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龍脈

第164章 南疆守脈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聖地山的六哥 本章︰第164章 南疆守脈

    南疆的春風帶著燥熱的暖意,陸尋踏著戈壁邊緣的紅土走進和田綠洲。塔里木河的支流在綠洲間蜿蜒,河水泛著渾濁的綠意,兩岸的胡楊林剛抽出新枝,灰綠色的葉片在風中輕輕顫動。掌心的共生紋傳來溫潤的波動,能清晰 “看” 到地下的水脈氣脈如蛛網般鋪開,順著河道延伸向遠方的沙漠,氣脈的顏色帶著紅土特有的赭石色“這里的地脈真特別。” 他望著遠處沙丘與綠洲的交界線,氣脈在那里形成明顯的屏障,“紅土能鎖住水汽,比中原的黃土更能聚氣。”

    林婉兒戴著遮陽的草帽,听石符在掌心轉著圈,符面映出地下的景象 —— 無數細小的氣脈從坎兒井中冒出,與胡楊林的根系相連,綠洲邊緣的紅土上種著成行的 “固沙棗”,那是當地守脈人培育的耐旱果樹“尋哥你看!他們把坎兒井和氣脈連起來了!” 她往最近的村落指,土坯房的牆根下埋著半截胡楊木,木頭上刻著簡單的水紋符文,“血珠說胡楊木能引地下水脈,紅土能擋流沙煞氣,比西北的石陣更省力氣!”

    王胖子扛著個藤編筐走在後面,筐里裝著剛采的草藥,軍大衣換成了薄棉褂,離火珠在他掌心泛著柔和的光“奶奶的這南疆夠熱!” 他往紅土上扔了塊黃龍玉佩碎片,碎片落地的瞬間,周圍的紅土泛起淡淡的金光,“胖爺昨天在坎兒井打水,水里漂著胡楊絮,喝著比冰鎮酸梅湯還解渴!” 金光中冒出幾株細弱的草芽,在風中倔強地挺立。

    綠洲中心的老桑樹下,南疆的守脈人買買提正帶著幾個後生檢修坎兒井。他穿著白色的袷袢,腰間掛著銅制的水瓢,時不時往井壁上敲一敲,銅瓢接觸磚石的地方就發出清脆的回響“陸先生可算來了!” 買買提黝黑的臉上露出笑容,眼角的皺紋里沾著沙塵,銅瓢往井沿一放,瓢底立刻映出淡淡的水紋光暈,“按您說的法子,每月往井里撒巴旦木殼和硫磺,井水比往年更旺,連沙漠邊緣的紅柳都活過來了!”

    陸尋走到坎兒井的總閘前,共生紋感應到閘下的氣脈形成個巨大的漩渦,無數細小的氣絲順著水道往綠洲各處擴散,將水汽牢牢鎖在紅土下“這坎兒井成了綠洲的聚水陣。” 他往閘邊添了塊帶水紋的紅土青石,“加塊鎮石穩固氣脈,能讓聚水效果更持久。” 青石剛放穩,周圍的紅土不再松動,連井口的水汽都變得濃郁起來。

    林婉兒的听石符突然射出藍光,符面映出綠洲邊緣的景象 —— 那里的固沙棗樹葉發黃,紅土下的氣脈流動滯澀,隱約能看到極細的灰絲在纏繞“尋哥快看!那里有殘留的煞氣!” 她往邊緣地帶跑,草帽被風吹得歪到一邊,“血珠說可能是沙漠熱風帶來的鹽堿煞氣,藏在紅土縫里沒清干淨!” 听石符的藍光在紅土上空盤旋,標出幾處需要淨化的節點。

    陸尋跟著藍光來到綠洲邊緣。龜裂的紅土下藏著白花花的鹽堿煞氣,踩上去能感覺到腳下傳來的灼痛感。他撿起根胡楊枝,在紅土上劃出放射狀的淺溝,將鹽堿煞氣引向坎兒井的排水道“這樣氣脈就能順著水道帶走煞氣。” 他往溝里撒了把 “耐堿草” 的種子,那是南疆特有的植物種子,能吸收土壤中的鹽堿,“再種上耐堿草,既能固土,又能淨化鹽堿,最適合這里的紅土。” 共生紋感應到淤塞的氣脈開始疏通,像被清理的水渠重新煥發活力。

    王胖子閑著沒事,幫後生們修補紅土堤壩。離火珠往松動的土坯上一點,青藍色的火焰圍著土坯轉了圈,土坯就牢牢粘在堤壩上“奶奶的這火比泥漿還管用!” 他往土縫里塞了把曬干的羅布麻,“胖爺這招叫‘火固土防’,保證下次洪水都沖不垮!” 後生們看得直叫好,紛紛學著他的樣子往土縫里塞羅布麻。

    中午在買買提的土坯房吃飯時,桌上擺著剛烤的 、炖羊肉,還有自家曬的巴旦木。買買提往陸尋碗里倒了碗酸奶“先生嘗嘗這酸奶,放了沙棗汁,喝了能解膩。” 他往窗外的綠洲指,“自從氣脈通了,巴旦木結得比往年多,連羊群都長得更肥壯,牧民們都說今年能多榨幾桶胡麻油。”

    陸尋喝著酸奶,能感覺到奶里蘊含的淡淡土靈氣,順著喉嚨往下流,與體內的共生紋產生共鳴“綠洲養人,人護綠洲,本就該這樣。” 他放下碗,“和田的地脈連著昆侖,昆侖通著西域,你們守好這里,就是守住了南疆地脈的門戶。” 他往買買提手里塞了本手抄的《紅土護要》,“這里面記了些應對鹽堿煞氣的法子,你們收好。”

    下午離開綠洲時,熱風漸漸平息。後生們騎著毛驢送他們到沙漠邊緣,驢鈴在風中發出清脆的響聲,紅土上的耐堿草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綠光。買買提站在老桑樹下揮手“陸先生放心!我們定會守好綠洲,等您秋天來吃新摘的巴旦木!” 胡楊的新枝在風中沙沙作響,像是在為他們送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往東走了月余,他們進入滇南的雨林。夏雨連綿不斷,林間的榕樹垂下無數氣根,像綠色的簾幕,溪水在腐葉下流淌,發出叮咚的響聲,傣族村寨的竹樓隱在綠蔭中,葫蘆絲的聲音順著雨絲飄過來,帶著股雨林的濕潤。陸尋踩著青苔走進村寨,掌心的共生紋傳來清潤的波動,能清晰 “看” 到地下的龍脈氣脈如綠綢般纏繞,氣脈的顏色帶著草木的翠綠,滋養著每一寸雨林“這里的氣脈真繁茂。” 他望著遠處的竹樓,氣脈順著竹柱往上延伸,與榕樹的氣根交織成網,“比南疆的綠洲氣脈更旺盛。”

    林婉兒撐著油紙傘,听石符在掌心轉著圈,符面映出地下的景象 —— 無數細小的氣脈從竹樓下的排水溝中冒出,與雨林植物的根系相連,村寨周圍的空地上種著成片的 “驅瘴草”,那是當地守脈人培育的草藥“尋哥你看!他們把竹樓建在氣脈節點上了!” 她往最近的竹樓指,樓柱上纏著彩色的布條,每道布條上都繡著簡單的護脈符文,“血珠說竹樓的高腳能避濕氣,驅瘴草能防雨林煞氣,比中原的瓦房更透氣!”

    王胖子踩著腐葉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軍大衣換成了粗布短褂,離火珠在他掌心亮得刺眼“奶奶的這雨林夠潮!” 他往樹根處扔了塊青銅殘片,殘片落地的瞬間,周圍的青苔泛起淡淡的金光,“胖爺這招叫‘驅霉訣’,能讓發霉的木頭干爽起來!” 傣族的鄉親看到這景象,紛紛笑著豎起大拇指,葫蘆絲吹得更歡了。

    村寨中心的菩提樹下,傣族的老波濤(長老)正帶著族人祭祀寨神。他穿著黑色的筒裙,頭上纏著白布,手里舉著銀缽往樹根上灑水,水珠接觸樹根的地方就冒出淡淡的綠光“陸先生!你們可算來了!” 老波濤布滿皺紋的臉上露出笑容,銀缽往菩提樹干一靠,缽身立刻映出淡淡的葉脈光暈,“上次你教的‘竹樓聚氣法’真管用,今年的瘴氣都繞著村寨走,連生病的孩子都少了!”

    陸尋走到菩提樹下,共生紋感應到樹下的氣脈形成個巨大的旋渦,無數細小的氣絲順著氣根往雨林深處擴散,將濕氣轉化為滋養草木的靈氣“這菩提樹成了雨林的聚靈樁。” 他往樹根處添了塊帶葉脈紋的青石,“加塊鎮石穩固氣脈,能讓聚靈效果更持久。” 青石剛放穩,周圍的氣根就輕輕顫動,葉片上的水珠紛紛滴落,發出清脆的響聲。

    林婉兒往孩子們手里分 “防瘴花” 的種子“把這個種在竹樓周圍,開出的花能驅散瘴氣。” 她教孩子們看樹皮的濕度辨氣脈,“樹皮濕潤卻不發霉的地方氣脈順,適合建竹樓;樹皮發黏的地方煞氣重,要種驅瘴草。” 孩子們拿著種子歡呼著跑開,很快就在竹樓周圍撒下圈彩色的種子。

    王胖子跟著老波濤去檢查竹樓的排水系統。離火珠往堵塞的排水溝上照了照,青藍色的火焰圍著溝口轉了圈,原本淤塞的腐葉立刻化作肥料融入泥土“看到沒?胖爺這火能清淤!” 他往鄉親手里塞了包離火珠粉末,“竹樓要是長霉,就撒點這粉末,比太陽曬管用!” 老波濤連忙讓族人收好,用芭蕉葉小心地包好放進竹筐。

    傍晚的村寨燃起篝火,傣族人烤著竹筒飯,煮著雨林雞湯,圍著篝火跳起了孔雀舞。陸尋坐在篝火旁,看著火苗舔舐著架在火上的竹筒,竹香混著飯香飄滿村寨,與地下的氣脈產生共鳴“雨林的地脈靠榕樹聚靈,就像南疆的綠洲靠坎兒井聚水。” 他對老波濤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守護法子,順應自然才能守住家園。”

    老波濤舉起酒筒敬陸尋“先生說得對!我們傣族人敬寨神,敬雨林,就該按雨林的性子守護。” 他往火堆里添了塊檀香木,“等雨停了,我就帶著族人去清理山谷的煞氣節點,按您畫的圖找,保證一個不漏!” 葫蘆絲再次響起,這次的調子多了幾分歡快。

    離開村寨時,老波濤帶著族人撐著油紙傘送了他們很遠。雨林的霧氣中,竹樓的輪廓若隱若現,菩提樹下的篝火連成片溫暖的光暈,將雨林的氣脈與遠方的龍脈連接在一起。陸尋回頭望了眼村寨,共生紋感應到那里的地脈氣脈正越來越旺盛,像顆跳動的心髒滋養著這片雨林“這里的守護穩了。” 他望著遠處的雲海,“該去看看年輕守脈人的成長了。”

    來到湘黔交界的苗寨時,正趕上苗族的爬坡節。寨門兩旁插著五彩的旗幟,姑娘們穿著繡花的百褶裙,小伙子們吹著蘆笙,守買人的信物 —— 南疆的固沙棗枝、滇南的驅瘴草葉、中原的護脈草籽整齊地擺放在祭台上。幾個年輕的守脈人正在演示陣法,西北的少年用紅柳枝劃出沙陣,東北的姑娘用松針布下林海陣,每個動作都有模有樣。

    “尋哥你看!” 林婉兒指著祭台中央,听石符在她掌心爆發出耀眼的光芒,符面映出年輕守脈人手中信物的氣脈流動,不同地域的氣脈在他們手中交融,形成五彩的光帶,“血珠說這是‘青出于藍’!年輕守脈人的氣脈已經能互相感應,比我們當年進步還快!” 她的聲音帶著激動的顫音,眼里閃著淚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王胖子站在祭台邊,離火珠在他掌心亮得刺眼,與年輕守脈人的氣脈遙相呼應“奶奶的這才叫長江後浪推前浪!” 他往祭台的香爐里扔了塊青銅殘片,青煙立刻化作只五彩的鳳凰,在光帶中盤旋,“胖爺就知道,這些後生肯定比咱們強!” 周圍的鄉親看到這景象,紛紛歡呼起來,蘆笙聲、歌聲傳遍山寨。

    老守脈人們坐在山坡上,看著年輕後生們的演示,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老馬拍著西北少年的肩膀,老波濤對滇南的姑娘點頭,每個眼神都充滿了肯定“守護的法子要變,但心不能變。” 老李對著後生們大聲說,“記住,氣脈會變,煞氣會變,但守護家園的心意不能變!”

    年輕守脈人們听到這話,紛紛舉起信物齊聲回應“守脈護脈,代代相傳!” 聲音在山谷中回蕩,驚起一群飛鳥。陸尋的共生紋與他們的氣脈產生共鳴,他能清晰 “感受” 到年輕心靈中的堅定與熱情,像初升的朝陽般充滿活力。

    “這才是最好的傳承。” 陸尋輕聲說,眼眶有些濕潤。他從懷中取出三珠的仿制品 —— 天珠玉佩、地珠石墜、人珠木雕,輕輕放在祭台上,“三珠的力量終會減弱,但你們心中的守護之力,會永遠旺盛。” 仿制品接觸的瞬間,化作三道流光注入年輕守脈人的體內,他們身上的氣脈光暈立刻變得更加明亮。

    夜幕降臨時,苗寨燃起了火把,年輕守脈人與鄉親們圍著篝火跳舞。西北的沙陣舞步剛勁,滇南的雨林舞步靈動,中原的護脈舞步沉穩,不同地域的舞蹈在火光中交融,像五彩的光帶般和諧。陸尋站在山坡上,看著這熱鬧的景象,林婉兒和王胖子一左一右站在他身邊,離火珠與听石符的光芒在夜色中閃耀。

    “你看他們多有活力。” 林婉兒靠在陸尋身邊,听石符映出年輕守脈人未來的守護景象 —— 他們在沙漠種樹,在雨林清淤,在高原修路,將守護的範圍擴展到更遠的地方,“血珠說他們會比我們做得更好,因為他們站在我們的肩膀上。” 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帶著對未來的憧憬。

    王胖子往火堆里添了塊木柴,火光在他臉上跳躍“奶奶的這才叫守脈人的好日子!” 他看著年輕後生們互相交流技法,“想當年咱們走南闖北才摸索出的法子,現在他們年紀輕輕就全學會了,還能自己創新,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他往陸尋肩上拍了拍,“以後啊,咱們就等著享清福吧!”

    陸尋望著篝火中年輕的身影,他們的笑容比火光更明亮,眼神比星光更堅定。他知道,守護的接力棒已經穩穩傳遞,未來的九州,會在這些年輕守脈人的守護下,迎來更長久的安寧。遠處的三珠在天際閃耀,與九州的萬家燈火遙相呼應,形成天地間最和諧的景象。

    火把漸漸熄滅,晨曦染紅了東方的天空。年輕守脈人們背著行囊,準備前往各自的守護之地,他們的腳步堅定而輕快,像帶著春風的種子,要將守護的信念播撒到每一寸土地。陸尋站在寨門旁,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掌心的共生紋傳來溫暖的共鳴,那是九州大地的心跳,是萬脈同輝的贊歌。

    “走吧。” 陸尋轉身對林婉兒和王胖子說,護脈刀在晨光中泛著柔和的光,“咱們也該去看看更遠方的土地了,听說東海的年輕守脈人又有新法子了。” 三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山路盡頭,身後的苗寨炊煙裊裊,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陽光灑滿山谷,照亮了祭台上的信物,照亮了年輕守脈人留下的足跡,照亮了每一寸被守護的土地。陸尋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守脈的薪火會永遠在九州大地上燃燒,帶著年輕的活力與創新,守護這片天地,直到歲月盡頭,直到萬古長青。

    喜歡華夏龍脈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夏龍脈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夏龍脈》,方便以後閱讀華夏龍脈第164章 南疆守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夏龍脈第164章 南疆守脈並對華夏龍脈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