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149章 他明白,自己已無退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149章 他明白,自己已無退路!

    以他的體態,恐怕連現有的姬妾都難以應付,更別說新娶的。

    胡惟庸對此深表懷疑。

    畢竟,李善長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件事胡大老爺並不在意,但朝廷中的其他人卻不這麼認為。

    雖然大家心里都有同樣的喜好,

    但有些事不宜公開。

    你喜歡,就自己承擔。

    何必如此張揚地迎娶呢?

    你以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娶一位妙齡少女是好事?

    誰能不議論呢!

    頓時,朝廷上下對李善長的批評聲四起。

    許多找到機會的御史像嗅到魚腥味的貓一樣,迅速出擊。

    彈劾!

    參奏!

    從人品問題到結黨營私,各種罪名都被提了出來。

    一時間,李善長成了御史台的重點目標。

    李善長起初表現得很鎮定。

    畢竟,被御史指責並不是新鮮事。

    別說他了,哪怕是坐在上首的朱元璋,也常被大膽的御史揪住失誤批評一番。

    那些御史,膽子一大,連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更何況他這個丞相呢!

    因此,他根本沒太在意,該辯解就辯解,該反駁就反駁。

    漸漸地,李善長察覺到了異樣。

    他發現參劾他的人越來越多,不僅有御史台的御史,連六部官員也開始參與。

    這事似乎越來越嚴重了!

    最讓他不安的是,掌握實權的朱元璋態度模稜兩可。

    這一下,李善長徹底慌了。

    御史彈劾他,他可以不在乎。

    畢竟這是朝堂政治游戲的一部分,彈劾和辯解都是正常現象。

    但朱元璋這種放任不管甚至暗中鼓勵的態度,就很不尋常了。

    李善長心里閃過一個令人震驚卻又在意料之中的念頭。

    “朱元璋是不是要看著我倒下了?”

    想到這里,李善長不禁冒了一身冷汗。

    對抗朱元璋是不可能的。

    雖然他結交了不少朝中重臣,這些人或許能在某些事情上與他同進退。

    但如果讓他們聯合起來對抗朱元璋?

    絕無可能!

    朱元璋能掌控江山,靠的不僅是威望和手段,更是大明遍布全國的百萬大軍。

    只要兵權在握,朱元璋就無所畏懼。

    左思右想都覺得不對勁的李善長,在焦慮中想出了一個歪主意。

    兩天後,他竟然主動上奏請求辭去職位。

    這是一次試探。

    他想看看朱元璋的真實態度。

    他只猜到了開始,卻完全沒料到結局。

    朱元璋連一句挽留的話都沒有,直接當場批準了。

    這一下,李善長徹底愣住了。

    ()

    李善長曾設想自己的結局。

    他早已明白,丞相之位不可能永遠擔任。

    甚至,在某些不幸的情況下,隨時可能失去一切。

    他曾夢見自己仍為丞相,卻被朱元璋貶謫的場景,但現實比噩夢更殘酷。

    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的仕途會以這種方式結束。

    辭職?

    請求退休?

    按規矩,這種級別的官員提出辭職,不是應該先挽留再交流嗎?

    為何朱元璋如此干脆地同意?

    李善長想要收回剛才的奏折,試圖解釋這是誤操作。

    然而,當他抬頭時,迎上的卻是朱元璋冰冷刺骨的目光。

    那眼神絕非對待老友或舊部,更不是對多年追隨者的寬容。

    朱元璋眼中只有輕蔑、不屑和厭惡,唯獨沒有惋惜!

    李善長被這目光震懾,將要說出口的話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清楚了,自己已無退路。

    既然遞上了辭職的奏折,對方也欣然批準。

    那麼,他不僅失去了丞相之位,還失去了所有官職。

    如今,他僅剩一個韓國公的頭餃,別無所有。

    這豈不是逼迫他歸隱山林?

    李善長踉蹌著向朱元璋行了一禮,隨後失魂落魄地走出皇宮。

    直到被守門將士叫住,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置身宮外。

    抹去臉上的冷汗,他顫抖著在僕人扶持下登上了馬車。

    放下車簾後,他再也掩飾不住內心的慌亂。

    憤怒?或許有一點,但更多的是恐懼!走出謹身殿的那一刻,李善長最擔心的是朱元璋是否會秋後算賬。

    更讓他焦慮的是,朱元璋若真要清算,不知會追究到何種地步。

    一旦被深究,那些隱藏多年的劣跡將盡數曝光,而自己恐難逃明正典刑的命運。

    如此一來,連九族都可能覆滅。

    李善長從未自詡為清白之人,酒色財氣、權勢美色他無一不愛。

    多年官場沉浮,他也不知害過多少人。

    樹敵無數的他,曾為權勢、利益不擇手段,許多事更是難以見光。

    若這些秘密被揭開,後果不堪設想。

    而此刻,那些平日里對他畢恭畢敬的官員們,恐怕也會轉而對他落井下石。

    面對未知的局勢,李善長滿心茫然與驚懼。

    帶著這份忐忑,他回到了韓國公府。

    傍晚時分,韓國公府賓客雲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往日追隨李善長的黨羽們,此刻竟齊刷刷地齊聚于此。

    他們並非自願前來,而是不得不如此。

    李善長突然遞交辭呈,讓他們措手不及。

    這些人並不真心依附于他,但多年以來,他們的利益早已與李善長緊密相連。

    想要輕易抽身,談何容易?即便想背叛,又有誰會相信?

    李善長的離去,使他們猶如失去了方向的小船。

    此刻,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維持現狀,讓這艘搖擺不定的船繼續前行。

    李善長看著面前議論紛紛的人群,沉聲咳嗽一聲說道“諸位無需驚慌,我不過是身體不適,稍作休養罷了。

    至于丞相之位,不過是小事一樁,待我康復後自然會重新掌控。

    ”

    他的言語充滿自信,令在場的官員們稍稍安心。

    滿是溢美之詞的話仿佛不要錢似的涌來,核心意思卻始終如一。

    老大,好好養病,早日康復,然後繼續庇護我們!

    待眾人離開後,臉上還掛著淺笑的李善長,笑容瞬間消散。

    東山再起?身體抱恙?說起來容易啊!

    李善長根本不認為自己有機會重返丞相之位,他只關心一件事朱元璋是否會置他于死地!

    次日,朝堂上突然涌現大批御史,聯手彈劾李善長麾下官員。

    哇,那些證據簡直詳細得不得了!

    似乎早有準備,專為今日設局。

    朱元璋也不客氣,當場逐條懲處。

    此時,連傻子都能看出,這是陛下借御史之口清洗朝堂!

    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幾天。

    與李善長關系密切的官員幾乎全被治罪。

    得知消息後,李善長如墮冰窖。

    他明白,自己已無退路!

    ()

    這幾日,朝堂仿佛成了御史台御史們的專屬舞台。

    戶部、禮部、兵部、刑部……

    侍郎、郎中、主事……

    各衙門、各級官員,如今在御史眼中成了肥肉。

    一群御史如同要沖刺業績般瘋狂出擊,不斷發起攻擊。

    罪狀、證據、證人……

    御史台的這些人好似刑部老手,輕易備齊所有材料。

    剩下的,就是定罪了。

    朱元璋向來嫉惡如仇,御史所奏,只要證據確鑿,立刻就會采取行動。

    官員紛紛,職位空缺頻現。

    起初,有些官員以為這是晉升的機會,然而短短三天後,所有人都變得戰戰兢兢。

    朝堂之中,已有半數官員被清洗,而這一切針對的都是李善長一派。

    核心人物自不必說,連外圍成員也難逃厄運。

    這種狀況讓所有官員心生恐懼,畢竟誰也無法保證自己能置身事外。

    若僅處理李善長一系的核心成員,眾人或許只感到驚訝,但他們與李善長並無深交。

    可如今連外圍人員都被牽連,這讓他們倍感不安。

    在官場中,低頭不見抬頭見,與同僚交往再平常不過。

    更何況李善長曾為丞相,誰能避免與其有所交集?

    因此,因為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聯系就被歸為清洗對象,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此時,若不盡快撇清關系,恐怕難辭其咎。

    于是,李善長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對象。

    短短五天,原本屬于李善長的朝堂勢力已被徹底清除。

    即使是最輕微的罪名,也會被調離京城,流放到邊疆。

    李善長一直以為朱元璋不敢對滿朝文武下手。

    但實際上,朱元璋也確實下不了手。

    如果真的那樣做了,他辛苦建立的帝國可能一夜之間就會土崩瓦解。

    不過,朱元璋也不需要真的對所有官員都動手。

    那些最核心、最堅定支持他的人,自然會按照罪行該殺的殺,該抓的抓。

    但對于一些不太關鍵的人物,可以根據罪行進行調整。

    降職或者調崗都可以接受。

    犯了錯的人如果願意戴罪立功,那就得繼續努力工作。

    這樣也可以從別的地方調人來填補空缺。

    實際上,這對大明朝的正常運作並沒有太大影響。

    這些事,朱元璋早已反復思量過。

    因此,雖然朝堂上每天都有關員被懲處,看起來波濤洶涌,但實際上官場只是緊張和震動。

    真正痛苦的只有李善長一派的人,時間久了,其他人卻發現似乎還不錯。

    畢竟職位空了出來,運氣好的馬上升遷,運氣差的也能看到一線希望。

    朝堂的動蕩最終傳到了躲在韓國公府裝死的李善長耳中。

    他看著手中的名單,頹然地靠在椅背上。

    “完了!”

    “逃不過這一劫了!”

    李善長終于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這次已無路可走。

    過了很久,他才茫然抬頭環顧四周。

    這里是他最愛待的書房,也是他投入最多心血的地方。

    書架為黃花梨材質,書案則是整塊金絲楠木制成,連桌面上的鎮紙、硯台也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工藝品。

    這樣的珍品若是拿出去,足以讓尋常百姓家耗費十年開銷。

    然而,在這個地方卻毫不顯眼。

    李善長隨手拿起身旁的一把茶壺,輕輕摩挲著。

    這茶壺雖非名貴之物,卻是他多年的伴侶,陪伴他至少十年。

    他習慣性地用手掌撫過茶壺表面,心中卻泛起陣陣悲涼。

    “朱重八,你果然心狠手辣!”

    “你早已算計好要置我于死地!”

    “哈哈,先削弱羽翼,後直擊要害,你對老臣、老友都用上兵法了,倒讓我受寵若驚。

    ”

    “分而圍之、聲東擊西,看來你對我十分重視。

    ”

    此刻,李善長已不再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他知道,自己已無路可逃。

    朱元璋費盡心機布下此局,怎會輕易放過被視為“主謀”的自己?

    只是,李善長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自己究竟從何時成為朱元璋急于鏟除的對象?

    或許,正是從他擔任丞相之時開始。

    那時的他過于貪力,將自身的野心暴露無遺。

    現在回想起來,胡惟庸反倒顯得聰明,早早察覺丞相之位的風險而選擇退避。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149章 他明白,自己已無退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149章 他明白,自己已無退路!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