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171章 若非你們這群孩子,我怎會被派到這地方?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171章 若非你們這群孩子,我怎會被派到這地方?

    “放心,今天我奉陪到底!”

    這些皇子都很機靈,明白胡大老爺不好對付。

    即使在抱怨,聲音也輕得像小貓叫。

    若非你們這群孩子,我怎會被派到這地方?

    若非你們這群孩子,我怎會接手這差事?

    听聞是自己的主子要吃食,二柱哪敢遲疑。

    但胡大老爺與眾不同!

    他巴不得事情鬧大。

    胡大老爺說完,從腰間取出一塊腰牌交給小內侍。

    想到這里,他朝旁邊內侍招手示意。

    立刻按胡大老爺的要求準備七八道開胃爽口的涼菜和小菜,再帶壺酒給小內侍送去。

    一面刻著小篆的“胡”字,另一面飾有祥雲紋。

    他們都在等待。

    盡管胡大老爺剛才說宮里如同自家一般,但他們心中仍存疑慮。

    這些皇子自幼嬌生慣養,從未經歷過這般艱辛。

    東西雖重,但對胡大老爺來說不算什麼,畢竟有小內侍干活,他只需動嘴指揮即可。

    看著眾人期盼的眼神,胡大老爺冷笑一聲說道︰

    “叫人按我的口味準備些點心,今晚我定在此用餐,讓他提前準備好,到時候派人送來。

    ”

    這腰牌想必只是表明身份之物。

    所以,年紀尚小卻已精通宮規的小崽子們,看似乖乖抄書,實則心思各異。

    天啊,這是宮里還是胡府?為何胡大老爺這般自如?

    “若今日功課未完,休想睡覺!”

    正好,讓他們提前加練!

    現在倒好,抄寫?

    而且是五遍?

    “拿去,賞錢給你了!”

    “快去,本官中午沒吃飽,現在正餓著呢!”

    “去叫御膳房的二柱子,告訴他本官在大本堂,嘴里的味道淡得不行。

    ”

    當他來到御膳房,問了一句並拿出胡大老爺的腰牌後,才知道這位名叫二柱的主廚竟然是從胡府來的。

    確實如此!

    但實際上,雙方都在暗中觀察,都想看看胡大老爺出丑。

    到了晚上禁行時,皇子們未歸宮的事肯定會被稟報給皇帝。

    到時候,胡大老爺就可以離開這里了。

    歸根結底,胡大老爺還是被這些小輩連累了。

    所以啊,老爺的日子不好過,你們也別想輕松。

    小太監看了看手中的腰牌,這是代表胡大老爺身份的玉牌。

    最好能讓朱元璋生氣,然後趕他回家。

    此時,所有的皇子都,低頭認真地抄寫起來。

    還沒抄完,大家就已經開始抱怨手腕酸痛、腰部不適了。

    胡大老爺心里有數,悠然靠在椅背上喝茶吃點心,偶爾睜開眼楮掃視眾人,那姿態十分愜意。

    不愧是在宮里長大的,心思比同齡人深得多。

    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胡大老爺听清楚。

    看到皇子們努力工作,胡大老爺滿意地點了點頭。

    到那時,胡大老爺又該如何應對?

    要是這張隨官職變動不斷搬家的躺椅在這里,他現在恐怕已經躺下了。

    換了其他人,大概都會想辦法眼前的困境。

    胡大老爺是誰?

    不過,雖然沒有躺椅,但帶軟墊的官帽椅倒是備著的。

    小內侍手里捏著銀果子,一句話也問不出來,索性乖乖跑去辦事了。

    不好好教訓你們這群小子,我這口氣怎麼咽得下?

    說完便吩咐太監搬張床榻過來。

    眾皇子看著吭哧吭哧抬進來的床榻,完全說不出話來。

    這樣的下馬威也太狠了吧!

    眾皇子看著胡大老爺坐在床榻上,脫了靴子翹著二郎腿喝酒的場景,眼珠子都快紅了。

    這簡直是的羞辱啊。

    堂堂皇室子孫勤勤懇懇,而比他們低一等的臣子卻在他們面前吃喝玩樂。

    這不是明目張膽地打臉嗎?

    幾個皇子想直接掀桌反擊,但仔細一想,還是讓別的兄弟出頭更合適。

    于是,幾個心思細膩的皇子彼此使眼色,臉色都有些扭曲。

    內閣成立後,日子確實好過多了。

    同時,還要逐字逐句地審閱批復。

    他或許可以有耳朵和眼楮,但絕對不能有自己的腦子和嘴。

    但實際上,他只是個普通人,哪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

    現在好了!

    看來請惟庸做先生是正確的選擇啊!

    盡管剛听到消息差點跳起來,但他依然平靜轉身進殿,不露聲色地匯報。

    娘的,現在傻子是不是有點少了?

    一個個怎麼都這麼精明呢?

    若真這樣持續下去,他們這些所謂的“聰明人”,將來還能糊弄誰?

    宋利作為朱元璋身邊的貼身內侍,宮中的事怎能瞞得過他?

    沒了想要的皇子,大本堂陷入一片寂靜。

    這些老練而有遠見的大臣,個個都有當丞相的能力。

    听聞胡大老爺的奇異操作,宋利也不禁啞然失笑。

    因此,朱元璋批閱奏折時已不再像從前那樣逐字細讀,而是更注重整體。

    雖然內閣批復的意見未必全合朱元璋心意,但至少為他指明了方向。

    有了內閣後,大多奏折在此時已處理妥當。

    看到其他兄弟都抱有同樣想法,都想讓別人先行自己隨後觀望。

    朱元璋說走就走,拉著宋利直奔大本堂。

    還未靠近,已有內侍迅速跪地行禮。

    “怎麼還在這兒?”

    他一步一頓走到大本堂門前,小心探出半個腦袋,偷瞄內室。

    “才第一天!”

    一想起胡大老爺,朱元璋忍不住笑了。

    床榻旁的小桌上,竟還有未吃完的涼菜和酒杯。

    ‘還是得靠我們啊,嘖嘖,用人得當,真不錯!’

    至于剩余的重大或緊急奏折,內閣大臣的批復中已包含處理建議。

    這樣處理,節省了至少八成時間。

    能想到這步的人,有幾個是愚鈍的?

    有人埋頭苦寫,一筆一劃專注記錄。

    這一看,頓時愣住。

    朱元璋不想打擾內室的胡大老爺,揮手制止了想討好的內侍。

    這些事,他一個內侍不便多言。

    “宋利,李善德現在還在大本堂嗎?”

    “不知他今日第一次給那些孩子授課,教得怎麼樣了?”

    他把朱筆丟到一邊,滿臉得意地瞧著桌上的一堆折子,心情極佳。

    對此,朱元璋非但沒有責備,反而十分滿意。

    “李善德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勤勉了!”

    宋利行禮後,快步出去詢問兩個小內侍,很快便了解了胡大人的近況。

    有人抄書,有人飲酒吃肉,場面雖顯怪異卻意外和諧。

    這類常規奏折,對內閣的老臣而言,不過是駕輕就熟之事。

    然而,往日調皮搗蛋的皇子們,此刻卻安靜得像赴考的學子。

    若是事情鬧大,他們心中也無十足把握。

    幾位皇子忍不住皺眉。

    “走,宋利,一起去看看,我們倒要看看這個老家伙搞什麼名堂!”

    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不過是皇家僕從罷了。

    或許還能提出朱元璋未曾考慮過的建議。

    他對那些呈上的條陳,甚至比自己批閱的更滿意。

    以往這個時候,朱元璋恐怕只看了三分之一的奏折。

    一想起內閣,朱元璋就想起胡大人。

    很好!

    “他竟然沒偷偷溜回家避風頭?”

    不僅節省時間,精力也減少了八成。

    朱元璋一愣,感覺事情不對勁。

    胡大人雖是臣子,卻與尋常臣子不同。

    \"今日的授課還沒結束?\"

    \"回稟皇上,已經問過胡大人,此刻他還在大本堂。

    \"

    朱元璋目光銳利,一眼便認出那是《論語》。

    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謹身殿里,朱元璋難得放松,一腳踏在椅子上,笑著合上了最後的奏折。

    剩下的事情只需畫個圈,若覺得重要,再讓閣臣跟進即可。

    他生怕自己的指示模糊不清,導致官員處理政務時誤解或陽奉陰違。

    \"什麼?\"

    如今,他更多時間是在批閱奏折,評估內閣處理的妥當與否。

    所有奏折,一本不少地送到了。

    ‘除了李善長,誰能讓他們如此安分地抄寫功課?’

    他在觀察什麼?

    胡大人此時懶散地靠在床上,半閉著眼楮,像是在小憩。

    看著兒子們被胡大人震懾得服帖,朱元璋未打擾任何人,轉身離開。

    這樣就好。

    有了朱元璋這次無聲微笑離去的舉動,所有侍從都明白皇帝對此十分滿意。

    否則,哪怕稍有不滿,也會立即制止胡大人的授課,至少會讓皇子們回宮。

    然而,皇帝只瞥了一眼便帶著笑意離去。

    傻子都能看出,他對胡大人的做法非常滿意。

    在宮中刑余之人看來,他們的生活全依賴主子的恩寵。

    就連朱元璋這樣的頂級主子沒發話,誰敢在胡大人面前無禮?甚至當妃嬪們派宮女、內侍尋找未按時回宮的皇子時,眾人已疲憊不堪,像是被瞌睡蟲附身。

    若此時貿然去“救”皇子,非但不是立功,反而會得罪胡大人和背後支持的皇帝。

    胡大人悠閑地處理完事務,見幾個小皇子竟睡著了,便直接拍醒他們。

    即便他們不懂,此刻也明白陛下對現狀滿意。

    至于膳食,不過是一些普通的炊餅、粥和小菜。

    剛受罰的女官、內侍們想起之前給的銀子,覺得物有所值。

    待酒足飯飽,看到皇子仍在抄《論語》,胡大人依舊關心他們的飲食。

    其余人不過是個模糊身份,而皇子心中滿是不安。

    二柱子本是胡府廚房出身,入宮只是傳授技藝。

    誰敢說走就走?莫非忘了胡大人的威名?

    信不信他們今天偷偷溜走,明天就得在這兒跪著求饒?

    尤其是那些府里少見但在宮中常見的食材,二柱子可真是毫不吝嗇。

    像這樣的人,哪還有什麼資格指手畫腳?

    因此,當伺候妃嬪、皇子的內侍、女官們听說連陛下都不干預胡大老爺的“教導”之後。

    即便年紀最小的,也是極其聰明之人,單論人情世故,他們都很清楚。

    每月的工錢暫且不論,關鍵是學到手藝後,若是家中子弟爭氣,還能讀書、參加科舉,甚至得到主家的照顧。

    就算讀書不成才的,來府上做個正經的家生子,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所以,當他今日听到小內侍傳話,說老爺要吃飯時,便使出渾身解數準備起來。

    歸根結底,他們只是伺候人的下人、家奴罷了,宮里真正能當家作主的,只有朱元璋夫婦。

    隨後,胡大老爺又恐嚇了皇子們一番,便倒頭大睡。

    而坐在大本堂首位的胡大老爺,在酒足飯飽之余還看了一會兒閑書,雖是和衣而臥,但此刻已鼾聲如雷。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171章 若非你們這群孩子,我怎會被派到這地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171章 若非你們這群孩子,我怎會被派到這地方?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