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264章 無欲則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264章 無欲則剛

    宋利暗自叫苦

    祖宗們快些完事吧,奴才這條賤命經不起嚇啊

    漫長的沉默後,終究是朱元璋先按捺不住。

    胡大老爺嘴上說得天花亂墜,卻不見實際行動,但朱元璋不能這樣。

    朱標是他耗費多年心血栽培的長子,未來的儲君。

    若真如胡大老爺所言,把朱標熬得精疲力竭,那朱元璋豈不是虧大了?

    況且,他還想听听,胡大老爺還能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話!

    “照你的意思,朕退位就能讓標兒輕松了?”

    胡大老爺抬眼瞥了朱元璋一眼,卻發現這老家伙說完話後,目光又落回自己手中的茶杯。

    這副模樣,哪像是求人的態度?

    怎麼著?

    老子欠你的?

    喝茶!

    愛咋辦咋辦!

    反正話已至此,不信你這老家伙還能沉得住氣!

    今日若不能一錘定音,日後必然後患無窮。

    說到底,胡惟庸終究是犯了忌諱,插手了皇位傳承之事。

    這種事,談一次還能說是老兄弟交心。

    可若一而再、再而三,那就是居心叵測了。

    所以,機會僅此一次!

    胡大老爺隱忍至今,積攢了這麼久的好感,等的就是這一刻。

    只要今日事成,他便撒手不管。

    勝敗如何,與他這個深諳苟道之人再無干系。

    余生所求,不過是逍遙自在、追尋長生罷了。

    心念通達後,胡大老爺愈發從容淡定。

    他甚至覺得,即便失敗也無妨。

    因為他本無歹意。

    最好是因此罷官,反倒更合他意!

    到時候愛怎麼樂呵就怎麼樂呵!

    過幾年,朱元璋說不定還會記起他這一片赤誠之心。

    就在胡大老爺心如止水、怡然自得時,朱元璋卻有些繃不住了。

    怎麼?

    朕都已經先開口、先讓步了,你還想怎樣?

    這一刻,朱元璋倍感憋屈。

    他朱元璋,向來最重顏面。

    可今日卻憋屈到這般地步。

    你還想怎樣?

    胡大老爺瞧著朱元璋臉色陰晴不定,輕輕叩了叩桌面。

    “重八啊,從認識你那日起,你就是這副脾氣。”

    “跟個似的,一點就炸!”

    “尤其是登基之後,更是容不得半點逆耳之言,稍不順心就要發怒。”

    “怎麼?

    “你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不需要旁人建言獻策?”

    “今日我之所以理直氣壯,正是因為問心無愧!”

    “無欲無求,純粹是以老兄弟、兒女親家的身份跟你聊聊!”

    "你覺得憋屈,老子還覺得虧呢!"

    胡大老爺嗓門也拔高了。

    "咋的?"

    "你在位時我都不想當官,更不屑結黨,朱標登基後我還能折騰出什麼花樣?"

    "老子功名富貴都不要了,說幾句硬氣話怎麼了?"

    "啊?"

    "愛听不听,橫豎這大明是你們朱家的江山,那龍椅、儲君的破事也是你們朱家私事。"

    "老子就算撒手不管,你們該怎樣還怎樣,我能少塊肉?"

    "你倒是說說,我能損失什麼?"

    這番市井潑婦般的叱罵,震得朱元璋目瞪口呆。

    君臣之間竟能這般言語?

    雖說他總把"老兄弟"掛嘴邊,可需要時是兄弟,不需要時便是君臣。

    而今胡大老爺直接掀了這戲台子。

    無欲則剛!

    這道理朱元璋懂。

    卻從未見人這般理直氣壯踐行過。

    但胡大老爺偏就當著他面,毫不留情指著鼻子痛罵。

    壓根不把他當皇帝,只當是朱重八那窮小子,罵得酣暢淋灕。

    關鍵是——罵得在理!

    以胡大老爺如今地位,不貪權勢名利,誰願招惹他?

    眼下這般逍遙日子,難道不夠快活?

    無論朱元璋在位還是朱標繼位,與他何干?

    照舊吃喝玩樂,躺平度日。

    可朱家王朝呢?

    朱元璋陷入長久的沉默。

    連案上涼透的茶都忘了踫。

    胡大老爺罵痛快了,反倒悠哉品起茶來。

    橫豎是場賭博,但既非賭命,更不須跪舔。

    這事雖有私心,于大明確有裨益。

    老朱震怒,無非是放不下帝王權柄罷了。

    書房陷入死寂。

    牆角當透明人的宋利縮得更緊了。

    祖宗哎!

    這些要命的話但凡漏出半句

    兩位爺怎麼就覺著咱這閹人配听這等掉腦袋的秘聞?

    造孽啊!

    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望向胡惟庸"惟庸,此法當真對大明、對太子有利?"

    胡惟庸從容頷首"三大好處。"

    "其一,太子可名正言順執掌朝政。"

    "儲君再得聖眷,終非九五之尊。"

    "既掌實權,調度百官、推行新政皆可自主決斷。"

    "即便倦怠,擇賢輔佐亦無不可。"

    "權柄在握,自當放手施為。"

    朱元璋微微點頭——這正是他最在意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其二,為大明開創禪讓典範。"

    "歷朝奪嫡血染丹墀,最傷國本。"

    "若帝王擇定儲君後,能在暮年主動讓位輔政"

    "三代相承,便可立為祖制。"

    朱元璋瞳孔劇震,反復咀嚼著那句話"扶上馬送一程?"突然撫掌大笑"妙極!"

    胡惟庸輕叩案幾"關鍵在于"

    "陛下能否舍得放權。"

    "這恰是第三個好處。"

    他直視帝王雙眼"退位非殯天,仍是太上皇。"

    "從前如何督導太子,往後便如何規諫新君。"

    "只不過"胡惟庸意味深長地頓了頓"總該給天子留幾分顏面。"

    “平時你就該由著他去,只要不出大亂子,別讓人家臉上掛不住。”

    “到頭來,該替兒子操心的活兒,你還不是照樣得干?”

    “只不過兒子是輕松了,你可就沒以前那麼理直氣壯了。”

    “唉,兒女都是上輩子欠的債,能有啥辦法?”

    這句“兒女都是債”一出口,原本還暗自高興的老朱瞬間沉默了。

    他無奈地搖搖頭,望著胡大老爺那張熟了幾十年的老面孔。

    “惟庸,你是不是早就想通了,所以才這麼慣著仁彬和月兒?”

    胡大老爺毫不遮掩地點點頭。

    “本來就是這麼回事!”

    “兒女都是債!”

    “我還個本錢就算仁至義盡了,難道還要拼死拼活替人付利息?”

    “保他們衣食無憂,一輩子不愁吃穿,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

    “至于能不能建功立業、青史留名,我非但不幫忙,還勸他們趁早歇了這心思!”

    “安安穩穩、開開心心過一輩子最好,既平安順遂,日子還比別人舒坦!”

    朱元璋苦笑著嘆了口氣。

    他知道,胡大老爺確實是這麼做的。

    一兒一女,一個是駙馬,一個是太子妃。

    只要這倆孩子不瞎折騰,這輩子注定富貴無憂。

    可自己家呢……

    這事兒,真得好好想想了!

    朱元璋抬手搓了搓臉,無奈地看向胡大老爺。

    “好你個胡惟庸!咱本是來看外孫的,結果被你逼得差點當場退位!”

    “你這臣子兼親家當得可真夠絕的!”

    胡大老爺一瞪眼,毫不客氣地回懟。

    “這鍋我可不背!”

    “退不退位全憑你自己想明白!”

    “今天出了這個門,我半個字都不會認!”

    “你答應也好,反悔也罷,愛怎麼折騰隨你便!”

    “咱倆的交情,只夠我今天說這些!”

    “其他的一概不管!”

    胡大老爺說到做到。

    之後無論聊什麼,他絕口不提退位的事。

    後來被問急了,他干脆摔門而出。

    走在公主府里,看著里三層外三層的禁軍,胡大老爺終于繃不住表面的鎮定了。

    只有他自己知道,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哪有什麼運籌帷幄?

    全是硬撐著演出來的!

    今天這事,他實實在在踩了雷區。

    皇權交替——這天大的干系,誰踫誰倒霉!

    歷朝歷代為了權力爭斗,多少人死于非命,多少親人反目成仇?

    皇家宗室參與其中者,十有不得善終,更何況朝中大臣?

    所謂扶持新君有功之臣何等風光。

    實則每位功臣背後都堆滿累累尸骨。

    妄想借此機會飛黃騰達者,成功者寥寥無幾。

    但這條路上殞命者,卻如過江之鯽。

    更可怕的是,參與此事之人,要麼安然無恙,一旦敗露便是滿門抄斬。

    簡直是用性命在豪賭!

    胡大老爺為保自身安穩,適可而止地摻和倒也無妨。

    若不知收斂繼續攪和,那就真是自尋死路了。

    他精準地把握著分寸,絕不越雷池半步。

    為避免朱元璋連日來的糾纏,他索性搬進公主府居住。

    至于住在兒子兒媳家是否妥當?

    反正安慶陪嫁的府邸寬敞得很,難道還騰不出間院子安置公公?

    借著探望孫子的名義,胡大老爺在公主府過得悠哉游哉。

    每次朱元璋來訪,都找不到機會與他單獨談話。

    因為他正忙著指導侍女們照料安慶和小皇孫。

    "水要燒開煮沸!"

    "這樣才能徹底消毒。"

    "再頑固的污穢,經滾水燙過也會消失殆盡!"

    "如此方能確保萬無一失,明白嗎?"

    "對了,記得給小皇孫做按摩,動作要輕柔,幫他活動四肢。"

    "這樣孩子才能茁壯成長,將來定會像老夫這般高大。"

    "千萬別學他爹,要不是那張臉,老夫都懷疑是不是親生的!"

    胡大老爺絮絮叨叨沒完沒了。

    最痛苦的莫過于胡仁彬。

    如今功成名就的他,終于體會到與父親同住的折磨。

    往日住在胡府時不覺得。

    在公主府逍遙大半年後,父親的到來讓他苦不堪言。

    罵不得,更罵不過。

    躲不開,這是他的家,妻兒都在此,能逃到哪里?

    本該是喜得貴子的歡慶時刻,胡仁彬卻度日如年。

    人都快抑郁了!

    因為父親不僅話多,還總能說得頭頭是道,令他無從反駁。

    簡直生不如死。

    胡大老爺悠閑地玩了十多天,體驗了含飴弄孫的快樂,終于準備離開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朱元璋總算開始認真考慮那件事了。

    即便朱元璋心里已經認可這個主意,也不可能立即付諸行動。

    從籌劃到落實,中間需要處理的復雜問題實在太多。

    稍有不慎,就會危及國之根本。

    更何況,朱元璋自己心里那道坎還沒跨過去呢。

    但這些已經與胡大老爺無關了。

    他現在只想趕緊回去逍遙快活。

    如今的胡大老爺,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無拘無束。

    不管他當初那番話是真心還是假意,知曉內情的朱元璋,絕不會再讓他手握大權了。

    確切地說,不會再給他過重的權柄。

    否則胡大老爺真要成為令人忌憚的存在了。

    歷經兩朝的元老重臣,開國皇帝的摯友、心腹、兒女親家,未來還可能成為新皇帝的岳丈

    這不就是最顯赫的外戚?

    誰能不忌憚?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64章 無欲則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64章 無欲則剛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