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起彼伏的呼喊聲中,第一鍋保水劑在日落前出爐。淡藍色的凝膠在夕陽下閃著微光,林向榮舀起一勺演示︰\"看,能拉絲到一米不斷,合格!\"
當晚的部署會上,方稷把農技員分成兩組,這群年輕人還給自己的小隊起了名字,\"飛虎隊\"和\"地勤組\"。飛虎隊騎著改裝摩托,後座綁著藍色塑料桶,專門突擊最偏遠的特旱村;地勤組開著拖拉機,附近的村落挨村舉辦\"保水速講\"然後帶著老鄉們實驗一下就趕快趕往下一個村落。
\"注意!\"方稷敲著黑板,\"每戶用量要精確到兩,攪拌方法要教三遍!最起碼要確保每個村要有一個人是絕對掌握了技巧後再走!\"
凌晨四點,第一支飛虎隊已經出發。
方稷站在大門口,看著摩托車燈像螢火蟲般消失在蜿蜒的路上。他轉身時,發現林向榮的妻子正往每個摩托手的背包里塞煮雞蛋。
陳梅看見方稷正在看自己解釋道,\"方老師,咱們農技院養的老母雞下的。\"她撩起圍裙擦手,\"這幫孩子晌午飯肯定又湊合,加個雞蛋加點營養。\"
天亮後,方稷親自帶隊去了最熱的王窯村。拖拉機突突突爬坡時,他看見前面山道上的莊稼被曬得嚴重。
到了王窯村就趕快組織干旱救災,大家一听是來救干旱的,也不顧此時日頭正熱,都趕了過來。
正午的太陽像燒紅的鐵餅懸在頭頂,王窯村的打谷場被曬得泛白,熱浪扭曲著遠處的景象。方稷跳下拖拉機時,鞋底踩在滾燙的泥地上,發出\"嗤\"的輕響。
\"鄉親們!\"村里的董支書敲響掛在老槐樹下的破犁頭,\"國家派專家來幫咱們抗旱了!都快點來!\"
土牆後陸續探出幾個小孩的腦袋,董支書沖孩子們說︰“快回去叫你家大人來。”
接著沒一會更多拄拐杖的老人、抱著孩子的婦女、光著膀子的漢子。他們走得很快,像是怕慢一步希望就會溜走。有個駝背老漢跑得太急,還差點自己絆自己的拐了一下。
\"這大熱天的大家別著急,慢慢走...\"方稷看著越聚越多的人群,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太陽穴滾落。他轉身對鐵柱低聲道︰\"去農技站把遮陽棚拉來,咱們在陰涼下面講。\"
\"不用!\"董支書一看趕快上前幫鐵柱一起支棚子,轉身吼道,\"二愣子!把你家晾玉米的葦席扛來!三嬸!把祠堂的八仙桌搬出來!\"
轉眼間,村民們竟自發搭起個簡易涼棚。幾個半大孩子麻利地爬上老榆樹,用麻繩固定住搖晃的席頂。方稷注意到,他們黝黑的胳膊上全是曬脫的皮。
\"事態緊急,就不和鄉親們講客套話了。\"方稷站在八仙桌上,聲音沙啞卻有力,\"現在先學配保水劑,等日頭偏西再下地。\"他舉起裝著藍色粉末的塑料袋,\"這寶貝遇水能脹成凝膠,一勺能鎖住一桶水的分量!\"
小東北立刻演示起來。當藍色的粉末在木桶里變成晶瑩的膠體時,人群發出\"嗡\"的驚嘆。有個扎羊角辮的小女孩偷偷伸手想摸,被她娘一巴掌拍回來。
\"按每戶五畝地算,要領三斤四兩。\"孫興華推著眼鏡發材料,汗把襯衫粘在後背上,\"攪拌時要順時針......\"
\"順時針是咋轉來著?\"耳背的李老漢大聲問。他兒媳干脆抓起老人的手,在空氣里畫起圈。這個動作像會傳染似的,很快全場人都在比劃,連吃奶的娃娃都抓著母親的手指扭來扭去。
正教到關鍵處,一陣熱風突然掀翻了葦席。毒辣的陽光直射下來,方稷眼前一黑,險些栽倒。鐵柱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卻听見老師低聲說︰\"你先講,我休息一下......\"
這時,董支書的銅鑼\" \"地響了︰\"各家派個手穩的來學!其他人都回去喝綠豆湯!\"他不由分說地奪過方稷手里的勺子,\"教授您歇著,我家老婆子熬了綠豆湯,趕快喝上一碗!\"
下午四點半,日頭剛偏西,打谷場上突然冒出幾十頂草帽。村民們像听到無聲的號令,扛鍬的扛鍬,拎桶的拎桶,默默在地頭排成隊。
\"記住!\"鐵柱接替當即喊的嗓子已經啞得不成樣子,\"刨十公分深的溝......\"
方稷在農技院里繼續匹配保水劑,鐵柱帶著大家弄已經弄好的保水劑確保大家能夠正確規範的使用,董支書幫方稷將保水劑原料倒進大缸里,
夕陽下,那些佝僂的脊背在田間起伏,揚起的土塵被染成金色。鐵柱蹲在地壟邊,手把手教幾個孩子埋保水劑。有個叫狗娃的小男孩學得特別認真。
夜幕降臨時,最後一壟地也施完了保水劑。
回村的路上,方稷看見許多家門口都擺著盛滿井水的瓦盆,這一是屋里太熱這水能帶點清涼,再一則是第二天別都擠在井邊打水,可以分攤一些壓力。
農技站的油燈亮到後半夜。
方稷伏在案頭記錄數據,將今天的流程梳理,方便後續推廣的時候能夠更加順暢。寫完記錄還是有些睡不著,方稷散步去了倉庫,借著月光檢查明天的原料。
第三天到了周口,沒想到剛剛開始放保水劑,就暴雨突至。當所有人都要往屋里跑時,方稷卻沖進雨里︰\"快!趁土濕撒保水劑!效果翻倍!\"
農技員和鄉親們愣了片刻,紛紛扛起袋子奔向田野。雨幕中,那些保水劑的顆粒像珍珠般滾入泥土,轉眼就被饑渴的大地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