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龍脈

第169章 苗寨承脈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聖地山的六哥 本章︰第169章 苗寨承脈

    小滿時節的雷公山雲霧繚繞,山間的吊腳樓依山而建,黑瓦木樓在綠樹中若隱若現。陸尋踩著青石板路走進苗寨,腳下的石板被雨水沖刷得發亮,縫隙里冒出紫色的野花。掌心的共生紋傳來溫潤的波動,能 “看” 到地下的氣脈順著山勢流淌,在寨心的銅鼓坪匯聚成旋渦,無數細小的氣絲從吊腳樓的木樁延伸而出,與山溪的水脈交織成網“這里的氣脈帶著股靈秀。” 他望著寨頭的百年楓樹,樹干上掛著彩色的經幡,風一吹就發出沙沙的響聲,“域外煞氣清除後,苗寨的護脈陣法總算能正常運轉了。”

    林婉兒提著竹籃跟在後面,籃里裝著剛采的艾草和龍息草,听石符在掌心轉著圈,符面映出地下的景象 —— 每座吊腳樓的木樁下都埋著塊銀色的 “鎮脈符”,符上的紋路與氣脈流動的軌跡完美契合,寨邊的溪流里漂浮著淡紫色的花瓣,那是苗寨特有的 “引氣花”“尋哥你看!他們的鎮脈符和咱們的不一樣!” 她往最近的吊腳樓指,木樁上刻著奇特的螺旋紋,“血珠說這是‘銀紋鎖脈術’,用苗銀打造的符咒能更好地接引山氣,比銅符靈驗多了。”

    王胖子扛著個布包走在最前面,軍大衣換成了透氣的麻布褂,離火珠在他掌心泛著柔和的光“奶奶的這苗寨夠別致!” 他往銅鼓坪的方向望去,巨大的銅鼓被陽光照得發亮,“胖爺昨天在山溪里摸魚,摸到塊發亮的石頭,老苗醫說那是‘聚氣石’,放在屋里能安神。” 離火珠的青焰偶爾掠過石板路,被火焰掃過的野花立刻綻放得更加鮮艷。

    寨心的銅鼓坪上,苗寨守脈人馬老爹正帶著年輕後生打制銀飾。他穿著靛藍色的對襟衫,腰間系著繡花腰帶,手里的小錘在銀坯上敲打,發出清脆的叮當聲,銀坯上的護脈符文漸漸成形“陸先生可算來了!” 馬老爹放下錘子抹了把汗,指著剛打好的銀鐲,“按您說的法子,在銀飾里摻了龍息草汁,這‘護脈鐲’的效果比以前強了三成,戴在娃娃手上能擋山里的瘴氣。”

    陸尋拿起銀鐲仔細查看,鐲身上的螺旋紋與氣脈流動的軌跡一致,銀質溫潤中帶著淡淡的靈氣“這‘銀脈術’是苗寨的寶貝。” 他讓馬老爹取來銀坯,用指尖的氣脈在上面劃出道新的紋路,“在原有紋路基礎上加道‘引氣紋’,能讓銀飾更好地吸收山氣,護脈效果會更持久。” 銀坯接觸到氣脈的瞬間,表面泛起淡淡的銀光,周圍的氣脈流動明顯加快。

    林婉兒的听石符突然射出藍光,符面映出後山的竹林 —— 那里的氣脈流動異常滯澀,竹葉邊緣泛起淡淡的黑氣,竹林深處的 “聚氣石” 陣出現松動,石縫里滲出極細的灰絲“尋哥快看!後山有煞氣異動!” 她往竹林方向跑,竹籃里的艾草隨著腳步輕晃,“血珠說這是‘瘴氣煞’,藏在竹林深處的腐葉里,被最近的雨水泡開了,得趕緊處理!” 听石符的藍光在竹林上空盤旋,標出幾處需要淨化的節點。

    陸尋跟著藍光來到竹林。雨後的竹林空氣清新,地上覆蓋著厚厚的腐葉,踩上去軟綿綿的。共生紋感應到腐葉下的氣脈被灰絲纏繞,形成個個細小的旋渦,原本該匯聚的氣脈被打散成碎片“這瘴氣煞專破聚氣陣。” 他讓後生們收集干燥的松針,按五行方位鋪在地上,“先用松針引開煞氣,再用艾草水澆灌,最後種上‘驅瘴草’,三重防護才能徹底清除。” 他從林婉兒的竹籃里抓了把龍息草籽,撒在松動的聚氣石周圍,草籽落地即生根,嫩芽迅速纏繞住石塊。

    王胖子閑著沒事,幫後生們搬運聚氣石。離火珠往石塊上一點,青藍色的火焰圍著石塊轉了圈,石塊表面的青苔立刻變成金黃色“奶奶的這火能除霉!” 他往石縫里塞了把曬干的艾葉,“胖爺這招叫‘火驅瘴氣訣’,保證腐葉里的煞氣再也冒不出來!” 後生們看得直叫好,有個叫阿朵的姑娘忍不住問“胖大哥,這火焰為啥不燙手啊?” 引得眾人一陣笑。

    馬老爹在一旁指導後生們布置 “銀網陣”,他從布袋里取出銀線,按八卦方位在竹竿間纏繞“記住嘍,這‘銀網陣’要跟著月亮走,初一十五換次方位,銀線才能接住月華,增強鎖煞效果。” 他往銀網上灑了些山泉水,水珠在銀線上滾動,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你們年輕人手巧,但銀脈術最講究心誠,心不誠,符咒就不靈。”

    林婉兒從竹籃里拿出些彩色的絲線,教阿朵如何在銀網上打結“這是‘引氣結’,不同的結法能引導不同方向的氣脈。” 她示範著打了個蝴蝶結,“這個結引山氣,這個結引水氣,遇到煞氣異動,結子會變成黑色,很好辨認。” 阿朵學得很快,不一會兒就在銀網上打出十幾個漂亮的結子,絲線飄動的軌跡正好顯現出氣脈的走向。

    中午在馬老爹家吃飯時,桌上擺著酸湯魚、糯米飯,還有自家釀的米酒。土灶上的砂鍋咕嘟作響,酸湯的香氣彌漫整個吊腳樓。馬老爹往陸尋碗里夾了塊魚肉“先生嘗嘗這稻花魚,養在山溪里,吃著護脈草長大,最是補氣血。” 他往窗外的山溪指,“自從銀脈陣布好,溪里的魚越來越多,山里的藥材長得也旺,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太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陸尋喝著米酒,能感覺到酒里蘊含的淡淡木靈氣,順著喉嚨往下流,與體內的共生紋產生共鳴“苗寨的護脈術自成一派,銀脈引氣,銅鼓聚氣,草木固氣,三者結合才能守住這方水土。” 他放下酒碗,“後山的竹林是聚氣的關鍵,你們要定期檢查聚氣石陣,發現松動就及時加固,瘴氣煞最容易趁虛而入。” 他往馬老爹手里塞了本手抄的《銀脈護要》,“這里面記了些銀飾護脈的改良法子,你們可以試試。”

    下午跟著馬老爹去查看 “苗祖洞”,這是苗寨最神聖的地方,洞口被巨大的石門封鎖,門上刻著古老的護脈符文。年輕的守脈人阿虎正帶著幾個姑娘在洞口種植驅瘴草,姑娘們穿著百褶裙,裙擺掃過地面,激起淡淡的氣脈漣漪“陸先生!” 阿虎看到他們,連忙放下鋤頭行禮,手里的銀鋤還沾著泥土,“正在按您說的法子清理洞口的腐葉,您看這石門的符文是不是該重新描紅了?”

    陸尋走到石門前,共生紋感應到門後的氣脈異常活躍,像是有股強大的力量在涌動。他用手掌貼著石門,能感覺到里面流淌的精純靈氣“這石門是‘祖靈鎮煞門’。” 他讓馬老爹取來朱砂和雄黃酒,混合著龍息草汁調成顏料,“用這個重新描繪符文,能激活祖靈的護持之力,比單純的朱砂管用。” 他親自執筆,沿著古老的紋路細細描繪,每筆落下都激起淡淡的金光。

    林婉兒的听石符貼在石門上,符面映出洞內的景象 —— 洞底的石台上擺放著三尊銀制神像,神像周圍的氣脈形成個巨大的旋渦,旋渦中心有塊拳頭大的 “靈脈石”,散發著柔和的白光“尋哥快看!洞里有靈脈石!” 她的聲音帶著激動,“血珠說這石頭能聚天地靈氣,是苗寨的氣脈源頭,必須好好守護!” 听石符的藍光與靈脈石的白光遙相呼應,形成道無形的氣橋。

    王胖子在洞口生起堆火,離火珠在他掌心轉著圈“奶奶的這洞里的氣脈真足!” 他往火堆里添了些艾草和蒼術,“胖爺這招叫‘煙燻淨煞法’,能把洞口的瘴氣都趕走!” 青煙順著石門的縫隙往里鑽,很快就從洞頂的氣孔冒出,帶著股清新的草木香。

    馬老爹看著陸尋描繪符文,眼里滿是感慨“這石門的符文還是我爺爺那輩描過的,多少年沒這麼亮過了。” 他教阿虎辨認符文的含義,“你看這‘祖’字紋要粗,‘靈’字紋要細,粗鎮細養,氣脈才能生生不息。” 阿虎認真地記著,還用樹枝在地上臨摹,阿朵和姑娘們則在一旁編織裝靈脈石的錦囊。

    傍晚的苗寨燃起篝火,銅鼓坪上擠滿了人。馬老爹敲響巨大的銅鼓,咚咚的鼓聲在山谷中回蕩,後生們吹著蘆笙,姑娘們跳起了踩堂舞,銀飾在火光中閃耀,發出清脆的響聲。陸尋坐在篝火旁,看著馬老爹將新打制的銀符分發給各家各戶,銀符接觸到氣脈的瞬間紛紛亮起,與銅鼓的聲浪產生共鳴“這‘銅鼓聚氣陣’總算恢復威力了。” 他望著寨心升起的氣脈光柱,“鼓聲震煞氣,銀符聚靈氣,歌舞通人脈,苗寨的護脈之道果然與眾不同。”

    林婉兒的听石符在掌心亮得柔和,符面映出苗寨氣脈網的全貌 —— 以銅鼓坪為中心,銀符為節點,吊腳樓為脈絡,將整個雷公山的氣脈連接在一起,與遠處的梵淨山地脈遙相呼應“尋哥你看!所有氣脈都活過來了!” 她指著符面上跳動的光點,“血珠說這是‘銀脈生輝’的景象,只有苗寨的銀脈術與自然氣脈完美融合,才能出現這樣的奇觀。”

    王胖子跟著後生們學吹蘆笙,雖然吹得不成調,但離火珠的光芒卻與銅鼓的聲浪同步起伏“奶奶的這銅鼓真神奇!” 他往火堆里添了塊松脂,“胖爺能感覺到氣脈隨著鼓聲在跳,比中原的陣法熱鬧多了!” 馬老爹笑著遞給他個銀制的護符“胖兄弟帶上這個,氣脈會更順,吹蘆笙也能好听些。” 引得眾人一陣笑。

    年輕的守脈人們圍著篝火練習銀脈術的基礎手勢,阿虎學得最認真,他的指尖能引動微弱的氣脈,讓銀符發出淡淡的光芒。馬老爹在一旁指點,時不時糾正他的手勢“氣要沉在丹田,意要隨著指動,銀符是手的延伸,心到了,氣脈自然就通了。” 阿朵和姑娘們則將驅瘴草裝進錦囊,掛在每戶的門楣上,形成道無形的護脈屏障。

    陸尋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股暖流。他從懷中取出塊溫潤的玉佩,這是用三珠本源碎片融合的 “通脈佩”,上面刻著苗寨特有的螺旋紋“這玉佩送給阿虎。” 他將玉佩放在少年手心,“里面注入了些三珠紫氣,能幫你更快感應氣脈,記住,護脈不僅靠技藝,更靠心誠。” 玉佩接觸到阿虎掌心的瞬間,少年身上的銀飾同時亮起,與銅鼓的聲浪產生強烈共鳴。

    馬老爹讓阿虎給陸尋行 “苗家大禮”,少年雙手合十彎腰鞠躬,動作標準而恭敬“多謝陸先生!阿虎定會學好護脈術,守住苗寨的氣脈!” 他將玉佩貼身戴好,眼里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以後我會像馬老爹一樣,教更多年輕人引脈術,讓苗寨的護脈法代代相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夜色漸深,篝火的光芒在山谷中搖曳,與天上的星光交相輝映。陸尋站在銅鼓坪上,望著苗寨的氣脈光柱與月光交織成網,將整個雷公山籠罩其中。共生紋感應到地下的瘴氣煞已被徹底清除,氣脈如活水般循環流動,與遠處的武陵山脈氣脈遙相呼應“這里的守護穩了。” 他望著寨民們漸入夢鄉的吊腳樓,“苗寨的銀脈術與自然相融,才是最長久的護脈之道。”

    離開苗寨時,馬老爹帶著阿虎和姑娘們送了他們很遠。火把的光芒在山路上蜿蜒,照亮了溪邊的引氣花,花瓣在夜色中散發著淡淡的熒光。陸尋回頭望了眼燈火中的苗寨,銅鼓坪的氣脈光柱在夜色中格外明亮,像顆守護的星辰照亮著雷公山的氣脈“下一站去張家界,看看那里的石英砂岩氣脈如何了。”

    阿朵突然追上來,手里捧著個繡花錦囊,里面裝著塊聚氣石“陸先生,這個送您。” 姑娘臉上帶著靦腆的笑,“馬老爹說這石頭能聚氣安神,帶著它就像苗寨的氣脈永遠陪著您。” 錦囊入手溫潤,還帶著淡淡的花香。

    陸尋接過錦囊,往她手里塞了枚听石符碎片“這個你留著,遇到氣脈異動就捏碎它,我們能感應到。” 他拍了拍姑娘的肩膀,“好好跟著馬老爹學引脈術,苗寨的守護以後就靠你們了。” 阿朵用力點頭,將碎片緊緊攥在手心。

    下山的路上,林婉兒輕聲說“你看阿虎和阿朵的氣脈,一個剛勁一個柔韌,正好互補。” 她往掌心的听石符指,符面映出苗寨氣脈與少年少女氣脈的連接,“血珠說這是‘陰陽合脈’,苗寨的護脈術講究陰陽調和,難怪他們的陣法這麼穩固。”

    王胖子掂著手里的銀護符,離火珠的光芒在他掌心忽明忽暗“奶奶的這苗家銀飾真靈!” 他望著遠處的星空,“戴了這護符,感覺氣脈順多了,胖爺都想學學這銀脈術了!” 他往陸尋肩上拍了拍,“說真的尋哥,每個地方的護脈法都不一樣,咱們也算長見識了!”

    陸尋握著那個繡花錦囊,能感覺到里面聚氣石傳來的溫潤氣息,與苗寨的氣脈遙相呼應。他知道,苗寨的守護已經交到了合適的人手中,年輕的守脈人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續著這份責任。夜色中的雷公山漸漸安靜下來,只有銅鼓坪的氣脈光柱在雲海中輕輕搖曳,像在訴說著千年的守護故事,也像在迎接新的守護篇章。

    遠處的張家界峰林隱約可見,那里的石英砂岩氣脈正等待著他們。但陸尋心中沒有急躁,只有寧靜,因為他知道,無論走到哪里,守護的信念都在傳承,就像這苗寨的銀脈術,永遠在銀石中流轉,永遠在人心間傳遞,直到歲月盡頭,直到天地永恆。火把的光芒漸漸遠去,但守護的火種已經在年輕守脈人心中點燃,與苗寨的氣脈融為一體,成為永恆的守護印記。

    喜歡華夏龍脈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夏龍脈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夏龍脈》,方便以後閱讀華夏龍脈第169章 苗寨承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夏龍脈第169章 苗寨承脈並對華夏龍脈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