敗的樣品。"
林教授苦笑道。
"第三十七次嘗試時,我們發現輻射通道的曲面角度差0.5度就會導致能量損失15。這些廢品花了我們三個月預算。"
胡力拍拍林教授的肩膀。
"只要能出好東西,錢不是問題,一切都值了!現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整體裝配。"
林教授第n次抓了抓雞窩頭。
"每個部件的公差必須控制在微米級。特別是初級和次級之間的對中精度,我們正在開發一套激光校準系統。"
正說著,一位年輕研究員匆匆跑來。
"林教授!真空焊接機調試好了!"
聞言,林教授眼楮頓時一亮,看向胡力道。
"太好了!團長,要不要看看最關鍵的焊接工序?"
“走著。”
胡力過來是干嘛的?怎麼能不看。
在超淨車間里,胡力透過觀察窗看到工程師們正在操作一台巨大的設備。
兩塊精加工過的金屬部件被固定在真空艙內,機械臂精確地對準接縫。
"這是電子束焊接。"
林教授解釋道。
"在真空環境下用高能電子束熔化金屬。必須一氣呵成,不能有任何氣泡或雜質。"
焊接過程持續了整整二十分鐘,所有人都屏息凝視。當綠燈亮起時,實驗室里爆發出一陣歡呼。
"成功了!"
林教授激動地查看檢測數據。
"焊縫完美!x射線檢測顯示零缺陷!"
胡力看著這群蓬頭垢面卻眼含熱淚的科研人員,突然敬了個軍禮。
"諸位,你們正在創造歷史。"
接下來的48小時里,整個團隊不眠不休地進行最後組裝。
當最後一個螺栓被擰緊時,林教授的手都在發抖。
"好了,現在它只差一個名字了。"
胡力沉思片刻。
"就叫"東方不敗"吧。"
實驗室里突然安靜下來,眾人像是商量好的,嘴角抽搐。
“小力,都什麼時候了,你能不能正經點?”
艾麗絲沒好氣的推了一把胡力道肩膀。
喜歡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請大家收藏︰()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