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驚訝的是,那位穿斗牛服的胡先生不僅大喊大叫,還不斷訓斥。
“沒吃飽嗎?”
“跑!”
“按節奏呼吸,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听不見我說話?”
“挺直腰桿,大步向前,跑!”
“小子,別偷懶!”
“快跑!”
胡先生一邊罵一邊踢,氣勢十足。
這些皇子本來就畏懼這位嚴厲的老師,見他真的會動手,更加不敢怠慢。
盡管早已疲憊不堪,喉嚨冒煙,他們依然咬牙堅持向前奔跑。
每個人仿佛四肢被綁上了鉛塊,每一步都沉重無比。
那些小家伙如同機械般麻木地邁動雙腿,在上一圈又一圈地奔跑著。
最初還能吼幾嗓子發泄情緒,可到了現在,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
而胡大老爺卻依舊氣定神閑。
他不但帶著大家奔跑,還不時返回查看有沒有人掉隊,一路喊個不停,從沒停歇。
這一對比,讓在場的皇子們恨得牙癢癢。
憑什麼?他們正值壯年,卻連一個中年的文官都比不上?
不是說文官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嗎?那他們現在連胡大老爺都追不上,算什麼?廢物?
整整跑了一個多時辰,當胡大老爺喊“好了”,好幾個體力耗盡的皇子直接癱在地上,甚至有幾個哭了出來。
太難受了!他們何時吃過這樣的苦?
但胡大老爺不允許他們就這麼躺著。
他朝旁邊看熱鬧的小太監招了招手︰“快過來!”
胡大老爺的氣勢讓皇子們都敬畏,更別說這些小太監了。
他們立刻跑過去。
胡大老爺對他們擺擺手,命令道︰“你們兩人扶一個,幫皇子們慢慢走動。
”
“剛跑完不能馬上停下,否則對身體不好。
”
“對了,也讓他們的侍從趕緊過來。
”
“等會帶他們洗澡,剛出的汗別著涼感冒。
”
“趕緊去做事!”
胡大老爺發話了,小太監們不敢違抗,無論來自哪個宮,此刻都乖乖听命。
大本堂前一片喧鬧,有人扶人,有人送信,場面十分熱鬧。
朱元璋一直留在大本堂,此刻站在側殿,看到眼前情景,嘴角不禁輕輕上揚。
即便受苦的是他的親生兒子,他也絲毫沒有憐惜之意。
在他看來,這點活動不過是舒展筋骨罷了,哪里至于這般狼狽?
他當年打天下時,連夜行軍數十里是常事,而今自家兒子才小跑片刻,便已如此模樣?看來確實需要加強訓練。
朱元璋不奢望兒子個個文武雙全,但也不能毫無力氣。
相較旁側氣定神閑的胡大人,自家兒子的表現更顯無能。
胡大人雖為文官,卻輕松應對,反觀他們連一個老文官都追不上,實在令人汗顏。
朱元璋疑惑于徐惟庸為何讓兒子這般奔跑,要說懲罰,胡大人自己也在跑,豈有自罰之理?
胡大人此刻頗為愜意,他平時並不注重鍛煉,若將床笫之事算上,倒算是天天超標的。
他能輕松完成近五公里的跑步,還能保持愉悅,全靠系統加持。
系統的強化不僅針對腰腹和腎髒,其他部位也隨之增強。
加之他本身體質不錯,上輩子常與健身館的姑娘切磋,自然毫不費力。
胡大老爺正想著剛才的教學,即便有些內容偏離了正軌,但終究還是學到了些有用的技巧。
否則,他連基本的呼吸節奏和跑步姿勢都不懂。
看著小皇子們在太監的幫助下逐漸恢復體力,胡大老爺微笑道︰\"我知道你們現在很疲憊。
\"
\"但如果我告訴你們,只要每天堅持跑半個時辰,就能身強體壯、健康長壽,你們會相信嗎?\"
此言一出,眾皇子頓時來了精神。
真的假的?
就這麼簡單?
就連朱元璋也有些半信半疑,這未免太過草率了吧!
跑跑步就能長命百歲?
盡管眾皇子心中存疑,卻無人反駁,畢竟胡大老爺布置的任務再奇怪,只要朱元璋沒反對,他們也只能照做。
而朱元璋心中的疑惑卻不容忽視。
這關系到長壽的大事啊。
于是,在課程結束後,胡大老爺終于被宋利叫去議事。
胡大老爺見到宋利時並未感到意外。
老朱這家伙,向來喜歡玩這一套。
只是以往還會遮掩一二,今天卻是明目張膽了。
跟隨宋利進入大本堂旁的偏殿。
胡大老爺剛進門便注意到朱元璋身邊還有一個小身影。
不用多想,只需稍加思索便可得知,這孩子必然是朱雄英。
除了他,其他皇子皇孫怎會有這般待遇?
朱元璋親自帶領?
不過胡大老爺並未多言。
朱雄英就朱雄英,他再怎麼受寵,與胡大老爺又有多少關聯?
至少還沒到胡大老爺主動討好的地步。
可以說,在整個大明朝,真正需要胡大老爺上心的只有朱元璋和馬皇後夫婦。
其他人,包括朱標在內,都不必太放在心上。
規規矩矩行禮後,朱元璋直截了當地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惟庸,我們剛才听說,每天跑個大半個時辰就能長壽百歲?”
“這是怎麼回事?”
“我怎麼從未听說過這種說法呢!”
胡大老爺听了心中一驚。
娘的,這個老畢登果然又在暗中。
特麼的,每次都是這樣,你為什麼不能光明正大地听呢?
不過,當前形勢不容樂觀。
胡大老爺再不滿,也只能忍住。
雖然不能當場反駁,但糊弄糊弄老朱還是可以的。
心中一動,胡大老爺正色說道︰“陛下,您可以回想一下。
”
“當年您四處征戰時,吃的不好,睡得也不安穩。
”
“風吹日曬,生活艱苦,但身體是否比現在更健壯?”
“這自然與年齡有關,但也因為那時活動多,身體自然結實。
”
看著朱元璋陷入沉思,胡大老爺進一步說道。
“再看朝堂,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那些每日勤練的武將,身體素質確實優于文官。
”
“自古以來,武將除非戰死沙場或因病去世,不然壽命必定超過文官。
”
“這是什麼?”
“這是身體不斷鍛煉的結果!”
“所以我就安排你們這些閑散的趕緊動起來!”
“皇孫要不要也一起加入?”
朱元璋听後立刻拒絕。
“不不不,雄英還小呢!”
“怎麼受得了這般折騰?”
胡大老爺听到這話,眼楮頓時發亮。
咦,沒反駁我的話,反倒說雄英年紀小?
作為老銷售冠軍,胡大老爺雖然其他方面可能一般,但拍馬屁的本事早已根深蒂固。
他根本不用思考,直接脫口而出︰
“哎呀陛下,您想錯了!”
“鍛煉就得從小抓起才有效果!”
“特別是像雄英這種,他爹體質虛胖,他的基礎恐怕也好不到哪兒去,更需要多鍛煉!”
“陛下,您總不想看重的大孫子將來體弱多病吧?”
這話說得一旁的宋利額頭直冒汗。
天啊,胡爺就是胡爺,這張嘴真是啥都能說。
怎麼敢說皇孫將來會是病秧子?
您難道不知道皇孫在皇爺心中的地位嗎?
那可是隔代親啊!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簡直是寶貝中的寶貝。
關鍵是,這寶貝不僅是皇爺喜歡,還有馬皇後在背後疼愛。
有這兩位寵愛著,這小皇孫在宮里簡直獨一無二!
朱元璋一听胡大老爺提到皇孫可能會體弱,立刻瞪大眼楮看著他。
不過胡大老爺是誰?那可是出了名的滑頭。
面對朱元璋的威壓,他不僅毫不動搖,反而笑眯眯地挑挑眉。
“陛下,我是把您當自己人,才說了真心話!”
“您疼孫子是好事,但也不能太溺愛啊!”
\"寵溺孩子如同害他,這點道理想必陛下您也明白!\"
\"再者,也不是送去宮外或軍營吃苦,就在皇宮內,您的眼皮底下跑跑步罷了,還能有什麼事?\"
朱元璋本已怒火中燒,但听到這里,確實有些動搖。
他當然清楚\"寵溺如害\"的道理。
而且胡大人剛才的話正戳中了他的心事。
反正都在皇宮,就在眼前,他確實不擔心會出岔子。
不過,他仍有些顧慮。
\"惟庸啊!\"
\"你說的或許有道理!\"
\"問題是,你既非專攻醫術,這事也沒現成的先例!\"
\"要是天天讓咱乖孫累得滿頭大汗,最後沒效果,那豈不是白費力氣!\"
胡大人一听這話,直接翻了個白眼。
這種差別待遇,也太直白了吧。
既然如此,那可別怪我不客氣。
胡大人攤開手︰\"這樣吧!\"
\"凡事講究實際。
\"
\"咱們就在皇宮里,不用別人,就用我的學生,你的兒子們先試試。
\"
\"讓他們按我說的每天跑跑練練。
\"
\"一個月後看有無成效,再讓皇孫嘗試,如何?\"
朱元璋听後點頭同意。
\"這個辦法可行!\"
\"讓他們照做吧!\"
\"宋利,你去告訴各皇子的母妃,就說按惟庸的要求,每天跑步半個時辰。
\"
宋利領命離開。
胡大老爺看著朱元璋毫不猶豫地安排自家小兒子跑步,竟沒有提到累不累的話題。
想起剛才朱元璋對朱雄英的維護,他不禁感嘆皇子們的無奈。
為什麼攤上這樣一個偏心的父親?
最終朱元璋未能同意讓朱雄英開始鍛煉。
偏心和雙重標準,說的就是朱元璋。
他對自己的兒子們放任不管,甚至考慮讓他們練習武器。
但對于心愛的孫子,卻小心呵護,生怕有一點閃失。
這種偏袒毫不掩飾。
胡大老爺對此並不驚訝。
老朱一貫如此,無需過多在意。
而且,過不了多久,老朱就會意識到,那些平時調皮的孩子反而更強壯、更有活力,也更加活潑。
到時,他會主動認錯。
告別朱元璋後,神清氣爽的胡大老爺悠然漫步于宮中。
路上遇到的內侍、宮女、侍衛見了他都極盡諂媚,遠遠便彎腰行禮。
看著這一幕,胡大老爺不禁感慨︰
“我只是個混日子的人,怎麼看起來卻更有威望了?”
“或許這就是鶴立雞群的結果吧。
”
胡大老爺暫時放下將朱家比作雞群的想法。
這時,一位宮女匆忙趕來,福身行禮道︰
“胡大人,太子妃請您前往東宮赴宴。
”
胡大老爺一听這話,愣了一下。
“呵,你是在小月兒身邊做事的?”
“她找我到底有什麼事?”
“不是過節,跑東宮吃飯干啥?”
“真想見我,直接回家住幾天就好,不遠嘛。
”
胡大老爺所在的位置,就在大明皇宮靠近入口的地方。
周圍人來人往,他說話毫無遮掩,很快引來不少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