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站在臨時布置的示範點辦公室牆前,手指劃過中國地圖上五個新標記的紅點︰\"黑龍江建三江、河南南陽、四川成都、甘肅張掖、江甦徐州。這五個示範點代表我國主要農業生態類型。\"
他轉身面對集結的團隊,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而充滿朝氣的面孔︰\"每個點派駐一個五人小組,負責技術指導、數據收集和農民培訓。李明遠帶隊去建三江,張薇去南陽...\"
分配完畢,方稷特意留下半小時進行安全培訓︰\"記住,你們不僅是科研人員,更是代表國家項目的形象。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山區和偏遠地區。\"
開往建三江的列車上,李明遠小組的五名學生興奮難抑。來自南方的陳浩第一次去東北,臉幾乎貼在車窗上︰\"快看!這就是東北啊!\"
組長李明遠笑著提醒︰\"別光顧著興奮,把安全手冊再看一遍。方教授特別交代,東北地廣人稀,一定要注意安全。\"
\"知道啦,組長!\"陳浩嘴上應著,眼楮卻仍盯著窗外無垠的黑土地。
建三江的示範點設在紅星農場。第一天的工作異常順利︰當地農民對生態防控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一整天都被團團圍住問問題。
傍晚收工時,西邊的晚霞格外絢爛。陳浩看著遠處的小興安嶺余脈,心動不已︰\"組長,我去那邊山上拍個日落,很快回來!\"
李明遠正在整理資料,頭也沒抬︰\"別走遠啊,天快黑了。\"
但年輕的陳浩完全被美景吸引,越走越遠。等他發現天色已暗時,已經迷失在陌生的山林中。
\"救命!\"一聲驚呼伴隨碎石滾落的聲音,陳浩腳下一滑,跌入一個采石留下的深溝。
晚上八點,見陳浩還沒回來,李明遠開始著急了。問遍農場都說沒看見。
\"方教授,對不起...\"李明遠顫抖著撥通方稷的電話,\"陳浩可能在山里迷路了。\"
電話那頭沉默片刻,隨即傳來方稷冷靜的聲音︰\"立即聯系當地林業站和村民組織救援。我馬上訂最近的航班過來。\"
深秋的東北山區,夜間氣溫已降至零下。方稷趕到時,救援隊已經找到了跌入深溝的陳浩——右腿骨折,多處擦傷,但意識清醒。
\"教授,對不起...\"陳浩看到方稷,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
方稷脫下外套蓋在他身上,輕聲說︰\"別說話,保存體力。醫生馬上就來。\"
凌晨三點,陳浩的手術結束。守在手術室外的方稷和學生們立即圍上去。
\"右腿骨折已經固定,需要靜養兩個月。\"醫生摘下口罩,\"還好送來得及時,沒有失溫。\"
病房里,麻藥過後的陳浩醒來,看到守在床邊的方稷,再次哽咽︰\"教授,您罵我吧...我不該擅自上山的...\"
方稷輕輕按住他的肩膀︰\"不,是我的責任。我忘了你們除了是靠譜的科研人員,但也都還只是孩子,是我沒有囑咐好你們最重要的事——安全第一。\"
他轉向所有學生,語氣沉重︰\"你們都是國家的寶貝人才,任何一個人出事,都是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次是我考慮不周,沒有充分強調野外工作的危險性。\"
學生們都低下了頭。李明遠紅著眼楮︰\"不,教授,是我的錯。我是組長,應該看好每個人的。\"
第二天,方稷出人意料地沒有取消陳浩的參與資格,而是重新調整了工作計劃︰
\"陳浩養傷期間負責數據處理和遠程咨詢。其他人在開展田間工作時,必須兩人以上同行,配備對講機和定位設備。\"
更讓學生們感動的是,方稷聯系當地醫院,在病房里架設了視頻系統,讓陳浩能夠實時參與工作。
\"教授...\"陳浩看著為自己忙碌的方稷,不知說什麼好。
方稷拍拍他的肩膀︰\"好好養傷,項目還需要你的數據分析能力。記住這個教訓就好。\"
利用這次事件,方稷完善了整個項目的安全規範︰
每個小組配備衛星電話和急救包
每日匯報行程和人員動態
開展野外求生技能培訓
與當地建立應急聯動機制
他還特意請來當地老獵戶,給學生講解東北山區的特點和危險︰\"這些山看著不高,但溝壑縱橫,采石坑多,晚上特別容易出事。\"
一周後,項目工作重新走上正軌。但這次經歷讓每個學生都成熟了許多。
陳浩雖然臥床養傷,卻成了項目的\"數據中心\",處理各項數據。他的數據分析還為團隊解決了一個技術難題︰通過氣象數據預測蚜蟲發生期。
\"沒想到因禍得福,\"會議時,陳浩不好意思地說,\"要不是摔這一跤,我也想不到把氣象數據和蟲害預測結合起來。\"
方稷欣慰地點頭︰\"科研路上難免挫折,重要的是從中學習和成長。\"
兩個月後,陳浩康復歸隊。當他拄著拐杖出現在示範田時,同學們給了他一個驚喜的歡迎儀式。
\"歡迎回來!\"李明遠送上一束野花,\"下次可不許亂跑了!\"
最讓陳浩感動的是,方稷特意從三亞飛來,親自檢查他的康復情況︰\"腿剛好,不要急著下田,先做室內工作。\"
這件事在整個項目團隊中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他示範點也完善了安全制度,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事件。
期末總結會上,方稷特意提到這件事︰\"科研不僅是實驗室里的數據,更是田野中的實踐。而比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的安全和成長。\"
陳浩在分享感言時說︰\"那一跤摔得很痛,但讓我明白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感謝方教授沒有放棄我,讓我有機會繼續參與這項有意義的工作。\"
窗外,東北的第一場雪悄然飄落。示範田里,金黃的油菜苗在白雪映襯下格外醒目,仿佛在訴說著生命與希望的故事。
而經過這次考驗的團隊,像經過淬煉的鋼鐵,更加堅韌和成熟。他們知道,前方的路還很長,但只要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方稷看著這些成長的年輕人,眼中滿是欣慰。科研的薪火,就是這樣一代代傳遞下去的。而這次意外,反而成了最好的成長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