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就先給大家介紹介紹熙洲吧!”看著這些藩王眼巴巴的眼神,朱昭熙也知道這些藩王們的心思,拿下整個世界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哪些地方是好地,哪些地方是不好的地方,這些藩王都是兩眼一抹黑,當然需要朱昭熙和朱瞻壑來給大家介紹了。
對此朱昭熙早有腹稿,開始向大家詳細的介紹南熙洲和中熙洲的情況。
“南熙洲是世界上面積第四大的大陸,總面積約1784萬平方公里。這片大陸最顯著的地理特征是縱貫西部的一條山脈,這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全長約8900公里。
在這片高山高山區之中有一個叫做“四方國”的國家雛形,其實就是一個部落聯盟罷了。這條山脈平均山高超過4000米,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氣候,晝夜溫差極大,降水量不是很高,有點類似于西域地區的氣候。
在這種看似嚴酷的環境中,四方國人民也算是有點能力,他們開發出梯田農業系統,種植耐寒作物如馬鈴薯、藜麥和奧卡。這些梯田沿著山坡層層而下,配合精密的灌溉系統,即使在干旱季節也能保證作物生長。
山區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特別是貴金屬儲量驚人。四方國控制著世界上最大的銀礦之一,以及眾多金礦、銅礦。
這些礦產主要用于制作祭祀用品和貴族飾品,而非作為貨幣流通。值得一提的是,四方國的建築技術十分高超,他們不使用灰漿就能將巨大的石塊嚴絲合縫地壘砌起來,建造出能夠抵御地震的宮殿和神廟。
與西部高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部的平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區,面積約700萬平方公里。這里終年高溫多雨,這里的狀況就有點像是南洋地區。但是這里可沒有太多的土著的原因,開發程度不高,毒瘴橫行,需要慢慢開發。
當地土著主要依靠采集、狩獵和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為生。這里有一條水流量巨大的河流,為這片區域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和食物來源。
中熙洲地區面積相對較小,約52萬平方公里,但地理環境同樣多樣。這個狹長的地峽被火山帶貫穿,形成了肥沃的火山土壤。
三盟之國的核心區域位于中熙洲高原的盆地中,山高約2240米,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這里有一個大湖,湖周邊地區通過浮田系統種植玉米、豆類、南瓜這"三大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極高,足以支撐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市。
中熙洲南部是可能是整個熙洲文明的發源地,這里主要是雨林氣候,高溫多雨。土著在石灰岩地基上開發出獨特的集約農業系統,包括台田、梯田和水利系統,主要種植可可、棉花等經濟作物。
這個地區還盛產黑曜石,他們以這些石頭作為武器,還不會冶煉銅鐵,可以說整個熙洲就是一個發展非常畸形的文明。
兩地都發展出了適應本地環境的獨特文明︰四方國建立了完善的驛道系統。可是他們竟然沒有創造出文字,而是用結繩記事的辦法來管理龐大帝國。
三盟之國則創造了精確的歷法和血腥的祭祀制度,有點類似于先秦時期的商朝人,時不時給祖先祭祀一點同類,但是如果說這些人是商朝遺民,那又有些說不通,這些人看著有點像是女真人和蒙古人。
但是如果是女真或者蒙古人遷徙到那里的,那麼他們不可能沒有攜帶馬匹,不可能不知道怎麼制作車輪,是的,這麼多年的發展,他們竟然不知道制作車輪,什麼事情都是靠著肩挑手提,這簡直有點荒謬,所以本王才說這里就是一個非常畸形而弱小的文明。”
朱昭熙一口氣把所有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情況給大家介紹了一遍,這些藩王也對此有了一個具體的了解,頓時眼楮放光,他們可不在乎這里的土著到底是個什麼情況,這些土著再怎麼文明,對他們來說也是個麻煩。
有些先進的技術他們可以學過來,但是人口之類的,他們覺得大可不必,他們可是受夠了南洋地區的那些蠢笨如豬,又貪又懶又饞,讓他們活著簡直就是在浪費空氣,如果到時候覺得那些人還算可用的話,那他們也不介意讓這些人當做炮灰。
至于雨林之類的問題,這些被封在南洋的藩王,已經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開發經驗,那些蛇蟲鼠蟻遍地的雨林,對于這些藩王來說,簡直就是噩夢,既然是噩夢,那麼自然要一把火給燒了。
按照他們的想法,正好用這片雨林消耗一下南洋土著,這里還有著一兩億的人口呢,現在南洋已經初步開發完成,這些南洋的土著已經越來越被這些藩王嫌棄了,那還不如來一個廢物利用,至于那些土著能夠在雨林當中活下來多少,那就不是他們所需要考慮的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與那些南洋土著相比,他們在未來的攻略當中,在非洲地區,才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做活著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的東西,所以最終綜合考慮之後,還是接納了相對來說,和漢人有些類似的美洲土著。
在詳細詢問了熙洲的情況之後,這些藩王開始把目光放到了朱瞻壑的身上,南熙洲和中熙洲確實是一個好地方,但是從海上出發到達那里,風險還是相對較高的,如果想要到達那里,最好的辦法就是和朱昭熙那樣,在冬天走陸路跨過北極海峽。
可這樣的成本也同樣非常高昂,跨過北極海峽,穿過阿拉斯加,走過北熙洲,一路上的後勤補給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這塊地方,對于這些藩王來說,有點像是掛在驢子前面的胡蘿卜,看得到吃不到。
只能等著造船成本提高,船只速度和安全性提高,這才能夠大規模移民南熙洲。
而朱瞻壑給大家看的地方才是藩王們真正能夠夠得到的地方,距離南洋地區不遠,一路上都是南洋藩王們的藩國,沿途都有補給,而且只需要沿著海岸線航行,沿途風平浪靜。
藩王們眼巴巴的等待著朱瞻壑給大家介紹著越王收集到的地方的風土人情。
喜歡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